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文化地理网上

中国文化地理网上

发布时间: 2021-02-15 00:55:32

Ⅰ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的介绍

《中抄国文化地理概述(第3版)》通过中外对比和区域对比,运用案例和图表,简明地介绍中国文化及其地域差异。全书分三篇。上篇概述中国文化的特征和形成背景。中篇探索语言、文学、艺术、戏曲、饮食、建筑、园林、人才等领域的地理特点。下篇与维吾尔族、藏族、朝鲜族专家协作阐述全国分区的文化状况。素材取自地理、景观、规划、房地产专业研究生班的教案。可供上述专业选作教科书或参考读物,也可供政府管理领域和海内外人士选作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的读物。

Ⅱ 中国文化地理题库及答案

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1.位置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度多,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时差4小时多。
2.辽阔的疆域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ºE),东西跨经度60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ºN)多,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3.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疆界两万多千米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面是俄罗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接界。南接越南、老挝、缅甸。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的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琼州海峡为我国内海。沿海分布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同我国隔海相望的邻国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六个国家。
4.行政区划
我国现在行政区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历史上全国划分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6个大区。香港、九龙、澳门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签署有关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重申,澳门是中国领上。我国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我国行使主权下的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编辑本段](二)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从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到54283万人,占总人口的41.76%,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58.24%。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由于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已基本完成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每年增长的人口依然很多。因此我国仍要把推行计划生育当成一项基本国策。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编辑本段](三)地形
1、我国的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面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供给大量水汽;使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级阶梯流人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脉分布
东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为天山一阴山一燕山;昆仑山一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从西而东为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长白山一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的2条:贺兰山;横断山。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有2条:阿尔泰山、祁连山。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一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海拔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士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中国第二大盆地,东西长112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800千米。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海拔500~1000米。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编辑本段](四)气候
l.气温和温度带
我国属季风性气候区,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很大。气温分布特点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温差近50℃。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镇,夏季最热地地方是吐鲁番。重庆、武汉、南京号称我国“三大火炉”。
无霜期和生长期:我国各地的无霜期,一般来说,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渐缩短。
无霜期长则作物的生长期也长。反之则短。
2.降水和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特点。
成因:我国东南临海,西北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使得我国的水分循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弱。另一方面,能带来大量降水的夏季风,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和路途越来越远的制约,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的季节变化 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这个时期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区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
成因:我国降水量的这种时间变化特征,是与季风因锋面移动产生的雨带推移现象分不开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南岭一带相遇,雨带在此徘徊,华南雨季开始;六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到长江流域,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约摆动一个月左,阴雨连绵,此时正值梅子黄熟时节,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七、八月份,雨带随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等地,我国北方降水量显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大,雨带随锋面迅速撤回到长江以南,加上有台风雨配合,此时华南雨水仍较多。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则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概况如下表: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干燥度 小于1 1.00-1.49 1.50-4.0 大于4.0
地理区域 秦岭-淮河以南,川西山地以东的广大地区,东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天山山地 西北部的塔里木,准格尔,柴达木,阿尔善等地
植被 森林为主 森林草原或灌木草原 草原 荒漠草原和荒漠
农田 水田 旱田,少部分水田 旱地 畜牧业

