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南中国国家地理
A. 中国国家地理地图的目录
中国概况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地形
中国的近海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水系
北京市
华夏至尊、京畿首善
北京市全图
北京市地形图
北京城区图
自然地理
现代北京
旅游北京
奥运北京
民俗文化
天津市
九河下梢、海河要冲
天津市全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天津城区图
河北省
涿鹿之战,胡服骑射,燕赵悲歌事未消
河北省全图
河北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石家庄市
山西省
大槐树下寻祖先,煤炭大省展新颜
山西省全图
山西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太原市
内蒙古自治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内蒙古自治区全图
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呼和浩特市
辽宁省
渤涛鹤舞的重工业基地
辽宁省全图
辽宁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大连市
沈阳市
吉林省
白山松水,中华一汽
吉林省全图
吉林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长春市
黑龙江省
莽莽林海、皑皑雪原:最东和最北的东北
黑龙江省全图
黑龙江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哈尔滨市
上海市
上海的风花雪月与光荣梦想
上海巾全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上海城区图
江苏省
画意山水,光色潋滟,谁不爱江南
江苏省全图
江苏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南京市
浙江省
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浙江省全图
浙江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杭州市
安徽省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安徽省全图
安徽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合肥市
福建省
鼓浪琴声、客家土楼、三坊七巷、惠安风情
福建省全图
福建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福州市
江西省
文章节义之邦,红色记忆之地
江西省全图
江西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南昌市
山东省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山东省全图
山东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济南市
青岛市
河南省
典藏古老中国,成就今日粮仓
河南省全图
河南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郑州市
湖北省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湖北省全图
湖北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武汉市
湖南省
洞庭水、岳阳楼,楚人风流遍潇湘
湖南省全图
湖南省地形图
自然地理
旅游地理
民俗文化
长沙市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B. 扬州到底算是江南还是江比请说出理由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3期推出“江南”专辑。在该专辑中,镇江,扬州不仅回被纳入“江南”范围,并且答还特别提到扬州和镇江的沐浴文化,称它们是最体现江南精神的风物之一。
《中国国家地理》在卷首语中提出并解答了一个问题:江北的扬州为什么算江南?文中介绍:“把扬州看作是江南更重要的原因是扬州与江南的神似,甚至可以说扬州曾经比江南更江南。大运河畔、长江边上、东海之滨的扬州,她的繁华、她的富庶、她的舞榭歌台、她的诗词歌赋、她的琴棋书画都和江南的苏杭相通、相似、相媲美。因此杜牧把扬州当江南来吟咏就可以理解了。”
专辑同时提出,就文化区划而言,扬州应该属于江南。自然区划、行政区划、文化区划,这三者很难重合,扬州就是这三者错位的典型。扬州在江北却叫江南,这是文化对自然区划的超越,是文化力量的显现。
偶就是扬州滴哎。。。
C. 扬州是在江南还是江北
属于江北。
D. 《中国国家地理》推出过那些省份(地区)的专辑
《中国国家地理》推出过以下省份(地区)的专辑:
01——2001年03期 台湾专辑
02——2001年06期 北京专辑
03——2002年01期 新疆
2002.4,澳门
04——2002年06期 山西
05——2002年01期 云南
06——2003年01期 山东
07——2003年09期 四川专辑
08——2004年07期 大香格里拉
09——2004年10月 贵州
10——2005年5月 陕西
11——2005年6月 陕西
12——2005年9月 西藏
13——2006年2月 青海
14——2006年3月 青海
15——2007年3月 江南
16——2007年10月 塞北西域
17——2008年5月 河南
18——2008年7月 河南
19——2008年8月 北京
20——2008年10月 东北
21——2009年4月 福建
22——2009年5月 福建
23——2010年1月 宁夏
24——2010年2月 宁夏
25——2012年1月 浙江
26——2012年2月 浙江
27——2012年10月 内蒙古
2013.1-2海南
2013.10新疆
2014.1-2重庆
2014.10西藏
2015.1-2河北
E. 扬州是江南吗
扬州属于江南。
扬州是文化意义上的江南,是历史意义上的江南,是行政区划概念上的江南。回《吴地文答化通史》第一章第一节《地域》对“吴”作了权威定义:吴,有狭义、广义之分。广义则东通大海、南达钱江、西止皖南,北及扬州。
