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出版社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出版社

发布时间: 2021-02-14 19:55:59

1. 杂志除了《中国国家地理》,还有一本叫《美国国家地理》,不知道有没有这样一本杂志!!!

的确。是有一本杂志叫《美国国家地理》,是属于美国出版的杂志,这杂内志在全球的影响力很大容的。
此杂志不仅是学习英语的上好材料,更能通过杂志的专业角度了解全世界。全书的信息量很大,词汇及句法都比较严谨,更适合英语水平中、高级的读者阅读。全书为色彩铜版纸印刷。
你要是想买,可以直接网上购买。比如,杂志铺,淘宝等网站。

2.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我只知复道科学画报真正做到了科普制,我期期都看,爱不释手,里面的语言觉不多运用枯燥难懂的科学术语,反而是令人可以一口气看完的佳品!
以前,我也有看一些别的杂志,可是都不如这本杂志那样具有魔力!
他成功的化繁为简了,让任何年龄,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了解到我们这个新世界的前沿,使我们不致落伍。
他真正做到了科学普及的大任务,是值得其他科普杂志学习的,未免,不是人人都需要专业的杂志,大多数更期待看看整个世界
这是我对科学画报的看法,我期期都看
另外,我极推荐science&vie,中文杂志名为《新发现》,也是把枯燥语言化繁为简的好杂志,只是我这买不到.....真的很好,不骗你,里面的文章也令人过目难忘,绝不枯燥。让我们理解世界更好!
虽然也许帮不上什么忙,但这是我亲身的所得,希望对您有帮助

3. 我想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实习,请问该怎么做

要求文章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把读者带入现场,设立编辑规范,做好每篇文章的大标题、小标题、引言、抽言等;要求把知识融于话题中,提出了“由头+知识”、“事件+知识”、“人物+知识”的模式和“记者+学者+诗人+哲学家”的文体。突出图片和地图独立语言的作用,图片与文字并重,版面达到1︰1。要求精心选取图片并大量选取大尺度的航拍片,写好每张图片说明,充分表达图片信息,保证有足够的文字量和空间。地图是杂志的地理特色,除常用的平面图和晕渲图外,大量采用三维地形图、卫星影像图和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以及手绘图等。2000年第8期首次在专辑中赠送大幅单张地图区域综合性原则:以自然为核心的选题必须揭示其对人类的影响,而人文类选题的命脉则是梳理其兴衰传承的自然背景;差异演替性原则:所有自然的更替、人文的盛衰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无论是“以今证古”还是“以古喻今”的地理思维,都需要展示大尺度的时空变化;原创首发原则:研究性的选题制度以及专家型的制作队伍,确保杂志内容的原创性;而互联网检查制度,又保证了发表内容的独家性。一是要求杂志整体视觉设计风格的完整一致,保证杂志视觉形象的协调统一。二是强调信息传达的直接、有效。要求版面设计要有信息的切入点,要第一时间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自改版以来,逐步引入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网格设计理念,遵循视觉规律,通过理性的设计将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梳理,从而使编辑意图表现更加充分,读者阅读过程更加流畅。三是版面设计追求简约、灵性,有意味的设计形式,强调设计形式对内容的依附性,注重信息传达与阅读趣味之间的平衡,通过设计阅读的延展,拓展想象的空间,丰富阅读的体验。2005年10月号选美中国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厚达550页,专辑累积发行突破300万册,国家外文局将该期翻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意、西班牙、阿拉伯等文字,由外文出版社出版,面向全世界发售。2006年10月号“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410页,中文简体字发行突破100万册;英文版版权由境外公司取得,并以上下卷的形式在全球发行超过20万册;2007年10月号“塞北西域珍藏版”专辑366页;2008年10月号“东北专辑”386页;2009年10月“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400页。“中国最美的地方”专刊2008年7月成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社长李栓科说。“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员俱乐部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户外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户外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年底,《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高潮,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著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2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2-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万6。《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3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10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启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开讲。《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1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3月,与中华书局合作发行《中华遗产》杂志。5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推出《地震专辑》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8月,中国国家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9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1月非著名山峰颁奖典礼在贵州举行,并得到了贵州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中共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出席了颁奖典礼。3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致远协创达成合作共同推行“绿色工作”4个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LAMER海蓝之谜共同主了“珍爱海洋”摄影展。4月举第二届“飞羽瞬间”摄影大赛。6月杂志社与Jeep共同完成“极致之旅”之“2010重返冰河时代”,对中国的冰川现状做了一次大规模的系统考察。7月《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系列活动启动:收藏创刊号寻找传读世家重温最有影响力的观点征集改变最大的地方首届“校园行知客”挑战赛10月推出杂志社耗时1年制作的“海洋中国”专辑聚焦海洋。该期也是杂志总第600期。12月,中国国家地理IPAD全新客户端上线,用户可看到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博物杂志、行天下、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地理周报)等产品,《行天下》还增加了中国国家地理影视公司提供的视频延展内容。1月9日举《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周年庆典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国家地理六十周年庆典典礼”。与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及京城各大媒体的领导、院士专家、摄影师作者以及常年支持这本刊物的读者、广告商、发行商等近400位嘉宾共度60华诞。马艳丽和胡海泉出现在盛典现场。他们不仅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忠实粉丝,也是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保、提倡绿色出行的积极倡导者。此次他们接受邀请成为“中国国家地理荣誉会员”,将以的实际行动影响公众,共同珍爱我们的家园。2月,该刊刊发的关于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报道引起各方关注。3月,社长李栓科获第一届优秀出版人物;杂志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3-4月,该刊推出上下两辑《盐专辑》,用精美的大图片展示了“盐是一种景观”和“盐与健康”的主题,其间恰逢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抢购盐的风潮,该专辑选题被网友赞誉为“未卜先知,想不火都不行。”6月,联手Jeep,完成“非凡故事路”的年度品牌活动。9月16日,举最美山河水60年经典摄影作品展。12月荣获“全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先进单位”称号。4月,中国国家地理“百年追寻”图片展在伦敦举行5月,在香港举“四川最美的地方”大型图片展11月,“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南极1月8日举“我们的2012”嘉年华6月6日“中国国家地理号”首航北极