[编辑本段](五)河流与湖泊
1.外流区和内流区
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不流人海洋,流人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别明显: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长,植物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气温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内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内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季节密切相关。
2.长江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全长6300千米,流经青、川、渝、藏、滇、鄂、湘、赣、皖、苏、沪等门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从格拉丹东雪峰至湖北宜昌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是其水文特征,闻名的长江三峡(雷塘峡、巫峡、西陵峡)就位于长江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这一段长江河道弯曲,湖泊多,支流多;从湖口以下到长江口为下游,这一段支流少,江阔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响,水位定时涨落。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大动脉,长江航线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是目前我国发电能力最大的水电站;举世注目的三峡水利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到2009年建成将安装70万千瓦的发电机26台,年发电量846亿千瓦时,比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还大40%。将原来只能通航到重庆的船只从1000吨提高到5000吨。使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更加发挥其重要作用。
3.黄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从巴颜喀拉山的北麓至内蒙古河口镇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缓慢;青海省东部的甘肃段,峡谷多,水变浑,水量增大;青铜峡以东的定蒙段,水流平稳,水量变少。从河口镇到河南孟津为中游,先后接纳了汾、渭等数十条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平原,河宽水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 黄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坝阻塞水流的凌汛现象,解放前几乎年年因凌汛决堤而泛滥成灾。治黄的关键是泥沙问题。
4. 额尔齐斯河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
5.湖泊
我国的湖泊众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个,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阳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苏的太湖和洪泽湖、安徽的巢湖。位于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的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我国最高的湖泊。
[编辑本段](六)海洋的利用
1.邻近我国大陆的海洋
我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东侧的太平洋海区。其中,渤海是我国的内海。
2.丰富的海洋资源
大陆架:又称“陆棚”或“大陆浅滩”,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地带。大陆架浅海是海洋资源最富饶的部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铁等矿藏,也是海洋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地方。
我国近海渔场很多。东海素有天然鱼仓之称。舟山渔场是全国性的大渔场,北方的渤海海湾渔场以盛产对虾著称。
我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盐场有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
海底石油资源:我国海洋中矿产资源很丰富,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海洋矿产。蕴藏量以东海大陆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编辑本段](七)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主要铁路干线
现在我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铁路。南北干线主要有:京哈一京/京沪线、焦枝一枝柳线、宝成一成昆线,和1996年9月1日通车的京九线C。东西干线有京秦一京包一京兰线,陇海一兰新线,沪杭一浙赣一湘黔一贵昆线,正在建设中的南疆铁路将使陇海——兰新线延长到我国最西部边疆城市喀什市,是我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线和港口
我国已有100多个万吨级的深水码头泊位。北方有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等。南方有上海、深圳、广州、厦门等。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湾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国的重要港口。
3.主要内河航线
长江航线、珠江航线、京杭运河航线、松花江航线等。
4.主要航空线
全国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来,民航可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线
全国县一级地区已全部通了汽车。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一天津一唐沽线、广州一深圳线、沈阳一大连线、厦门一福州线、上海一南京线、成都一重庆线、济南一青岛线等。
6.主要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主要用来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已建成和正建设中主要管道运输线有:大庆—大连、大连一秦皇岛一北京、任丘一北京、胜利油田一青岛等,全长400多千米。从陕北向北京和从新疆到上海输气的管道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7.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1 自然风光: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如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绝的黄山、庐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杭州西湖美景、无锡太湖风光、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云南的大理、丽江、西双版纳和台湾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2.人文旅游景观
(l)古代文化艺术宝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几十个历史文化名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北京的故宫和皇家陵园,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苏州的园林建筑,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画等,都举世闻名。
(2)革命纪念地:著名革命纪念地有延安、遵义、井冈山等。
(3)民族风情和地方风俗: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此外,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业品,神奇的中医和养生之道,名扬世界的中国菜等,对中外游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

Ⅲ 中国文化地理的介绍

《中国文化来地理》,自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中国文化地理》是王会昌编著的一本图书,该书体系新颖、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不仅适合高等院校地理、旅游专业师生选用,而且对文、理各类专业师生和广大文化工作者都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Ⅳ 我觉得中国风水地理文化理论很渊博,请介绍几个网上介绍本类知识的好网址还有风水文化到底有无科学依据

长期以来人们把风水地理当作封建迷信,予以批判、抛弃。其实,中国风水地理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是关于中国的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建筑、景观等研究综合环境的一门科学,也是中国人趋吉避凶、避祸纳福的一种价值取向。老百姓通俗地叫它为“风水地理”的,学者号之以“天人合一”,领导者誉之谓“可持续发展”,其实就是同一样的事情。这正如同,老百姓叫“吃饭”的,穷人喊“填肚子”,学者称“用膳”,领导说“应酬”,其实就是进食,不同角度的叫法而已。

