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日照市经济与人文地理

日照市经济与人文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2-13 06:33:41

『壹』 日照的人文地理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做为“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它专是我国历史上最悠属久的地区。早在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群居于此,所以日照也被称为“亚洲最早出现的城市”。
日照旅游资源丰富,素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近年来一直保持了一级大气、一类海水、饮用水合格率100%的环境优势;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64公里的优质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这里既有新开发的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著名的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万平口海滨旅游区,还有号称,“奇秀不减雁荡”的五莲山、“黄海小九寨”的九仙山、“江北第一竹”的竹洞天、莒县的浮来山风景区等。

『贰』 日照市,算是几线城市啊

中国城市分四线:一线:北、上、广、深、重
二线:经济大省省会、计划单列市、经济实力前50的地市
三线:其他地以上城市
四线:一般地级市
(以下是资料引用)
一线城市是指对本国的经济和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的大都市。在城市规模、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一般均领先于其他城市。在商业活动中,企业也会将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城市称为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的划分没有固定的标准。既可按行政级别划分,也可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划分。
常见说法
中国目前被普遍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简称京沪穗鹏(或北上广深、京沪深穗)。这几个城市无论是金融、商贸、高科技、对人才的吸引力都位居中国大陆前四,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将带动整个中国大陆的发展。
同时中国最常被提及的所谓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房地产市场。常规或主要的指标包括经济地位、城市规模(人口,面积等)、城市级别、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等。
很多媒体报道所谓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一线城市说法其实就是源于房地产市场。
一线城市
一线强北京上海(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一个经济中心,无争议)
一线广州深圳(南粤双雄,实力旗鼓相当,公认一线)
准一线天津(原本属于二线强,近几年国家重视、发展极快,步入准一线)
二线城市
二线强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都属于区域中心城市)
重庆(直辖市)
杭州(经济发达、副省级)
青岛大连宁波(三个经济发达的计划单列市)
二线中济南哈尔滨长春(剩下的三个副省级城市)
厦门(计划单列市、规模小所以只能是二线中)
郑州长沙福州(经济发展较好的三个非副省级省会城市)
乌鲁木齐昆明(国家重点发展的边疆国际化城市)
兰州(西北重工业城市、兰州军区)
苏州无锡(最发达的两个非省会地级市)
二线弱南昌贵阳南宁合肥太原石家庄呼和浩特(七个实力相当的省会城市)
准二线佛山东莞(两个制造业经济强市)
唐山(环渤海重工业大城市)
烟台(环渤海重要港口、经济强市)
泉州(闽南经济中心城市)
包头(重工业大城市)
三线城市
三线强
银川西宁海口洛阳南通常州徐州潍坊淄博绍兴温州台州大庆鞍山中山珠海汕头吉林柳州
三线中
拉萨保定邯郸秦皇岛沧州鄂尔多斯东营威海济宁临沂德州滨州泰安湖州嘉兴金华泰州镇江盐城扬州桂林惠州湛江江门茂名株洲岳阳衡阳宝鸡宜昌襄樊开封许昌平顶山赣州九江芜湖绵阳齐齐哈尔牡丹江抚顺
三线弱
本溪丹东辽阳锦州营口承德廊坊邢台大同榆林延安天水克拉玛依喀什石河子南阳濮阳安阳焦作新乡日照聊城枣庄蚌埠淮南马鞍山连云港淮安丽水衢州荆州安庆景德镇新余湘潭常德郴州漳州清远揭阳梅州肇庆玉林北海德阳宜宾遵义大理
四线城市
剩余的所有城市

『叁』 来说说日照这个城市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东南部,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日照东临黄海,西靠沂蒙,北连青岛,南接江苏,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
日照现为山东省17个地级市之一,全市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日照经济开发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6个区县处,有54个乡镇、街道,2981个村居,总人口280万。市人民政府驻东港区,邮编276800,行政区划代码371100,区号0633。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养之地,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历史文化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夏、商时期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

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祐二年(公园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金(南宋)翰林日照状元张行简在祝贺日照由镇升县时写到:

"大定二十四年,闻莒州升日照镇为县。喜不自胜,欣然命笔。

《山海经》曰:“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 。《纪年》亦云:“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 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日照历史悠久,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两城,是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属东夷,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明代属青州,清代属沂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胶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政府。1940年3月,中共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隶属滨海专员公署。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划归沂水行署、胶州行署、临沂行署。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6月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陶文化源远流长。在日照境内目前发现的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缕孔。如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丹土遗址所出土的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