4. 《中国国家地理》所在的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应该可以算是是垄断竞争吧。

这个市场应该是指地理期刊市场,虽然整个杂志市场对它也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难以分析,所以应该只是看地理期刊市场的。

中国的地理期刊市场的话,两大巨头应该是《中国国家地理》所属的集团和《华夏地理》所属的集团吧。

《中国国家地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于1950年(原名《地理知识》,60年代末由于时代因素而停刊,1972年周总理主政后复刊,1998年开始改版,2000年改为现名,之后渐渐退出港台繁体版、日文版、英文版等)主办。因该杂志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此外,该杂志不时会有"特别策划"甚至是专题特刊,2005年起每年十月还会有内容是一般时候两倍多的豪华特刊。

该杂志社还有《中华遗产》和《博物》两大品牌,其中《中华遗产》由中华书局创刊于2004年,2008年归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其特色是偏重中国历史人文知识,与《中国国家地理》偏重自然社会知识形成互补;《博物》是由该杂志社于2004年创刊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此外,还有该社于2009年创刊的电子杂志《行天下》。更多关于杂志内容的信息,你可以找其官方网站或网络、贴吧等。其价格因素呢,《中国国家地理》在2009年以前是16元一本,2009年起20元一本(貌似因此失去了一些读者);《中华遗产》好像一直是20元一本;《博物》是10元一本,但其读者定位只是青少年;电子杂志《行天下》是5元一本。上述价格都是零售价,订阅价或网购价可能会打七折至九折这些都是每月一期。
《华夏地理》呢,创刊于2001年,原名《华夏人文地理》,2006年6月起改为现名,2007年7月开始与创刊于1888年的美国《国家地理》版权合作,和全球32个版本同步刊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内容。零售价好像一直是20元,每月一本。

《华夏地理》属于《时尚》杂志社。该杂志社由国家旅游局主管、中国旅游协会主办,拥有主办刊物《时尚》、《时尚先生》、《时尚家居》、《时尚旅游》、《时尚健康·女士》、《时尚健康·男士》,合办刊物《时尚芭莎》、《华夏地理》、《钟表·时尚时间》。就我所知,其中的《时尚旅游》应该也可算做地理期刊杂志,零售价也是20元。

