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人文地理差异中农业的分布特点

中国人文地理差异中农业的分布特点

发布时间: 2021-02-16 21:44:10

Ⅰ 中国南北农业分布差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条件的差异

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回南方多丘陵、山地答,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故选:D.

Ⅱ 中国特色农业的分布及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区位条件 生产特点 问题 解决措施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水稻种植业 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①气候高温多雨 ②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①劳动力丰富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人口众多粮食需求大 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⑤科技水平低 ①经营规模小 ②机械化、科技水平低③水旱灾害频繁 ①加大科技投入 ②适度规模经营 ③建设水利工程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 ①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②平原辽阔、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①交通便利②人口较少、人均土地数量多 ③科技发达 ①种植小麦和玉米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③家庭经营 ④商品率高 ①农业成本较高 ②能耗大 降低能耗 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 ①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 ②天然草场面积辽阔 ①交通便利②地广人稀 ①商品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 ③经济效益好 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②培育良种牛 ③开辟水源 ④种植饲料作物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①气候温和湿润,既利于谷物生长又可种植牧草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灌溉便利 ①交通便利 ②人口稀少 ①小麦、牧羊混合经营 ②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③家庭经营 ④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⑤灵活的安排农事 ⑥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①位于雨影区,降水少 ②水源不足 ①修建水利工程,跨地区调水 ②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Ⅲ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两大农业区分布的特点的原因

中国原始农耕时代两大农业区分布的特点的原因
我国原始农耕时专代的遗址分布非常广泛属,其中最主要的是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以及位于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遗址.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揭示了距今约7000年的南方湿润炎热地区农耕文化的特征.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再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北方半干旱地区农耕文化的特征.半坡氏族已掌握房屋建筑技术,过上了定居生活;粟是半坡人在农业方面最重要的发明,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人以农业为主,还兼有饲养等其他行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生产力大大进步了;陶器不仅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彩陶的出现反映了原始人的艺术追求.这一时期,我国南北共同发展,共同构筑了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

Ⅳ 中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种类、分布,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验丰富。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三、种植园农业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在这些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生产特点: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问题: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四、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主要在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主要在东北和西北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问题:农业成本高,能耗大。五、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解决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六、乳畜业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产品主要是新鲜牛奶。七、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的形式多样,但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说的混合农业指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商品化程度高,市场适应性强。解决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等。八、游牧业游牧业是指靠放牧性畜为主的一种自给性农业,为典型的粗放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气候干旱地区。九、园艺业园艺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商品性农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从事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密集型、专业化的生产。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菜,有的甚至只生产一种专门用途的产品。这种农业一般分布在大城市的周围,后来随着交通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在远离城市但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也发展了园艺业。

Ⅳ 简答我国的农业特点

中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基本生活。
1、中国农业资源丰富。
2、中国农业从业人员较多。
3、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4、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改善。

Ⅵ 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中国的农业分布特点

1、东耕西牧

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界线大致和400mm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2、南稻北麦

冬小麦与春小麦:中国东北地区以春小麦为主,华北地区及南方以冬小麦为主。

3、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引黄河水,有“塞上江南”之称。河西走廊依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4、绿洲农业

绿洲农业亦称绿洲灌溉农业一般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流、湖泊沿岸及山麓地带与有地下水的地方。如我国新疆绿洲农业。

5、河谷农业

河谷农业分布在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河谷地带平坦,土壤肥沃,有机物丰富,热量相对高原热量条件较好,适宜种植。

6、基塘农业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6)中国人文地理差异中农业的分布特点扩展阅读: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尚比较低;

2、“靠天收”“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尚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3、农业结构尚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

4、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5、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七年级地理下册我国农业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我国农抄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所以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Ⅷ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什么也呈现明显的差异如果国农业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

分析:来 我国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源和甜菜,其中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区,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点.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 我国农作物具有南稻北麦、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选项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熟记课本知识点分析后解答即可.

Ⅸ 导致中国农作物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东西部以400毫米版年降水量线为界。
1.东部权主要是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
2.林业集中分布于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3.东部沿海地区是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4.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Ⅹ 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1)我国农业部门地区分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

(1)中国是世界畜牧业大国之一.中国的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内区畜牧业两类.中国西部容、北部草原辽阔,牧场宽广.内蒙古、②新疆、③西藏、青海是中国的四大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适宜放牧,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带;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或者水热资源配合欠佳,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
(3)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淡水渔业)和热带作物产区.
故答案为:(1)畜牧;新疆;西藏;湿润;半湿润;(2)400;(3)D.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