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文地理位置
㈠ 陕西明明在中国地图中间,为什么说属于西北
陕西在中国地图中间。
我们常说的陕西属于“西北地区”,这个西北地区是行政概念,而不是地理上的概念。中国在1950年建立西北行政区,行政中心设在西安,西北行政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级行政区。到1954年西北行政区撤销,但时至今日我们仍习惯上把这一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级行政区称为西北。
西北行政区是1949—1953年国家设立的六大行政区之一,除了西北行政区外还有华北行政区、东北行政区、西南行政区、华东行政区,华南行政区,值得说明的是华南行政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后来又分为华中行政区(河南、湖北、湖南)和华南行政区(广西、广东、海南),这六大行政区或者说后来的七大行政区加上港澳台地区,组成了我们中国的全部。
但是很多人不解,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在中国版图上也是位于中心位置,而且我们还经常说陕西南部属于一年四季气候温暖、湿润的南方,为什么又说陕西属于西北地区呢?
我在南方上大学时候说自己是陕西汉中市人,很多南方的同学都说陕西属于西北地区,认为我的家乡汉中也是整天黄沙蔽日的地方,我告诉他们汉中是属于南方地区,但是依然没能改变他们的看法,因为陕西位于西北地区的这个概念已经深入到国人的认知里。
陕西属于西北地区和陕南属于南方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陕西属于西北地区是行政区划上的概念,而陕南属于南方,关中和陕北属于北方是地理和人文上的划分。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我国被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陕西秦岭以南的陕南属于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绝大部分属于北方地区,只有特别小的一丁点属于西北地区。而我们常说的西北地区干燥、黄沙蔽日指的是地理分区上的西北地区,而不是行政分区上的西北,因此不要认为陕西是满地黄沙的地方。
㈡ 陕西省汉中市人文地理自然环境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来西源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江横贯东西。西邻四川,东去湖北,南抵重庆。按“秦岭——淮河”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划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经105'30130〞—108'24137〞,北纬32'15115〞-33'56137〞;行政区划面积27246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雨量871.8毫米。资源丰富,被誉为“西北小江南”。
㈢ 山西与陕西的人文地理环境的比较
为啥要比呢?你想搞现代版的“秦晋之交”吗
㈣ 西北地区人文地理
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西北”。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义上的西北地区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和鄂尔多斯市等四盟市。
西北有大量的历史遗迹,有辽阔的草原、浩瀚的戈壁沙漠、雄伟的冰川等,世居在这里的汉、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各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风情各异。各种土特产品、手工艺品、风味食品都别具特色。陕西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有黄土特色浓厚的《信天游》;甘肃有被称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有绵延几里的黄河水车、有亚洲最大的卧佛、有瑰丽迷幻的丹霞地貌、有固若金汤的嘉峪关长城防御系统、有响誉世界的敦煌莫高窟、有浩瀚无边的瀚海黑戈壁;宁夏有“塞上江南”的景色,有著名的西夏王陵,有中国最大的西部影视基地;青海有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有高原风光特色的青海湖;新疆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火洲”,有美丽的天山等等。西北的每一个地方都充满着神秘和惊喜,每一个景点都让人流连忘返。
西北人热情好客,西北小吃美味可口。热情、豪放是西北的特色。比不得南方的精致小巧,在这里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声的说话。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西北的独特魅力。
西北地区是中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这里分布着全国最大的沙漠戈壁,也因此吸引无数探险家,摄影家以及旅游爱好者。
西北民歌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的黄河上游地区,有汉、回、土、撒拉、保安、东乡、藏、裕固等民族聚居的区域。自古以来属于半农半牧文化范畴。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东西文化交流较早,由于长期的多民族交化交融,产生了八个民族并有的歌种——“花儿”。该区民歌可分“家曲”,“野曲”两大类,“家曲”包括各种酒曲、宴席曲、小词、秧歌等;“野曲”包括“花儿”在内的各种山歌、牧歌等。野曲只能在室外唱。“花儿”为代表性歌种,曲调高亢悠长,格调深沉婉转,气质粗扩、淳朴。不论哪个民族都使用汉语演唱,而各民族有自己的衬词,
㈤ 陕西汉中的人文地理介绍,有哪些地理特点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与甘肃、四川毗邻,中部为盆地,中国古代称为“江淮河汉”四大河流之一的汉江,流经汉中、安康和荆襄大地,汇入长江,成为长江最长、最大支流。全市辖汉台、南郑、城固、勉县、洋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1个县区,总人口373万。市域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其中盆地占6%,浅山丘陵占36%,中高山区占58%。
