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南京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南京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2-17 17:20:09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的格式怎么弄

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实习大纲(青岛)
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实习是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对某一地区人文地理环境或某一人文地理现象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调查方法和研究技能,验证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他是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客观必然要求。
一、 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的意义
1.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是人文地理学本身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决定的。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区域性、时间性很强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各种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使同一人文现象在不同地区表现出空间差异性,区域性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区域综合开发是人文地理理论应用性的关键。正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性差异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社会考察的不可替代性。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卫星遥感、计算机模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技术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实验室模拟终究不能代替社会考察,因为复杂的人文现象不可能搬到实验室中来,而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各种开发规划中表现出来的结果是无法模拟出来的,况且各种开发理论也要到社会中得到验证。
现代人文地理学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直接参与和指导改造世界的活动,诸如:城市与乡村发展与布局规划、国土规划、农业区化、旅游开发等,这些实践行为均离不开对社会实际的全面考察,这足以说明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的必要性。
2、人文地理社会考察实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人文地理思维能力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无论进行那种规划都要掌握一定的分析研究技能,如:对生态环境的分析技能、旅游资源的评价、土地资源评价、工业布局、配置技术,人口迁移、城市演化及结构分析技能,这些技能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是难以掌握的,必须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应用才能掌握。
同时,人文地理学科学的思维能力,单凭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谓科学的人文地理思维是指面对纷杂的人文现象,采取科学的区域性、综合性思维,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发现各种人文现象的时空联系与差异,揭示它们相互作用的特征与规律。人文地理思维的独特性便是综合性思维、区域性思维及人地相关性思维,具有广放性。,他遵循其他学科的理论原则,但又不拘泥于其他学科的桎梏。实践证明:作为大学阶段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在积极接受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面向外部环境,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掌握各种专业技能。
3、人文地理社会考察实习是学习其他规划专业课的基础。
无论资源开发规划、生态规划、还是城乡发展规划,做规划前都要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规划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各种区域开发规划才能进行。因此,掌握人文地理环境的考察方法是学好其他规划课的基础。
二、 人文地理学进行社会考察实习的目的
1、 认识考察区人文环境的特征
2、 掌握认识人文环境的方法
3、 检验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4、 了解考察区各种资源开发布局规划、工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城乡发展与布局规划
5、 分析掌握考察区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城市的条件。
三、 人文地理学考察实习(青岛)内容
1、 青岛工业考察实习
实习方法是对典型企业调查实习: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
(1)企业总体特征调查:本项内容主要调查所选区工业企业的属性(包扩企业从属于那一生产部门、其生产加工对象是什么、加工程度如何、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等等)、总体规模(包括企业占地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全员劳动力规模、产值规模、利税规模)以及企业在本区、本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与作用。
(2)企业区位特征调查:本项内容首先调查企业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质构造基础、地貌类型特征、并在调查基础上进行对企业布局影响的评价;其次,调查其经济区位特征,如;所属的经济区、城市功能区、与交通线、通讯线及其他基础设施的空间关系,与原料地、市场地、生产协作地的宏观空间关系(距离、通达性、通过能力)等。
(3)企业内部结构调查:首先调查企业内部主要环节构成及其顺接关系,如原料的选取与初加工、深加工直到半成品、成品,最后到包装、监测等的整个过程;其次要调查各环节的空间排列组合关系,如在上述生产环节中各部分在场区是如何布局的,它们之间靠什么方式连接。
(4)企业对外联系调查:首先了解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与横向协作企业、与企业集团、与分支机构的关系;其次要调查企业资金投入来源与投入结构,技术设备来源及构成,原料、燃料、半成品、辅助品来源;第三调查产品销售去向,产品市场范围、市场占有率及覆盖率、产品销售方式等。第四要调查企业对外联系的具体路线,包括交通线、通讯线的具体构成形式传输能力等。
(5)企业发展规划调查:本项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生产与建设规划的目标(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规划的主要任务(扩建、改组、改造、转产等)、规划布局蓝图、规划实施措施与对策、规划实施的具体步骤等。
(6)企业综合分析:通过进行上述单项内容的调查分析,对所调查企业各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未来提出建议和对策。
2、青岛港考察实习
(1)调查港口的发展历史、码头的分布及功能、港口吞吐、货物的种类及数量、腹地范围、集装箱班轮航线等情况。
(2)调查分析青岛港对青岛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青岛城市地理考察实习
(1)调查青岛市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城市产生的主要因素,判断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城市发展趋势,确定城市职能。
(2)调查青岛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所在经济区与周围城市的联系,城市在地区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城市的规模和行政级别等。
(3)调查青岛市城市职能的演替,城市中心及地域范围的变化,城市人口及结构的变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文遗迹等。
(4)调查青岛市城市地域结构及土地利用功能区的划分的历史演变和目前的土地利用功能区分布特征。
(5)调查青岛市内外交通发展与分布情况。
4、青岛市旅游资源的考察实习
(1)旅游资源本身状况的调查分析;包括资源类型、特色、科学价值与美感程度、资源的丰富度及组合等。对人文旅游资源要调查其历史文化背景,对自然旅游资源要弄清其自然地理成因。
(2)旅游资源的环境条件,如交通条件、市场条件。
(3)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如开发规划程度、利用强度。
5、青岛市商业考察实习
(1)调查青岛市的商业中心
(2)调查分析青岛市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极其沿革。
(3)分析商业中心等级结构的合理程度。
6、青岛市宗教考察实习
(1)考察青岛市宗教发展状况。包括信仰宗教的人数,所存在的宗教的类型
(2)调查宗教对青岛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
(3)调查各种宗教景观(如教堂、道观)对城市规划、城市景观的作用。

