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边疆军事地理

中国边疆军事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15 07:58:55

中国地理在军事上的特点

中国地理?从地形方面分析一下吧。
我国地形否则,分开来说说吧,
中国东北方平原地形,一马平川,难以防守,一旦对方强势进攻,往往守不住。因此,俄罗斯经常南下,在东北占领了我国大片土地。而日本多次从旅顺、大连等地进入,直接进攻占领东北领土。
而华北平原同样如此,一旦攻陷东北,只有一个山海关阻挡,在冷兵器时代倒还好,近代以来,难以呈现作用,若东北沦陷,平津则危险!
若是从海路,近代中外战争,多次有军队从渤海直接攻入,天津登陆后直接威胁北京。因此,山东和辽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必须镇守住渤海。
南部上海必须守住,否则,沿长江而上,半边中国危矣!上海位于长三角平原,本来并不好守。不过,由于上海乃大城市,可以巷战。浙江、江苏也是平原,古代倭寇多次在此骚扰,说明较难守。
再向南,福建江西等地多丘陵,难以行军,且易守难攻,故,很少见有外国军队从福建等地登陆,而共产党也是在这些地方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
而广东地形将平坦,且多良港,难以守住,近代多有从此入侵我中国的。
至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冷,少有从这里进攻的,只有印度与以前的英国人比较喜欢找茬。
新疆虽然气候恶劣、多沙漠,但是居住民族复杂,附近国家较多,事情也较多。地形比较平,只要受得住气候进攻不难。俄罗斯在这里占领了我国许多土地。
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用

⑵ 中国军事地理密码:“从西往东,自北向南”,为何屡屡应验

经过了千年的发展,我们发现我们的中国军事地理似乎有一个密码,就是从西向东自北向南,只要是如此行军打仗的,大部分都是能成功的,而以相反方向去对抗的,我们发现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失败告终,不管你是不是有很大的胜率都是如此。


或许有人觉得影响不会那么大,但是千年的历史多多少少次的朝代更替告诉我们,他们的影响真的很大。

⑶ 现在边疆军事情况怎样

边疆一直在警惕维护,加强安全秩序,
之前老美就是用西藏DL,新疆KBZY,来分化我们,
最近稳定了就利用阿三来挑衅我们,
反正我们不虚,但也不会贸然发起,
属于我们自己的保护好,附近盟友的能帮助发展就帮助。

⑷ 历代王朝是如何重视边疆地区国防工程的建设

两汉时,中央政府将筑城建镇作为强边之策,根据军事需要在东南西北边疆修筑了许多大小不同的城镇。这些城池的规模范围比一般郡县小,有的修于原来的居民点上,有的则建于“移民实边”后新开辟的居民点,有的则出于临时的军事目的而修建于荒野之上。因为战略、战术地位的重要程度不同,城内人口、兵力的数量不等,城池的范围大小也有所不同。就地理位置而言,这些城镇皆据险扼要,构筑在易守难攻或必须坚守的交通要道上,既是中央对边疆地区施加行政管理的政治中心,更是在军事上控制边疆和进行防御的前沿据点和军事重镇。

唐朝在全国重要地区设置了几百个军事重镇,其中大部分分布于边疆地区,仅西北边疆的安西都护府就设置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个军事重镇,并在安西、北庭都护府辖境各重要通道和地区,设立了军、镇、守捉等一整套的军事机构,这些军事机构的驻地普遍建有城镇。明王朝实行卫所制,在全国陆、海要冲设卫,次要地方设所。据记载,明朝在新疆、西藏和甘、青、川、西藏、新疆交界处就设置了18个军事重镇。这些军事性质的城镇的设立,为抵消游牧民族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有效地保证边疆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朝也非常重视在边疆地区筑城设防,如在东三省的奉天设大城14座,共计派驻防兵2。2万人,练军及缉捕勇丁13万人,扼要屯驻,守卫边防,由盛京将军统辖;在吉林设大城8座,派驻防兵1。5万人,由宁古塔(今黑龙江海林县旧街)将军统辖;在黑龙江设大城6,防兵13万余人,由黑龙江将军统辖,驻爱珲城。在蒙古,则筑乌里雅苏台城(今外蒙古札布哈朗特)和科布多城,自察哈尔至巴里坤,沿途构筑墩台,选精驻守。另外,在驻新疆最高行政、军事长官伊犁将军所在地伊犁城周围,清政府先后修了9座城堡,构成星拱棋布之势,驻扎的兵力占全疆兵力的1/3。

自汉代以来,中国疆域之所以不断稳固,其间有诸多原因,但“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设立城邑”、扼守要冲的固塞方略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⑸ 边疆是指中国的哪些地方、地区还是省份呢

中国的边疆省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省都视为边疆地区。

(5)中国边疆军事地理扩展阅读:

边疆,亦作“ 边壃 ”。亦作“邉疆”。 1.靠近国界的领土。2.边际。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