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北与西南、东南的通道和辐射川陕甘鄂的主要物资、信息集散地之一。汉中景色秀丽。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3℃,降雨量 871.8 ,素有西北“小江南”和“金瓯玉盆”之美称。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改市。
汉中曾经是商朝的方国,秦国时的汉中郡,此后又是刘邦西汉王朝的发祥地,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的军事要地,悠久而丰富的历史为汉中留下了诸多名胜古迹:被誉为世界交通史,文化史上“奇迹”与“瑰宝”的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汉刘邦的拜将台及其为汉王时的宫殿遗址古汉台,还有众多的历史名人墓地,祠堂。
汉中地处北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带,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全境,形成汉中盆地。盆地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体湿润,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年均气温14℃,生态环境良好,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兼我国南北方之共有;粮食生产一年两熟,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其中水稻、油菜单产是全国最高产区之一。野生植物有3000多种,其中用途广泛的600多种。盛产各种名贵药材,其中天麻、杜仲、枣皮(山茱萸)、西洋参产量居全国前列。有森林面积131.2万公顷,植被覆盖率56%,森林覆盖率48%,林木蓄积量6781.3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33万公顷,野生动物50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42种。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60种,其中勉县、略阳、宁强三县的“金三角”地带,是全国五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铁、锰、镍、磷、石膏、石英石、石灰石储量居全省之首,经济开发潜力很大。汉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水资源丰富,总量达146.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87万千瓦。
汉中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与关中差异较大,古代建筑具有南北兼备的风格,民居多样,生活习俗颇具江南风采。在这里端午节赛龙舟,在陕北和关中是看不到的,饮食习俗也与四川接近,巴山的锣鼓草、汉中的瑞公戏、西乡的刺绣挑花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洋县的黑米和香米,古为贡米,如今成为普通百姓的大众食品。
㈥ 详细的介绍一下陕西的地理特征
陕西省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
北部是黄土高原区,海拔900—1900米,总面积8.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
中部是关中平原区,海拔460-850米,总面积4.9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
南部是秦巴山区,海拔1000—3000米,总面积7.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
在陕西境内有许多著名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
(6)陕西人文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陕西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其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种子植物3300种,占全国种子植物总种数的12%;药用植物近800种,天麻,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红枣、核桃、桐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中华猕猴桃、沙棘、绞股蓝、富硒茶等资源具有开发价值。渭北是中国主要的优质绿色苹果出产地,陕西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中国第一。
陕西境内分布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役肉兼用的秦川牛和小型驴改良的重要父本驴种关中驴闻名,良种奶山羊量居中国之首。
陕西省是中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世界上有用的160种主要矿种中,陕西已发现138种(含亚矿种),已探明储量的有93种,产地达510多处。储量在中国居前3位的有钼、汞、铼、钛、金、煤、蓝石棉、普通石棉、水泥灰岩及化工灰岩、铝土矿和耐火黏土。
㈦ 陕西安康的人文地理介绍,有哪些地理特点
安康市位于祖国版图中部,幅员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面积23391平方回公里,占陕西省答面积的11.4%,其中耕地面积199432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55.4%,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
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海拔高低相对差为2794.6米.安康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在省际之间,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即东与湖北省(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万源、城口、巫溪)接壤,位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故有方志称安康为“东接襄沔、西达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在陕西省内,安康北与省会西安市(周至、户县、长安)和商洛市毗连,西与汉中市(佛坪、洋县、西乡)为邻.