风水地理,即是“风”、“水”、“地”的关系及其道理规律;天人合一,即是自然界的“天”、“地”、“风”、“水”等和人类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即是男“丁”、女“口”共同出“手”把持好“土地”的“分寸”,进行有“买”和“卖”像“丝”一样不断的经济活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风”、“水”、“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把握中国“风”、“水”、“地”的关系及其道理规律,和实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国策是完全高度一致的。中国老百姓对最佳的具体的风水格局的标准要求是:“前有镜,后有靠,两手有个抱。”所谓“前有镜”,指的是住宅的前面要有如镜子平稳一样的流水;所谓“后有靠”,指的是住宅的后面要有坚固的靠山;所谓“两手有个抱”,指宅的旁边及连接前面要能适合藏风和流水的地势,只是阳宅为顺水,阴宅为逆水而已。

中国的“风”从哪里来?中国的地理位置是处于北半球的亚洲大陆的东部,风是由于地球表面大气层中空气冷暖温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北冰洋气温低、气压低,而赤道气温高、气压高,高压空气向低压空气流动就是夏天的风,而气温低的冷空气向气温高的热空气流动则是冬天的风。从时空上来看“中国风”:春天东方吹的风叫“和风”,夏天南方吹的风叫“熏风”,秋天西方吹的风叫“金风”,冬天北方吹的风叫“朔风”。夏天从赤道之北的南海上形成的南风,冬天从北冰洋之南的西伯利亚来的北风,则是中国最主要的两股季风。这两股季风决定着中国大地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产生活规律。“风”其实也是“气”,空气是人须臾不可或缺的物质,也是植物、动物不可或缺的东西,流通的空气最适于人们的居住。“气”生于天地之始,是化育万物之母。而“风”的繁体字是由“凡”、“虫”两字构成:“凡”即是“帆”,外在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力量和方向;“虫”是指昆虫,内在实质地阐明了“风”的媒介及其作用。从“天人合一”来看“风”:处在天父、地母中间位置的“风”,正是上帝媒合天地、化育万有的最伟大中介力量。“风”使植物的雌雄花粉互相传递,或靠“蜂”飞采蜜来传递;“风”又使动物的虫卵变成幼虫,所谓“牝牡相诱谓之风”;“风骚”则是指《诗经》里的“国风”,成语中“争风吃醋”的“风”却是指男女之间的情歌和情话。中国的“风”,繁殖了13亿多条“虫”,可见中国“风”的劲。

中国的“水”,除了新疆一条额尔齐斯河流经俄罗斯入北冰洋,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流经印度、孟加拉国入印度洋,云南的怒江流经缅甸入印度洋之外,其它诸条江河大部分都流入太平洋。中国的“水”从哪里来?主要是从太平洋和印度洋来,也有少部分从北冰洋和大西洋来。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是中国的四大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海龙”。而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是中国的四大河,被称为中国的四大“水龙”。其实,所谓“水龙”就是江河的流动及水流的趋势动向。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植物、动物,没有植物、动物就没有人类。中国的“水”,不但滋生了中国陆地上植物、动物,更是滋养了中国的人们。黑龙江及其上游支流便养育了中国的吉林、长春、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等城市,也滋润了俄罗斯的海兰泡、伯力、共青城等城市。黄河及其上游滋养了西宁、兰州、银川、包头、西安、太原、洛阳、郑州、开封、济南等城市。长江及其上游滋润着攀枝花、宜宾、成都、重庆、宜昌、荆州、武汉、长沙、南昌、黄石、九江、安庆、铜陵、芜湖、南京、上海等城市。珠江及其上游繁育着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肇庆、韶关、清远、河源、惠州、佛山、广州、深圳、江门、珠海、香港、澳门等城市。这四大河是祖国的母亲河,她用乳汁养育着13亿多的子女成长。可见中国“水”的丰。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风水轮流转。中国自然界的风水是这样轮动着流转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水,经过太阳照晒,上升为水汽形成的云层,季候风则把它送到大陆的上空,碰上冷空气便形成黑云,黑云凝重坠落而成雨水,流入溪川河江,最后统统又汇纳进大海。自然界“风水轮流转”的循环现象,人们在由青海进入西藏途中便可亲眼见到这样的景象:由印度洋上吹来的季候风,在喜马拉雅山之南,雨水就非常充沛,植被生长就非常茂盛;在喜马拉雅山之北、念青唐古拉山之南,季候风被山挡之后,雨量就略为减少,植被也不甚茂盛;而在念青唐古拉山之北、唐古拉山之南,季候风再遭山挡之后,雨量又更为减少,植被就难于茂盛起来;到了唐古拉山之北、昆仑山之南,季候风再次遭山挡之后,雨量就极其少了,植被就显得稀疏了;而昆仑山之北,季候风更是无法吹到,这里终年也就没降雨了,戈壁滩上也就再没有植被了,远远地能看到有骆驼刺,都会有欣喜之情。所以中国的黄河、长江的源头绝不会在昆仑山之北,而在昆仑山之南。李白的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应该准确地改正为“君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定复回。”天上来也好,定复回也好,都全靠着“风云”。而中国社会的风水轮流转动的真正规律,自从有文字化育以来,记载着其几千年风云际会的途程,其风俗文化的流转是这样子的:中化—东化—西化—北化—南化。

