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九寨奇海
1. 九寨沟人文地理概况论文 请大家帮忙下!!!!!
奇特的水体景观
九寨沟以高原钙华湖群、钙华瀑群和钙华滩流等水景为主体的奇特风貌,其水景规模之巨,景型之多,数量之众,形态之美,表局之精和环境之佳等指标综合鉴定,位居中国风景名胜区水景之冠。
优美的综合环境
九寨沟以明朗的高原风光为基调,融翠湖、叠瀑、秋林、雪峰于一体。号称“人间仙境” 九寨沟历来被当地藏民视为“神山圣水”。沟内山、水、林、石均为藏民所崇拜和保护的对象。风景名胜区对外开放后,东方人称九寨沟为“人间仙境”,西方人把它誉为“童话世界”。
类型多样的地貌景观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质背景复杂,碳酸盐分布广泛,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营力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以植物喀斯特钙华沉积为主导,形成九寨沟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这些地貌景观的和谐组合,构成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保存完好的冰川遗迹
九寨沟角峰睁嵘,刃脊璀嵬,冰斗、U字谷十分典型,悬谷、槽谷独具风韵。槽谷伸至海拔2800米的地方。谷地古冰川侧磕、终债垄发育,成为我国第四纪冰川保存良好的地方之一。
生物种质资源的基因库
九寨沟为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山地切割较深,高差悬殊,植物垂直带谱明显,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2576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24种;低等植物400余种,其中藻类植物212种,首次在九寨沟发现的藻类达40余种。植被类型多样,隐藏着不同气候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植物区系成分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所有大的世界分区。许多古老、子遗植物保存良好,单型属、少型属分别占植物总数的3.3%及13.73%。形态上原始的领春木、连香树、金连花、独叶草等对于研究植物系统演化及植物区系的演变均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九寨沟野生珍稀动物资源共有17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毛冠鹿、白唇鹿、小熊猫、猕猴、林爵、红腹角雉、绿尾红雉、大天鹅等;三类保护动物有鬃羚、斑羚、碉羊、蓝马鸡、血雉等。
编辑本段九寨沟民风民俗
九寨沟人的衣食往行、婚丧嫁娶和生产方式等,还保持着浓郁而古朴的藏族传统:精美的服饰,剽悍的腰刀,香醇的青稞酒、酥油茶,洁白的哈达,欢快的踢踏舞,稳健的二牛抬杠,是对生活的炽爱;遍地的马尼堆,高耸的喇嘛塔,循环不息的转经轮,是对宗教的虔诚。
九寨沟的民风民俗又不完全同于西藏,由于这里正处于从藏区到汉区,从牧区到农区的过渡地带,因此具有厚重的边缘文化色彩。在九寨沟周围,藏羌回汉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草地上英俊的骑手,清真寺膜拜的回民,岷江畔大禹的传人,咂酒与锅庄,雕楼与羌笛,一起谱写了一首悠扬的民族融合之歌。
九寨沟民族节日
九寨最隆重的节日是阴历年的春节。早在过年前的许多天妇女们就忙开了,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贴上八宝吉祥图和守护神,愿家人在新的一年幸福、吉祥。春节期间的日程安排为除夕夜吃团圆饭。正月初一、初二家人团聚。初三开始为大众活动,他们舞龙、舞狮欢庆节日。正月十一九寨沟内有规模盛大的春节联欢会,极其热闹。
九寨沟文化
汶川羌族文化阿坝县民间文艺活动
阿坝县饮食文化阿坝县民族服饰
阿坝县房舍建筑艺术黑水木巴节
黑水一古节黑水穷度卜节
黑水戎觉节黑水舞蹈-卡斯达温
黑水人民的民歌黑水民族服饰
黑水民居黑水锅庄舞蹈简介
黑水转山会舞简介黑水铠甲舞
黑水宗教舞蹈简介金川房屋建筑
金川雪梨节九寨沟黄龙游览区主要藏羌节日
藏族饮食青稞酒
藏族日常习俗藏族饮食禁忌
羌族饮食羌族节日饮食
羌族酒文化黄龙民族工艺品
黄龙寺庙会朝山会
扎崇节燃灯节
九寨沟人文历史
汶川羌人与中华远古历史汶川大禹文化
阿坝县旅游概况马尔康红色文化
马尔康县的红色人物理县建置沿革
