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广西代表性人文地理

广西代表性人文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16 08:36:39

❶ 广西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急、谢谢了

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天津--天塔
河北-石家庄艺术中心
山西-太原邮政大厦(OK了,我就知道这么多了,楼上楼下的表抄袭挖)

❷ 有关广西人文地理的书籍

“广西地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同时也是广西高等院校区域地理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广西地理》是《中国省市区地理》的组成部分,是一本区域地理的著作,也是自1946年正中书局出版《广西地理》、l989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地理》以来的第一部全面反映广西自然、社会风貌的著作。

该书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注重区域特征,又力求反映当代广西自然、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不仅是地理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必备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对从事区域研究与管理的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❸ 广西哪位作家最知名

东西
原名田代琳,男,1966年3月出生。中国作协会员,广西作协副主席。1994年至1996年被广东省青年文学院客聘为第一届专业作家;1997年至1999年被广西文学院聘为专业作家。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中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1996年《小说选刊》奖。1982年毕业于河池师专中文系,先后干过教师、新闻报道干事、秘书、报纸编辑、记者等工作,现在广西南宁某报副刊部做编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耳光响亮》,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中短篇小说集《抒情时代》、《目光愈拉愈长》等。
主要作品
《谁开的门》(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苏通之死》(中篇小说集/名家三连发丛书)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说集/公牛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小说50强·鬼子卷/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艰难行走的鬼子》(小说代表作及创作备忘图文本/回报丛书)昆仑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小说)漓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剧本(张艺谋导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电影剧本(陈凯歌导演)
获奖情况:
1、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小说选刊》1996年度优秀作品奖;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2、1998年,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3、1995年,获第三届广西青年作家独秀文学奖。
凡一平
1964年生于一个贫寒的小学教师家庭。广西都安县人,壮族。十六岁考取河池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十七岁在《诗刊》发表诗歌《一个小学教师之死》,此诗荣获广西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十八岁在《金城》发表第一篇小说《岁末》。十九岁参加工作。1989年至1991年,由广西作协推荐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作家班学习。历任都安箐盛中学教师、都安县文化局创作员、都安县文化馆副馆长、广西首期专业作家等职,现任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副总编辑、、广西政协委员。
主要作品
已先后在《诗刊》、《当代》、《十月》、《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小说家》、《作品》、《清明》、《山花》、时代文艺出版社等报刊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两部、小说集两部、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愈百篇。有作品入《小小说选刊》、《中国文学》、《散文选刊》、《作家文摘》、《传奇文学选刊》、《情觞》、《中国超情感小说精选》、《新市民小说选》等多种选本。长篇小说处女作《跪下》出版后,荣获广西文艺最高奖——铜鼓奖,并被改编拍摄成同名小说二十集电视剧。中篇小说《寻枪记》被改编为电影《寻枪!》。中篇小说《理发师》也即将搬上荧幕。
获奖情况
长篇小说《跪下》获广西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1997年) ;2001年第五届广西青年文学“独秀奖”;获第三届壮族文学奖。

鬼子
广西罗城人,自幼多灾多难,当过农民,教师,文化馆员,1989年在西安毕业于西北大学,同年曾考于该校的研究生班,后因生计艰难而弃学。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自1996年开始。
主要作品
《谁开的门》(中短篇小说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苏通之死》(中篇小说集/名家三连发丛书)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遭遇深夜》(中短篇小说集/公牛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中国小说50强·鬼子卷/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艰难行走的鬼子》(小说代表作及创作备忘图文本/回报丛书)昆仑出版社出版。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短篇小说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小说)漓江出版社出版
《幸福时光》电影剧本(张艺谋导演)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电影剧本(陈凯歌导演)
获奖情况
《被雨淋湿的河》(中篇小说)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7《小说选刊》年度优秀小说奖】
【1997年中国十佳小说奖】
【广西区政府第四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上午打瞌睡的女孩》(中篇小说)
【1999年《人民文学》优秀中篇小说奖】
《农村弟弟》(中篇小说)
【广西区政府第三届文艺创作铜鼓奖】