其他地理杂志,还有《国家人文地理》、《中国国家天文、《环球科学》、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双月杂志《地图》等等,你去书店或邮局报亭逛逛就能看到很多。如果要考虑更全面的话,还可以把一系列书名同样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图书考虑在内。这一系列图书,在当当网上输入“中国国国家地理”就能找到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我现在也没太多时间去找了,不好意思。

以上这么多,都可算是从其市场供给方面的考虑。此外还有市场需求、杂志社除出版杂志之外的生存条件(比如杂志里的广告收入,工作人员情况分析,针对读者的各种讲座和旅游活动等等,我不太了解,所以不好多说)。

市场需求,就是从各种杂志的读者群来考虑。就我个人臆测,《中国国家地理》的特色读者多是些对地理等方面知识需求较强的人群,如各种相关职业人员,或许还有一大批像我这样既有求知欲又有考试功利心的高中、大学学生。除此以外就是各种地理等知识的爱好者,这些人群应该是可以算做有竞争挖掘潜力的读者群了,他们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我之前所说的各种杂志的一种或多种;当然我所谓的这些特色读者也是可能转而购买《华夏地理》等其他杂志的。《中国国家地理》和《华夏地理》的主要不同应该是,一个是中国国内的权威知识界的杂志,介绍内容偏重国内,而一个是与美国地理杂志巨头有版权内容合作的杂志,其国外内容比《中国国家地理》多,但我觉得内容较杂较具休闲性,不像《中国国家地理》那样视角深入、专题较多。

世界市场格局,我不清楚,但是无论硬件还是软件,《中国国家地理》实在是不能和188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地理》相比的。

再深入的研究应该留给你了,我也没这么多时间再写了!

5. 求国是论衡丛书列表,19部的那个版本。

国家安全:中国的安全空间与21世纪的国略选择作者:倪健民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ISBN:750781565X/9787507815658出版时间:1997.12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研究-中国 战略思想-国家安全-研究-中国 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
再造中国:中国百年大走势作者:辛向阳,董明,倪建中主编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ISBN:7800940705/9787800940705出版时间:1993.1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社会主义革命-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中国 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

人文大国:影响世界历史的大国与人文精神作者:周树兴,杨恒达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ISBN:7507815668/9787507815665出版时间:1997.12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人文地理学民族学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地理»地理学理论

海洋中国:文明重心东移与国家利益空间作者:倪健民,宋宜昌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ISBN:7507815684/9787507815689出版时间:1997.12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海洋资源-资源开发-经济战略-中国 资源开发-海洋资源-经济战略-中国 经济战略-资源开发-海洋资源-中国 海洋-关系-国家安全-中国 国家安全-关系-海洋-中国 更多同类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学/地球科学

人文小国:小国的地缘支点与人文精神作者:周树兴,杨恒达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ISBN:7507815676/9787507815672出版时间:1997.12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人文地理学-研究-世界 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地理»地理学理论

大国诸侯: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作者:辛向阳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ISBN:7508720458/9787508720456出版时间:2008-1-1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中国政治

风暴帝国:解读世界史上版图最大的蒙古王朝作者:宋宜昌,倪建中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ISBN:7507815641/9787507815641出版时间:1997.12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成吉思汗-1162-1227-生平事迹 蒙古(古族名)-古代史 古代史-蒙古(古族名) 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中国古代史

百年恩仇:两个东亚大国现代化比较的丙子报告作者:辛向阳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ISBN:7800888029/9787800888021出版时间:1996(1997重印)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中日关系-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史-中日关系现代化-对比研究-中国、日本更多同类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

东西论衡:天平上的中国作者:辛向阳,倪健中主编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ISBN:7800886514/9787800886515出版时间:1995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 第一辑主题项: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综合平衡-中国 经济发展-地区经济-综合平衡-中国 更多同类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

国家地理:从地理版图到文化版图的历史考察作者:倪健民,宋宜昌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ISBN:7507815625/9787507815627出版时间:1997.12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历史地理-中国 地区演变-政治地理学-中国 文化地理学-中国 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地理»世界地理

文明中国:把怎样的一个国家带入21世纪作者:倪力亚,倪健民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ISBN:7800888754/9787800888755出版时间:1996-10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社会主义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国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国 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