黑水丰富厚重的红军文化汶川羌笛羌舞入选国家级非遗
阿坝嘉绒藏族
2. 九寨沟有哪些海
1.神仙池
神仙池,一个仙女沐浴、纯洁、宁静的自然天地,它充满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和深厚的人文情结,神秘而纯洁。如一颗晶莹剔透、玲珑精致、积聚大自然神韵的璀璨明珠镶嵌在大九寨旅游环线上。神仙池风景区,位于九寨沟县大录乡,距九寨沟口49公里,海拔高度2000多米。四周地势高峻、重峦叠嶂、树木茂盛、曲涧幽深、云雾缭绕;大面积发育完好、五彩纷呈、完美的钙化池,质地纯洁、造型精巧,如一个个天然雕塑的艺术精品,梯田般洒落在你眼前,在阳光下五光十色、千姿百态;金银滩、边坝瀑布、莲台彩池、双龙池、青龙海、神蛙海等景点与植被覆盖保护完好的高山原始森林和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动植物相映成趣。
2.珍珠滩
珍珠滩海拔2433米,为巨大扇形钙华流,珍珠滩瀑布宽200米,落差最大可达40米,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冲进谷底,吼声如雷,卷起千堆浪花,向东狂奔而去。这道激流水色碧绛泛白,是九寨沟所有激流中水色最美,水势最猛,水声最大的一段。激流左侧栈道,是观赏这一股碧玉狂流的最佳点。
踩着栈道,在激流的陪伴下继续东行,就到了珍珠滩东侧。这的斜滩坡度更大,滩面更为凹凸不平,激流跳跃,景象更为壮观。
3.翠海
水,是九寨沟的精灵,而九寨沟的海子(湖泊)更具特色,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秀美的,玲珑剔透;雄浑的,碧波不倾;平静的,招人青睐,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鱼游云端,鸟翔海底”的奇特景色层出不穷,水上水下,虚实难辩,梦里梦外,如幻如真。彩池则是阳光,水藻和湖底沉积物的“合作成果”。一湖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相互浸染,斑驳陆离,如同抖开的一匹五色锦缎。视角移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有的湖泊,随风泛波之时,微波细浪,阳光照射,璀灿成花。远视俨如燃烧的海洋,有的湖泊,湖底静伏着钙化礁堤,朦胧中仿佛蛟龙流动。整个沟内,奇湖错落,目不暇接。百余个湖泊,个个古树环绕,奇花簇拥,宛若镶上了美丽的花边。湖泊都由激流的瀑布连接,犹如用银链和白涓串连起来的一块块翡翠,各具特色,变幻无穷。
4.火花海
犀牛海是一座长约2公里,水深18米,海拔高度2400米,是树正沟最大的海子。犀牛海的南端有一座栈桥通过对岸。
犀牛海是九寨沟中景色变化最多的海子之一,其倒影几乎是众海之冠。每天清晨去雾飘渺时的云雾倒影,亦幻亦真,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湖岸四周的彩叶也是亮丽多姿,艳冠群芳。
犀牛海水域开阔,北岸的尽头是生意盎然的芦苇丛,南岸的出口既有树林,又有银瀑,中间一大片是蓝得醉人的湖面。犀牛海的这一片山光水色,能让游客留连忘返。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藏族老喇嘛,骑着犀牛来到这里。当他饮用了这里的湖水后,病症竟然奇迹似的康复了。于时老喇嘛日夜饮这里的湖水,舍不得离开,最后更骑着犀牛进入海中,永久定居于此,这个海子便称为犀牛海。
7.卧龙海
小巧玲珑的卧龙海乃蓝色湖泊的典型代表,极浓重的蓝色沁人心脾。湖面水波不兴,宁静祥和,如块光滑平整、晶莹剔透的蓝宝石。
卧龙海底有一条乳黄色的碳酸钙沉淀物,外形似一条沉卧水中的巨龙。相传古代,附近黑水河中的黑龙,每年都要九寨百姓供奉99天才降水。白龙江的白龙同情百姓,想给九寨送去白龙江水,遭到黑龙阻挡,二龙争斗白龙体力不支沉入湖中,万山之神赶来降服了黑龙。然而白龙再无力返回白龙江,日久便化为长卧湖底的一条黄龙。人们怀念它,就叫此海为“卧龙海”。
8.五彩水
俗话说:金打的九寨山,银炼的九寨水,水是九寨沟景观的主角。三条沟谷,由高而低,层层梯式平台地形,给流水提供了别具一格的表演舞台。九寨沟的水是圣洁而充满灵性的,她从雪山之巅轻灵而下,注入阶梯形的高山湖泊,再漫溢出来,以千军万马的气慨奔泻而来,跌落深谷,将一匹匹华美的银缎编织成千万颗珠玉,再汇聚成溪,涓涓流去,穿过绿树红花、苇蔓泽石,柔情中再次积蓄起跌宕的力量,如此往复,构成了珠连玉串的河中湖群,断断续续的激流飞湍和层层叠叠的群瀑奇观。
如果说大大小小的海子呈现了九寨水的静谧,那么飞泉流瀑则展示了九寨水的奔放。千姿百态瀑布,似银帘,似锦帛,或低吟,或欢唱。这里的雪山、森林间涌流的山泉,如珠玑、赛玉璞。清溪细流经过沟谷河湾,形成九寨沟独具魅力的美景:恬静的镜湖、俊美的翠湖、秀丽的芳草湖、迷人的藏龙湖、神奇的五彩湖、奇异的流翠滩、珍珠滩,壮阔的诺日朗瀑布……
