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厦门中国地理位置

厦门中国地理位置

发布时间: 2021-02-10 11:35:25

⑴ 厦门在哪个位置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o04′04″、北纬24o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元朝时,曾设立“嘉禾千户所”。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为防御倭海相望。行政建制始于宋朝,隶属泉州府同安县辖下,因传说寇筑城,号“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7年(公元1650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驻兵岛上,称“思明洲”。康熙年间又改称“厦门”,设厅,直至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辛亥革命后1912年再称思明,设县;1913年复称厦门,立市。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列为福建省省辖市,至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94年被定级为副省级市。
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江北岸沿海部分地区和同安组成,属海港风景城市。其主体--厦门岛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由杏林湾和马銮湾分隔而成集美、杏林、海沧三个小半岛。地属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多雨,年均气温在21o左右。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
200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37.16万,41.85万户,其中城镇人口96.30万人,占总人口的70.21%。全市家庭户均规模3.28人,比上年缩小0.04人。男女性别比102.95∶100。年内出生人口1.24万人,出生率为9.17‰,比上年上升0.1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58万人,死亡率为4.25‰,上升0.25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2.80万人,其中:自然增长0.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3‰;机械增长2.13万人,机械增长率15.68‰,下降了2.25个千分点。据抽样调查,全市年末常住人口214万人。 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⑵ 厦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什么气候区

厦门是我国抄东南部的一座海港风景城市,位于东径118°04′04″、北纬24°26′46″,背靠漳州、泉州大陆、面对金门、与台湾、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厦门市由厦门本岛、鼓浪屿岛、九龙江北岸沿海地区及附近小岛、海域和同安县组成,总面积1516平方公里。(厦门本岛略显五边形,东西宽12.5公里,南北长约13.7公里,面积128.18平方公里。1955年10月,亦集海峡长堤筑成,使厦门本岛与大陆相连,成为半岛)。 厦门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温和多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21℃,(最冷的二月份,平均气温12℃左右,极端最低温度2℃左右;最热的八月份,平均气温28℃左右,极端最高温度38℃左右)。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关系,厦门每年平均受台风影响5-6次,且多集中在7-9月

⑶ 厦门地理

1.厦门商业街:有分散也有集中.
A.中山路周边,这是厦门传统的商业中心,以散货零售为主,中高档居多.
B.厦大附近,少量商业活动,档次居中.
C.厦禾路,从吕厝到眼科医院,都是商业比较繁华地段.
聚集地主要有:吕厝天虹商场,莲花路口,莲板国贸,火车站世贸,太平洋保险.
D.SM城市广场二期即将完工,规模也很可观.
E.湖里步行街人气也很旺,不过较为低端.
C.集美石鼓路,学生群体消费场所.
D.再有就是厦门几个比较大的项目:集美大学城,翔安火炬园,必然形成明显的局部商业街区.
2.住宅分布
A.岛内大多都是住宅区.集中分部于员当湖周边,前埔会展附近.几个大的社区,比如金尚小区,金鸡亭,等等.新规划将岛内东海域,也就是钟宅湾列为厦门的新门面,必然有较好的发展.
B.海沧在城市转移中,房地产发展的非常快.
c.集美也有较好的发展.
D.翔安火炬园也将带动新店附近的房产市场.
3.工业
A.湖里,老牌的工业区
B.同安,产值曾经是厦门第二.
C.杏林,台商主要投资区.
D,海沧,石化,重工业基地.
F.火炬圆电子行业居多.
G.前埔规划了光电产业园.
4.厦门交通总体说来还可以.
A.仙岳路整体改造.
B.翔安到厦门的隧道.
C.集美跨海大桥
D.杏林到厦门公铁大桥
F.机场快速通道.
这些都将明显改善厦门目前较滞后的交通状况.

⑷ 厦门地理位置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o04′04〃、北纬24o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内入容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
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⑸ 厦门岛的地理位置

厦门位于北纬 24°.4′ 东经118°.1′中国地图的位置在东南偏南的位置,就是在台湾下部台南市的对面。

⑹ 厦门的地理位置是靠近中国的哪个海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

⑺ 厦门的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

自然地理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o04′04〃、北纬24o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海相望。厦门由厦门岛、鼓浪屿、内陆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区以及同安等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国际性海港风景城市。
厦门的主体——厦门岛南北长13.7公里,东西宽12.5公里,面积约128.14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厦门港是一个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属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至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至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至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至9月份。
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http://ke..com/view/7614.html?wtp=tt#3

⑻ 厦门在中国地图上什么位置

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

⑼ 厦门自然地理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o04′04〃、北纬′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 、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元朝时,曾设立“嘉禾千户所”。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为防御倭海相望。行政建制始于宋朝,隶属泉州府同安县辖下,因传说寇筑城,号“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7年(公元1650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驻兵岛上,称“思明洲”。康熙年间又改称“厦门”,设厅,直至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辛亥革命后1912年再称思明,设县;1913年复称厦门,立市。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列为福建省省辖市,至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94年被定级为副省级市。

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江北岸沿海部分地区和同安组成,属海港风景城市。其主体--厦门岛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由杏林湾和马銮湾分隔而成集美、杏林、海沧三个小半岛。地属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多雨,年均气温在21o左右。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

200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37.16万,41.85万户,其中城镇人口96.30万人,占总人口的70.21%。全市家庭户均规模3.28人,比上年缩小0.04人。男女性别比102.95∶100。年内出生人口1.24万人,出生率为9.17‰,比上年上升0.1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58万人,死亡率为4.25‰,上升0.25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2.80万人,其中:自然增长0.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3‰;机械增长2.13万人,机械增长率15.68‰,下降了2.25个千分点。据抽样调查,全市年末常住人口214万人。 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历史沿革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通行闽南方言。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 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 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有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 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

⑽ 厦门市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厦门市,在福建省南部,与漳州、泉州相连,地处闽南金三角中部。

厦门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厦门港拥有多个港区和生产性泊位,已跻身国内大型一类港、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之列。

厦门地形以滨海平原、台地和丘陵为主。厦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地貌构成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于同安与安溪交界处的云顶山海拔1175.2米,为全市最高的山峰。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南面是厦门岛和鼓浪屿。云顶山为厦门市最高峰,云顶岩为厦门岛最高峰,日光岩为鼓浪屿最高峰。

厦门海域包括厦门港、外港区、马銮湾、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和东侧水道。厦门港外有大金门、小金门、大担、小担等岛屿横列,内有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屏障,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其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线约43公里,适宜建港的深水岸线约27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的海峡性天然良港,历史上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