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南陵湖地理中国

南陵湖地理中国

发布时间: 2021-02-15 17:48:21

Ⅰ 南陵县的地理

属北亚热带湿润型来季风气候自区,东亚季风盛行,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替显著。气候的特征表现为: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气象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较为频繁。
多年平均气温15.8℃。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2.8℃, 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8.3℃,气温年较差25.5℃。春、秋两季的月际气温升降幅度大。春季气温由3月的9.2℃升至5月的20.9℃,气温上升11.7℃;秋季气温由9月的22.7℃降至11月的10.9℃,气温下降11.8℃;而冬、春两季的月际气温变化幅度均较小,都在3.5℃以下。 南陵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东部为青弋江河谷平原,东北部为水网圩区平原,西南和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境内主要河流有青弋江、漳河及其30余条支流,主要湖泊是奎湖。在青弋江、漳河下游,河湖交织,相互串通,港汊密布,水体流向多变,汛期极易形成洪涝灾害,为一纵横交替的水网地带。

Ⅱ 安徽芜湖现神秘幽灵湖,是什么使3000平米湖泊离奇一夜消失

“南陵湖”的山顶湖泊,并称其为“幽灵湖”。

据参与此次科考的中国地质大版学(武汉)公共管权理学院院长李江风介绍,南陵湖所在地属于沿江平原的丘陵地带,而南陵湖正是所谓的喀斯特湖,又称“岩溶湖”。龙山上的洼地长期被水溶蚀,使得洼地中的岩石有了缝隙,同时也在地表形成了落水洞。由于某些原因,落水洞会被阻塞,如果此时地下水又特别充沛的话,暗河的水就会顺着岩石缝隙流入洼地形成湖泊。但是由于水的压力,或是村民炸鱼的震动等外力作用,湖底岩溶管道崩塌,这些落水洞就又被打开,湖水就会突然消失。

据李江风介绍,2011年4月南陵湖最后一次消失前夜,村民们听到轰隆隆的声响,就是湖底岩溶管道崩塌,被强压水流冲刷发出的声音。像南陵湖这样不定期出现或消失的湖,在其他国家也有存在,美国俄勒冈州就有一处专门叫“消失的湖”,澳大利亚一处“艾尔湖”,都是这样定期出现或消失,形成奇观。

Ⅲ 南陵特产有哪些

笔山芽尖(又名片茶)产于南陵县桂山笔架山(又名蝌蚪山,射的山)。创制于1984年,1985年被南陵县评为一等奖,获芜湖市二等奖。至1977年,已有成片茶园70亩,年产干茶2000公斤。1989年,茶叶再次获县一等奖。
南陵大米生产历史悠久,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之称。自1985年以来,该县先后被确认为国家优质米基地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并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全县拥有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3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基地20万亩。2010年,“南陵大米”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
奎湖糯又名九月红,从红壳糯中选穗出来,是南陵县的地方品种,原产于奎潭湖沿岸,即奎湖、黄塘、黄墓等地,后繁衍到附近邻县,一般亩产400-500公斤,1985年,在黄塘乡林塘村发掘,1986年试种良好,宜作单晚,至1990年,农户零星种植。
大浦乡村世界-海啸馆
“广善酥”通过省专家技术委员会的鉴定,并荣获国家经贸委,中国贸促会“94首届全国城镇集体企业成果展览会”部优“成果奖”。95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99东方食品国际会议精品奖。
芜湖南陵的马头墙黄酒一直是中国黄酒业里的佼佼者,使用“南陵贡米”酿造,使用工艺之曲“桂花曲”,于每年农历八月,由红小麦、山泉水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拌合