九寨沟的水如银链、似彩虹,将朴素的山林沟谷描抹得风姿绰约,妖娆迷人。
9.季节海
下季节海镶嵌在花繁草茂的山坳里,上季节海毗邻五彩池,湖水随季节变化,时盈时涸。秋日雨季,湖水上涨,湖色湛蓝,夏日水浅呈翠绿色,初冬以后,湖水干涸,湖床上长满青草,海子又成了放牧草滩,草滩上生长着联合国一类保护植物——若希维奇。
10.树正群海
树正群海景区是九寨沟秀丽风景的大门。树正群海沟全长13.8公里,共有各种湖泊(海子)40余个,约占九寨沟景区全部湖泊的40%。40多个湖泊,犹如40多面晶莹的宝镜,顺沟叠延五、六公里。水光潋滟,碧波荡漾,鸟雀鸣唱,芦苇摇?……盆景海、芦苇海、火花海、卧龙海、树正瀑布、老虎海……一路惊奇,一路美景,一路碧水,一路瑶池。
最令人叫绝的是树正群海下端的“水晶宫”:千亩水面,深达四五十米,远眺阔水茫茫,近看积水空明。距水面约十米的湖心深处,有一条乳黄色的碳酸钙堤埂,仿佛一条长龙横亘湖底。山风掠过湖面,漾起粼粼水波,看那卧龙卷曲蠕动;风逐水波,那“龙”像是摇头摆尾,呼之欲出。 树正瀑布则是另一番景象,由首尾相接的众多梯湖的飞瀑组成,水大势猛,勾连迥环,瀑布下泻深沟,犹如千军万马擂鼓摇旌,吼声如雷。梯湖堤埂之上,耸立着一株株、一丛丛高原特有的各种灌木,扎根于水底,傲立在激流,常年经受流水的冲击而不倒,不烂根,风姿绰约,形成特殊的植物群落和世间罕见的自然奇观。
11.芦苇海
“芦苇海”海拔2140米,是一个半沼泽湖泊。海中芦苇丛生,水鸟飞翔,清溪碧流,漾绿摇翠,蜿蜒空行,好一派泽国风光。“芦苇海”中,荡荡芦苇,一片青葱,微风徐来,绿浪起伏。飒飒之声,委婉抒情,使人心旷神怡。花开时节又是一番景象,鹅绒绒的芦花,搔首弄姿,扭捏作态,掀起层层絮潮,引来队队鹭鸶,双双野鸭。于是整个芦苇海中,充满了生气,撞击出诗的韵律,叩击着人们的心扉。湖中一条彩河,传说女神色嫫在此沐浴时男神达戈经过,女神惊慌中将腰带遗失于此,化做彩河。在对面的山上还可以看见女神娇羞的脸。
3. 介绍九寨沟突出的地理特征简单概括
九寨沟突出的地理特征如下: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总面积64297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80%。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地势南高北低,山谷深切,高差悬殊,区北缘九寨沟口海拔仅2000米,中部峰岭均在4000米以上,南缘达4500米以上,主沟长30多公里。峰顶和两侧山峰基本终年积雪。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质背景复杂,碳酸盐分布广泛,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营力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以植物喀斯特钙华沉积为主导,形成九寨沟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
4. 求两篇《地理中国》观后感仅需200字!速度!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地理中国》观后感
——山水长安 冰湖神话
太白山,秦岭山脉的主峰。它,雄伟俊秀,风光绮丽,千百年来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吟咏感叹。尤其是山顶上那个椭圆形的湖泊———大爷海,如同一只幽蓝的天眼,向尘世间抛出一个个足以令人动心的眼神。在山下,在宝鸡,在陕西民间对其神秘的猜测经年不断。
有一个传说,在天上玉皇大帝让他的儿子们下凡来到太白山上修炼,被太白山那锦绣的风景所吸引住了,于是便不愿意离去,就化为一个个湖泊,从此以高山相伴。相传大爷海就是玉皇大帝的大儿子变的。
望楼主尊重别人花时间帮助,及时采纳,谢谢
5. 九寨沟的具体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
位置: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山地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
交通:截至2016年末,九寨沟县境内公路总里程879千米。九绵高速公路纳入国家高速路网,九若公路调整为省道S445,省道205线、301线升级为国道247线、544线。建设中的成兰铁路在此设有九寨沟站。九寨黄龙机场位于县境内的九寨沟风景区旁,开通往返成都、重庆、西安、上海等地的航班。
