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人文地理环境规划
『壹』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哥们 大学就是自己学 建筑行业火吧 屌丝一样一大把 年薪几十万的也不多 规划专业回 努力点 大学多看看书答 做点好作品 去设计院 靠自己努力 一年十几万没问题 有条件读个研 提高自己能力 记住前景 方向 就业 与个人有关 与专业无关 当然 名牌大学除外
『贰』 人文地理要素如何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规划
1.地形。影响一个地区发展规划的首位因素肯定是地形。地形决定一个区域的发展回前景,地形平坦答开阔是很大的优势。一般大的城市都是于地形平坦处,一些关隘城市就不同了。
2,水源。水源是否充足,决定着能养活多少人,能提供多少工业用水。其次在是水运交通
3,气候条件是否合适人类居住
4,土地是否充足,土壤是否肥沃。这对农业社会影响要大一点
『叁』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哪些内容
人文地复理环境是人类的社会制,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团, 经济, 交通, 军事, 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它们在地球表面构成的圈层, 称为人文圈或社会圈, 智慧圈, 技术圈·。
人文地理环境是 指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而在地球表面上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分布和组合,如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肆』 人文地理如何靠向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中可能会涉及到宗教,人口,民族等要素,以及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经济地理的相关基础分析
『伍』 苗长虹的介绍
苗长虹,男,汉族,1965年生,祖籍河南省鄢陵县马栏镇碾韩村,中共党员专,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属划学院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经济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人文地理》编委,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陆』 鄢陵县的地理环境
鄢陵县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属黄河泛滥和双洎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地面坡度1/30000~1/80000,海拔高度50米~65米(个别岗陵74米),相对高度15米。
平原
鄢陵县境内双洎河以北地区为黄河、双洎河冲积而成的黄土岗及黄泛沙土区,偏东北方向,黄泛后风积而成的带状沙丘,多呈南北条状,相对高差5米~15米,面积66.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7.6%,主要分布在彭店、马坊、柏梁等乡镇;县中部地区,地形起伏,以缓平高地、平地为主。缓平高地为河流冲积而成的相对较高的地形,多呈西北东南条状,相对高差3米~8米,顶宽1公里~7公里,由顶向两侧微倾斜。平地是河流冲积的缓平地区,相对高差不大,带状岗地和零星岗冢分布其间,走向不一,分割形成一些封闭或半封闭的局部洼地。面积448.9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51.7%,主要分布在彭店、马坊、安陵、柏梁、陈化店、马栏、大马、只乐、张桥等乡镇。
洼地
鄢陵县东南和南中部,为缓坡洼地,地上、地下径流排泄都较困难,面积316.2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36.3%,主要分布在只乐、望田、南坞、陶城等乡镇。
岗陵
鄢陵县境内有龙形岗、郜村岗、大胜岗、半截岗、杨河岗、凤凰岗、孝子岗、屈岗、碱岗、乐陵岗、彭祖岗、左家岗、文家岗、太平岗、三岗、追岗、野岗、河岗等。部分岗陵经黄水淤塞、群众挖土,已失去脉络痕迹,或成为孤立的土丘。 鄢陵县河流有:双洎河、康沟河、清流河、二道河、大浪沟等大小20余条,河流多为季节河,均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
双洎河:双洎河发源于新密市翟沟,流经新密市、新郑市、长葛市、尉氏县,于鄢陵县范家村西入境,流经李家、古城、彭店、孙村、朱家至扶沟县大李庄入贾鲁河,全长179公里,流域面积1693平方公里,境内长14.8公里,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
清流河:系颍河左岸一支流,发源于县域屯沟西,系下游段。黄泛以后,红旗桥以下,全部淤塞。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治理,得到疏通。流经屯沟、关庄、周桥至西华县李湾入颍河,境内长13.1公里,堤坝长26公里,先后汇入的河流有:汶河、大浪沟、没底沟、二道河、玉带河、一道沟及一道河故道、洪淤沟、马栏新沟、汨罗江等12条河道,下游易受颍河水顶托,洪涝灾害较为频繁。
康沟河:康沟河发源于中牟县,经尉氏县境,于鄢陵县戴岗村北入境,流经孙庄、官庄、刘庄、栗园、殷坡、洪沟入贾鲁河,全长53.8公里,流域面积595.3平方公里,境内长7.5公里,流域面积21.6平方公里,该河在鄢陵境内地势较高,土质松散,含沙量大,河床淤积,入境处和出境处急转弯,汛期洪峰高,来势猛,堤身单薄,是鄢陵县历代主要防洪河道。
贾鲁河:贾鲁河发源于新密市山区,全长246公里,流域面积5896平方公里,由彭店乡的王铁东入境,流经范庄、油坊东出境,流经鄢陵3公里,流域面积仅有7.6平方公里。
汶河:汶河发源于长葛市董村乡大柳树王村,属于沙颍河水系,流经柏梁镇、安陵镇汇入境内的大浪沟。该河全长37.65公里,流域面积251平方公里,在县境内长12.2公里,流域面积有80平方公里。
二道河:二道河发源于长葛市东南,在县境经陈化店镇、大马乡汇入清流河,全长23.5公里,流域面积66.4平方公里,境内长12.75公里,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
三道河:三道河发源于许昌县陈曹北,在鄢陵县境内经陈化店镇在大马乡汇入二道河。全长29.5公里,流域面积66.4平方公里,境内长12.7公里,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
玉带河: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流向西北东南,两个源头分别源于陈化店镇的乔庄西北和只乐乡的崔庄西北方,流经庄刘、吕屯东入二道河。该河全长15.3公里,流域面积39.8平方公里。
『柒』 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冷门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内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容用性相结合的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而来。它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适应近来城市建设、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方面飞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门人才。
『捌』 写一篇关于禹州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文章
禹州,河南省辖县级市,由许昌市代管,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颍河自西至东横贯全境。
禹州市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以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著称。历史上,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国“五大名瓷”之钧瓷的唯一产地,同时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禹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位列全国各项综合实力百强。[1]
