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研究课题

人文地理研究课题

发布时间: 2021-01-18 02:04:43

A. 关于南京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专业。能不能提供一些导师信息 以及他们的研究课题大多偏向什么

人文地理专业3个方向,导师研究差异比较大。张小林老师偏土地规划,陆老师是经济地理,黄老师旅游方向。这是3个方向最牛的老师

B. 简述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谢谢各位的回答了

按照两分法来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按照三分法来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回理。主张答区域地理学和部门地理学相结合,以地表复杂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时间演变规律和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再细分下去就是从学科体系上说了。

C. 有关初中地理的研究性学习

地理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指出:“要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在各种学习方式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拟类似地理科学研究的方式,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地理研究性学习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个(见示意图)

前期准备阶段

实践体验阶段

表达交流阶段



笔者以为地理研究性学习有以下基本特点

一、自主性与合作性

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只是扮演“指导者”,“帮助者” 的角色,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则是学习过程的直接“参与者”,“主人翁”,表现在学生选题的自主性,课题研究小组组成成员的自由性,学生研究课题的自觉性,更主要地是学生主动广泛获取未经处理的第一手资料,并自主分析整理资料,提取信息,有效地表达、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照片、论文、多媒体演示报告等)。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非一人之力,非一蹴而就。师生、生生、师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机会比较多,有利于形成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考虑别人的需要、意图,另一方面使学生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结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形成“1+1>2”的合力,很好地完成研究性课题。

二、开放性和整合性

开放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学习器官的全方位开放,动脑——让学生自由想,动手——让学生自由做,动口— —让学习自由讲;2.学习时间的开放,不以课堂40分钟为限;3.学习空间的开放,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都是学生学习的空间;4.学习目标的开放性,不以书本知识为惟一的目标,同时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的培养;5.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内容来源于地理学科、社会生活及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本身。从大多数学生选择和研究的课题来看,有自然地理问题、人文地理问题,还有跨学科的问题等。如“二百河水污染状况调查”、“‘农家乐’度假旅游状况调查”、“何家沟民间故事村调查”、“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成因调查分析”等等。

地理研究性课题虽然需要学生以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为主,但因地理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关联性和交叉性,因此,要求学生灵活利用、整合各科知识,综合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如“武当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前景调查”,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生物、历史、文学、宗教等知识。

三、过程性与实践性

地理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在过程中,一是更重视参与:诸如思维方式的展开,知识的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判断等环节,二是重视应用:强调学生应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三是重视体验: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活等研究性学习过程,也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这种直接体验中产生的感悟与阅读地理课本或听教师讲解产生的感悟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四、乡士性和社会性

由于受知识层次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同时考虑到学生年龄、时间、经济、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在本地收集资料和进行实地考察比较容易做到,研究成果容易被当地部门重视,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还可以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和采纳,最易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五彩缤纷的生活景观,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会引起他们的探究心理。从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确定的研究课题看,绝大部分课题都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反映国计民生的热点。如:“城区农贸市场调查分析”,“洋快餐与传统快餐异同分析”,“汽车工业在十堰发展前景分析”、“郧县柳陂‘菜蓝子工程’调查”等,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掘,展现地理学所具有的很多社会价值和应用功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思辩性与创新性

地理研究性学习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发展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用辩证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调查收集到不同的信息,需要从不同角度对问题展开辩证分析,从而达成共识。如“十堰市中巴车是否该停运调查”,研究小组同学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查,收集到不同观点,正反方各抒己见,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最后提出:限制中巴车上牌,限制行驶路线等几种方案。

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更多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以及尝试用已有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生在实地考察分析中产生了顿悟和灵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建设性意见,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如研究小组在对我市最大一家超市“京华超市发展状况调查”中发现,在我市最大的太和医院(三甲医院)附近,没有一个大型的超市,这里交通便利,需求量大,同学们提出建议:在这里设点,并提出除经营常规的商品外,还可经营鲜花、报刊零售,汤药熬制等项目,以满足医院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需要。研究小组的建议受到商家重视,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

书本知识有限,生活道路漫长。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地理研究性学习,无疑将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人为金,不如教人以点金术。“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去创造的地方。”

D. 地理研究报告怎么写

人文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人口、资源、经济、交通、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等。
就从重庆的这些方面写吧~

E. 陆俊元的人文地理论文“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的战略影响分析”采用什么方法论,如何使用这种方法论

(1)联系工作实际
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
(2)选题适当
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
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
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
(3)选题要新意
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F. 地理课题:饮食习惯的地理成因