经济:2016年,九寨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099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5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948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3061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7982亿元,增长6.2%。人均生产总值31984元,增长6.7%。
三次产业结构为8:32:6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3%、28.5%和6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14%。
(5)地理中国九寨奇海扩展阅读:
2016年,九寨沟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0627亿元,比2015年增长11.4%。其中:房地产投资3.9亿元,农户投资1.6亿元。按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5961万元,第二产业投资5.3522亿元,第三产业投资3.31144亿元。
2016年,九寨沟县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5亿元,比2015年下降0.7%,其中税收收入1.3772亿元,下降11.9%。财政收入总量在阿坝州排位第2。
2016年,九寨沟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09元,比2015年增加2140元,增长8.1%,恩格尔系数35.9%。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787元,增加1031元,增长10.6%,恩格尔系数39.7%。
6. 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九寨沟地理位置描述: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中南部,地内处青藏高原容东南边缘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一条支沟,海拔2000-4300米。九寨沟距四川省省会成都市435公里,从成都有汽车和飞机直达九寨沟,成都至九寨沟大巴大约需要10-12小时,飞机行程为40分钟。九寨沟风景区距离九寨沟县城42公里,距九寨沟机场(九黄机场)88公里,距黄龙风景区128公里。
7. 九寨沟的地理位置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来西北部岷山山脉源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处岷山南段弓杆岭的东北侧。距离成都市400多千米。
地理坐标东经(E)100˚30΄-104˚27΄,北纬(N)30˚35΄-34˚19΄。系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流域面积651.34km。
(7)地理中国九寨奇海扩展阅读:
价值意义:
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A种群的核心地和走廊带,具有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之一。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和美学旅游价值。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珍稀性突出。
九寨沟又是以高山湖泊群、瀑布、彩林、雪峰、蓝冰和藏族风情并称“九寨沟六绝”,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景之王”。九寨沟还是以地质遗迹钙化湖泊、滩流、瀑布景观、岩溶水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8. 九寨沟有哪些海
九寨沟的海就是湖泊,当地人叫海子。九寨沟当地人说他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海边,现在他们很少有机会亲眼见大海,但内心是非常向往大海的,所以把当地的湖泊叫做海子,意思是大海的儿子,以表达他们对于海的喜欢。
9. 地理中国之山海雄关观后感,要求400多字!