中国的“地”,影响着中国的风和中国的水。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特别突出的“地”就是高山。中国的三大高山山脉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这三条山脉都凝聚在中亚的帕米尔高原上,被称之为“山祖”、“天柱”,又叫做“天龙”。其实,所谓“天龙”,就是“土龙”,也就是山脉的走向及趋势,又俗称为“龙脉”。由“天龙”接驳下有三条“土龙”蜿蜒伸展在大地上,明朝刘基把它分称为北龙、中龙、南龙。并有诗赞曰:“北龙结龙最为佳,万顷山峰入望赊。鸭绿黄河前后抱,金台千古帝王家。”“中龙尊贵孰堪论?水绕山环四海均。我祖祖陵钟厥秀,须知昭代万年春。”“南龙一干亦多奇,当代皇帝始帝之。惟有金陵称胜概,高祖下作上天梯。”北龙,是指昆仑山接下的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燕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中龙,是指与昆仑山连接着的巴颜喀拉山、岷山、大巴山、巫山、秦岭、大别山等。南龙,是指与昆仑山交接而来的唐古拉山、宁静山、横断山、云贵高原的大娄山、南岭、武夷山等。所以,昆仑山被称之为“横空出世”的“万山之祖”。

水为之江,称之为水龙;山之为脉,称之为土龙。水龙主富,土龙主贵。用今天的话说,水龙主经济,土龙主政治。有趣的是,在英文“capital”一词都是同指“资本”和“首都”。水龙和土龙相汇之处,乃是建都城的风水宝地。因此“江山”便是建立京城的首要条件。水除了生产灌溉、生活用水外,还必须方便于交通航运;山既是都城的依靠,还是风雨的屏障,更是御敌的天然工事。最早记载建京城都要选择这两种条件的,是周朝的先祖公刘,《诗经·大雅》有诗为证:“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关于利用地理之势建设国都更有高见:“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养六畜。天下之人,皆为其德而惠其义。”中国历朝历代建立都城无不考虑“江”和“山”这两条“水龙”和“土龙”的风水格局。有学者统计过,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就曾建有350多个首都。但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的都城,不外乎是东京、西京、南京、北京。而在这东、西、南、北京之中,西京的风水要比东京的好,北京的风水要比南京的好。且看其具体情形。

西京,就是今天的西安。周朝开始建都,称之为丰镐,秦朝呼之为咸阳,汉唐盛世都谓长安。汉朝张良对“西京”的风水评价极高,刘邦接纳他的主张,定都长安:“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百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西京为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心脏,而关中平原四周有山原、河川所环抱,犹如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城堡。关中平原南有终南山、首阳山、太白山及其后面横亘的秦岭,西有岐山、陇山、六盘山等天然屏障,北有黄土高原,东有骊山、华山的屏蔽和重要的函谷关通道。关中平原的西北、北面、东面又有黄河为天然壕沟。关中平原上有渭河、泾河、洛河、灞河、沣河、浐河、洨河、灵诏河等历史上称之为“八水绕长安”的情形。因此,西京可谓是“考卜维王,宅是镐京”、“四塞之国”、“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天下之脊,中原之首龙”、“关中自古帝王州”的都城圣地。西京是陆地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陆路西达中亚、西亚和欧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同时,西京也是中国大陆的中国中心。

