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亚马逊河
❶ 世界第一长河,6992公里的亚马孙河,为何一座桥都没有
世界第一长河,6992公里的亚马孙河,为何一座桥都没有?巴西:你来试试
世界第一长河是那一条?反正咱家的长江以6300公里稳居第三,巴西的亚马孙河和非洲的尼罗河吵翻了天。
不过,巴西真的想要开发亚马孙流域的话,中国的路桥公司可以去给他们修路架桥,青藏高原都能征服,亚马孙热带雨林,自然不在话下。
更何况,我们已经有了经验。比如我们在孟加拉国建设了很多座恒河大桥。目前正在建设的帕德玛大桥,将成为孟加拉国最大大桥,总投资30亿美元,一旦建成,孟加拉国南部的21个县将从岛屿变成半岛。
开发并永续利用热带雨林,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期待亚马孙河的交通发展,让更多人能领略到这条神奇之河的魅力。
❷ 哪里有亚马逊河流域的鱼类和动物图片
亚马孙流域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猛兽是美洲豹,昆虫众多,比较独特的动物是貘(东南亚也有),犰狳,跗猴,箭毒蛙以及矛头蛇、捕鸟蛛等等。
鱼类名称:
最典型的是南美鳄龟、龙鱼、电鲶和箭毒蛙。
本图为箭毒蛙。
❸ 【国家地理.亚马逊巨鳄】National.Ge~种子下载地址有么有发必采纳
【国家地理.亚马逊巨鳄】National.Ge~种子下载地址:专
❹ 国家地理 亚马逊巨鳄 NATIONAL GEOGRAPHIC WILD AMAZONAS GIGANT JAWS怎么样
亚马逊鳄鱼的生存纪录片,包括如何筑巢、产卵等。一些吸血苍蝇趴在鳄鱼眼镜附近的镜头是够恶心的,挺好奇他们是如何拍的。真是精妙的食物链!
❺ 尼罗河和亚马孙河是人工运河还是自己行成的
都是自然形成的,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尼罗河(Nile)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
亚马孙河(英语:Amazon River;葡萄牙语:Rio Amazonas;西班牙语:Río Amazonas;又译“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由于河流长度测量方法并无定论,亚马逊河河长便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之一即为常见的6400公里。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比其他3条大河尼罗河(非洲)、长江(中国)、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州总面积的40%;支流的数超过1.5万条,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几乎大如整个澳大利亚。支流中,7条长逾1600公里;最长的是马代拉河,长逾3200公里。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面积约为印度两倍,海拔不超过200米。亚马逊河地势平展,故受大西洋潮汐影响的河段,长达966公里,远及奥比杜斯。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条河流在世界最长河流之位还存在争议:
尼罗河长度为6695公里,是公认的世界第一长河,由巴西,秘鲁两国组成的科考队经过长途跋涉,发现亚马逊河新源头,这个源头使得亚马逊河长度达到了6800公里,成为第一长河,但引起了专家们的争议。美国地理勘测卫星已证实世界第一长河为亚马逊河。
至今由不同地理学家测量所得的亚马逊河长度在6,259和6,800千米(3,889和4,225英里)之间。通常说,亚马逊河“至少”有6,400千米(4,000英里)长。尼罗河被报告过的长度在5,499至6,690千米(3,417至4,157英里)之间。通常说,它长“约”6,650千米(4,130英里)。
2007年,一项由巴西科学家进行的实地探险得出结论,亚马逊河实际上比尼罗河长65公里。巴西国家地理与统计局(IBGE)在2008年通过卫星图像再次计算了亚马逊河的长度。他们使用2007年被巴西科学家标定的源头来计算亚马逊河的长度,计算出的长度为6,992千米(4,345英里)。使用同样的技术计算出的尼罗河长度是6,853千米(4,258英里),尽管比以前的估计长些,但还是要比亚马逊河短。
但是,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到测量的结果,比如河流起点和终点的确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O(∩_∩)O谢谢
❻ 为什么巴西要保护亚马逊热带雨林