禹州市境内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198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和“中国大禹文化之乡”,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11月荣膺“中国中原瓷都”称号。2014年10月,禹州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16年12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2017年10月,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3][4]。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5]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6]、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7]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以、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8][9][10]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
来自网络
『玖』 人文地理
秦皇岛市属于河北省管辖,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总面积7812.4km2,人口262.93万,其中市区人口67.31万,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三区及昌黎、抚宁、卢龙和青龙四县。秦皇岛市居民以汉族为主(85.52%),其余有满、回、朝鲜、蒙古、壮、苗、瑶、达斡尔、锡伯、土家等37个少数民族(秦皇岛市年鉴编纂委员会,1999)。
公元215年,秦始皇东巡至碣石,刻《碣石门辞》,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曾驻跸于此,由此得名秦皇岛。据清乾隆21年《临榆县志》载:“秦皇岛距城西南二十五里,又入海一里,四面皆水,惟岛居中。”
自远古时代起,就有人类在秦皇岛活动,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981年考古发现,在抚宁县山羊寨和昌黎县杏树园两地先后发现了20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从遗址中发现了6枚石片。在冀东至碣石一带沿海地区也发现了多处古人类遗迹。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他们已经能够利用在滨海地带拾取的海蚶贝壳加工成装饰品.对海洋取得了初步的认识。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更为频繁,生产工具也有很大的改进。从发现的新石器遗址来看,已“刳木为舟,剡木为辑”,从事半渔猎和半农耕的生活,并出现了沿渤海北岸的近海航行。龙山文化对秦皇岛地区也有很大的影响。1978~1980年.在山海关东门外郊区发现约4000年前的黑陶碎片和较完整的陶鬲、陶豆、陶壶、陶罐和三足鼎等文化遗存。这些说明,当时秦皇岛一带人类活动相当频繁,从陆地逐渐向海洋进发,沿着渤海西岸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
到商、周时期,秦皇岛地区属孤竹,当时孤竹人民同黄河流域的中华华夏族往来频繁,进行着各种物质与文化的交流,并向纣王纳贡海产品、牲畜、粟类等,当时秦皇岛已成为海陆交通要道。春秋战国时属燕,它是渤海北岸的一个小国,常受到北部及西部地区的少数游牧部落的侵扰,因此常求救于中原诸国,齐桓公北伐救燕就是之一。当时水上交通已相当发达,并出现了著名的碣石海港。在后来的几个朝代多次更主,西汉属幽州右北郡,东汉、魏、晋时属辽西郡,南北朝时属平州辽西郡、北平郡,隋时分属北平郡、辽西郡,唐时分属河北道的平州、营州,金时属中书省的永平路和辽阳行省的大宁路,明、清属永平府,中华民国时属河北省和热河省(秦皇岛市地名办公室,1986)。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秦皇岛市,该市的工业、农业和商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到1985年,已经形成以玻璃为支柱的建材工业,以桥梁、机械设备制造为支柱的机械工业,以罐头酒类生产为支柱的食品工业的三大优势产业。1998年该市国内总产值达249.5亿元。秦皇岛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系中央直属港;1996年吞吐量达8311万t,仅次于上海港,在中国大陆沿海各港口中居第2位。秦皇岛市水陆交通发达.大秦铁路和京沈铁路交会于此,有通往我国各重要港口的客轮,有17条国内航线,公路交通网更是四通八达。该市还有一种很重要的经济发展资源,即旅游资源,境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丰富。近几十年来,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建立了多所高.中等院校,为该市培养了大量的科技及管理人才,大大加速了经济发展。秦皇岛市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的旅游、港口城市。
『拾』 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在城市规划中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1、在城市规划中大型商业网点的选址要考虑到现有道路网络的结构,路面状况、宽窄、便捷度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公共设施的建筑结构、建筑布局等。从道路网络的角度来具体的定量分析,即如何利用现有道路网络的配置,从人们的日常生活理念出发分析商业网点的可达性,从而达到城市规划辅助决策的作用。
2、基于GIS和RS技术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以土地变更调查的数据及图件为基础,将GIS技术与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相结合,以不同年份同一地区TM影像为基础。提取两个或多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从遥感网像上提取变化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从而达到对耕地及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定期监测的目的。
3、应用于城市地价动态宏观监测,以监测样点为核心来研究、分析价格面的变化,以点的变化情况来修正、再现面的变化,为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利于快速决策,易于更新,将为政府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作出应有的贡献。
(10)鄢陵人文地理环境规划扩展阅读
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同自然地理学一样开始分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形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并发展的。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欧洲各大学地理课有许多是由历史学者讲授的,许多学者强调地理学研究,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历史学关系十分密切,而且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长期囿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
因此,历史地理学曾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学者H.C.达比等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历史自然地理,使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也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现象的变迁,从而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