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中国国家地理目录
Ⅰ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新一期什么时候发行
《中国国家地理》复月刊
全年制零售价192元/年
每期零售价16.00元/期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编辑出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6337国内统一刊号CN11-1494K邮发代号2-806
出刊日期每月8日
Ⅱ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的目录
中国概况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近海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水系
北京市
华夏至尊、京畿首善
北京市全图
北京市地形图
北京城区图
自然地理
现代北京
旅游北京
奥运北京
民俗文化
天津市
九河下梢、海河要冲
天津市全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天津城区图
河北省
涿鹿之战,胡服骑射,燕赵悲歌事未消
河北省全图
河北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石家庄市
山西省
大槐树下寻祖先,煤炭大省展新颜
山西省全图
山西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太原市
内蒙古自治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内蒙古自治区全图
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呼和浩特市
辽宁省
渤涛鹤舞的重工业基地
辽宁省全图
辽宁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大连市
沈阳市
吉林省
白山松水,中华一汽
吉林省全图
吉林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长春市
黑龙江省
莽莽林海、皑皑雪原:最东和最北的东北
黑龙江省全图
黑龙江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哈尔滨市
上海市
上海的风花雪月与光荣梦想
上海巾全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上海城区图
江苏省
画意山水,光色潋滟,谁不爱江南
江苏省全图
江苏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南京市
浙江省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浙江省全图
浙江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杭州市
安徽省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安徽省全图
安徽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合肥市
福建省
鼓浪琴声、客家土楼、三坊七巷、惠安风情
福建省全图
福建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福州市
江西省
文章节义之邦,红色记忆之地
江西省全图
江西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南昌市
山东省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山东省全图
山东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济南市
青岛市
河南省
典藏古老中国,成就今日粮仓
河南省全图
河南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郑州市
湖北省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湖北省全图
湖北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武汉市
湖南省
洞庭水、岳阳楼,楚人风流遍潇湘
湖南省全图
湖南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长沙市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Ⅲ 听说中国国家地理最近这几期很经典呀,我也想买来瞧瞧,有没有什么网站比较给力的我订阅几本
我也是一个中国国家地理迷,基本上每一期我都有买的。给你介绍一个网内站——杂志容铺,
这家网站是专门卖杂志的,在这里买杂志都是有折扣的,还有满198免运费的活动以及其
他不定时的活动。我在他们那里买过杂志的,服务质量还是不错的。收到的杂志都是很新
的,不是旧货,而且是黑胶袋包裹好的。
Ⅳ 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现在有几期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关于地理的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内央及地方媒容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
看清了,月刊。
Ⅳ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每月几号出刊
1、《中国国家地理》版权页上注明每月七号发行。
2、但不同地区间实际会有一定差异。
北京无疑是最早的,一般6号就能买到。其他地区相对较晚(7到10号),边远地区和川贵等交通不太方便的,还要再迟一点。
3、每年的十月都会比较迟(到十月中旬)发行,原因:
(1)国庆放假,出版商员工停工休假。
(2)《中国国家地理》每逢十月都会出加厚版,发行量大,印刷任务比平时重。
(5)最近一期中国国家地理目录扩展阅读:
1、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出版的发展:
(1)网站
中国国家地理网以专业地理网络知识为基础、以深度旅游服务为核心,主要经营门户网站、电子杂志、无线增值业务、广告传媒、线下活动、旅游房地产等项目。
(2)手机媒体:
① 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
由《中国国家地理》与中国移动联手打造的《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为广大手机电视用户提供各类人文地理、自然历史类的视频内容,并秉承杂志“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的精神理念,融合高品质的现代影视传播手段,用镜头穿越历史,用艺术表达文明,继续给热爱生活、喜欢科学、爱好户外运动与探险的读者讲述人文地理故事。
② 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
热点事件的地理背景 旅游户外的权威报道。
2、《中国国家地理》内容的特点:
(1)解读重大地理、人文、自然、科学新闻故事,揭秘身边地理事件及热点事件的地理背景。
(2)多主题全景纵深型报道,读一报得以知美食、民俗,悉军事、奇观,掌户外、出游精品路线。
(3)当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精华解读,下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精华预告。
(4)融知识于趣味,予阅读以快感。聚焦、新闻、专题、图片故事、地理美文、图片周历。
Ⅵ 中国国家地理 四川专集目录
嘿嘿,找到了,2003年9月中国国家地理四川专集
目录
P20 中国人对青藏高原的科学探索
P28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大事记
撰文/刘晶
P60 与老青藏面对面
撰文/刘晶 摄影/章铭陶等
P76 中国水坝:游走于期望与声讨之间
撰文/渭一
P88 反水坝运动在世界
撰文/范晓 易水
P100 数字模拟 重现北京老城
撰文/卢正刚 数字图象/水晶数字科技公司
P114 龙岩: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撰文/茹果 摄影/姜平
P124 追寻日本的玄奘——圆仁足迹
撰文.摄影/阿南史代 翻译/朱丽双 阎彩娥
地理视点
P18 阅读青藏高原
撰文/马丽华
P70 要不要给子孙留一条自然的河
简介
河流是有生命的,这不是比喻。美国地理学家戴维斯(William Morris Davis)有个著名的“侵蚀循环”理论,他把河流的发育过程分为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大地上某个区域地壳上升,山脉隆起,随之河流诞生,开始发育。地壳上升的越快,河流切割的越深,这时的河流激流澎湃,昂扬奋发,河谷呈V字型,正处于青年期;随着河谷的深切,两岸崖壁岩石发生的风化和在重力作用下的坍塌和滑坡,使河谷开始变得开阔和坡度变得较缓,这时的河流是壮年;当地壳上升变得缓慢或终止时,河谷将变得越来越开阔和平坦,最终地壳隆起被夷平,河谷变成准平原,河流进入老年期,最后河流死亡。这就是河流的一生。然而河流的寿命是非常非常长的,长到以百万年,千万年计。
人类活动可以缩短河流的生命。对河流影响最大的是在河流上规划了一处处大坝,称之为梯级开发。有一个概念曾经很时髦——河流的渠化,就是通过建一个一个的大坝,把自然的野性的河流渠道化。实际上这一处处大坝好象是河流的养老院,使河流一段一段地提前进入老年期。说河流的寿命仿佛有些遥远,那种时间尺度太大,人类个体的生命根本无法见证,但是那些人工水坝的寿命却是人可以见证的。
我刚刚去了四川,在从成都奔康定的路上,我看到了青衣江上,一个水库被河流携带的卵石淤满,河水从大坝顶上奔腾而下的景象,作为一个水库,它的生命已经结束了。
四川西部——横断山区,到处是深切的峡谷和湍急的河流,这种景象在旅行者的眼中是美景,但在水电开发者看来却是水电的富矿。在川藏线上,我看到公路被迫改线,原来这里正在修建一座水电站。当我离开川藏线,驾车驶向一条乡间公路,正陶醉于河流两岸如画的牧场和藏式居民时,同行的向导告诉我,这里也已被规划为一个水电站......