亚马逊河两岸密林莽莽。充沛的雨水、湿热的气候和长时间的强烈日照,给亚马逊河流域地区的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森林面积为3亿公顷,占世界现存热带雨林的1/3,其中87%%在巴西境内。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繁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有“生物科学家的天堂”和“地球之肺”的美誉。
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毫无节制的开发已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随着巴西本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移民涌入亚马逊雨林边缘地带。为了向大自然要地要粮,人们使尽了各种手段和各种工具,夺林造田。随着公路和铁路干线的不断延伸,农民更易深入原始密林中砍烧垦殖。在垦荒过程中,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森林,将树木砍倒,再放火焚烧。林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大多数养分并不在土壤里,而是储存于活着的植物中。森林烧光后,大部分养料就随风散去。在清理出来的土地上耕种,过一两季后,土壤不是耗尽肥力就是被雨水冲走,剩下的就是寸草不生的一片砂砾。跨国大企业则是看中当地丰富的铁、铜、铝土和其它矿产资源,不惜投入重金,大肆开采。
据巴西国家地理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亚马逊地区每年遭到破坏的雨林面积达2万3000平方公里。在过去30年中,这一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区的1/6已遭到严重破坏。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专家指出,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滥伐亚马逊的森林,并没有给巴西人带来更多的财富。他们只是填饱了肚子,带来的却是对大自然永远的创伤和难以弥补的伤害。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得土壤侵蚀、土质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巴西东北部帕拉州、阿玛帕州的一些地区由于林木被砍伐,生态被破坏,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
亚马逊热带雨林植被丰富,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多达1200种。然而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数年后,至少有50万至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雨林基因库的丧失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
对此,巴西政府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先后制定了多项环保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林区环境的保护与监测。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的优先目标之一。
巴西政府先后颁布了全国环境法和亚马逊地区生态保护法。在1988年所颁布的新宪法中,加入了有关环境问题的条文,规定亚马逊地区是国家遗产,国家负责为该地区的持续发展寻求出路。同时出台了保护生态平衡的相关细则,提出了政府和公民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巴西国家林业发展局也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对毁林烧荒给亚马逊森林造成严重灾害的个人或机构,将以破坏生态环境罪予以起诉,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和巨额罚款。与此同时,巴西政府加大了相关资金投入。1991年—2002年,政府为保护亚马逊地区生态和自然资源,累计投资近1000亿美元。
❼ BBC的一部记录片 从大江大河源头讲起的。叫什么名字
BBC不知道,好像国家地理有一部【National Geographic:Rivers and Life 国家地理:河流与生活系列】.长江,恒河,莱茵河,密西西比河,尼罗河,亚马逊河