首都中国:迁都与中国历史大动脉的流向作者:辛向阳,倪健中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ISBN:7507815633/9787507815634出版时间:1997.12丛编项:《国是论衡》丛书主题项:首都-历史地理-研究-中国 历史地理-首都-研究-中国 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地理»世界地理

南北春秋:中国会不会走向分裂作者:辛向阳,倪健中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ISBN:7800886506/9787800886508出版时间:1996(1997重印)丛编项:国是论衡 丛书 第一辑主题项:政治-研究-中国 经济-研究-中国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

大国诸侯: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作者:辛向阳撰著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ISBN:7800886522/9787800886522出版时间:1996(1997重印)丛编项:国是论衡 丛书 第一辑主题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国 政权-作用-中国 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世界政治

人文中国:中国的南北情貌与人文精神作者:倪建中 编出版社: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ISBN:7508720482/9787508720487出版时间:2008-1-1丛编项:再现国是论衡精品丛书主题项:文化-中国文化更多同类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国文化

6. 找一本介绍中国各城市历史的书,人文,特产的书有吗

1、《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是根据中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要求,为全面打造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影响力,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组织实施的“十三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

根据中央的有关要求,《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拟于“十三五”时期开始,通过2-3个五年计划,实现334个地级市的全覆盖。其中,“十三五”时期拟计划出版100个城市分卷。

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0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与疆域、行政区划及其变迁、政治中心的分布与变化、人口分布与变迁、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工矿业分布与发展、城市与交通、商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以及历史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与历史背景等。

3、《走遍中国》是一本实用的原生态自助旅行指南,书中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人文、风光、地理信息,精彩的大图附有原始的拍摄数据,让摄影爱好者获得更多有用的参考信息。

4、《读城记》,易中天在2003年首次出版的城市散文集,于2018年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新版,记录了北京、上海、厦门、武汉、成都、广州六座城市 的城市面貌。

5、《中华文化史》是2005年12月1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作者冯天瑜、何晓明。本书从地理背景、经济土壤、社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成机制,以及自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段内中华文化自发生到一统、多元、隆盛、内省、融合、陈暮开新、烂熟式微、蜕变新生的发展历程。

7. 求荐相关书籍,关于地理知识等方面的。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的《中学地理复习考试地图册》综合版,我高中就用的它,挺好挺全的,建议你用

8. 中国古书特别的多,中国各城市历史的书,人文,特产的书有哪些

1、《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是根据中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要求,为全面打造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影响力,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组织实施的“十三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

根据中央的有关要求,《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拟于“十三五”时期开始,通过2-3个五年计划,实现334个地级市的全覆盖。其中,“十三五”时期拟计划出版100个城市分卷。

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0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与疆域、行政区划及其变迁、政治中心的分布与变化、人口分布与变迁、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工矿业分布与发展、城市与交通、商业发展与空间布局,以及历史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与历史背景等。

3、《走遍中国》是一本实用的原生态自助旅行指南,书中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人文、风光、地理信息,精彩的大图附有原始的拍摄数据,让摄影爱好者获得更多有用的参考信息。

4、《读城记》,易中天在2003年首次出版的城市散文集,于2018年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新版,记录了北京、上海、厦门、武汉、成都、广州六座城市 的城市面貌。

5、《中华文化史》是2005年12月1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作者冯天瑜、何晓明。本书从地理背景、经济土壤、社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成机制,以及自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段内中华文化自发生到一统、多元、隆盛、内省、融合、陈暮开新、烂熟式微、蜕变新生的发展历程。

9. 介绍中国所有城市地理、文化、人文的书籍是什么书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来系自统的介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文、地理等情况。
我国各地的地方志也是这方面书籍,不过就是数量太多,比较繁琐,你可以购买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我国分省地图册,有大概讲述各省的地理、人文、风土人情等。