冯艺
男,壮族,1955年9月生。当过六年工人,在北京上了四年大学,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民族出版社工作,先后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1997年出任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1999年当选为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广西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编审。
1982年开始散文诗和散文的创作,发表过散文诗、散文300多章(篇),其中《大瑶山的思考》曾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出版的作品集有《朱红色的沉思》、《云山朗月》、《逝水流痕》、《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冯艺卷)》等,其中散文集《朱红色的沉思》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20集电视纪录片《西部的发现》、10集电视片《飞越广西》总撰稿人。
获奖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称号。

黄佩华
1957.8月生于广西西林县八达区平用村;1971.9月参加工作,任西林县革委会通讯员;1975.1月任西林县水泥厂工人、车间主任、秘书;1981.4月任西林县总工会干事;1981.11月任西林县委调研室调研员;1982.4月任西林县委办公室秘书;1983.9月考入广西民族学院干训部干部专修科学习;1985.6任西林县委宣传部部长;1987.11月调三月三杂志社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
1982年始在《右江文艺》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三月三》、《民族文学》、《广西文学》、《上海文学》、《青年文学》《当代》、《漓江》、《南方文学》、《红豆》、《小说家》、《新生界》、《作家》、《作品》、《福建文学》、《花城》、《清明》、《散文选刊》、《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
主要作品
1990年中篇小说《红河湾上的孤屋》(三月三)获广西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1991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南方女族》,并获第一届壮族文学奖、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
1992年中篇小说《回家过年》(清明)获广西首届独秀文学奖;
1993年中篇小说《涉过红水》(当代)获广西1993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
1994年接力出版社出版长篇传记《瓦氏夫人》;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广西作家协会理事;
1996年为广西首批长篇小说签约作家,创作长篇小说《流水谣》(长江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
1997年为广西首批签约作家(两年制);
1999年当选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0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远风俗》,获广西第四届铜鼓奖;
2001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2002年漓江出版社“广西当代作家丛书”《黄佩华卷》出版。
2002年7月小说集《远风俗》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蓝晶莹
广西青年作家,天峨运管局党组书记,散文小说均长,尤擅散文,其散文清新,自然平实,语言功力非凡,常出精品,<别了,平腊>一文自广西日报发表后在河池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文章不受世俗影响,完全自然清新,这是他文章中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发表的作品小说有《秋天里的故事》和《心计》(《广西文学》发),《活命》和《山女泪》(《飞天》发),《枪响军帐》(《南方文学》发),《无后老人》(《短篇小说》发),《出事》(《红豆》发),《花格衣》(《广西日报》发),《雪的季节》和《元凶》(《三月三》发),《驱鬼》(《广西民族报》发),《厚士杂志》(《红水河》发);散文有《故乡的音律》《一面湖水》《流动河流的峡谷》《在仙山做仙》《花开花落》(《广西日报》发),《别了,平腊》(《广西文学》发);报告文学《藏在深闺人未识》(《广西文学》发)。2000年和2001年分别加入广西作家协会和河池作家协会。

参考资料:http://www.xqonline.net/mingjia/jieshao3.htm
回答者:天堂一杆枪 - 童生 一级 1-1 09:28

--------------------------------------------------------------------------------

冯艺

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揭晓,广西著名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历时六七年写成的《桂海苍茫——广西人文地理笔记》一书占据5部获奖散文之一,这是他继12年前散文集《朱红色的沉思》获得了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之后,再获该项奖。