Ⅳ 南陵县的风景名胜

南陵现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县境内山清水秀,拥有万亩牡丹园和溶洞、奇石、瀑布为一体的西山风景区;古秘幽遂的乌霞寺风景区;烟波浩渺的奎潭湖风景区,地球上同一纬度植被种类最齐全原始次生林的小格里森林公园等。南陵迄今为止已调查发现地域内地面、地下文物古迹130余处,主要有:以青铜业发展的“国保”大工山古铜矿,因此形成的管理居住区“省保”牯牛山古城址和墓葬区“国保”皖南土墩墓群,以及城关地区的玉带桥、黉塘桥、龙会桥、惠民桥、毕家桥、仙酒井、小乔墓、谢家阡、南山寺遗址、柳拂庵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有展现近现代南陵人民光荣革命传统的李家发烈士陵园和三里新四军军部旧址等革命历史教育基地。
工山削翠
工山,又名大工山,位于该县西南方。主峰海拔523米,是该县内最高之峰。县志注:工山位于县西三十里,高数百丈,周围数十里,是“县治之镇山也”。
射的占丰
射的,指射的山,即今日在桂山乡境内的笔架山。著名的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中有该山的记载,说它“望之似射候因名。
鹅岭横云
鹅岭,现属三里镇。峨与鹅音同字异。如果究其原意,峨岭的“峨”字很可能是“鹅”字。这还得从一则传说说起:“旧传有金鹅自泾之蛮飞来栖此。”由此得名,称为“鹅岭”。
漳水拖蓝
漳水,即漳河,是发源于县境内的第一条大河,也是南陵的一大水系。
奎湖泛月
奎湖,原来称作奎潭,后来才叫奎湖。也有称作为“奎潭湖”的,反映了它从潭变成湖的过程。奎湖是南陵县最大水面。县志说,奎湖有九十九个汊、三道关、三道镇。湖中有七个土墩,座落状如奎星,由此得名,称为奎湖。
龙池布雨
龙池,旧名龙湫池,即工山东山腰的龙潭池。龙池布雨,意即龙池铺云布雨。龙池原是个求雨的场所。县志说,“龙池岁旱祷雨,辄应。”因此,龙池布雨这一景,也有称为“龙池祷雨”的。
元观仙题
元观,指承天观。承天观位于“县东南四百步”(县志载)。观建于宋朝。明朝洪武十五年在观中开设了道会司,可见当时道教活动在南陵十分活跃。
大浦乡村世界
以打造农业生产、旅游度假、生态人居三大功能为核心,集农业科技展示、农产品生产、农业观光、农业休闲、亲水休闲、户外运动、商务会议、养生居住为一体,大浦乡村世界合型生态休闲旅游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景区主要包括农民新居、主入口桥、环湖公路及其景观带、生态美食园、植物园、游客接待中心、26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体验农业观赏园、儿童农教乐园,还有现代农业技术中心及驯化中心、避雨葡萄园及葡萄广场、特色果蔬园、有机果品园、标准化良田景观带、污水处理厂等。

Ⅳ 南陵奇石初探

An explorstion of Nan Ling's rare stone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的东南部,现为芜湖市所辖,总面积1236.7平方千米,其西南部多低山丘陵,岗峦起伏、沟壑纵横,四季风景如画,有全国重点名胜五霞洞和安徽省重点名胜西山风景区,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下《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篇;东北部为河谷平原,一马平川,河网交错,著名的青弋江和奎潭湖碧波荡漾,素有江南泽国水乡之美誉。南陵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独特的南陵奇石。笔者从石种分布、奇石特色、形成成因三个方面介绍南陵奇石,意在抛砖引玉,与广大石友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中国观赏石.5