《地理·中国》观后感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10. 九寨沟的海子是怎么回事
距离四川省成都市400公里的眠山深处,隐藏着一处桃源仙境。多少个世纪以来,它始终不为人知,直到20世纪70年代,进山的伐木工人才发现了它。这就是因居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的九寨沟。 号称人间仙境的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地处岷山山脉南段承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一条支沟,海拔2000一4300米。大自然巧妙地在树正沟、日则沟及则查洼沟三条呈Y形、总长50多公里的主沟内布下了114个奇特的海子,总面积3.5平方公里。这100多个海子构成了九寨沟神奇美丽的高山湖泊群。这里的天空湛蓝纯净,远处山巅上白雪皑皑,山坡上层林尽染,阳光在树林间闪烁若钻石,而最美的,就是这一汪一汪的碧水了,藏胞尊称它们为“海的儿子”——海子。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秀美的,玲珑剔透;雄浑的,碧波荡漾;平静的,招人青睐。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鱼游云端,鸟翔海底”的奇特景色层出不穷。水上水下,虚实难辩;梦里梦外,如幻如真。百余个海子,个个古树环绕,奇花簇拥,宛若镶上了美丽的花边,而海子之间由激流的瀑布连接,犹如用银链和白绢串连起来的一块块翡翠,各具特色,变幻无穷。 关于九寨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十分遥远的年代,神女沃诺色姆的情人达戈送给她一面宝镜,沃诺色姆或许是太高兴了,竞不慎失手把宝镜摔成了114块,而这114块碎片便成了114个被称为“翠海”的彩色湖泊。传说是很美的,但九寨沟内大多数湖泊的真正形成,却绝不是神仙使法术所得,而是与流水中含有的碳酸钙质有关。在远古时代,当地球处于很冷很冷的间冰期、小冰期阶段时,这里水中的碳酸钙质不能凝结,它们随水流逝。到距今大约一万两干多年前,地球气候交暖后,流水中的碳酸钙才活跃起来,它们一遇障碍物就附着其上,千年万年,越积越多,也越积越积越厚,便形成了如人们在九寨沟见到的、由一条条乳白色的钙质堤埂蓄水而成的“海子”,在地质学上称之为堰塞湖。 九寨沟湖泊的形态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这114个大小不同的海子呈梯形分布在50多公里的范围内,海子与海子之间的高差有100多米,每个海子都有其独特的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说火花海,当每天早上层雾散去、太阳出来以后,阳光照在火花海上,由于有微微的轻风,所以火花海显现出一朵朵的金花,就像火花。还有熊猫海水的含盐量比较,熊猫喜欢喝这儿的水。熊猫喝水有一个特点,当它看到海中自己的影子时,会以为是另外—只熊猫跟它争水喝,于是就互相比着喝.最后就喝得胀胀地走不动了,只能倒在旁边休息,当地人把这叫做“熊猫醉水”的现象。 在九寨沟沟顶海拔3060米的地方,有一个九寨沟中面积最大的湖——长海。长海长约5公里,最深处有100米。长海的水面有2平方公里,但却没有地表的出水口,尤为奇特的是夏秋大雨也不暴涨,冬春久旱也不干涸隆冬时节,冰冻厚达60厘米,相传有怪兽出没,长海因此更加神奇。 传说有一年夏天,安详的长海突然水昌三尺,白浪翻滚,惊恐的人们,谁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这时有人说是长海里出现了一头怪兽,它威胁着人们说:“如果不进贡,就用水淹、雾裹,让你们家破人亡。“这时,一位猎人站了出来,他叫白玛岫,是这一带德高望重的老人。白玛沃岫决心与怪兽决斗。他身背一把乌铁弓,手提青铜剑,来到长海边。怪兽因惧怕老人而不敢出来,就这样僵持着。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老人毫不退缩,寒来暑往,秋去冬来,老人化作了一株苍劲挺拔的柏树,任凭风吹雨打,它那向西伸展开去的巨型枝干,就像老人身上的一只手臂,阻止着长海中的那头怪兽,于是,这棵受人尊敬的柏树,被人们尊称为“老人柏”。 五花海位于九寨沟的中心,如它的名字一样,湖水的颜色神奇变幻,时而呈现鹅黄、时而呈现墨绿,不过最常见的是清澈、晶莹的宝石蓝,让你沉醉得不敢大声呼吸 ,缤纷的五花海也是个令人难解的湖,20世纪90年代,五花海上游的熊猫已经干涸,但是五花海却依然湖水丰盈。更令人奇怪的是,每到冬季,九寨沟其他的湖水都已封冻。但五花海却从不结冰。因此,这个神秘之湖也让当地人由衷地敬畏。 在中国传统神话里,天上王母娘娘的宫苑内有五彩瑶池,然而在九寨沟,人们却能实实在在在见到彩色的湖泊,九寨 沟大大小小的海子几乎个个都 呈现彩色。这些海子里色彩第天都十分鲜艳,并不因时间的久远而稍有褪色。这是阳光、水藻和湖底沉积物的“合作成果”。