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代码中国国家地理
『壹』 求《中国国家地理》的邮政代码
主办单位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源资源研究所
编辑出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9-6337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494K
邮发代号
2-806
国外发行代号
联合征定代号
LD114542
创刊日期
1950
出刊日期
每月28日
报刊版式
16开,精美铜版纸彩色印刷,每期80余页。
发行方式
邮局发行
海外价格
发行量(每期)
636000册
(刊社提供,浏览网未认证。)
『贰』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订阅刊号是多少
《中国国家地理》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6337,国内统一刊号:CN11-4542/p,邮发代号:2-806,杂志社地版址:北京市权东区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叁』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邮政代码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编辑出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6337
国内统一刊号:CN11-1494K
邮发代号:2-806
『肆』 中国国家地理的邮发代号是什么
邮发代号2-806
国内统一刊号CN11-4542/P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6337
『伍』 哪个报刊亭卖《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
如果报刊亭没来有可以去网上源订阅或购买。
《中国国家地理》,1950年创刊于南京,原名《地理知识》,是关于地理的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华夏地理》俗称《华夏地理杂志》,创刊于2001年2月,涉及地理、生物、科技、考古等各方面内容,从多种角度深度报道不同主题。《华夏地理》作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中国大陆的唯一合作伙伴,和全球32个版本同步刊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精彩内容。2007年7月,《华夏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正式版权合作,延续美国《国家地理》120年来探索世界、关爱地球的理念,以震撼的摄影图片和独到的深入报道,为中国的社会中坚阶层每月带来反映世界变迁的精彩内容。
『陆』 国家地理杂志报刊代号
《中国国家来地理》月刊,国源际标准刊号:ISSN1009-6337,国内统一刊号:CN11-4542/p,邮发代号:2-806,杂志社地址:北京市东区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柒』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订阅刊号是多少
《中国国家地理》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6337,国内统一刊号:CN11-4542/p,邮回发代号:2-806,杂志社地址:北京答市东区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捌』 中国国家地理 某本期刊
其实CNG没做过关于黄河的大专题,但小专题还有不少。
比如:
1、2002年8月:
黄河去复来 开封“城摞城”
2、2004年11月“河流专辑”:
p52 休闲的莱茵 疲惫的黄河
撰文/单之蔷 摄影/张翼飞 单之蔷
p86 英雄黄万里与“河官”王化云
撰文/单之蔷 摄影/惠怀杰 等
3、2006年3月“青海专辑 下”:
p100 黄河之水青海来
撰文/喻尘 摄影/郑云峰 等
4、2008年5月“河南专辑 上”:
P96黄河与河南的纠缠
逶迤黄河把她最精华的内容留给了中原。土地得以在中原大地上逐渐积累壮大,依赖的就是黄河。中华文明的萌芽就生长在今河南境内黄河曾经泛滥的地方。土地与文明的形成有赖于黄河不羁的流淌,民生也有赖于黄河泥沙所建筑的温床。然而,黄河的随性摆动和巨量泥沙,却给两岸越来越多的人口带来了困扰。河南人对黄河的感情十分复杂:她既是母亲河,又是头顶上方的一盆水。
P98黄河:中华文明的宿命之河
撰文/徐刚
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唯有黄河兼有母亲河与“害河”之称。黄河水患几乎充斥了整个中国历史,因此有人说,中国人的苦难大多是黄河造就的。孰不知,黄河泛滥的同时,也在造就着华北大平原。黄河在造地,这在人多地少的中国是何等宝贵的事情!土地养育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文明。河洛大地上的中华文明史就烙印在黄河摆动的轨迹上。
P102营造华北平原,黄河应记首功
撰文/尤联显
P110能把黄河下游挪一下吗?
撰文/喻尘 摄影·供图/殷鹤仙 等
“河底日隆堤日高,黄河竟是天上涛”,这是开封人对在他们身边滚滚而过的黄河的评价。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总长度已经超过550公里,在开封河堤距地面已达十几米高,现在仍持续抬高。每年7、8、9月,黄河中游下雨多的时候,黄河下游悬河就要经受洪水的考验。黄河下游两岸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郑州、开封、济南、东营等100多座城镇,京广、京沪、京九等铁路干线及很多公路干线途经这些地方,胜利油田、中原油田也建在这个区域,还有中国的粮仓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黄河一旦决口,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5、2009年3月:
特别策划:引水必思源——人类对大河源头的渴求
巍巍的青藏高原上,有一篇被称为“江河源区”的土地,在这里,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山水相连。但这三条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在历代科学家、探险家不懈探寻的基础上,在最新的科技手段和方法的支持下,我们将对这个问题再次作出解答。
黄河:在历史与现实间徘徊
撰文/陈维达 摄影/杨勇 等
就08、5那期内容多些,做得也不咋样,还是04、11那期老单文笔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