❽ 世界第一长河是尼罗河,第二长河是亚马逊河.那么在长江没有被测量出长度的时候,哪条河是世界第三长河呢
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原来是第三长河
密西西比河位于北美洲中南部,全长公里,是世界第四长的河流,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它从美国明尼苏达州开始,流进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土质油黑,土壤肥沃。
在密西西比河漫长的流动中,密西西比河滋润着美国大陆41%的土地,水量也比任何其它的美国河流都要多。密西西比河也是千万的美国人饮用水的来源。
密西西比河是国家文化和娱乐休闲的宝库。每年,仅旅游、捕鱼和休闲娱乐产业的产值就能达到214亿美元,为流域各地提供了35万1千个工作岗位。密西西比河同时也支撑着价值126亿美元的航运业,提供相关工作岗位35,300个。全国一半的谷物和大豆都经由密西西比河上游运出。
密西西比河及其洪泛平原共哺育着400多种不同的野生动物资源,北美地区40%的水禽都沿着密西西比河的路径迁徙。
“密西西比”是印第安人的称呼,意为大河或众水之父.密西西比河还被人们叫做“老人河”。上个世纪20年代,百老汇音乐剧开先河的代表佳作《演出船》讲述了1887年密西西比河上一艘流动剧院船上发生的故事,该片中的名曲《老人河》唱出了源远流长的密西西比河及两岸人民的生活,在全世界流传了七十余年,至今不衰,感动了几代人。
流域各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密苏里州、肯塔基州、田纳西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路易斯安那州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刘少创博士通过卫星遥感影像的分析,结合源头地区的实地考察,确定了世界上10条超过和接近5000公里的大河的准确长度。刘少创的研究论文《全球主要大河长度量测》发表在《中国国家地理》6月号上。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刘少创的研究结果:尼罗河全长7088公里,为世界第一长河;亚马逊全长6575公里,名列第二。另外,黄河长度为5778公里,比法定长度长出314公里;黑龙江长度为5498公里,应列入世界5000公里长河之列。
列入世界5000公里长河之列的其他河流是:长江全长6236公里,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全长6084公里,叶尼赛河全长5816公里,额尔齐斯-鄂毕河全长5525公里,刚果河全长5118公里。
接近5000公里的大河是: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909公里。
❾ 尼罗河和亚马孙河究竟谁长
尼罗河长度长
亚马逊河流域面积广
❿ 请问在亚玛逊河水中的食人鱼是不是水中的霸主(没有天敌)
(*** 真正在自然环境下又有几条食人鱼被电鳗所食 因为在电鳗的菜单里 食人鱼并不是它们的主食 它们真正的天敌是原产地的旱季连续4~6个月不下雨的季节 一些被大太阳蒸发的只剩下浅浅少少的水 成群的鱼 食人鱼在池塘里挣扎 而当地的数种水鸟及凯门鳄争相捕食的画面 都可在国家地理频道或是探索频道上看到而上列所述的天敌是”电鳗”实在是没有根据的说法)
食人鱼
学名:Pygocentrus nattereri (Serrasalmus nattereri)
英名:Red piranha
分布:安地斯山脉以东、南美洲的中南部河流;巴西、圭亚那的沿岸河流。在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盖亚那、巴拉圭、乌拉圭、秘鲁及委内瑞拉有发现的纪录。
食人鱼(又名食人鲳)栖息在主流、较大支流,河宽
甚广、水流较湍急处。成鱼主要在黎明和黄昏时觅食,以昆虫、蠕虫、鱼类为主,但其有些相近种只吃水果和种子(***吃植物的不是近似种 是同科不同属也不同种的克罗索马(Colossoma)属的黑银板红银板)。活动以白天为主,中午会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
成熟的食人鱼雌雄外观相似,具鲜绿色的背部和鲜红色的腹部,体侧有斑纹。有高度发展的听觉。两颚短而有力,下颚突出,牙齿为三角形,尖锐,上下互相交错排列。咬住猎物后紧咬著不放,以身体的扭动将肉撕裂下来,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牙齿的轮流替换使其能持续觅食,而强有力的齿列可引致严重的咬伤。
繁殖期时会将卵产在水中的树根上,卵具黏著性。一次可产上千颗的卵。亲鱼会有护卵的行为,受精卵在9~10天之后孵化(***这里写9~10天孵化 后面写36~48小时孵化 真的是前后自相矛盾 )。河水的氾滥情形会影响其繁殖的成功率。