石种繁多,分布广泛

南陵县奇石资源十分丰富,奇石种类多样,分布广泛。总体来说,奇石产于两类地区。

一是丘陵山区。在广袤的804平方千米的丘陵山区分布着多种多样的奇石,如烟墩、三里、峨岭、城关、丫山、何湾、绿岭、戴汇、工山、家发等十多个乡镇的山山岭岭、河流洞穴、九冲十八坳,奇石随处可见。主要石种有:火山石、白云石、千层石、龟纹石、太湖石、钟乳石、流纹石(红紫色流纹石)、黄蜡石、黄蜡石晶体、黄蜡珍珠石、黄蜡葡萄石、黄蜡冻石等,还有黄蜡虎皮石、墨石、浮雕墨石、浮石、云母石、八角石;由于南陵地下矿藏丰富,有西周时期的古铜矿遗址、煤矿遗址,因此矿物晶体品种也较多,有孔雀石、方解石、石英,以及它们的共(伴)生体;而古生物的大量堆积,地下动、植物化石更加丰富,有曲雕笔石、栅笔石、狭窄栅笔石、梯形栅笔石、丁氏始石燕、羽齿蚶、王冠虫、冬纳氏螺、剌头虫、双扭贝、线纺石燕贝、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多种鱼化石、植物化石。

二是河谷平原地区。奇石主要分布于南陵东部边陲的青弋江流域,以及葛林、奚滩、弋江、东河四乡镇沿江、沿线地带的102平方千米范围内。主要石种有:红蜡石(紫红、浅红、土红、血红)、鸡血冻石、黄蜡石(老黄、深黄、嫩黄、蛋黄)、黄蜡冻石、黑蜡石(眉纹黑蜡、水纹黑蜡、鱼纹黑蜡、馨石黑蜡)、白蜡石(白纹白蜡、玛瑙纹白蜡)、云锦石(纹图云锦山水,树木、花鸟鱼虫云锦)、象形石(各种动物、日月星辰、文字象形石)、雕刻石(浮雕、镂雕、雕塑)、五彩石(赤橙黄绿青蓝紫,互映生辉),还有罕见的玛瑙玉石(白黄红紫色共存),罕见的磬石(黑磬石、灰黑石)声音清脆悠扬。

风韵雄奇,气韵清丽

从笔者寻找和收藏的南陵奇石来看,既具有瘦皱透丑之幽古,又具有质形纹色韵之奇丽。具体地说,丘陵地区奇石以雄浑、粗犷、奇特、沉稳、苍古的风韵见长;河谷平原青弋江奇石以圆润、细腻、玲珑、清秀、亮丽的气韵见美。所以,南陵奇石具有本地区的特性、特质、特点和特色,每一枚奇石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是大自然万物的缩影,都给人以美好的精神享受。

沧海桑田,塑造奇石

南陵县不同的地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地质作用。从寒武纪到第三纪沉积了一套以滨海、浅海相为主的地层。寒武纪以碎屑、化学、生物沉积为主。泥盆系为石英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石炭系为页岩、石英砂岩和砂质页岩;二叠系为黑色炭质页岩、硅质岩和黄绿色石英砂岩;三叠系为灰岩、紫红色砂岩;侏罗系为一套火山岩系,包括火山熔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以及正常沉积的岩石,岩性主要为灰质砾岩、红色砂岩、流纹岩、灰色安山岩、气孔状安山岩、凝灰质粉砂岩、肉红色流纹岩、黄绿色砂质泥岩、钙质粉砂岩、细粒岩屑砂岩、页岩等。在南陵县蝌蚪山(破头山)火山口周围的紫红色流纹岩呈放射状分布;白垩系为红色砾岩、砂砾岩、暗红色砾岩、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第三系为砂砾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红色碎屑岩,其上为第四纪冲积、坡积和残坡积所覆盖。另外,区内还有花岗岩和大理岩等变质岩分布。构成上述地层的岩石,为本区丰富的奇石资源提供了物质基础。

【名称】清溪石上流

【名称】山

发育于三叠纪中晚期至侏罗纪的印支运动使本区由茫茫大海转变为陆地,而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更为强烈,形成了本区“左挖山,右带水”的地形地貌。它使上述地层大面积裸露,山上山下、断崖冲沟、河流洞穴、山坳丘堆中所蕴藏着的大量奇石,或溢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有极大的开发前景。