彭匈

被新浪读书频道邀请的"广西第一人"
蓝怀昌
男,瑶族,1945年2月生,广西都安人。1968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历任广州军区歌舞团担任创作员,河池地区文化局创作科长、副局长、局长, 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只有200余万。三十年前,瑶族文学史中没有一部长篇小说,直到蓝怀昌创作的著名小说《波努河》的出现。 给蓝怀昌带来文学声誉的,是他的长篇小说《波努河》,这部小说填补了瑶族文学史上没有长篇小说的空白,获得1988年获首届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
蓝怀昌是一位勤奋的作家,继《波努河》之后,他先后创作了《魂断孤岛》、《一个死者的婚礼》等多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出版了中篇小说集《相思红》,散文集《巴楼花的女儿》和诗集等。目前,他的多部小说已经被日本作家介绍到了日本。
作为一位著作丰硕的作家,蓝怀昌始终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内心的东西,表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美好的东西。
除了创作之外,蓝怀昌还组织了许多文化项目,他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系列大辞典·瑶族卷》已经出版。由他编剧的电视剧《虎将李明瑞》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最高奖“骏马奖”,他还致力于音乐歌词创作,由他作词的《总想给您写封信》、《高山大海紧握手》等歌曲,雅俗共赏,并且获得了政府大奖。难怪圈内的朋友提起蓝怀昌,都说他是一个创作的“多面手”,一位大众化的作家。
黄佩华
1957.8月生于广西西林县八达区平用村;1971.9月参加工作,任西林县革委会通讯员;1975.1月任西林县水泥厂工人、车间主任、秘书;1981.4月任西林县总工会干事;1981.11月任西林县委调研室调研员;1982.4月任西林县委办公室秘书;1983.9月考入广西民族学院干训部干部专修科学习;1985.6任西林县委宣传部部长;1987.11月调三月三杂志社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
1982年始在《右江文艺》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三月三》、《民族文学》、《广西文学》、《上海文学》、《青年文学》《当代》、《漓江》、《南方文学》、《红豆》、《小说家》、《新生界》、《作家》、《作品》、《福建文学》、《花城》、《清明》、《散文选刊》、《羊城晚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
主要作品
1990年中篇小说《红河湾上的孤屋》(三月三)获广西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
1991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南方女族》,并获第一届壮族文学奖、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
1992年中篇小说《回家过年》(清明)获广西首届独秀文学奖;
1993年中篇小说《涉过红水》(当代)获广西1993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
1994年接力出版社出版长篇传记《瓦氏夫人》;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广西作家协会理事;
1996年为广西首批长篇小说签约作家,创作长篇小说《流水谣》(长江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
1997年为广西首批签约作家(两年制);
1999年当选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0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远风俗》,获广西第四届铜鼓奖;
2001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代表;
2002年漓江出版社“广西当代作家丛书”《黄佩华卷》出版。
2002年7月小说集《远风俗》获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蓝晶莹
广西青年作家,天峨运管局党组书记,散文小说均长,尤擅散文,其散文清新,自然平实,语言功力非凡,常出精品,<别了,平腊>一文自广西日报发表后在河池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文章不受世俗影响,完全自然清新,这是他文章中最难能可贵的东西.发表的作品小说有《秋天里的故事》和《心计》(《广西文学》发),《活命》和《山女泪》(《飞天》发),《枪响军帐》(《南方文学》发),《无后老人》(《短篇小说》发),《出事》(《红豆》发),《花格衣》(《广西日报》发),《雪的季节》和《元凶》(《三月三》发),《驱鬼》(《广西民族报》发),《厚士杂志》(《红水河》发);散文有《故乡的音律》《一面湖水》《流动河流的峡谷》《在仙山做仙》《花开花落》(《广西日报》发),《别了,平腊》(《广西文学》发);报告文学《藏在深闺人未识》(《广西文学》发)。2000年和2001年分别加入广西作家协会和河池作家协会。

❹ 广西是最适合居住养生的地方,四季分明,人文地理好!

