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国土司王城简介

地理中国土司王城简介

发布时间: 2021-02-12 05:00:06

1. 美丽的云南简介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16年),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1)地理中国土司王城简介扩展阅读

云南地理环境

1 位置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北回归线穿过省境南部。该省的东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区。云南的国境线长4,060公里,与3个国家接壤:西面是缅甸(主要口岸是瑞丽),南面是老挝(主要口岸是磨憨),东南方是越南(主要口岸是河口)。

2 气候

云南省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3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

云南纬度和海拔相关。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m,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0.6℃左右。

2. 高句丽王城的简介

高句丽(gāo gōu lí)(gāo gōu 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也简称高丽(非后来王建建立的王氏高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边疆民族。周秦时期,高句丽的先人一直生活在东北地区。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高句丽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王朝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
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及墓室壁画,是已被历史长河湮没的高句丽所创造的辉煌文明的经典。 高句丽王城由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包括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这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也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
7000座高句丽时代的墓葬在高句丽王城外,位于群山环抱的洞沟平原上。许多墓室里线条流畅、内容丰富并具有传奇神话色彩的精美的壁画是这些古墓的特色所在,虽然距今已有千余年,仍然色彩鲜艳。洞沟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 将军坟的墓道朝向不远处的太王陵,太王陵的东侧矗立着被称为“东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是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永乐太王而建。碑石由一块方柱形巨石修琢而成,高6米多,四面环刻文字共1775个,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是高句丽保存至今最长的一篇实物文字资料。

3. 中国著名的土司王城有哪些,它们为何能够辉煌几个朝代、几百年

中国古代有好多土司王城,其中著名的土司王城有恩施土司城、湖南永顺老司城。

恩施土司城坐落与恩施市区,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家土司王城,是土家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AAAA级景区,同时也拥有"中华土家第一城"的美誉,去恩施旅游的热必去土司城看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土司王城也有他们的规章制度,只有拥有正确的王,才能带领他们的子民生后的更好,百姓生活好了自然会拥护他们的王,官以民为大,民以食为天,土司王城能够辉煌几个朝代是因为王城中的人有一条心。

4. 土司制度的简介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其义在于版羁縻勿绝,仍效仿唐权代的羁縻制度。政治上巩固其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于征收纳贡。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唐代的羁縻制度,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20世纪初,长达一千多年。(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

5. 求恩施最后的土司王史事

清政府的改土归流政策的实行给了土司王另外的出路。他们归顺了清政府。依然享有以前的权利。可以说是成了大的贵族。

6. 东周王城遗址的简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都于东周王城。由平王至景王加上后来的赧王专,先后有二十五王在此执属政达五百余年之久。
东周王城的规模、布局和演变,历代文献多有记载。但因年代久远,昔日壮观的景象如今已荡然无存。二十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寻找东周王城的踪迹,根据文献记载,在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涧河两岸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并在涧河东岸的小屯村发现了汉河南县城遗址。因汉河南县城与东周王城之间存在着沿袭关系,于是考古工作者就以汉河南县城城址为基点,很快在其外围找到了沉睡地下两多年的东周王城遗址。进而摸清了东周王城的具体位置、布局和范围。以后又多次在此区域有重要发现,特别是近几年在王城东部发现了大型车马坑和大型墓葬,揭开了东周王城陵区之谜,为了解东周王城的全貌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 。

7. 电视《土司遗城海龙屯》主要讲了什么

《土来司遗城海龙屯》是由源石姝丽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探索发现历史类型纪录片。

土司遗城海龙屯是一部由获得金鸡百花等多次纪录片提名的导演朱晶担任制片人,石姝丽导演的大型考古探索历史纪录片。本纪录片介绍了“杨氏政权”入播以来,发生在古时播州的那段历史,揭示末代土司杨应龙反抗朝庭背后的真正原因及平播战役的前因后果。

8. 末代土司的介绍

在中国西南来边陲的哀牢山上自,有一棵神奇的茶树,相传它生长了几千年。这颗神树所出产的茶叶只供给皇室享用。 哀牢山上居住着古羌人的后裔——哈尼人,他们世代守卫着这棵给哈尼人带来幸福、吉祥和财富的神树,千百年来他们也延续传承者制茶秘法。 明朝皇帝分封了十八位哈尼土司,而神树就在摩陀土司的领地上。这一棵神树,这一场分封,自此带给了哈尼人大大小小数也数不清的争夺与仇杀。

9. 土司城简介

恩施土司城
Enshi city of toast
恩施土司城
Enshi city of toast
恩施土司城
Enshi city of toast
恩施土司城
Enshi city of toast

10. 恩施土司城的介绍

恩施土司城,又称墨卫楼。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回方,距答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 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发展方略,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