东京,一指洛阳,一说开封。先说洛阳,周平王迁都洛阳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南唐等各朝都曾先后建都于此。李思聪在《堪舆杂著》评洛阳的“龙势”说:“从嵩山而来,过峡石而北,变作冈,龙入首后,分一支结北邙山托于后。山虽不高,蜿蜒而长顿。起首阳山,远映下首,至巩县而至于黄河之中。嵩山起抽中干,起皇陵山,分出一支至黑石关为水口,中扩为堂局,而四山紧拱,前峰秀峙,伊洛瀍涧,汇于前龙之右界水也。稠桑弘农,好阳诸涧,乃左界水,流入黄河,绕于北邙之后。洛河悠扬,至巩县而与黄河合,一大聚会也。”洛阳为京城大都是在朝代的末世,或者也只是半壁江山,但是洛阳作为首都向东、向南、向北、向广迁徙趋势做出了重要的铺垫,因此把洛阳称之为“中京”更准确些。“洛阳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真正叫东京的应是开封,又号汴京、汴梁。由于隋朝开挖了大运河,使得“地处四平,无险可守”的开封成为“咽喉九州、间域中华”的中国腹心,有条件而成为首都。先是唐末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在开封建都,成为“控襟带于八方,便梯航于万国”的“水陆一都会”;后是宋朝建设成北控燕赵、南通江淮、舟车辐辏、人庶浩繁的大都会,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的首都设在东京,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努力地走向商品经济,在此着色地描绘那“清明上河图”。开封城风水的最大缺憾是毫无靠山、没有土龙。一旦战争爆发,无所依持。

南京,又称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金陵,古帝王之都”,“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秦始皇东巡会稽时就看了出来,因此想尽办法破坏其风水龙脉,开挖秦淮河,秦淮河就是“秦坏河”;切断石头山山脉,填塞秣草,改名成了“秣陵”。诸葛亮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指出孙权占有地利之便。朱元璋定明朝首都于南京,就认为,“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也。”南京真正龙脉的起止:“若南京牛首之龙,自瓦屋山起,东庐山至漂水蒲里,生横山、云台山、吉山、祖堂山而起牛首双峰,特峙成天财土星。左分一支,生吴山至西善桥止,复于肘后逆上,生大山、小山。右分一支,生翠屏山,从烂石冈落,变作冈龙,至麻田止。中抽将军山,过黄泥冈,起祝禧寺,至安德门,生雨花台,前至架冈门、上方门而止。”南京亦是水龙和土龙交汇之处,处于水龙的长江龙首,与土龙南龙的尾部相交之地。南京风水的最大缺憾是长江在北,紫金山在南,因此建都于此的朝廷,其所持的政权往往多为半壁江山。

北京,曾称蓟州、幽州、燕京、大都、北平。由元朝忽必烈接受臣子建议设大都始,历经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均作为首都。元朝从上都迁至大都的理由:“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万世之都也。”“燕都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明成祖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理由就更多:“燕都者,北陇之尽,鸭绿界其后,黄河挽其前,朝迎万派,拥护重复,北方一大会也。”“燕环沧海以为池,拥太行以为险,枕居庸而居中制外,襟河济而举重以驭轻,东西贡道来万国之朝宗,西北诸关壮九边之雉堞。万年强御,百世治安。”“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形胜甲天下,层山带河,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细勘北京城,就会发觉有两条中轴线:一条是天、地、人的运动线,即天坛、地坛、人坛(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一条是子午线,即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故宫、太和殿、景山、地安门、安定门。这两条中轴线也是连接土龙与水龙的重要线,土龙就是燕山山脉及其上面秦朝所建的长城,水龙就是永定河及后来隋朝挖掘的京杭大运河。顺便指出的是,秦朝修筑长城可谓坏了土龙,而隋朝挖运河则伤了水龙,所以秦朝只有二世14年,隋朝只有三世37年的享龄。秦隋两朝虽短,却荫及汉唐及后世。北京作为首都,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方便汉族和辑北方的蒙古族、满族、俄罗斯族以及其他各少数民族,非常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北京是亚洲大陆的中国中心。其风水格局最大的缺憾就是土龙强于水龙,永定河水的断流,西北风沙的进逼,造成沙漠化越来越严重,水资源越来越短缺,迁都恐怕要提到21世纪的议程上来了。