㈧ 陕西安康的人文地理介绍,有哪些地理特点
地理位置 安康位置安康市位于祖国版图中部,幅员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面积23391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其中耕地面积199432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55.4%,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 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海拔高低相对差为2794.6米。安康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在省际之间,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即东与湖北省(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万源、城口、巫溪)接壤,位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故有方志称安康为“东接襄沔、西达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在陕西省内,安康北与省会西安市(周至、户县、长安)和商洛市毗连,西与汉中市(佛坪、洋县、西乡)为邻。 安康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杨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路的东北缘,分别由东西走向的秦岭地槽褶皱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复合交接组成。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安康以汉江为界,分两大地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以汉水—池河—月河—汉水为秦岭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全市地貌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种类型。月河是安康最大的支流,月河下游流经汉滨区恒口 ,五里 ,大同等地,经建民镇许家台注入汉江。在本市土地面积中,大巴山约占60%,秦岭约占40%,山地约占92.5%,丘陵约占5.7%,川道平坝占1.8%。海拔高程以白河县与湖北省交界的汉江右岸为最低(海拔170米),秦岭东梁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岭主脊横亘于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蜿蜒于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汉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势轮廓,汉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岭、大巴山主脊与汉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境内的主要山脉有秦岭的东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龙山、凤凰山、笔架山。 经济概况初步核算,2007年安康市生产总值(GDP)189.85 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04亿元,增长8.8%,占生产总值的27.4%;第二产业增加值59.05亿元,增长16.4%,占生产总值的31.1%;第三产业增加值78.76亿元,增长12.2%,占生产总值的41.5%,人均生产总值7160元。各县区生产总值(GDP) 交通资源 安康交通图航空:安康飞机场位于城西的五里镇,距市中心约7公里。机场在停航5年后正式实现复航,每周有从安康直达西安、武汉等地的航班。从1964年开航至今,安康机场共保障航班1822架次,运送旅客152153人次,完成了飞播造林500多万亩,为安康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安康机场改扩建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项目,并决定将机场迁建。届时,不仅能极大提升安康的区位优势,满足全市人民对外联络与沟通的需要,更能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铁路:西安铁路局安康火车站位于城区江北,以安康站为核心的安康铁路枢纽处在包(头)柳(州)通道与沪汉蓉大通道的交会处。市内有阳安、襄渝二条电气化铁路,阳安线:阳平关至安康;襄渝线:襄樊至重庆;西康线:西安至安康。这三条铁路是我国中南、华北、西南、西北铁路交通之间重要的联络线路,是连接西北、华北、华中与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每天有列车分别可达北京、上海、郑州、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福州、青岛等大城市。 目前,安康枢纽存在客货运干扰严重及能力不足等问题。为配套沪汉蓉通道及西安重庆铁路复线、武汉安康铁路复线的建设,将改扩建旬阳北站候车室2000平方米,修建旬阳北至旬阳连接线,扩建安康站为5站台9线和安康东编组站200万吨大型综合性货场、旬阳北50万吨货场等。十一五期间,中国还将新建安常铁路(安康至常德)。安常铁路的建成,将使安康站形成襄渝、阳安、西康、安常四条电气化铁路干线交汇的交通格局,会大大增强安康枢纽的客货运能力和交通疏导能力。(PS:安康至洛阳,安康至岳阳铁路在河南,湖北两省呼声强烈!) 公路:安康市内有国道316、210穿境而过。全市现有公路112条,通车里程1253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80公里,多为三、四级。城区内开通公共汽车路线九条,总程60公里。2009年5月28日,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安康市被纳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十天高速公路在安康境内横穿5县区,全长224公里,投资190亿元,是国家高速网福银线陕西境内的重要组成路段,计划于2010年建成通车。安康至陕川界高速公路在我市境内全线长104.58公里,计划投资88.7亿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包(头)茂(名)线的重要一段,预计将于2010年建成通车。2009-10年开工建设安康至关垭子(66公里)、安康至陕渝界(125公里)两条高速公路,争取提前建设桐木至旬阳市(52公里)、石泉至大河坝(50公里)、宁陕至丹凤竹林关连接线安康段(73公里)三条高速公路。随着以上7条高速公路的陆续建成,安康将全面实现与毗邻省市交通大通道的连接,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 安康市行政区划水运:水路航运蓄势推进。