日照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历来有太阳崇拜的习俗。

据考证,《山海经》中记载的羲和祭祀太阳的汤谷和十日国就在日照地区。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上的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大羿陵、老祖象、东方神龙、老母庙、石鸡、石椅、石磨、日晷等与太阳崇拜有关的遗迹。莒县凌阳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现的大量太阳纹,都充分证明日照地区东夷先民的太阳崇拜传统。《后汉书,方术列传,赵彦》记载:莒有五阳之地: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等地名,都是古莒国太阳崇拜的直接证据。莒县博物馆苏兆庆先生在“夷人崇日与秦始皇东巡琅琊”一文中说:“特别是东夷民族对太阳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历史传承,不少有关太阳来历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于民间”,“主要崇拜太阳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汤谷(亦称旸谷)一带,是太阳神赐福下民的圣地”。“用史迹和考古资料对这些古代神话进行印证,可能汤谷就在东海之滨的琅琊一带。这里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断四时,并将这种原始历法用于发展农业和航海事业”,“祭日活动,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

日照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让农民获得了丰收,据说 后来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锅饼,薄的就叫煎饼,这就是山东大煎饼的来历。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词谱曲,由著名歌唱家范淋淋演唱的<<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获得全国新歌比赛大奖,被中央电视台选项为每周一歌.

新中国的成立为日照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日照市人民经过50多年的奋斗,使日照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行政区划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日照划归沂水专署。1953年8月,又划归胶州专署。1956年5月,改属临沂专署。1984年4月,石臼港办事处建立。1985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日照县和石臼办事处改为日照市,5月正式办公。1989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1月5日对外正式办公。1992年12月7日日照市设区带县,将原属临沂地区的莒县和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同时成立东港区。1993年5月29日设立岚山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8月20日,成立日照开发区。

1995年9月12日,省政府批复设立山海天旅游度假区。2000年底,根据省统一规划,实施乡镇撤销和合并计划,共撤销、合并18处乡镇,撤销汾水镇,新成立安东卫街道。2001年,又先后撤销虎山乡、棋山乡、洛河乡,设置虎山镇、棋山镇、洛河镇。

目前,日照市共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岚山区、日照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6个街道,46个乡镇。 人口民族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284.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人口出生率9.99‰,人口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长率3.24‰。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274.09万人。

根据2000年11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人口268.62万人),东港区114.8万人,五莲县50.3万人,莒县103.5万人。人口密度为506人/平方公里。全市共有家庭户878647户,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96人。男性为135.1万人,女性为133.5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21。民族构成方面,汉族人口268.26万人,占99.8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491人,占0.13%。全市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4591人,占2.40%;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25.85万人,占9.62%;接受初中教育的94.39万人,占35.14%,接受小学教育的88.54万人,占32.96%。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城市名片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体育经济,提出了“打造水上运动之都”的战略构想。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水上运动条件,日照市规划建设了“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国际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具备全部水上运动项目的竞赛设施条件,可以满足国际、国内重大水上运动赛事的需要,已被批准为“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指定训练场地,列入省委、省政府申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水上比赛场地。已先后成功举办了2004年全国帆船锦标赛、2005年国际欧洲级帆船世界锦标赛、2005年世界帆板精英赛、2005年全国青少年帆板锦标赛、2005年全国翻波板锦标赛等一系列重大水上体育赛事,还将承办2006年国际470级帆船世界锦标赛、2007年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热身赛和11届全运会部分水上比赛项目。水上运动正在成为日照对外形象的鲜明标志。

日照市把“生态建市”作为城市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运用生态的理念规划建设并管理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迅速扩大的同时,日照市始终保持 “ 蓝天、绿树、碧海、金沙滩 ” 的环境优势,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生态城市特色日渐突出。近几年日照的空气、饮用水、海水质量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连续6年获得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地级市第一名,在2004年8月份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全国11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排行榜中,日照排名全国第七。通过几年的建设,日照市已全面完成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矿山土地复垦、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系列创建等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2005年10月16日,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组宣布:日照市2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二类考核标准,同意通过考核验收。日照市也成为山东省首个地级全国生态示范区,为今后全国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日照交通
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路优势。历史上日照沿海曾商旅云集,石臼、涛雒等为著名商埠,1885年《日照县志》描述的“江淮红粟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表明当时的石臼所已是黄淮地区重要的商贸口岸。作为鲁南地区的直接出海口,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沿海主轴线和日(照)西(安)沿桥经济带主线在此相接,素有"两港通四海,一线系亚欧"之美誉。日照交通发达,运输便利,集港口、铁路、公路运输于一身,是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日照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岚山港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两港不冻不淤,陆域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可建设泊位166个,吞吐能力可达到5.8亿吨,特别适宜建设十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日照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呈“两横两纵”格局,与全国交通干线相连。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横穿鲁南,跨越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直达中原腹地,贯穿日照的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北起中俄边境,南至海南省,纵贯中国南部沿海主要城市。菏日铁路东与日照港、岚山港相接,西与陇海、兰新铁路相汇,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可直达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胶(州)新(沂)铁路纵贯日照,是中国东部沿海铁路大动脉。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自然地理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总面积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