先秦时期,江南属汉地九州,被中原称为"吴越",江南最早出现在先秦两汉时期。在东周时期是以吴国、越国等诸侯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区。
吴与后来被称作“江南”的地域基本重合,千百年来也基本没有疑义。
(5)扬州江南中国国家地理扩展阅读
清朝初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苏、安徽的统称,两江总督指的便是江南省与江西省,但文化意义上的“小江南”越来越明确地特指传统的江浙地区。
地理上的江南范围还包括安徽东南部、南部的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等地区;江西北部、东北部的九江、上饶、景德镇等地区。
明清时期,江南主要是原江西省及江南省(江苏和安徽与上海合称)。
苏州大学范伯群教授和台湾学者陈信元先生合作发行了一套丛书《名家广场·江南风情》,展现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绍兴五城文化风貌。
F. 扬州是江南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第3期推出“江南”专辑。在该专辑中,镇江,扬州不仅被纳内入“江南”范围,并且还特别提容到扬州和镇江的沐浴文化,称它们是最体现江南精神的风物之一。
《中国国家地理》在卷首语中提出并解答了一个问题:江北的扬州为什么算江南?文中介绍:“把扬州看作是江南更重要的原因是扬州与江南的神似,甚至可以说扬州曾经比江南更江南。大运河畔、长江边上、东海之滨的扬州,她的繁华、她的富庶、她的舞榭歌台、她的诗词歌赋、她的琴棋书画都和江南的苏杭相通、相似、相媲美。因此杜牧把扬州当江南来吟咏就可以理解了。”
专辑同时提出,就文化区划而言,扬州应该属于江南。自然区划、行政区划、文化区划,这三者很难重合,扬州就是这三者错位的典型。扬州在江北却叫江南,这是文化对自然区划的超越,是文化力量的显现。
G. 中国国家地理出过几个地区的专辑(如江南专辑、西北专辑)
中国国家地理出过21个地区的专辑,列举如下:
2001年:第三期的台湾专辑内、第六期容的北京专辑
2002年:第六期的山西专辑
2004年:第十期的贵州专辑
2005年:第五期和第六期的陕西专辑、第九期的西藏专辑
2006年:第二期和第三期的青海专辑
2007年:第三期的江南专辑
2008年:第五期和第七期的河南专辑、第十期的东北专辑
2009年:第四期和第五期的福建专辑
2010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宁夏专辑
2012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浙江专辑、第十期的内蒙古专辑
2013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海南专辑、第十期的新疆专辑
2014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重庆专辑
2015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河北专辑
2017年:第三期和第四期的吉林专辑
2018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广西专辑
2019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湖北专辑
(7)扬州江南中国国家地理扩展阅读: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的这些地区专辑主要是讲述该地区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且通过对该地区自然环境的介绍来揭示这种环境对该地区的人类的影响,通过一些事件等人文类的主题来讲解该地区的历史。
H. 扬州为何属“江南”
因为隋代时期,江南被用作《禹贡》中“扬州”的同义词。此外,1645年,清政府设立江南省,扬州府属之。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扬州府属江苏省。
(8)扬州江南中国国家地理扩展阅读:
相对于北方而言,江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势。
其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南部则分布有一些山地;另外除了降水丰富以外,江南地区还拥有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两者通过运河相互连通。
江南地区河道棋布、湖泊众多,有中国著名的三大淡水湖,即江西的鄱阳湖和湖南的洞庭湖、江浙两省的太湖。
I. 中国国家地理:江南是怎样炼成的
其实江南的概抄念体现了一种终极追求袭:即天堂情结。人是一个要把世界对象化的动物,其他动物则否。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必然要产生“天堂情结”,即构筑一个梦想的栖息地。往大里想,就是历代都有的各种“理想国”和“乌托邦”,往小里想,就是“桃花源”和“香格里拉”。一个国家,谁也无法禁止国民对国土上各个地区进行比较,也就是进行地区的选美比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这种比较中,总会有某个地区被选中,成为一国之“国花”。比如法国人的普罗旺斯,英国人的大湖地区等。中国人的“国花”就是江南。
J. 中国国家地理出过几个国内省份的专辑
01——2001年03期 台湾专辑
02——2001年06期 北京专辑
03——2002年专01期 新疆
2002.4,澳门属
04——2002年06期 山西
05——2002年01期 云南
06——2003年01期 山东
07——2003年09期 四川专辑
08——2004年07期 大香格里拉
09——2004年10月 贵州
10——2005年5月 陕西
11——2005年6月 陕西
12——2005年9月 西藏
13——2006年2月 青海
14——2006年3月 青海
15——2007年3月 江南
16——2007年10月 塞北西域
17——2008年5月 河南
18——2008年7月 河南
19——2008年8月 北京
20——2008年10月 东北
21——2009年4月 福建
22——2009年5月 福建
23——2010年1月 宁夏
24——2010年2月 宁夏
25——2012年1月 浙江
26——2012年2月 浙江
27——2012年10月 内蒙古
2013.1-2海南
2013.10新疆
2014.1-2重庆
2014.10西藏
2015.1-2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