食人鱼常成群结队出没,每群会有一个领袖,其他的会跟随领袖行动,连攻击的目标也一样。在乾季时,水域变小,使得食人鱼集结成一大群,经过此水域的动物或人就容易受到攻击。
(***当旱季来临时 水域变小 这时的食人鱼当然是最危险的 每条鱼都很饥饿 它们会先把水中的鱼吃掉 但是如果碰到游泳比较慢或是在水面挣扎的动物例如蜥蝪 水蛇 水豚(南美洲最大的啮齿动物) 被同巢欺负而掉入水中的白鹭鸶幼鸟…等 一定会整群的把任何入水的动物 吃到只剩下一堆白骨)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血的气味是引发大群食人鱼攻击的主因,但也有人认为是受伤动物所造成的噪音和水花引起它们的注意。
揭开“食人鱼”的神秘面纱
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原产亚马逊河,共有20余个不同品种。其中具有代表性也是目前在国内各市场俏销
的品种被称为红腹食人鱼,它们体型小巧,一般为25公分左右,色彩美丽,拥有墨绿色的鱼背,浅绿色的鱼体,火红色的腹部,性格却极为残暴。食人鱼长著锐利的牙齿,一旦被咬的猎物溢出血腥,它就会疯狂无比,用其锋利的尖齿,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般疯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为止。
在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食人鱼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在食人鱼活动最频繁的巴西马把格洛索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鲳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鲳的攻击。食人鱼因其凶残特点被称为水中狼族、水鬼。
在亚马逊河流域,牧民放牧牛群,遇到有食人鱼的河流,就会把一头病弱的牛先赶进河裏,用调虎离山计引开河中的食人鱼,然后赶著牛群迅速过河。而作为牺牲品的老牛,不到10分钟就被凶残的食人鱼群撕咬得只剩下一副白骨残骸。当地土著人借用其凶残的特点,在护城河中放养食人鱼,以抵挡猛兽的侵袭,并把它们供为神。
食人鱼颈部短(***一般的硬骨鱼类 大部份都无颈部 ),头骨特别是腭骨十分坚硬,上下腭的咬合力大得惊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能把钢制的钓鱼钩一口咬断。平时在水中称王称霸的鳄鱼,一旦遇到了食人鱼,也会吓得缩成一团,翻转身体面朝天,把坚硬的背部朝下,立即浮上水面,使食人鱼无法咬到腹部,救回一命。(***这段真的蛮夸张的 )
记者在南宁市海底世界亲眼目睹了食人鱼的“残暴”。数百尾食人鱼在一个长20多米的玻璃池内成群结队畅游。这些食人鱼自身不过七八厘米长,却在短时间内将管理人员放入的一条重达1公斤的草鱼吃得仅剩骨架。为了观赏者的安全,这个鱼池的外面专门标上了“危险请勿伸手入内”的警示语。
文章说,食人鱼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河流裏去猎食其他鱼类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因为河水实在混浊,能见度通常不超过1米,而食人鱼发起攻击时离猎物的距离不能大於25厘米。另外,为了对付食人鱼,亚马逊河流域还有许多鱼类在千百年的生存竞争中发展了自己的“尖端武器”。例如,一条电鳗所放出的高压电流就能把30多条食人鱼送上“电椅”处以死刑,然后再慢慢吃掉。另一鱼种刺鲶(**也就是异型 琵琶鼠家族 Loricariidae )则善於利用它的锐利脊刺,食人鱼要想对它下口,刺鲶马上脊刺怒张,使食人鱼无可奈何。
广东省环保局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处助理调研员云永利对记者说,目前环保部门对食人鱼可能对我国生态造成破坏的担忧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是担心水族馆一旦管理不力,容易造成食人鱼流入当地江河湖水中;其二是担心作为家庭宠物,食人鱼一旦失宠会被人们拿到野外放生;其三,由於食人鱼在我国国内有较大的市场,且饲养容易,利润丰厚,会有人建立大型或较大型的人工饲养基地,而这种基地一旦经营不善,或食人鱼在国内市场失宠,大量食人鱼流入自然环境就很难避免。(***在美国渔业署 这些食人鱼是被列管的是严格禁止进口的)
根据资料显示,食人鱼是卵生鱼类,繁殖并不困难,且一年可繁殖多次。食人鱼对水质没有特殊要求,弱酸性水质即可饲育良好,
雌鱼在产卵期可产出3000至5000粒鱼卵,受精卵经过36至48小时就可孵化出仔鱼,而仔鱼在48小时后吸收完体内的蛋黄素后就会自己摄食(**这一段好像跟我写的很像… )
,幼鱼经过15至18个月即发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