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境内段长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潍河贯穿五莲县、莒县,境内段长121.4公里,流域面积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内大河,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060平方公里。

『肆』 日照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怎么样

日照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日照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多信息和资讯。

『伍』 日照市的经济山东东排第几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
1 青岛市 3206.58 15.7
2 烟台市 2402.10 17.0
3 济南市 2185.09 15.7
4 潍坊市 1720.88 16.5
5 淄博市 1645.16 15.8
6 济宁市 1456.09 16.4
7 东营市 1450.31 17.0
8 临沂市 1404.86 16.3
9 威海市 1368.53 15.9
10 泰安市 1012.17 16.5
11 德州市 1003.38 16.4
12 聊城市 839.45 17.3
13 滨州市 829.02 17.4
14 枣庄市 757.88 16.4
15 菏泽市 537.68 17.1
16 日照市 505.87 16.9
17 莱芜市 287.29 16.1

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
1 青岛市 225.77 28.0
2 济南市 128.17 20.7
3 烟台市 112.42 29.2
4 潍坊市 88.50 26.4
5 济宁市 81.53 23.2
6 淄博市 80.60 25.7
7 威海市 70.08 21.8
8 临沂市 58.26 23.5
9 泰安市 51.67 30.2
10 东营市 48.09 24.8
11 滨州市 45.12 41.3
12 枣庄市 37.00 31.6
13 德州市 35.72 18.1
14 聊城市 33.64 30.4
15 菏泽市 30.03 47.4
16 日照市 20.76 42.5
17 莱芜市 19.26 32.2

2006年工业利税总额(亿元)比上年±%
东营市 769.81 29.9
烟台市 520.72 28.2
青岛市 411.69 25.3
淄博市 340.61 24.7
潍坊市 286.67 28.9
济宁市 248.41 22.6
济南市 228.65 27.5
威海市 213.15 13.1
德州市 190.27 28.1
枣庄市 169.98 36.8
泰安市 161.33 37.5
滨州市 157.96 38.8
临沂市 156.39 33.8
聊城市 145.64 53.3
莱芜市 65.51 33.0
日照市 58.09 93.9
菏泽市 42.13 49.9

2006年山东省各市人均GDP排名

东营 80572元
威海 54741元
青岛 40082元
淄博 39170元
济南 37035元
烟台 36955元
莱芜 22983元
滨州 22405元
枣庄 20483元
潍坊 20010元
德州 18243元
泰安 18074元
日照 18066元
济宁 17976元
聊城 14727元
临沂 13639元
菏泽 6041元

『陆』 各位同仁 谁知道山东日照市 这个城市经济怎样 知名度怎样

很好啊 从长远来看很有发展潜力. 环境很好 人均指标很高

『柒』 日照的经济介绍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地处我国沿海中部、山东半岛南翼、黄海西岸。北与青岛市接壤,南与连云港市相邻,隔海与韩国、日本相望。1985年3月设立县级日照市,1989年6月升格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现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岚山办事处、日照开发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52个乡镇、街道,2992个行政村(居),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总人口275.33万。日照被称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一、充满活力的日照港二十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为了开发中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扩大对日本的煤炭贸易,在日照市兴建了现代化深水大港--日照港,修筑了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当时称为兖(兖州)石(日照市石臼所镇)铁路。日照港(原称石臼港)经过不断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综合性港口,跻身全国十大港口之一。兖石铁路沿黄河北岸西进,与陇海铁路平行,经过河南省新乡市、山西省侯马市,横跨京沪、京九、京广、焦柳四大南北铁路干线,进入陕西省西安市,与陇海--兰新铁路并轨,全长1267公里,设计运输能力到2000年为7000万吨。从此,黄河北岸新开辟了一条东西交通大动脉,中西部地区又增添了一条新的出海大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东部呈现出明显的"Y"型的双通道格局。经过科学论证,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外经贸部于1995年7月30日正式确立日照与连云港同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并决定将日照--西安沿桥经济带的开发建设纳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之中。国家三部委在批复中指出:"随着我国西安至日照又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的开通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按照培育和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联合打通对外开放通道、促进陆桥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意增加日照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并同意将新亚欧大陆桥表述为: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和日照等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国际大通道。