广京,就是历史上的番禺,今天的广州。最早作为首都的是2200多年前西汉时的南越国,历时93年,其后的南汉、南明都是短暂的,而且都是偏安一隅的小国国都。早在秦朝南海尉任嚣就看到广州可以建国都,他说:“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汉朝司马迁也指出:“九嶷、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扬越多焉。番禺亦其一都会也。”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看到广州观音山(越秀山)是龙首之地,因此在山上建有五层的镇海楼来镇住这龙头。其实广州的龙脉所在,越秀山只是其中一支。广州的真正龙脉,也是属于由昆仑山而下的“南龙”。到了南岭,分支下来由江西的龙南,进入广东后与龙仙、新龙、铁龙、回龙、龙山、龙潭、龙塘、龙归这些地方的山脉紧密相连,南伸到广州的帽峰山、白云山,“龙从云”,白云山才是广州的真正龙头。白云山、花果山、越秀山,此为一支,历朝巡抚衙门就建在山下的孙中山纪念堂这个地方,广州市人大、广州市政府、中央公园到海珠广场,为广州市老城的中轴线。另一支由白云山、瘦狗岭,中信广场、天河体育场、珠江新城,为广州市新的城市中轴线。历朝历代为统治者服务的风水大师们也都清楚这条风水线,所以硬是把原“太子岗”的山名改为了“瘦狗岭”,并且还有不成文的规定:不能让瘦狗岭长毛,若是瘦狗长肥了,则可以建都立国。所以驻扎在沙河燕塘的军营士兵们练习枪炮,就往太子岗上打,永远不要让其长毛。然而,时至今日,沙河燕塘驻军撤离了,山头生态讲求绿化环保了,广州开放改革建设的事业发展了,瘦狗岭绿肥了,新中轴线出来了。再一支由白云山、五山、茶山,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跑马场,这是第三条小中轴线。1949年5月以李宗仁为代总统的国民政府总统府及行政院就搬迁到这里,即当时在石牌新建的市立第三中学内,即后来的华南师范大学校园里的政治教育系大楼,遗憾的是如今已被拆掉了。

广州之所以可成为广京,也是风水轮流转的结果。人类文明从陆地文明转向海洋文明,首都也应该从“陆都”转向“海都”。西京、北京这两都是土龙强于水龙,而东京、南京这两都则是水龙与土龙的位置颠倒,那末广州则是土龙、水龙相会的最佳点。经济上的顺口溜:“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首都建设上也应是:“东西南北京,轮着到广京。”所谓“广”,就应该包括为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内外里表、天上地下、高山海洋,非如此,不足语“广”。广京之“广”,乃宇宙之广,也就是要由陆地文明转向海洋文明,将来再由海洋文明转向太空文明。为此,不可不深入研究广州的风水格局。根据《礼记》传统的风水理论:“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广州的朱雀(火)就在前面的赤道;玄武(水)就是后面的北江、东江、西江,乃至长江,因为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西江的支流漓江是相通的,也是由秦始皇开凿的灵渠而相通的;左青龙(木)就是由近处增城博罗的东樵山(罗浮山)到惠州、东莞、深圳,抵香港九龙,远处则越海而至菲律宾、东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的原始森林;右白虎(金)就是由近处南海的西樵山、顺德的龙山、中山的五桂山到珠海的前山、澳门的九澳山,远处则到雷州半岛、海南岛,越海的中南半岛,在这中南半岛上,则由虎变成了象,且有三象:一是越南的地形是象鼻子,一是老挝的首都万象,一是由泰国、马来西亚到新加坡又是象鼻子。根据群众口传的风水学说:“前有镜,后有靠,两手有个抱。”广京前面的小镜是珠江,大镜是南海,大的生水口是马六甲海峡,如能协同在泰国南部开凿一条运河增加一个小生水口更佳;广京后面的靠山近靠有白云山、帽峰山,远靠有南岭的“南龙”、秦岭的“中龙”、燕山的“北龙”等;广京的两手抱,就是左手的菲律宾、东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右手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环抱了起来,形成了中国首都走向世界的最佳风水格局。

