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国地理环境的
1. 用一段话来描写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边,太平洋西海岸,东西约5000km,南北约5500km,海岸线长约1.8万km。地大物博,地理取带众多,动植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海洋资源丰富。
2. 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中国的经纬度位置: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同整个欧洲面积相当。
中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29'59.79"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3°31‘00'N',东经112°17’09”E),为中国南海南沙群岛区域的一座暗沙,是实际上的中国领土的最南端(非位于其东北约15海里的曾母暗沙)。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立地暗沙属于海南省三沙市管辖。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33′N,124°20′E)中国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相差5个时区。
中国领土辽阔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中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200千米。
(2)形容中国地理环境的扩展阅读: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1、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中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3. 关于中国的地理素材
士兵我来回答了: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跨经度60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
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九龙、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国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国两制”。1.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l.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温差近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无霜期和生长期:我国各地的无霜期,一般来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缩短。
无霜期长则作物的生长期也长。反之则短。
2.降水和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的季节变化 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概况如下表: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两大主要特征。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吹偏北风,寒冷于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
季风和季风的形成: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海陆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把我国境内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把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其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为季风区。
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风。位置,指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地形,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季风,指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
5.气候的优缺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气候的主要优点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季风气候区广大,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树木、牧草的生长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温,扩大了喜温作物生长的北界,我国是水稻生长北界最北的国家。我国气候的主要缺点是:受季风强度的影响,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易产生水旱灾害;寒潮、霜冻和台风引起的灾害性天气,危害农作物的收成。
4. 形容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有哪五大要素
自然环境五大要素:
在地理学上,对于自然地理环境这个整体进行划分时,通常分解为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五大自然地理要素.
5. 中国的地理环境怎样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 东临太平洋与韩国、朝鲜、日本等国隔海想望,北邻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西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相连,西南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界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相邻,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毗邻。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52′ – 53°31′, 东经73°40’ – 135°05′间,陆地面积960万km2,居世界第三位,海陆疆界达40000km,陆界22000km,海域大陆岸线 18000km, 岛屿岸线 14000km。古丝绸之路、现欧亚大陆桥贯通中国和欧洲。
6. 用几句话描述 我国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点!
北京位于北纬40°,东经116°;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燕山脚下,靠近渤海。
北京内西部,北部地势容比较高,以山地为主,地势大致向东南方向倾斜;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大致向东南方向流入海洋。
7. 中国地理的描述
第一天的仪式从傍晚时分开始,毕摩们扎制草鬼,将小猪血滴到草鬼上面以引诱鬼魂附身。毕摩念《驱鬼经》,主人与毕摩各抓住草鬼的一端,毕摩用刀子割断草绳,象征生者与鬼怪脱离关系。众人则将小猪放到篝火上烧去毛发,开膛破肚,砍成小块入锅,很快就做成了彝族特有的坨坨肉,加上玉米粑粑、荞面粑粑,盛出来放在地上,大家围成一圈分享,这就是当天的晚餐。三天之间我吃到了用鸡、猪、羊做成的各种坨坨肉。
整个夜晚,毕摩不停地念经,或众人合诵或轮流独诵,抑扬顿挫,苍凉有韵,音乐般动听,让我想起著名的“山鹰”、“彝人制造”等乐队。这些来自凉山的彝人组合,有的成员就出生于毕摩世家,他们的音乐才华一定和环境的熏陶有关。
深夜,在毕摩的诵经声中下起了雪,大凉山的冬夜越来越冷,我对听不懂的没完没了的诵经也渐觉乏味,睡觉去了。按规矩,在行毕的三天两夜里,主人和毕摩都需通宵达旦,不能睡觉。毕摩们虽然栖身棚中,但地上只铺了薄薄的干草,棚子没有四壁,棚内不能烤火,并不比露天暖和多少,不光熬夜还得受冻,做毕摩是件辛苦的差事。
仪式中最震撼人心的“报牲”场面出现在第三天,所谓“报牲”是将猪和羊打死后敬献给亡灵骑用、引路,一路享用。刘库家的祭牲不多,我在典补乡看到的另一场仪式,送走4代22位亡灵,来的子女亲戚也多,展示的祭牲有15头猪、8头羊,排成一线指向南方云南昭通一带,那是河水流去的方向,在彝族人的集体记忆里,也是祖先迁徙来的方向。
布列和底惹达铁
布列是我在刘库家的送灵仪式上认识的小毕摩,今年14岁,他跟随爸爸、爷爷一起前来作毕。布列是个可爱的孩子,可惜的是他会说的汉语实在有限,我们的交流并不顺畅。他总问我:“你肚子痛不痛?”我很纳闷:“你是在问我‘你肚子饿不饿’吧?”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他担心我吃不惯当地的饭菜。
身为毕摩世家的大儿子,当毕摩对布列来说是一出生就注定的事情——毕摩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做毕摩需要四方游毕,而像送灵这样的毕摩仪式一做就是三天三夜,和上学有冲突,所以布列从来没有上过学。作毕到深夜时,爷爷和爸爸还在忙碌,而布列已经倒在松针里睡着了。“学毕不是那么严格,我们行毕时将他带上,慢慢就会了。”布列的爷爷曲比吉日说。
8. 根据中国地图描述并评价中国的地理位置
解:(1)我国的地理位置:①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来自海洋专的湿润空气属使我国东部降水充沛,水资源也比较丰富.沿海港湾众多,便于发展海洋运输事业.海陆交通便利.②半球位置:中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③纬度位置:我国南部被北回归线(重要纬线)穿过,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无寒带.我国南北跨纬度50度,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农业生产.(2)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3)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故答案为:(1)亚;太平;降水;丰富;众多;海洋运输;便利;北;东;北回归线;北温;热;寒;50度;大;农业;(2)3;(4)12.
9. 描述一下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国土大部分地处中纬度,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34′),最南境在广东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3°51′),南北延伸5500公里,跨纬度约50度。
由于纬度不同,南北之间太阳入射角的大小和昼夜长短差别很大。由此导致辐射能和温度的差异。从南到北,全国(除青藏高原高寒区外)跨越了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南)温带、中温带和寒(北)温带等6个温度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者的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0%。又因位于大陆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夏季风的影响,夏半年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优越条件。特别是占全国面积26%的亚热带地区温度高而降水丰沛,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季雨林与常绿阔叶林,适宜种植水稻和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这与大陆西部同纬度地区在回归高压带控制下降水稀少的荒漠景观迥然不同。在距海遥远、夏季风难以到达的中国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则为干旱地区。
中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经135°05′),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附近)。东西距离5200公里,跨经度将近62°。时差在4小时以上。在世界标准时区中,中国国土分属东五区至东九区的五个时区。目前中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统一以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时间作为全国的标准时间,并称其为“北京时间”。
中国国土辽阔广大,陆地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3位。
中国陆地疆界长2万多公里。同中国陆地接壤的邻国:东北有朝鲜,北有俄罗斯和蒙古,西和西南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南有缅甸、老挝和越南。
中国东部面临海洋,海岸线总长度为3.2万多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公里。环绕中国大陆边缘的海,自北至南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见中国的近海)。中国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近86%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大陆近海和南海之中。台湾岛东部海岸及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的海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见中国的岛屿)。
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有韩国、日本,东南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10. 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半球位置:东半球和水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