是的,我也是广西人。广西呢4g是挺分明的,夏天的时候非常热,冬天又是非常的冷。但是我们这边山好水好人也善良,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可以吃到。

❺ 广西有什么代表性的东西

你说的加上桂林象鼻山、刘三姐

❻ 广西各地、各民族的代表性美食

广西特色名菜

广西菜又称桂菜,有千种以上,平常各地餐馆供应的也不下500种。
广西菜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一定特色。主要是:用料丰富,善于变化;注意色味、配菜适当;粗料细作,经济实惠。
广西菜系中有代表性的名菜择要概列如下:
桂东南名菜
梧州纸包鸡 始创于梧州,已有70多年历史。为“环翠楼”名厨首创,在“粤西楼”经营中驰名。该菜选用名产岑溪所产的“三黄鸡“作主料,以老抽酱油、精盐、白糖、味精、汾酒、麻油、五香粉、胡椒粉、葱白粒等腌制,再用玉扣纸逐件包好,放入花生油锅炸至刚熟而成。开包时色泽金黄,油润明亮,气味芳香。食用时鲜嫩甘滑,原汁原味,醇厚不腻。

蚝油柚皮鸭 以柚子皮(酸柚皮更为细软嫩滑)做菜,做时,柚皮要先经炭火烤糊,再打磨干净,并置清水中浸泡,以去掉其苦涩味,鸭子则过热水晾干,上酱油,炸至金黄色,用文火焖至适度,再把切好的鸭子和柚皮放进铜锅,配以猪油、鸡骨、鲮鱼及蚝油等调料煮至入味而成。 邕州鱼角 是南宁传统名菜,已有百多年历史。主料是鲮鱼。制作时先把鲮鱼肉捶成肉酱刮出并经拌挞成鱼青胶,包入冬菇,虾米、荸荠粒调成馅料,捏成花边角形蒸熟,装碟后用鲜汤调芡浇上,并以青菜伴边。成品洁白,造形如扇,入口爽脆,鲜香不腻。
挂绿爽肉果 厨上制丸子,多取材于牛、鱼肉;而此菜以猪脊肉代替,以爽脆鲜美有名。在造型、配色中也有特色,每颗雪白丸子中间有一条鲜嫩青菜穿过,形同翠带串宝珠。是南宁万国酒家名厨于70年代创制的。
此外还有邕城醉子鸭、串烧金钱鸡、碎肉烧豆腐等。
桂北名菜
清蒸漓江鱼 用漓江所产的肥、嫩、鲜、滑的鱼,即所谓“漓江清水鱼”,配以姜、葱、酒、油清蒸而成。味道特别鲜美。
荔芋扣肉 荔浦县所产的“槟榔芋”是著名特产,具有疏松、粉软、芳香的特色。用五花猪肉和荔浦槟榔芋为原料,经过炖、炸、焖、扣等工序,一片肉夹一片芋头,配加老抽、南乳、五香粉、味精、糖等作料,制作成菜,色泽金黄、芋香扑鼻。
此外还有双冬烧竹鼠、蛤蚧烧全鸡、五彩黄丝等。
滨海名菜
春梅红烧参片 以北部湾所产的优质海参为主料,经泡发、切片、煨烧等调制后,配以虾胶瓤冬菇而成;在瓤制冬菇时用芫荽及火腿末点缀成花形,故名“春梅”。该菜软而不糜,滑溜可口,鲜味浓郁,形象大方。(附格梅红烧参片菜照1幅7.5×4.8cm黑白)
手撕鸡 又称“蚝油香麻鸡”,是宜于夏秋食用的冷荤菜。取杀好洗净的鸡身,以精盐、料酒腌过蒸熟。再起皮、撕肉、拆骨,并将肉、骨与多种调料拌匀。上碟时以鸡骨垫底,鸡肉丝置其上,再以鸡皮盖面复成鸡形,最后撒上炒香的白芝麻。
蛤蚧炖鹰龟 蛤蚧、鹰嘴龟均是广西特产,有滋补、解毒作用。原作药膳,因味道鲜美,演变成地方名菜。制作程序是:把蛤蚧,鹰嘴龟宰杀处理干净后先入锅“飞水”,龟体要用油、酒、姜焖过,并用水冲洗干净,再加上淮山、杞子、冬虫草等药料,放入炖盅,加上调味品和汤水炖透。
此外还有菜软廉鱿、蟹黄扒鱼肚、脆皮响螺、核桃斑鸠片等。
少数民族名菜
壮族擅长以狗肉及各种动物副产品制菜,品种多、技法精,使用率高,很有地方特色。还有清蒸豆腐圆、鱼扣、酥鸭、巧瓤南瓜花、酸笋炒牛内等多种流行的大众便餐菜式。此外苗族竹板鱼、侗族的竹肉串、毛南族的烧猪等均是颇有影响的民族风味菜。现把其中最为有名的两种介绍如下:
清蒸豆腐圆 是常见的壮族菜,制作时先把水豆腐搅成泥状,加入鸡蛋,再把猪肉、花生、油渣、糯饭、香菇、葱花剁烂,放进调料,做成肉馅,再将豆腐泥包上肉馅做成小球状,放进抹油的盘子蒸熟,最后用原汁勾芡浇上。嫩滑清鲜,老幼咸宜。
苗族竹板鱼 以未经污染的溪中鲮鱼为主料,将之洗净,去刺骨,用盐、油、酱料、香料、小些糖醋及味精等腌制,伴点豆鼓,再用大竹叶或粽叶、藕叶包好,夹置于用竹片编成的两小块竹箔间,放入锅中蒸熟即成。其味鲜香滑嫩,还有清新的竹香气味。现已演变成多个民族的名菜。
少数民族的其它名菜还有:壮乡葫芦虾、壮家莲蓬豆腐、壮乡玉兔乐、壮家香芋珠、壮味红糖扣、平果腐竹煲、瑶山竹节盅、苗山香饭鸡、苗山炖竹狸、侗乡竹串肉等。
广西风味小吃