如果说,西京是中国大陆的中国中心,北京是亚洲大陆的中国中心,那末广京则是世界陆地的中国中心。地球本来是以赤道为中心的,但地球却偏爱北半球,让北半球的陆地要比南半球多,只有以北回归线为标准线,其南北所分的陆地才是对等的,而北回归线准确无误地经过广京。另外,中国领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到广京的距离,与广京到内蒙古二连浩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领海与领土同等重要,海洋的资源不会比陆地的资源少,领土上长期生存的人们在资源尚未到短缺的情形下,眼光很少有投向领海的。今天由于人口的膨胀,陆地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短缺,所以,广京是中国从陆地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重要“海都”。如果说,黄河水好像乳汁一样哺育着西京、东京等都城茁壮地成长,长江水和京杭大运河的水养育着南京、北京等都城健康地成长的话,那末等于黄河8倍流量的珠江水,其乳汁照样可以孕育着广京这一都城出世成长,而且广州更可以成为中华民族进行和平统一、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一个盛世首都。

Ⅳ 中国文化地理的作者简介

王会昌(1943—2000)生前为来华中自师范大学教授、原旅游学院院长。196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地理系,1978年考入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从事地理环境变迁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地理学和旅游文化学,善于从环境变迁的视角探讨文化的起源与地域变迁,较有影响的代表作为《中国文化地理》、《古典文明的摇篮与墓地》和《中国旅游文化》。

Ⅵ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试题

问题

Ⅶ “中国文化地理”试题

1,举几个例子: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贯穿了多民族战争、冲突、交往、融合的大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比如:
汉代经营西域:
胡饼就是馕,与胡饼类似的汉族饼类食品有“烧饼”、 “炉饼”,“麻饼”等。汉代控制西域后,引进芝麻,胡桃,为饼类制作增添了新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也被称为“胡饼”。
元末农民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划,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军事调动:

猪肉炖粉条子,该菜是东北菜,发源于四川,在唐朝期间薛仁贵非常喜欢四川菜,薛仁贵奉命征讨高句丽,他也把四川菜带来东北,并根据当地的风格将其发展成了东北菜系。

茶的普及:
我国是茶的原产地,据国内外研究证明,我国种茶最早的地方是在巴蜀地区和今云南省境内。早在秦代以前,巴人和蜀人即已种茶、饮茶。秦灭巴蜀,将巴蜀之茶传入中原,陕洛之地才逐渐开始饮茶,故顾炎武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至魏晋时期,长江流域已普遍种茶。而早在两汉之时蜀人已将茶作为商品。唐开元以后因修禅而掀起的饮茶热,将茶饮之风在全国推开。从而使茶成为“国饮”,并传播于日本、朝鲜等国。之后又传至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蜀茶西传至青藏高原,使茶成为藏、羌等民族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并繁衍出我国各民族的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我国各民族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伟大作用总是伴随着国家统一兴盛、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而发展的。历史上的汉唐盛世,由于各在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频繁的交流,也使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大大发展。汉武帝通西域,开西南夷,致使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的许多创造成果传播于中原乃至全国。例如音乐、乐器、舞蹈、服饰、风物、宗教等等。其中在饮食方面亦吸收了不少。
《搜神记》说:“羌煮,貊炙,翟食也,自太祖(汉武帝)始,中国尚食之。贵人富室,必言其器;吉享嘉宾客,皆以为先。”可见汉时少数民族的饮食和食具、食法已成为中原地区的时髦饮食风尚。因张骞通西域而引入内地的食品,如胡饼、大蒜、葡萄、马潼等都成为后来我为人民普遍喜爱的食品,大大丰富了我国饮食文化。
将小麦加工成面食,是秦汉以后由西域民族传入内地的。胡饼、搭纳等食物在唐代的长安就很流行。契丹人统治西域时也把西瓜从中亚、新疆经甘肃河西走廊传到内地。胡萝卜、石榴、葡萄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起就开始从西向东传到中原,现在已成为内地的常用蔬菜、水果。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