日照市作为东方桥头堡,从港口的水深、陆域、腹地三要素,以及城市的发育条件和世界海运发展趋势看,有其突出的优势:

(1)建设国际深水枢纽大港的条件得天独厚。日照市拥有两个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均是我国大陆海岸可数的深水良港,两港湾阔水深,不淤不冻,岸线稳定,地质条件良好,无台风登陆,建港和航运条件十分优越。

两港可建设各类泊位200多个,吞吐能力可达1.5~2亿吨,特别适合开发建设10~3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深水大港良址。其中日照港岸线外延1公里,自然水深达一13米,低潮航道水深一15米,乘潮水深一18米以上,现10万吨级码头前沿水深一17米,天然锚地水深一18米以上。纵观当代国际集装箱大型枢纽港或转运中心,都有很好的水深条件,如安特卫普为一15米,香港为一14米,高雄为一14米等。日照两港的建港条件完全可以和它们相媲美,有条件建设第三、第四代,乃至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专用泊位,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与桥头堡地位相适应的大型集装箱枢纽港或转运中心。

(2)交通枢纽地位初步形成。铁路货运已通达全国。铁路客运,日照市已经开通了日照--北京、日照--哈尔滨的旅客列车,日照--西安、日照--上海的旅客列车也即将开通。高等级公路与全国相连,日照--荷泽的高速公路横穿鲁南,跨越京沪、京福高速,已到达河南省边境;同(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海南省三亚市)高速公路日照段已经动工建设。海运航线通达世界各国,还开通了日照至韩国釜山、日本大阪、香港、美国旧金山的航班。

(3)港区陆域开阔平缓,便于港口多功能综合开发。日照两港不仅航道港池水深条件好,而且港区陆域开阔平缓;仅日照港区可供开发建设的用地就达30多平方公里,适宜布置堆场、仓库和港口配套设施,有利于港口多功能的综合开发,是发展仓储业、中转加工、临海工业和流通贸易的理想之地。

(4)直接腹地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快速发展。日照--西安铁路大动脉的形成,日照两港的直接腹地扩展到鲁南、豫北、晋南及陕西关中的16个地市,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与青岛港、连云港的腹地不相上下。这一地带煤炭(鲁西南煤田、晋南煤田、焦作煤田)、油气(中原油田、陕北油气田、晋南气田)、建材(鲁南水泥、石材)、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

(5)水资源丰富,自然环境良好。日照是山东省及华北少有的富水地区,年平均降水量917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1.71亿立方米,占山东省全省的6.15%,人均占有量是全省的2倍。各类蓄水工程拦水总量为16.5亿立方米,城市供水充足。沭河、沂河又提供了可靠的后备水源。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依山面海,景色秀丽。良好的自然环境,为日照桥头堡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纵观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南有缺煤之弊,北有缺水之忧,许多港城或区位不适,腹地不广;或港池较浅,陆域狭窄,发展空间不足。像日照这样拥有区位、深水港、腹地、陆域、能源、水资源等综合优势的实属难得,有条件成为国际枢纽港、商贸中心和大型临海工业基地。

日照东方桥头堡建设的基本构想。日照市处于我国大陆沿海脐部,在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面对沿桥地带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日照市确立了"立足桥头,面向世界,服务腹地,以港兴市"的战略思想。东方桥头堡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明确三大目标,突出两大特色。

三大目标:即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把日照建设成为东联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大市场的海陆交通"枢纽",成为内陆腹地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逐步成长为陆桥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两大特色:即突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两大特色。到2010年,努力把日照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现代化、多功能、国际性的港口城市,成为陆桥经济带名副其实的东方桥头堡。