广西小吃,因地区、民族的不同而有着许多各具特色的传统品种,且名目繁多,形式奇异、内容丰富,主要的名品有:
桂林卤味米粉 桂林米粉品种很多,有卤味米粉、马肉米粉、生菜汤粉、酸辣汤粉、炒粉、凉拌粉等等,而以卤味米粉最具代表性。卤味米粉又名锅烧米粉。是以锅烧肉和卤味做菜料的干拌榨粉(即圆条米线),再配以油炸花生、酥脆黄豆、辣椒油、茶油、蒜茸、卤水、葱花等即成。特点是鲜、香、咸、辣俱全,常吃不厌。其风味主要在于肉菜的制作及卤水的熬制。锅烧肉是选猪下巴肉先炖后炸而成。卤味则以猪肉、牛肉、猪肚、牛连贴(脾脏)等为料,放入卤锅煮透,捞出晾干,再过油而成。卤水是用酱油、豆豉以及八角、沙姜、陈皮、草果、茴香、花椒等多种香料配水熬制,再加入罗汉果作调料,使卤水咸甜适度,口感是入咽生津,回味无穷。此种小吃,桂林在清代就有,现在桂林已开设许多此类粉店,可做到全天供应。近年,在北京、武汉、广州、南宁、深圳也可以吃到桂林卤味米粉了。
桂林马肉米粉 也是桂林很有特色的冬令小吃。是以腌马肉做主菜的汤榨粉,再配以油炸花生、辣椒粉、蒜茸、麻油等制成。其制作关键在腌制马肉和熬制汤水。腌马肉时先把生肉切成二三斤的大块,用盐、硝拌匀,放入瓦缸内腌渍两天,再取出用开水“飞过”,置通风处晾干,入汤锅煮热再过油锅。汤水则要投入猪骨头和腌好的马肉一同熬煮,如能加入马脊骨,马筒骨则更对味。此小吃清代已出现在桂林庙会的饮食摊上。抗日战争时期转为开店经营,以味道鲜美,工艺独特,备受当时集中桂林的国内知名人士的青睐而闻名。它装小碗供应,要趁热就食。一般人可吃十余碗。食后周身俱暖,精神爽利。
桂林尼姑面 原是桂林月牙山隐真岩尼姑庵的尼姑为供应香客的一种素面食,后来越做越精越好吃,非进香者也要去尝尝它的味道。其做法是先用手工做出细面条(揉面要揉出面的韧性),把它烫熟捞起,然后配入腐竹、香菇、云耳、金针和一些时鲜蔬菜,再冲入已加有配料、味精的用豆芽、冬笋等熬制的汤水,再撒上香油、胡椒,放几颗油炸花生。这样的面食,虽没有肉料,但味道纯素、鲜美,符合吃厌了肉食的城里人的口胃,所以销路向来不错。现在桂林七星公园的月牙楼餐厅就经营这种尼姑面。