生长于海子内的水绵、轮藻、水蕨等水生植物形成的水生群落和水底不同的沉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斑斓五色,由于每个海子的深度、沉积物和临岸景物不同,各自在色度上有差异,使每个海子都有独特的色彩,有着丰富的钙华物质,这也正是九寨沟如此光彩照人的秘密所在。 九寨沟是因为水而神奇的,水是九寨沟的精灵,这个神奇的精就是九寨沟的向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一般人们在提到湖的时候,总会想起一个词儿——静谧。很少会与气势恢弘的瀑布联系到一起,而九寨沟海拔平均3000多米,独特的地理条件造成了高原湖区的海子群,湖、泊、滩、泉尖型俱全,也各有特色。在九寨沟,最为奇特的瀑布应属日则沟的珍珠滩瀑布。电视剧《西游记》相信大家不会陌生,该片片头有一个唐僧师徒四人在瀑布顶端行走的镜头,那个瀑布就是有名的九寨沟珍珠滩瀑布。它的石滩在一处峭壁上方,好似斜挂于天际,滩上被万年流水融成许多圆形坑洞,急速的流水冲进又反弹而形成了许多飞舞的水珠。它们一排排、一串串、一层层、大的如皮球,小的如弹子,个个晶莹透亮,尤其经阳光的反射,就像一颗颗带彩的珍珠。 珍珠滩瀑布实际上表明了九寨沟的瀑布群的特点。钙华堆积,逐步升高以后形成一个个海子。海子的水满了以后,越过钙华的堤埂流下去,由于有落差,从上一个海子落到下一个海子,中间就形成了瀑布。 此外,还有诺日朗瀑布是目前我国内陆瀑顶宽度最宽的瀑布,有270多米。树正群瀑布是一层一层叠瀑型的瀑布,树正景区有大小19个海子,每个海子之间由于有一定的高差,最大的瀑布落差是11米,最小的也有一两米的样子。从拍过《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原始水磨坊上面的瀑布开始是高落差瀑布,然后逐步降低落差,到了火花海附近,两瀑布之间是最低的一个落差,在树正景区,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瀑布群。 九寨沟共有17个瀑布群,水从九寨沟的雪山、森林中流出,注入高山湖泊,继而因山势陡峭而形成瀑布;瀑布又因山势平缓而形成溪流,溪流又注入湖泊;湖泊的水溢出再形成瀑布…… 九寨沟的海子里还有另一个别处看不到的神奇之处,这就是海子当中无处不在、千奇百怪的树枝、树干。这些沉入湖底的树枝、树干,有的被湖水中丰宣的矿物质层层包裹,形成形态各异的“树华”;有的虽为枯干但生命力尚未完结,经过湖水的浸染后又生出新枝,随枯干飘浮在海子湖面上,居然也生得蓬蓬勃勃。栈道边常可见到湖中的“腐木更新”,最具代表性的是“龙抬头”。一株老木倒入海内,枝干没入水,被钙化了的树隐隐 透出乳白色的身影 ,仿佛一条长龙,静卧水中,钙化了的侧枝,恰 似游龙的足爪,栩栩如生露出水面的,不长的一段树尖成了其它植物生长的“沃土”,小灌木、杂草、野花,密密匝匝,盖住了树尖整个露出的部分,酪似抬头张望的活生生的龙头;柔软的乔木科植物,那下垂的长长叶片,随风漂荡,与龙顺无异;“龙须”吻着湖水时,湖面泛起阵阵涟漪,波光粼粼,好似一条巨龙游进了湛蓝的湖海,无声地抖动着全身的鳞片,跃跃欲飞。这充满动态的静止。使人荡气回荡,感觉到一种力量的美。 九寨沟因其独的原始自然美,变化无穷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人间仙境”。1992年12月14日,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7年正式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它是我们国家28处被列入世界名录里面的三处纯自然遗产之一。在这里我们见不到古典园林似的亭台楼榭,也找不到文人墨客所留下的游踪笔墨,这里全是清清的水、绿绿的树、秀秀的山、还有那古朴的藏族村寨 。 九寨沟海子群的美,和长期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同胞们以及他们的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神秘凝重,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放文化与这里的山水、风光隔为一体,相得益彰。他们热爱自己怕家园,所以湖水才能保持这样空灵澄澈。按说九寨沟海子水色如此之蓝,铜盐等矿物质一定十分丰富,是不适合鱼类生长的,然而这里几乎第一个海子里都 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着,就好像翱翔在蓝天里,小东西们在阳光下穿梭,给这静若处子的水泊带来了此许灵动。几千年来人类的劳作和战乱似乎还未曾累及此地,所以它能远离破坏、远离现代、也远离公害。至今纤尘不染。 李白有诗曰:“不敢高声语,恐 怕天上人。”九寨沟也是个不适宜高声谈笑的地方。只适宜含笑静静地欣赏,用心灵与自然对话。人类的语言在这里显得民常单薄苍白,我们用什么才能表达这份感动呢?感谢造物者的无限慷慨,感谢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令我们心迷神醉 ,乐不思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