南陵青弋江流域是奇石的聚宝盆,地处南陵东部河谷平原之中(南陵盆地),其上游之水,从黄山、太平、旌德、泾县直泻而下,夏季山洪暴发所引发的山体滑坡,使大量的山石搬运至此,奇石暴露于浅水之中和沙滩之上。

综上所述,南陵奇石有两种说法,一是黄山“飞来”,二是本地造就。笔者认为各有其道,两者兼而有之。

【名称】云锦仙女鹤寿图

Ⅵ 南陵县在哪个省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芜湖市管辖县之一,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是通往“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重要门户。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置春谷县,三国名将周瑜为南陵首任春谷长,南朝梁武帝(公元525年)始置南陵县。南陵铜矿采冶始于西周,为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遗有大工山铜矿遗址和皖南土墩墓群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安徽南陵国家凤丹生物产业基地”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认定,成为本次认定的全国3个林业生物产业基地之一。

合福高铁南陵站已建成,2015年6月28日通车,南陵进入高铁时代。

参考:http://ke..com/subview/282227/7964034.htm

Ⅶ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有多少个乡镇

截止到2019年,南陵县下辖8个镇,总面积1263.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1.6万人。分别为籍山镇 、许镇镇、弋江镇、三里镇、何湾镇 、工山镇、家发镇、烟墩镇。

南陵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芜湖市管辖县之一,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是通往“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重要门户。南陵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7)南陵湖地理中国扩展阅读:

春秋,自周武王封泰伯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立吴国)始,县境为吴地。

战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王勾践兼并吴,属越。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灭越,又为楚地。

秦朝,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归秦。秦始皇赢政二十六年(前221年),设郡县,属鄣郡。

西汉,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始置宣城县(治今弋江镇)、春谷县(治今繁昌县境内),县域属上述二县,隶属丹阳郡。

东汉,宣城县废,改设宛陵、春谷二县,县境属丹阳郡春谷县地。

三国入吴,恢复宣城县。

西晋,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分丹阳郡一部为宣城郡,宣城县隶属宣城郡。

东晋,成帝咸康末,淮北居民随晋室南渡,于今南陵县北侨置当涂县,属淮南郡。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南陵县,以今南陵、繁昌、铜陵等县地为境域。晋末,分于湖为境,隋徙治于姑孰(今当涂县),遂废。

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改春谷为阳谷,属宣城郡,又为淮南郡地。安帝义熙九年(413年),并阳谷县入于湖,沿用繁昌之名(治今芜湖县陶辛圩内),属淮南郡繁昌县地。东晋于沿江赭圻城(今繁昌芦南乡)置南陵戍。

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以赭圻城置南陵县,兼置南陵郡。陈兼置北江州。隋平陈,州郡并废。

隋,开皇九年(589年),并石城、临城、定陵、故治诸县入南陵县,属宣州。时改宛陵县为宣城县,改故宣城为青弋江(镇)。大业元年(605年),改宣州为宣城郡。

Ⅷ 芜湖南陵县有哪些好玩出名的旅游景点

南陵属皖南黄山、太平湖风景区的边缘地带,风光秀美。乌霞风景区位于南陵县与繁昌县交界处马仁山上,境内乌霞寺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久远。乌霞石千奇百怪、惟妙惟肖,乌霞洞山势环抱,曲径幽雅。西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南陵西南何湾镇境内,集洞、石、泉、花、树、禽于一体,环境清幽,景色秀丽。奎湖水上风景区位于县境北部许镇镇境内,依205国道,距芜湖仅16公里,湖面面积700 公顷.风景区内物产丰富,尤显江南水乡风情。近年发现的>,更为奎湖美景增色不少。小格里自然风景区位于县境南部烟墩镇境内,距县城35公里,紧318国道,景区环境清幽,景色迷人,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奎湖水上风景区:奎湖位于南陵县城北部,紧依205国道,距芜湖市16公里。湖面积700公顷,为芜湖市最大的湖泊。湖中有7个岛屿,似奎星散布故名奎湖,其中荷花墩、栖鹭赫头刘墩为大。赫头刘墩有一渔村,村头绿树环抱,房屋建筑别具特色。泛舟奎湖如置身西子,却比西湖更有一番风情。