柳州螺丝粉 就是米粉配上螺蛳肉的一种风味食品。米粉可以有两种,一为切粉,一为现榨的圆条“线粉”,而特点在于其配菜螺蛳肉。用田螺肉或江河中的小螺蛳肉均可,味道都差不多。最好将螺肉夹些猪肉一同绞碎,拌入香料、老抽、味精、少量汤、糖、醋和生粉。吃前先把米粉置滚水中烫一下,捞起,加入上述菜料、靓汤,撒一小撮芜荽。这种螺丝粉既鲜香又有螺味,爱辣者或加点点辣酱,更是爽口提神。现在柳州又有一种类似方便面式的螺丝干粉出售,很适旅途食用。
阳朔马蹄糕 是用阳朔当地出产的生马蹄作原料,经洗净、去皮,磨成粉状(不要磨成浆),加白糖拌匀备用。然后用一特制的木模具——“炊糕器”(如蹄状的一个小炊甑,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盖,有小气孔;下层中间有圆形或多角形的“糕模”——即为马蹄糕成型处——下连孔洞通底)装入磨好的马蹄粉,置一盛着沸滚开水的蒸锅内“炊熟”,即成为原汁原味的马蹄糕。若趁热吃用,十分鲜甜可口。现在一些大饭店里已将马蹄粉配入米、面、粉和糖蒸熟出售,那又是一番风味了。
南宁老友面 又名酸辣面,是南宁地方风味小吃,创造于民国28年(1939年),起因系厨师特为患感冒的熟客制作,谁知食后症状减轻,深感照顾友情,故赠名“老友面”。老友面以精蛋面条,配以豆豉、辣椒、酸笋、蒜茸、麻油、上汤、胡椒粉、碎牛肉等制成,既是美味食品,又具有祛寒、去邪、通窍、醒胃、发汗、提神等作用。夏可消暑,冬能暖身,确能减轻初发感冒,甚得顾客喜爱,现有不少专业店常年供应。
南宁米粉饺 是南宁传统风味小吃。粉饺选用粳细米,配以少量糯米,经浸水磨浆后,加适量淀粉,用净锅搅煮至七八成熟,搓成粉团,再用大棍碾压成薄皮,包入以马蹄、猪肉、虾米、香菇经调味制成的馅泥,再捏成有10摺边纹的饺子,入蒸笼蒸熟,食用时助以麻油、黄皮酱,并配搭一小碗上汤。
南宁田螺 是南宁街边小食摊摆卖的一种风味小吃。做法是先将买回或从田里捡回的田螺放在清水中活养数天,让田螺将污泥脏物排净,烹制前把田螺外壳涮洗干净,再用刀砍去它一点尾端,并剥去螺盖,使螺体头尾相通,以便油盐、配料进入螺肚,也便于吃时能够吸出螺肉。烹制时先用猛火急炒一下,加少量盐、油、姜、酒,后放进适量的水焖煮。起锅前,再加足油、盐、葱花或蒜米,一定要配上一撮紫苏或假萎以调味。另一种吃法是蒸田螺,方法是将上述配料和处理好的田螺放在碗、盆中拌好,加点水,再置锅蒸熟。两种做法都能保持田螺特有的原味。
南宁瓦煲饭 是用瓦煲或瓦

