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

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

发布时间: 2021-02-17 15:32:06

❶ 想一想,中国这种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请举例说明。

❷ 中国海路兼备 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国家。陆上疆界长专达22800多公里属,与15个国家为邻。东邻朝鲜;南邻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同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界;东北毗邻俄罗斯;西北邻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北接蒙古。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交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中、越交界的北伦河口,长约18000公里。内海和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总面积470万平方公里。海上邻国,东有日本,东南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东部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海上分布6500多个岛屿。大陆架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浅海鱼类资源也极为丰富。大陆沿岸形成许多天然良港,等。这些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发展海洋经济以及巩固海防均有重要战略意义,现在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目前经济最繁荣的地带。我国西北内陆伸入亚洲腹地,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陆上和中亚、西亚、欧洲连接的桥梁。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过巨大作用。 简单点说就是交通便利,利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当时老师是这么说的。望采纳

❸ 地理 我国海陆兼备 其优势是什么

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气候湿润,有内利农业生产容;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而海洋资源丰富,鱼米虾盐较为富足,为内陆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且古有“丝绸之路”,现有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更方便了对外交流及贸易往来。且
国土辽阔,为民族生存发展提供巨大空间,为社会进步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是我们曾经做这种题的标准答案,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❹ 中国的地理条件有什么优点

我国地大物博。温带、亚热带面积广大,有20多个乡镇的寒温带地区和9个乡镇的热带地区。我国几乎各种地形、地貌都有 ,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几乎各种气候都有,适应各种农作物生长,海岸线长(但海域面积不大)。我国多种资源丰富。
从我国地理的位置来讲,我国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国家之一。
1、我国是全世界邻居最多的国家,边界争端多,边界纠纷矛盾非常激烈。我国是东亚国家,是大陆国。由于深入东亚大陆,邻国很多,从北向南数,有俄罗斯、蒙古、哈莎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海界相邻)、菲律宾(海界相邻)、文莱(海上邻国)、日本(海上邻国)、韩国(海界相邻)、朝鲜。共19个邻国。邻居多矛盾就多,这是最起码的道理。由于极其复杂的历史原由,我国几乎与每一个邻国都有历史恩怨和边界纠纷。我国一直面临周边威胁。这种周边威胁将永远继续下去。其中,周围三个大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对我国威胁最大。由于领土领海争端,历史仇怨,争吵天天不断,使我国没有一天安宁。每时每刻都处于战争的边缘。几千年来,每隔十年二十年就要进行一场战争。
2。、我国被周边国家团团包围。我国除台湾省东海岸以外,我国没有一处出洋口。我国出不去。我国虽然有18000公里的辽阔海岸线,但是,海域面积很小,海的周围遍布邻国,很多国家拥挤在一起。每一个邻海国家,都向我国提出领海要求,强占我国岛屿,封锁我国海路,不断对我国进行军事挑衅。我国出去都要走别国的海域。从千岛群岛向南--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菲律宾群岛形成第一岛链,美国利用第一岛链把我们锁在铁笼里。
3、我国山多,高原多,山区和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些地方根本不能种庄稼,而平原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2%。南方多雨,遗憾的是南方却多山,北方平原多一些,遗憾的是北方却干旱。
4、我国沙漠多,沙漠面积为260万平方公里。
5、我国自然灾害频繁。我国基本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天、秋天,由于受太平洋暖流、印度洋暖流影响,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造成夏秋两季洪涝。冬天,由于受北冰洋寒流影响,春冬两季干旱。
相对位置:在冷兵器时代,中国的优越地理位置体现在国家安全上,往北是寒冷的西伯利亚,往西是干旱的中亚地区,往南是湿热的东南亚,还有高寒的喜马拉雅山,往东就是大海了,这样的位置使得我国在历史时期没有强大的敌人,所以中华文明得以延续。
纬度位置: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亚热带和暖温带、中温带分布广泛,还有小部分热带和寒温带,在高山地区还有高寒气候,夏季全国高温,冬季北冷南热,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到亚欧大陆的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由于所处位置海陆差异大,所以季风气候明显,造就了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的“沙漠绿洲”。加上我国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利于径流自西向东,也利于来自大洋的水汽向内地输送,大气的海陆循环频繁。
地质位置:我国位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交汇处,虽然地震频繁,造成了我国复杂的地形,同时也给了充分的成矿条件,在新华夏的沉积带和隆起带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等,矿种齐全,为我国今天工农业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原料。
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温度带、复杂的降水组合成中国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和多样的地域文化。一般分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国家。陆上疆界长达22800多公里,与15个国家为邻。东邻朝鲜;南邻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同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界;东北毗邻俄罗斯;西北邻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北接蒙古。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交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中、越交界的北伦河口,长约18000公里。内海和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总面积470万平方公里。海上邻国,东有日本,东南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东部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海上分布6500多个岛屿。大陆架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浅海鱼类资源也极为丰富。大陆沿岸形成许多天然良港,等。这些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发展海洋经济以及巩固海防均有重要战略意义,现在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目前经济最繁荣的地带。我国西北内陆伸入亚洲腹地,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陆上和中亚、西亚、欧洲连接的桥梁。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过巨大作用。
(1)气候复杂多样,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2)海岸线漫长,适合发展渔业
(3)地形多样,适合旅游业,矿产业,资源
纬度位置:大多位于中纬度地区,适宜人类居住。
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临太平洋,便于海上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能够与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直接往来。
气候:气候复杂多样,适于发展多种经济。
资源:资源丰富,发展经济的条件优越。