在东方桥头堡建设中,突出抓好以下四个重点:一是坚持"以港兴市"的方针,加快建设国际枢纽大港。日照东方桥头堡地位的确立,决定了日照两港将向着国际性港口迈进。"十五"期间,日照港要完成三期工程和煤码头二期工程,建设第三代、第四代集装箱船专用泊位和10~20万吨级矿石专用码头。到2010年,力争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跻身于国际枢纽大港行列。积极促进日照--西安大通道的复线与电气化工程,尽快形成与桥头堡发展相适应的集疏运系统。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载体功能,更好地发挥桥头堡在陆桥区域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二是依托大港口、大腹地,建设与桥头堡地位相适应的商贸中心。努力开发港口的物流、商贸、旅游等功能,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进一步完善、壮大对外经贸经营管理机构,发展保税体系,争取建设保税区和港口自由贸易区,加速发展中转加工、仓储业务,加速发展城市商业、金融业、信息业、旅游业,积极培育证券、房地产和劳务市场等,使第三产业有一个质的提高,力求为腹地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充分发挥港城的窗口优势,努力提高开放层次。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培养一批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创汇农业基地和创汇企业集团,以整体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借鉴特区和浦东新区的经验,加快日照、岚山两个开发区建设,努力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形成"热点"投资区,使"三资"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加大改革力度,抓好与国际经济的全面接轨。尽快建立起开放型的现代港城产业结构,当好沿桥地带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四是以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为总抓手,推动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不断完善和发展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积极建立各类科研机构,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切实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技兴工、兴农、兴海、兴社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四兴一高"工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保护好日照的"蓝天、绿地、碧水、金海岸"。努力走出一条新兴港城经济与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为桥头堡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捌』 日照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哪

日照抄市临海而建,风景优美袭,茶香远飘;在省内与临沂和潍坊及青岛毗邻,日照还是纵贯欧亚大陆的铁路干线东方之桥头堡;日照港、岚山港年吞吐量过亿吨,挤身全国亿吨大港行列。这一切都说明日照有很好的发展潜力,相信在未来一定时期日照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就目前来说城市化进程不足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城市人口相对较少,制约了很多行业的发展,也由于人口少需求关系的影响,导制市场配备项目不完善,与相邻的临沂和青岛相比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而吸引外来投资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地劳动力的多少,日照是一个注定要成为一个大城市的,从城市面积及规划可用土地来看,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无论是从交通、航运的硬件到政策、教育的软件来看,发展骨架已成型,最重要是强健体质,增加肌肉了,所面临的发展趋势急需内陆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只有想法吸引内陆劳动力的进入以及通过有效的图径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解放出来,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来,参与到二、三产业中来,才能使日照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

『玖』 日照市以什么为主体经济

依托港口优势,临港工业快速崛起。以钢铁、能源、机械制造、船舶修造、浆纸、食品加工、粮油加工、木制品加工、石油化工等为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了日照特色的临港工业体系,工业主导地位得到确立并日益突出,经济结构实现了战略性调整。2010年,38家临港工业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为954.6亿元、75亿元、53.9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3.4%、36.5%、37.7%。
临港工业将以“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为发展模式。在巩固改造提升现有临港工业的基础上,以加快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规划建设为重点,集中培植钢铁及配套产业、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工业,加快打造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
全市沿海有渔业乡镇9处,渔业村152个,渔业人口11.5万人,渔业劳动力5.4万人。各类捕捞渔船3245艘,总功率18.08万千瓦,其中185马力以上的渔船达到497艘。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06家,其中冷藏企业154座,日冷冻能力9500吨,日冷藏能力5.5万吨。全市从事水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11家,水产品精深加工车间面积达12万平方米,各种加工生产线100多条,加工设备200多台(套),是山东省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到2005年末,全市实现海洋产业总产值260亿元,年均增长28.57%;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28.6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53%。2005年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65.03万吨,渔业总产值41.15亿元,水产业产值13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11.85%、15.62%,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33.97%。全年出口水产品9.4万吨,出口创汇2.8亿美元,增长33.3%。
60年代末“南茶北引”成功,日照市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茶叶1200吨,均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几年列全省第一。
日照市桑园面积13万亩,年产蚕茧8000吨,分别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二位,所产白长丝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声誉,单茧丝长度居全国之最,平均长度比全省平均长100多米。
森林资源种类较多,覆盖率已达到26.9%,南方的毛竹、北方的落叶松都能在这里生长。境内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是以松类、麻栎混交林、矮林和阔叶杂木林构成的天然次生林植被。树木65科146属250种,主要是红松、槐、杨等用材树种和苹果、板栗、银杏等经济树种。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