Ⅱ 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一、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基础点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基于学生主体性需求及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通过地理教学中一系列实践活动所获得,课程标准对地理课程教学有指导性作用。因此,地理实践力培养须以课程标准、学生需求为基础,以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1.以课程标准为基础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阐述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高中地理教材、指导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及高考命题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指南。因此,地理实践力培养必须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基础。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地理实践力素养作为地理课程理念之一,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多个方面渗透了地理实践力培养要求,即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搜集和处理各种地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科学精神;能够独立或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和计划;能够设计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目标,并选择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2]。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标准进一步对地理实践力学科素养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便于地理实践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层次性。
2.以学生需求为基础
学生需求有希望成功成才的需求和表现自我的需求等深层次需求,也有希望轻松学习的浅层次需求。从需求本身看,有学生的内在实际发展需求,即在一个特定阶段的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知识、思维、情感态度基础上的最近发展区。还有课程总体目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能力发展的外在需求。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地理实践力培养须遵循学生的需求。
地理实践力培养应从学生兴趣出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体会到实践活动的乐趣,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好地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地理实践能力。所以,地理实践力培养宜从学生兴趣出发。同时,地理实践力培养还应注意学生年龄特征,高中阶段学生相比初中阶段已达到更高发展水平。其一,感知觉目的性和系统性增强,观察力大有提升,并且趋向精确;其二,注意力更加稳定,思维表现出更高抽象概括水平。地理实践活动设计和实施应遵循学生年龄特征,体现出弹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受体验,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观察、行动、思考,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二、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结合点
地理实践力培养不仅以课程标准、学生需求为基础,还需更为真实的情景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观察、探究实验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社会生活,其中充分结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实践平台,是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结合点。
1.充分结合校内资源
依据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可将其划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地理校内资源指学校范围内可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校内教材、设施、地理师生等。丰富多样的地理校内资源,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供充足的条件。应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如模拟实验、教具制作、气象观测与天气预报、天文观测等。
室内课程实施过程中,可通过仪器演示、音像图片等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如在讲授“昼夜交替和时差”时,视频演示或地球仪演示,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地理知识,还有助于提升地理观察能力。通过学校地理实验室、地理活动室,充分利用相关设备也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如“模拟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在借鉴各版本教材优势基础上整合教材,为学生构建基础性模拟实验活动。充分利用地理园等地理场馆或校内自然环境也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如结合气象站观测气温和降水,在地理园观察自然或人文地理模型等,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地理观测能力,还有利于提升问题探究能力。
2.积极结合校外资源
校外资源即学校范围外可作用于地理课程的资源,包括研究机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天文台、有关政府部门、工厂、农村等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外资源为学生的地理观测、调查、考察等实践活动提供广阔平台,是培养学生实践力的有效途径。
利用课余时间到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研究机构参观,如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参观,可通过“山水都市”、“地球奥秘”、“生态家园”等场馆线路,丰富学生地理知识同时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利用国家地质公园、地方自然或人文资源环境供学生参观学习,如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等考察,可弥补学校实践场地不足,促使学生体验学习、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利用到工业园区、农业园、科技园等参观学习机会,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独立行动、主动思考、自主认知。如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可到学校附近工厂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社会实践体验。学生将实践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而转化为个人发展所需能力,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落脚点
地理实践力培养不仅应充分结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具体还要落实在地理野外考察、地理社会调查和地理模拟实验等各项能力的提升中。
1.提升地理野外考察能力
地理野外考察主要是指学生对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直接观察,一般包括地质地貌、气象物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专项观察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观察;还包括农业、工业、环境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综合观察[1]。通过地理野外考察,可促进学生地理观察观测能力提升,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意识及能力。如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学生能够运用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术和其它地理工具,对地貌、土壤等自然要素和相关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能够观察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掌握归纳区域特点的方法;能够在野外观察、测量和分析地质地貌基本形态,推断其形成过程。
2.提升社会调查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到“社会即学校”,突出体现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社会调查就是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展开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所在地或某一特定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深入分析研究的活动。社会调查能力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三峡库区移民”问题调查中,学生自主合作性设计方案,搜寻该区域统计信息及发展规划,进而参与调查,并对相关问题及成因作出简要解释,有理有据提出可行性策略。调查结束后,撰写调查报告并展开交流评价。
3.提升地理模拟实验能力
地理模拟实验即使用一定实验器材及设备,人为地把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以获得和验证地理知识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学生地理实验能力的提升具体体现为能够设计和实施地理模拟实验并作出解释;能够解决高考地理试题中相关问题。如模拟实验“模拟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实验,利用白纸和细沙等实验材料进行模拟,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理解其中科学道理,获得地理知识,还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认知和情感等素养提升,发展地理实践力。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