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国邙山

地理中国邙山

发布时间: 2021-02-16 03:13:17

⑴ 龙脉之祖为什么是昆仑山不是邙山

因为昆仑山被来中国人认为源是第一神山、万祖之山,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神话传说中昆仑山,和自然地理上的昆仑山脉并是是一回事。神话中的昆仑山,又名昆仑丘,昆仑虚,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为万祖之山,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顾颉刚先生将昆仑山分为先秦典籍记载神话中的昆仑丘和汉后地理上认证的昆仑山两个方面:记载于《山海经》《淮南子》等先秦文献中的神话传说中的天柱昆仑山即阳城析城山;而汉后地理上认证的昆仑山为青海一带的于阗山(昆仑山脉)。事实上,先秦典籍记载的昆仑山真正反映了当时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社会意识,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古代典籍中的昆仑丘位于古冀州,因山体呈碗状又称宛丘;因傲立于群山,像一个柱子通向天空又称天柱;因对应北斗星,又称璇玑玉衡;因传为天帝下都,并盛产玉石又称玉京山。据史籍记载,伏羲于昆仑丘王天下,考察星象推演出太极八卦;晨考日出造六峜,制定出八个节气,并由此指导农耕;又制定婚丧之礼;建立太皞部落;将古人从蒙昧推进文明的行列,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昆仑山又被道教认为玉清元始天尊的道场。"玉京金阙"中的玉京。

⑵ 地理中国 有一期叫什么门探秘

《地理中国》 20170811 夔门探秘(上)。
夔门(kuímén),又名瞿塘峡、瞿塘关,瞿塘峡之版西门。三峡西端入口权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名。长江上游之水纳于此门而入峡;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夔门雄踞长江三峡之首,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中,它是最窄、距离最短的一个峡,瞿塘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过此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夔门由两岸高山凌江夹峙,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

⑶ 人死后抢着埋在这里,中国的“亡人之乡”究竟在哪里

“亡人之乡”指的是洛阳城北的邙山。

邙山分属崤山余脉,地形开阔,大概高出黄河和洛河一百五十米左右,位置在黄河和洛河的交界处,这样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可以说是风水宝地,并且,在邙山的下面有十五米左右的土层,渗水率非常低,黏结性好、土壤紧硬密实,特别适合建造陵墓。

关于邙山还有另一段传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建造陵墓的时候,把西汉文帝与窦皇后合葬的灞陵做为参照,改变了过去西汉诸陵的覆斗型,以山为陵,从其它地方引来的天然流水,使陵园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目的是让盗墓者难以发现其中暗藏的玄机。

这种主张清静无为、回归自然的想法,与晋代郭璞的《葬书》所包含的风水理论正好吻合,所以,便启发了以东汉道教为基础的风水理论,使邙山成为了历代风水师心目中的圣地。

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山代表着厚重,水意味着灵动,山为阳,水为阴,邙山位于崤山支脉,黄河南岸,洛河、伊河汇入黄河的交界地带,所以,既依山傍水又枕山蹬河,所以,不外乎古人称洛阳为“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⑷ 中国十个最恐怖的地方在哪

洛阳,我老家就是洛阳的,可怕的,可以去邙山,因为古代有很多人葬在那里,因为风水好,有人在山上看见过鬼火
北邙山帝陵
根据文献记载,北邙山帝陵主要埋葬着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跨越时间长达千年有余。“生于苏杭,葬于北邙。”洛阳城北的邙山是中国人终极归宿的代名词,邙山上陵墓多得“几无卧牛之地”,更有6代24帝长眠于此,分布之密、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堪称中国之最。唐代诗人王建曾写诗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生在苏杭,葬于北邙”,“邙岭无卧牛之地”,这些当地俗言,更是形象地道出了这个世界罕见、中国最大的古代陵墓群的墓葬之稠密。
中文名称
北邙山帝陵
地理位置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境内邙山上
占地面积
750余平方公里
景点级别
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洛阳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古代都城,前后有十三朝在这里建都,建都时间长达千余年。在洛阳周围分布着众多的帝陵和王公贵族陪葬墓。帝陵是洛阳邙山陵墓群的主体。历代帝陵主要有9个集中分布区:西郊三山村东周陵区、东郊金村东周陵区、东周王城陵区、邙山东汉陵区(北兆域)、邙山北魏陵区、偃师万安山东汉陵区(南兆域)、偃师首阳山西晋、曹魏陵区、偃师景山唐代陵区。
相关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跨越时间长达千年有余。“生于苏杭,葬于北邙。”洛阳城北的邙山是中国人终极归宿的代名词,邙山上陵墓多得“几无卧牛之地”,更有6代24帝长眠于此,分布之密、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堪称中国之最。唐代诗人王建曾写诗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生在苏杭,葬于北邙”,“邙岭无卧牛之地”,这些当地俗言,更是形象地道出了这个世界罕见、中国最大的古代陵墓群的墓葬之稠密。极目望去,邙山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数十万计的古墓葬,数百座高大巍峨的古墓冢,在邙山土岭上星罗棋布,森然壮观。刘秀等数十位帝王,张仪、狄仁杰等数千位将相名流,扶余王、泉男生等众多外邦国王,乃至刘禅、李煜等亡国之君,都安息在洛阳邙山。至于一般达官贵人家的墓葬,更是不计其数。看来,这里确是被讲究厚葬的历代达官贵人们视为建造墓穴的风水宝地。北邙山上缘何少“闲土”?
北邙山,古语言:生在苏杭,死在北邙。