川西之行,给我一个印象是:好象每一条河流都被水电建设者规划好了建多少个水坝,不仅仅是规划,深山峡谷中到处都是水坝建设的工地。中国好象进入了一个水电建设的高峰期。
回到北京,我接触到一个重要信息是云南怒江上要建水坝,引起了一场讨论。讨论中一个重要的论题是:要不要给子孙留一条原生态的河?因为怒江是我国目前没有建水坝的两河之一(另一条是雅鲁藏布江)。
当我接触到这个问题时,悚然一震,这一问题为何如此有力,似乎将人从沉睡中惊醒。
关于在河流上建坝所引起的生态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三峡大坝的争论是高峰。主张建者,理由十分充足有力,如:发电、防洪、灌溉、航行等功能,反对建者针锋相对,如:水生物洄游路线受阻和环境的改变、引发泥石流、滑坡和地震、大量的生态移民、对河口地区堤岸的影响等等......
在“经济发展”的强大压力下,关于生态的观点总是显得苍白,最终还是建坝的观点取胜。
然而怒江上要建水电站,反建坝者的观点却一反常态,根本就没有提什么生态环保之类的理由,而只是问一句:要不要给子孙留一条原生态的河?
这一问之所以有力,在于它仿佛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退缩到角落里的奋力一击;又好象是理性的诉说无效后被迫求助于情感。
这一问隐含的前提是:所有江河都被一处处大坝截断了,难道不能留一条吗?这里面的比例是“所有比一”。
这一问里面隐含的另一层意思是:难道不能留一条原生态的河给子孙后代们研究、观赏吗?甚至留一条原生态的河与那些建大坝的河对比之用。
“留一条原生态的河流给子孙”。这问题的提出多少有些悲凉。想想看,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已经深入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总是把自然和人文相对提出,但是还有人类没有干涉过的纯粹的自然景观吗?
留一条原生态的河流给子孙后代,我想起一串类似的问题:譬如:留一块未开采的煤田、油田给子孙;留一块荒野给子孙,甚至我们还可以提出是否应该留一片未经科学考察的区域给子孙后代。因为子孙们也有到一片荒野上考察的愿望和权利呀?
Ⅶ “中国国家地理”哪几年的哪几期最好看
这个就不好说了,我从04年开始买,每一期都买,国家地理这种印刷精美的杂志,可以当做收藏,也是很好看的。基本上每一期都很好看。
Ⅷ 中国国家地理简体版后来一年的目录汇总就没
《选美中国》特辑()
这本加厚版专辑质量很高,非常值得一看。
封面很厚,质量非常好;江河湖海、险峰峻峡的图片十分壮美。其中收录了丹霞、雅丹等不为人所熟知的地貌,也突破文化常规,精选了中国西部众多地方的绝美景色。
个人非常喜欢这本特辑,看了不下十遍。不论是专心看优美的文字和专业的介绍,还是休息放松时看看图,都很好。
引用一下名人的评价:
2005年是《中国国家地理》创刊55周年(前身是1950年在南京创办的《地理知识》)。杂志社在2005年10月推出了大型策划专辑:中国最美的地方———“选美中国”特辑,限量发行55万册,杂志一上市即抢购一空。后来,有人在网上把这本原价16元的杂志炒到了200元。本版是精装修订第三版。
这本书是中国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精华的集锦,它表现了中国这块土地的神奇和人的神奇。不夸张地说,它应该是我们送给世界的礼物。
——著名作家、画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
《中国国家地理》这本选美中国特辑让我们把大地当作诗来读。
——著名作家刘心武
中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雪山和冰川大国,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雪山、冰川这样的审美范畴。《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特辑开辟了中国人欣赏雪山、冰川的新时代。
——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探险家、国家气象局局长秦大河
《中国国家地理》做了一件别人没敢做的事,编辑部在图片方面强大的策划和组织能力让人吃惊。本书展示了114个中国最美的地方、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著名摄影家王建军
Ⅸ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一年有几期
十二期,那是月刊。每年会有一期超值的。
Ⅹ 中国国家地理最近一期特刊什么出价格有变化吗
没有变化,和以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