❼ 在广西和广东省里有哪些城市是比较好玩的当地的人文地理怎么样PS:我说的好玩是指有山有水有风景的…

广西:桂林,柳州,北海,南宁······楼上的朋友,海南不是广西的,海南是版个省会。 广东:广州长隆马权戏团,香江野生动物园,欢乐世界,“小蛮腰”,莲花山···深圳欢乐谷,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珠江,东莞虎门,惠州···

❽ 广西适合发展什么文化特色为什么

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被誉为八桂民族风情之“四绝”,而“唱、跳、吹、斗、踩”五大元素,则共同构筑了广西魅力非凡的民族风情画卷。这些都是广西最独特、最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
专家认为,民族文化是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发展旅游业时应当充分利用。把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打造成为广西旅游的一个核心品牌,是我区发展特色旅游需要着重做好的一门功课。
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初具规模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真正开始的,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的广西民族文化已初具规模。”业内专家认为,广西必须要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把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打造成广西旅游的一个核心品牌。

目前,广西的一批民族旅游景区景点已经建成,如龙胜龙脊梯田、融水贝江苗寨、三江程阳八寨、那坡黑衣壮村寨、桂林刘三姐风情园等。基本形成了桂北、红水河、中越边境三条旅游带,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中越边境览胜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
桂北民族文化旅游带以桂北山地民族生态旅游为特色,包括龙胜、三江、融水、罗城、环江、南丹等县,这条民族文化旅游带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龙胜龙脊梯田、三江程阳风雨桥、融水苗族节庆、广西独有的仫佬族和毛南族风情以及特色鲜明的南丹白裤瑶风情等。
红水河流域是我国大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民族走廊,红水河民族文化旅游带以瑶族、壮族文化为特色,包括南丹的白裤瑶文化、东兰的铜鼓文化、巴马的长寿文化、忻城的土司文化以及天峨等县的蚂拐文化等,这些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最具人文气息的特色旅游资源。
中越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带以边境民族风情、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为特色,既有防城的大板瑶、那坡的黑衣壮、龙州的天琴、靖西的绣球街等民族风情,也有宁明花山壁画、凭祥友谊关、龙州小连城等历史文化,更有大新德天跨国瀑布、靖西通灵大峡谷等自然山水奇观,被誉为“中越边境旅游画廊”。
增强民族文化项目互动性
“广西虽然有着庞大的民族文化资源,但还未能发挥出强大的吸引力,如果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能吸引游客慕名而去,并呆上三五天甚至更长时间,那才是真正的成功。”一位业内人士说,现在很多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游客大多是走马观花,印象并不是很深刻,如何发挥民族文化的吸引力,让游客愿意几次三番的到达一个地方,是当前旅游业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其实,我们现在到省外或国外的一些民族地区,都很希望能看到当地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文化,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就很吸引人,不少人都冲着这个节日而去。”南宁市民黄小姐说,广西的民族地区也应打造出一批这样的品牌,让民族文化成为旅游的主线,而不是旅游的点缀。
记者了解到,广西目前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三江侗族的“百家宴”就做出了品牌。游客进入侗寨前,会被一帮穿着民族服饰的侗哥侗妹们“拦”住,不唱歌,不给进寨。外地游客张先生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百家宴”,吃饭时,寨子里摆上多列长长的方桌,各家各户摆上自己的拿手菜,大家先是坐着吃,后站着吃,再后就是走着吃,不亦乐乎。“拿菜来的都是当地的居民,很多还是老爷爷老奶奶,感觉真是很不一样”张先生说:“如果菜品由餐厅的服务员送上来,那就没了味道。”
专家们认为,“百家宴”只是少数民俗文化中的一个缩影。通过这种互动参与的形式,让游客加深了对侗族民俗的印象,提升了侗族文化的感染力。很多游客或许在多年以后,已不记得看过的侗族风光,但一定会记得“百家宴”,这就是民俗文化的渗透力和吸引力。
深度挖掘打造核心品牌
近日,自治区政府正式确定“壮族三月三”全区放假2天,并要求相关部门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在全区不用区域,重点打造多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
统计显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自治区有关部门认为,“三月三”这个品牌很好,一定要总结经验教训,避免过度商业化打造,让歌节“变了味”。要通过节日,选出壮族的“歌王”,让壮族的山歌广为传唱,真正做出民族的品牌。
据了解,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有效地激活了民族文化旅游市场,涌现了一批场面宏大、制作精美、演绎精湛、格调高雅的民族文化旅游演绎作品,如《印象·刘三姐》《坐妹》《梦·巴马》《锦宴》等。以铜鼓、坭兴陶、壮锦、绣球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广西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的整体形象。