Ⅸ 安徽省南陵县何湾镇龙山村南陵湖张姓从何处分支而来

好深奥

Ⅹ 安徽芜湖南陵古代是什么地方

春秋,自周武王封泰伯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立吴国)始,县境为吴地。
战国,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 年),越王勾践兼并吴,属越。公元前355年(周显王十四年),楚灭越,又为楚地。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 年),秦灭楚,归秦。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设郡县,属鄣郡。
西汉,公元前109 年(武帝元封二年),始置宣城县(治今弋江镇)、春谷县(治今繁昌县境内),县域属上述二县,隶属丹阳郡。
东汉,宣城县废,改设宛陵、春谷二县,县境属丹阳郡春谷县地。三国入吴,恢复宣城县。
西晋,281 年(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阳郡一部为宣城郡,宣城县隶属宣城郡。
东晋,成帝咸康末,淮北居民随晋室南渡,于今南陵县北侨置当涂县,属淮南郡。晋末分于湖为境,隋徙治于姑孰(今当涂县),遂废。383 年(孝武帝太元八年),改春谷为阳谷属宣城郡,又为淮南郡地。413 年(安帝义熙九年),并阳谷县入于湖,沿用繁昌之名(治今芜湖县陶辛圩内),属淮南郡繁昌县地。东晋于沿江赭圻城(今繁昌芦南乡)置南陵戍。
南朝,525 年(梁武帝普通六年),以赭圻城置南陵县,兼置南陵郡。陈兼置北江州。隋平陈,州郡并废。
隋,589 年(开皇九年),并石城、临城、定陵、故治诸县入南陵县,属宣州。时改宛陵县为宣城县,改故宣城为青弋江(镇)。605 年(大业元年),改宣州为宣城郡。
唐,621 年(武德四年),改属池州。627 年(贞观元年),又归宣州,属江南道。704 年(长安四年),移治青阳城(今南陵籍山镇),属江南道宣州。733 年(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宣州。742 年(天宝元年),属江南西道宣城郡。758 年(乾元元年),属宣歙观察使宣州。890 年(大顺元年),属宁国军宣州。
五代,937 年(南唐升元元年),属宁国军宣州,隶江宁府。
宋,975 年(太祖开宝八年),南唐平,改宁国军,仍称宣州,隶江南路。103年(天圣八年),分东西两路,属江南东路宣州。南宋,1166 年(乾道二年),升为宁国府,属江南东路(亦称江东路)宁国府。
元,1277 年(至元十四年),属江浙行中书省宁国路。1357 年(至正十七年),属江浙行省宁国府。至正二十六年,改为宣州府。
明,1368 年(洪武元年)八月,属中书省宁国府。1380 年(洪武十三年)正月,属六部直隶宁国府。1403 年永乐元年(永乐元年),属南京直隶宁国府。
清,行省下沿明制(宁国府),直至宣统,所属府如故。1645 年(顺治二年),属江南省徽宁道。1667 年(康熙六年),属安徽省徽宁道。太平天国期间,由浙江巡抚兼辖。1865 年(同治四年)仍由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分辖。
1911年(民国元年)1 月,裁府,直属安徽省。1914 年6 月,划属安徽省芜湖道。1928 年8 月,废道,直属安徽省。1932 年10 月,划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区。1938 年10 月25 日,划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区。1940年8 月6 日,划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1949 年)4 月22 日,南陵解放,同年5 月13 日,属皖南行署芜当专区1950 年5 月26 日,划属皖南行署宣城专区。1952 年2 月4 日,划属皖南行署芜湖专区。是年8 月27 日,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71 年3 月29 日,属安徽省芜湖地区。1980 年1 月29 日,属安徽省宣城地区。1983 年6 月7 日,划归芜湖市。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