水路交通是安康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筑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旅游强市战略实施、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推动沿江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已建成渡口150处,港口、码头及停靠点35处。有水路运输企业16家,水路运输服务企业1家,各类船舶2400艘,其中运营船舶1100艘,总功率16664.28千瓦,客位14799座,载重10774吨。2008年,完成水运客运量300多万人,客运周转量近6000万人公里,货运量100多万吨,货运周转量3000万吨公里。针对安康水运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全力破解汉江梯级开发(汉江陕西段七座水电站位于安康占有六座)造成的碍航瓶颈,实现汉江与长江间干支直达通航,打造黄金水道,实现通江达海。 展望未来,安康将奋力进行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大交通建设,着力构筑更为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把大交通枢纽变成现实,促使安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翅腾飞。 气候资源安康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宁陕、镇坪12℃左右,其他各县15℃左右。全市日照时数在1495.6小时(镇坪)—1836.2小时(白河)之间。年降水量在750毫米—1100毫米之间。全市无霜期210—270天,平均8个月以上。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多雨并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主要灾害性天气是伏旱、暴雨和连阴雨。 旅游资源 安康旅游图安康古称金州,地处陕西省南端,周边与四川、重庆、湖北毗邻,汉江横贯其中,阳安、襄渝和西康三条电气化铁路在安康交汇,旅游区位优势明显。北接西安,南连三峡,东承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及神龙架自然保护区,西邻汉中三国遗址,是连结国家规划的“西安——三峡——张家界”绿色生态旅游长廊中的重要驿站,又是陕西绿色生态旅游的品牌。安康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北亚热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这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历史遗迹遍布全境,有古遗迹、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遗址650 余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寺、上许家台南宋古墓、庙、观、堂集中于安康市区,折射着先民的光辉。 秦巴汉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安康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现已查明景区32处,景点7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千家坪国家森林公园 、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多处(擂鼓台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化龙山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现已开发的景区景点29处。 其他名胜有:汉江、中华太极城、瀛湖、香溪洞、天柱山 、巴山秋池、子午栈道、龙王山、旬阳县博物馆、文峰塔、吕河千里荷塘等。
㈨ 帮我详细介绍下西安!人文地理,主要街道,有名景点,天气等,越详细越好!底分100,选为最佳,我再追100
大慈恩寺(玄奘法师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大雁塔(安置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大雁塔北广场(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和最大的水景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出土文物精品藏地)、曲江遗址公园(目前西安市最大的游乐公园)、西安碑林博物馆(全国最多的碑石藏地)、明城墙(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钟楼(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鼓楼(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25年历史)、翠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唐芙蓉园(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唐朝盛世的皇宫)、西安汉城湖(西安汉文化、水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陪葬陶俑)、华清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行宫别墅)、秦始皇陵、兵谏亭(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藏身处)、骊山(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法门寺(供奉释迦牟尼佛舍利之处)、法门寺博物馆(收藏、展示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珍贵文物之处)、乾陵(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昭陵博物馆(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汉阳陵(汉景帝刘启和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到汉阳陵博物馆必看幻影成像)、书院门步行街(古文化一条街)、钟鼓楼广场(西安市中心广场)、都城隍庙(明朝天下三大城隍庙之一)、回民街(西安回民聚居之地和回民小吃街)、德福巷、西安事变张学良公馆旧址、西安事变杨虎城公馆旧址、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旧址、兴庆公园(唐玄宗朝政的重心,唐玄宗和杨贵妃长期居住的地方)、青龙寺遗址公园(中国佛教密宗寺院。西安最大赏樱花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