❺ 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中国海岸线长,海洋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事业;
中国内陆面积大,陆上邻国多,可以合理布局工业、农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

❻ 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对我国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优势:(1)利于湿润的海洋气流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丰沛降水;
(2)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造内船业,以及开发海容洋其他资源;
(3)有利于发展海洋交通,便于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4)有利于我国沿海地区接受来自国外的信息、技术,接受来自国外的产业转移,发展我国经济.

图片答案

1俄罗斯;2韩国,3日本;C

A
满意请采纳

❼ 从哪些方面看出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是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❽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临广阔的海域,这样的地理位置特点有什么优势

中国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有利于东面海洋的水汽进入内陆,东南多平原,水分充足,有利于农业种植。西高东低,河水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加强交流。
中国地形多种多样,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中国海岸线较长,有利于对外沟通交流和海洋渔业的发展。
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江河众多,水资源尚可.经纬跨度大,三级落差明显,气候基本齐全
临海靠山,战略地理优势突出
海岸线绵长,专属开发区广阔,海底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西北西南内陆多山,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
北部海拔高,地势平坦,适宜畜牧业
南方地势低洼,多丘陵,种植业优势突出。中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中国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中国地域内的海岸与大陆架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巨大的开发价值。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约1.8万公里。加上岛屿海岸线,总长约3万公里。沿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向南依次有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国的浅海大陆架是世界最宽广的大陆架之一,包括渤海、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一部分。 中国的地理优势条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沿海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这也促进了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例如,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台湾的经济发展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密不可分的。 随着人们交往的增多,物流量人流量的增多,其交通价值更是明显。这个功能也主要显示出强烈的区位优势,向东可到日本,美洲等国家,向南可到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区;另外,中国大陆又背靠亚欧大陆,为建设陆上发达交通提供可能。中国的“第二亚欧大陆桥”可以一直从连云港向西到达欧洲荷兰国家境内。这充分显示出我国海陆位置的天然区位优势。
。世界上几乎所有动植物都可在我国找到生存场所,为中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我国绝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在热带。这样的纬度位置既适于人类生活,又使温带、亚热带的各种动植物在我国都能繁殖生长,给我国发展多种经济提供了更有利条件。

❾ 我国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好处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使我国东部专广大地区在夏季风属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是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仅供参考)

❿ 中国这种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是一个陆海国。它的陆地边界长达22,800多公里,与15个国家接壤。东边是朝鲜、越南、老挝和缅甸南部。中国西南部与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

东北与俄罗斯接壤,西北邻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它在蒙古的北部。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南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总长约1.8万公里。内海和外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总面积470万平方公里。

海上邻国东邻日本,东南邻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沿东海岸有一个宽阔的大陆架。海中分布着6500多个岛屿。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浅海鱼类资源也极为丰富。大陆的海岸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天然港口等。

这对我国外贸的发展、海洋经济的发展、海防的巩固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今,它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中国西北内陆延伸至亚洲腹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陆上联系的桥梁。

它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简而言之,方便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10)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条件扩展阅读:

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即太平洋,气候湿润,有利农业生产;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海上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便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而海洋资源丰富,鱼米虾盐较为富足,为内陆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且古有“丝绸之路”,现有横贯亚欧大陆的铁路线,更方便了对外交流及贸易往来。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