陆疆是指沿国界内侧有一定宽度的地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的地区才可称之为陆疆地区,即一要有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二要具有自然、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自身特点。

据此,当代中国的陆疆省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严格地说,我们不能把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省都视为陆疆地区。

因为内蒙古自治区虽然从人文方面看是蒙古族普遍居住的地区,从历史方面看也有它发展的整体性和特殊性,但阴山山脉横贯其间,使山南与山北地区在自然条件、历史与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实际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将阴山山脉以北地区作为边疆地区并考虑到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应把横跨阴山山脉的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也都作为边疆地区,是较为适合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深入内地的桂林、梧州地区,亦不应作为边疆地区。

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及其周缘地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自治县和集安市以外地区,辽宁省丹东地区以外地区和云南省沿国境线诸州和地区以外地区,亦不应视之为边疆地区。简言之,凡是有国境线的边境县的总和是当代中国狭义的边疆地区。

顺便提及,在当今人们习惯中,也有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贵州等省称之为"边疆地区",其实这是不确切的。我们可以称它们为"边远地区",但不能称之为边疆地区,因这些省区均不具备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

⑹ 古代中国,以中原为腹心的边疆军事防御,其军事地理的空间布局,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

每个朝代不一样;比如唐朝主要在对外作战,主要军队防御都在边疆,中央地区主要以16卫防御

⑺ 边疆的地理概念

边疆,是一个含义较广的概念,国内外文献作出的解释是很相近的。一般都解释为靠近国界的那个地方,有的说:边疆,边境之地,[2] 有的则说: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3]在外文辞书中,边疆是一个国家的边远地区。[4] 总之,中外文献中,把边疆解释为一个国家比较边远的靠近国境的地区或地带。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陆疆是指沿国界内侧有一定宽度的地区,必须具备下述条件的地区才可称之为陆疆地区,即一要有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二要具有自然、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自身特点。据此,当代中国的陆疆省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严格地说,我们不能把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等省都视为陆疆地区。因为内蒙古自治区虽然从人文方面看是蒙古族普遍居住的地区,从历史方面看也有它发展的整体性和特殊性,但阴山山脉横贯其间,使山南与山北地区在自然条件、历史与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实际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将阴山山脉以北地区作为边疆地区并考虑到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应把横跨阴山山脉的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也都作为边疆地区,是较为适合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深入内地的桂林、梧州地区,亦不应作为边疆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及其周缘地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自治县和集安市以外地区,辽宁省丹东地区以外地区和云南省沿国境线诸州和地区以外地区,亦不应视之为边疆地区。简言之,凡是有国境线的边境县的总和是当代中国狭义的边疆地区。顺便提及,在当今人们习惯中,也有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贵州等省称之为边疆地区,其实这是不确切的。我们可以称它们为边远地区,但不能称之为边疆地区,因这些省区均不具备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

⑻ 历史上如何根据边疆战略形势的变化,调整边疆军事机构

边疆远离内地,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在古代的交通通讯条件下,大军前往边疆平叛,劳师远征,军队的调动和后勤补给困难重重,常常有鞭长莫及之感,如遇频繁出征,则困难更大。所以,合理地设置边疆的军事机构,建立起军政合一的边防领导体制,对于有效地支配与整合各种边防力量,加强边防,减轻中央用兵边疆的负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汉、唐、元、明、清各大一统王朝,为了加强边防力量,在调整边疆军事机构上的主要做法,就是建立军政合一的边防领导体制。如唐朝就注意根据边疆的现实威胁及时调整而设置独立的边疆军事机构,在边疆地区部署强大兵力,加强戍守防范。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唐朝建国伊始,因袭隋制,将各地的军事长官称为大总管。边疆地区的大都督、大总管,都是执掌重兵的军政大员,担负着维护边疆稳定、抵御侵袭的重任。此后,随着边疆安全形势的恶化。唐朝不断改革原来的制度,如将本来属于临时差派性质的节度使作为边疆常设军政主官,著名者如河西、陇右、剑南、幽州(又称营州或柳城节度使)、朔方、安西四镇、北庭等节度使,他们各领大军,主要任务是在自己的辖区内防范边疆威胁。此外,唐朝还创设了都护府体制,作为控制边疆的军政管理机构。都护府是与羁縻府、州性质不同边疆机构。羁縻府、州基本上由各边疆民族酋长首领掌管,性质类似于内地之州县,体现了中央对边疆地区重在安抚的政策,都护府则是控制后者的实体机构,以军事为主,备有驻军,属于统辖边疆羁縻府、州地区的军事行政机构,原则上派兵直接驻守,职官系统直隶中央,职责上安抚征讨并重,主要目的是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边疆。清朝在建立军政合一的边防领导体制方面较之前代更为成熟,诸如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吉林将军等的设立,对改善中国北部边疆的防御,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