❾ 广西十大镇有哪些

1、贵港市覃塘镇,覃(qín)塘街道是贵港市西北大门,距贵港市区18公里,是覃塘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处在南宁至贵港的重要交通枢纽,国道324线、209线和省道南梧公路在覃塘城区交汇线上;南广高速公路距城区20公里,黎湛铁路贯穿全境,鲤鱼江在境内经西江农场注入郁江,是大西南交通出口通道重要的驿站。

2、南宁市黎塘镇,黎塘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地理位置为北回归线以南,介于北纬23°06′~23°15′,东经109°01′~109°17′之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宾阳县东部,距南宁市区93千米,距贵港市区50千米,距柳州市区99千米。

3、贵港市大安镇,大安镇是广西两江流域最为著名的古镇。大安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东南部,容(容县)武(武林镇)公路,南(南宁)梧(梧州)二级公路纵横其中;

北依西江,南连大新镇,东与藤县山水相傍,西交镇隆镇为邻,是玉林往桂林、南宁以至大西南通往广州的交通要道。处于广西最大平原浔江平原东部,是该平原最接近珠江三角洲的第一大镇。

4、贵港市木乐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东部,东接平南县镇隆镇,南与理端乡、社坡镇相连,西与桂平市马皮乡接壤,北连木圭镇,处于北回归线上,总面积87平方公里,总人口5.65万人。

5、梧州市塘步镇,位于藤县东部,东邻苍梧县龙圩镇,西连藤州镇,北临浔江与苍梧县人和镇隔江相望,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是教育强镇、体育强镇。

6、梧州市新地镇,新地镇域地形呈长方形,属丘陵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主要河流有上小河,自南向北流贯全新地镇,境内流程共约三十公里。新地镇土地总面积约238.09平方千米,1994年总人口为52934人,共有10090户。

7、贺州市信都镇,信都镇地处东经111°43′,北纬23°58′,属信都盆地,地势平坦,海拔高度40—60米,贺江贯穿南北,四周低山环境,北面有大桂山屏障,形成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信都气候温润多雨,夏长冬短,

年均降雨量为1944mm,年均气温24.4℃,年均蒸发量1271mm,相对湿度20%,全年无霜期332天,给信都镇发展特色农业、林业、水产畜牧业、水果生产及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带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8、钦州市陆屋镇,位于灵山县西南部,距县城47公里;南面与钦州市钦南区的那思镇、钦北区的平吉镇交界,西南面与钦北区青塘镇相邻,东面与三隆镇、伯劳镇接壤,北面与旧州镇毗连。下辖1个社区、29个行政村,总人口1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万。

9、梧州市太平镇,位于藤县北部,东邻古龙镇,南与濛江镇、和平镇接壤,西邻平南县赤马镇,北靠东荣镇、平福乡。

10、玉林市龙潭镇,地处博白县最南端,两省区(广东、广西),三县市(博白县、合浦县、廉江市)交汇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❿ 想去广西旅游,有哪些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景点

代表性的景点:漓江,阳朔西街,南宁南湖,十里画廊,象山景区,德天瀑布专,柳侯公园,靖江属王城,青秀山,两江四湖,靖西通灵大峡谷,北海银滩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