⑸ 邙山,为何被称为“亡人之乡”

中国有一句关于人类对生死所在地的向往,就是人们更喜欢诞生在苏州和杭州,然后死后葬在北邙。由此可以看出北邙是人类希望将生命的终点留在的地方,因为北邙是一个风水绝佳的宝地,然后历史上有二十四位帝王都藏在这里,所以这也成为普通人一生所追求的可以被安葬的地方,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提到北邙这个词,所以北邙也被称为亡人之乡。

三、北邙人类心中的地位

唐宋时期我国很多诗人在写作的时候都提到了北邙,由此可以看出,北邙在历朝历代都是比较受推崇的。不仅是因为北邙的风水好,再加上有帝王陵墓安在于此,增添了北邙的价值。

⑹ 邙山好在哪,古代人死后为何都想葬在那里

北邙山到处都是坟墓,据统计,北邙山有大型墓葬近800多座, 无名无主的荒坟多达十万座。从商周一直到明清,很多古人都选择安息在北邙山上,其实主要是地理位置比较好。

后来,一代又一代的文人追随着前人的脚步来到这里,都希望死后聚首,说明这里真是一个风水宝地,当然也是因为这种效应,才让更多名人知道这个地方。所以这里的墓地也越来越多。

⑺ 古代人死后,为什么都想埋在北邙山北邙山究竟好在哪里呢

北邙山上到底有多少坟墓?据不完全统计,整座北邙山共有大型墓葬近800余座, 其余无名无主的荒坟多达数十万座。正所谓“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从商周一直到明清,有数不清的古人选择安息在了北邙山上,使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亡者之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俯瞰整座北邙山,一共有24位帝王和7位亡国之君埋葬于此,其中不乏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晋宣帝司马懿(追封)、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蜀后主刘禅、南唐后主李煜等多位家喻户晓的著名君王。其数量之多,集中度之高,堪称天下之最。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一座洛阳城,写满了半部古代中国的兴废史,而北邙山上的帝王们则高卧在王陵之中,永远俯视着脚下洛阳城中的沧桑变迁。

⑻ 邙山上究竟有多少古墓为何邙山成为了“亡人之乡”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生和死非常讲究,于是也流传出这样子的一种说法,出生地最好的地方是在苏州和杭州,而死后归土绝佳的墓地则是在洛阳的邙山。这其实是因为,蒙山的风水非常的好,历代以来有不少的帝王葬在这里。根据不完全统计邙山上的墓地一共约有970多个。而邙山成为亡人之乡也是因为历朝历代很多有名的人都想葬在这里。

三、邙山的考古意义

经过考古学家不懈的钻研,最终发现邙山地区埋藏了24位帝王。可以说是我国埋葬最多帝王的地区。由此也在一定程度完善了我国东汉到后唐时期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考古界的一大创举。

⑼ 央视节目《地理中国》去哪里取景

11月23日,CCTV-10《地理中国》栏目组一行4人走进呀诺达景区取景拍摄,寻找这片雨林中的独特景象和珍稀植被。栏目组此次以呀诺达雨林谷为主要拍摄地点,拍摄了大量原始雨林、珍稀植被、山海奇观等素材。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