10. 中国经济地理的科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书名:中国经济地理
ISBN:703006511
作者:吴传钧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定价:70
页数:482
出版日期:1998-3-1
版次:1
开本:16开
包装:精装
简介: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原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主编。全书分全国总论和区域分论两篇共22章。与以往经济地理教科书按传统国民经济各部门论述的形式所不同的是,本书总论部分着重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带有全国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和建议,包括环境、资源、人口、粮食、能源。运输、工业化和城市化等8大方面的论题;区域分论部分,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类型地区进行分析,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岛,国内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塞上江南的宁夏,热带风光的西双版纳,干旱区的新疆和河西走廊,我国经济联系紧密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区,条件富有特色的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以及边疆重点建设地区的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分别论述了各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等。
本书图文并茂、资料丰富、内容新颖、论述严谨,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可读性强,可供地理、经济、国土规划、区域开发、农林牧、工交业等方面的科研、教学与生产部门的有关人员,以及有关决策管理者和广大经济地理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序一
《中国人文地理丛书》序二
前言
上篇发展问题研究
第一章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国土与区位
第二节复杂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自然资源丰富而人均拥有量低
第四节保护环境实施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人口
第一节中国人口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人口的构成
第三节劳动人口
第四节人口的分布、迁移和流动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水资源
第一节中国水资源量
第二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与跨流域调水
第三节水资源的年际、年内变化和水旱灾害
第四节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日趋严重
第五节水资源的利用率低而浪费大
第六节地下水利用不合理
第七节城市缺水严重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土地与粮食
第一节土地资源
第二节粮食问题
第三节农业的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能源
第一节中国能源总述
第二节煤炭
第三节石油与天然气
第四节电力
第五节农村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工业发展与布局
第一节中国工业发展与结构变化
第二节工业宏观区位决策方针与工业布局
第三节工业发展和布局的基本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交通运输与通信
第一节发展历程
第二节交通网现有水平评述
第三节交通网布局
第四节客货运量及邮电业务量时空分布
第五节交通运输与通信业仍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第六节交通发展与布局的若干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城市化
第一节中国城市发展与设置
第二节城市化基本特征及其过程
第三节中国城市体系基本特征
第四节农村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
第五节中国城市发展新动向
第六节中国城市发展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下篇区域发展分析
第九章经济区域发展分异
第一节自然、农业、经济区划
第二节区域发展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东北区
第一节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第三节再造综合性的大农业基地
第四节边境地区开放、开发与区域发展
第五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黄淮海地区
第一节区域发展条件综合分析
第二节农业综合开发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节工业发展与布局
第四节交通网布局与沿海港口建设
第五节城市化与中心城市建设
第六节跨世纪持续发展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黄土高原
第一节黄土高原的地理特色
第二节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三节开发整治黄土高原的战略意义
第四节黄土高原开发整治方针及其实施设想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宁夏
第一节回族自治区:中国的穆斯林省
第二节天下黄河富宁夏:水土与能源的组合优热
第三节北部川区:富饶的塞上江南
第四节南部丘陵:贫困的西海固
第五节中部干旱风沙区:地广人稀的资源富集带
第六节走向开放的市场经济:前程似锦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河西走廊
第一节自然条件和资源概况
第二节开发历史
第三节区内古绿洲废弃的基本原因及其启示
第四节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及治理途径
第五节水资源潜力与社会经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新疆
第一节双重区位与地缘格局的深刻变化
第二节待开发的资源大省
第三节显著的绿洲农业经济特色与国家重要农牧业基地建设
第四节工业体系与交通网络
第五节城镇体系的建立与旅游业发展前景
第六节走持续发展之路,争取后来居上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西藏“一江两河”地区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
第二节人口与社会经济
第三节区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四川盆地
第一节区位特点与资源优势
第二节经济发展态势与空间经济格局
第三节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第四节经济发展的方向、任务与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长江三角洲
第一节长江三角洲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
第三节农业与食物保障体系建设
第四节交通运输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第五节城市体系与城市化过程
第六节长江三角洲的持续发展
第七节长江三角洲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珠江三角洲
第一节优越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人口笛密的侨乡
第三节对外开放的前沿与近水楼台的区位
第四节繁荣的商品经济
第五节庞大的外来人口
第六节发达的交通运输
第七节繁荣兴旺的城市
第八节光辉的发展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海南岛
第一节资源与经济环境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布局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篇西双版纳
第一节地理环境结构特征
第二节经济开发与生态变化
第三节环境建设与旅游业发展
第四节纳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香港
第一节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的经济
第三节日渐淡化的殖民地特色
第四节与内地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
第五节香港经济前景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