我国复饮食习惯的南北差异,是由于我制国南北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显著差异。南船北马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其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因此为适应“水乡”的船舶运输便应运而生。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马匹除了提供乳肉产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驯化为代步工具,成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G.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周围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现象)

现阶段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以下热点:1)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2)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因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能源消费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3)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4)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未来,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和能源资源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同时,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日趋严重。面对以上挑战,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发展。鉴于国情,我国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前一阶段国际市场超过50美元/桶的高油价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问题。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

1. 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
随着世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199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为26.5万亿美元(按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2000年达到34.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7%。根据《2004年BP能源统计》,1973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57.3亿吨油当量,2003年已达到97.4亿吨油当量。过去30年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8%左右。

2. 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
过去30年来,北美、中南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六大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均有所增加,但是经济、科技与社会比较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两大地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北美由1973年的35.1%下降到2003年的28.0%,欧洲地区则由1973年的42.8%下降到2003年的29.9%。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能源消费占世界的比例由1973年的68.0%下降到2003年的55.4%。其主要原因,一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向低能耗、高产出的产业结构发展,高能耗的制造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二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节能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3.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
自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增长。初期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持续上升,石油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超过煤炭,跃居一次能源的主导地位。虽然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但世界石油消费量却没有丝毫减少的趋势。此后,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缓慢下降,天然气的比例上升。同时,核能、风能、水力、地热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渐被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到2003年底,化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约占87.7%,其中,石油占37.3%、煤炭占26.5%、天然气占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仍保持较低的比例,约为12.3%。

由于中东地区油气资源最为丰富、开采成本极低,故中东能源消费的97%左右为石油和天然气,该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之首。在亚太地区,中国、印度等国家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中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高达68%左右,故在亚太地区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偏低(约为47%),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亚太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石油、天然气所占比例均高于60%。

4. 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
根据《2004年BP世界能源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565.8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占63.3%,北美洲占5.5%,中,南美洲占8.9%,欧洲占9.2%,非洲占8.9%,亚太地区占4.2%。2003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6.97亿吨,比上年度增加3.8%。通过对比各地区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可以发现,中东地区需要向外输出约8.8亿吨,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石油产量也大于消费量,而亚太、北美和欧洲的产消缺口分别为6.7亿、4.2亿和1.2亿吨。
煤炭资源的分布也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截止到2003年底,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844.5亿吨,储采比高达192(年),欧洲、北美和亚太三个地区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区,三个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2%左右。同期,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75.78万亿立方米,储采比达到67。中东和欧洲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两个地区占世界总量的75.5%,而其他地区的份额仅分别为5%~7%。随着世界一些地区能源资源的相对枯竭,世界各地区及国家之间的能源贸易量将进一步增大,能源运输需求也相应增大,能源储运设施及能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将日益受到重视。

二、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趋势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预测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世界能源需求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势。伴随着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量的增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灰尘颗粒物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日趋严重。据EIA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2001年达到239.0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
面对以上挑战,未来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将向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1. 多元化
世界能源结构先后经历了以薪柴为主、以煤为主和以石油为主的时代,现在正在向以天然气为主转变,同时,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也正得到更广泛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能源供应成本和可供应能源的结构变化决定了全球能源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天然气消费量将稳步增加,在某些地区,燃气电站有取代燃煤电站的趋势。未来,在发展常规能源的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受到重视。在欧盟201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风电要达到4000万千瓦,水电要达到1.05亿千瓦。2003年初英国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书》确定了新能源战略,到2010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发电总量的比例要从目前的3%提高到10%,到2020年达到20%。

2. 清洁化
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未来世界能源将进一步向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能源的生产过程要实现清洁化,而且能源工业要不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也将逐步增大。在世界消费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6.47%下降到2025年的21.72%,而天然气将由目前的23.94%上升到2025年的28.40%,石油的比例将维持在37.60%~37.90%的水平。同时,过去被认为是“脏”能源的煤炭和传统能源薪柴、秸杆、粪便的利用将向清洁化方面发展,洁净煤技术(如煤液化技术、煤气化技术、煤脱硫脱尘技术)、沼气技术、生物柴油技术等等将取得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一些国家,如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已经关闭其国内的所有煤矿而发展核电,它们认为核电就是高效、清洁的能源,能够解决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

3. 高效化
世界能源加工和消费的效率差别较大,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潜力巨大。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未来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将日趋提高,能源强度将逐步降低。例如,以1997年美元不变价计,1990年世界的能源强度为0.3541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吨油当量/千美元,预计2010年为0.2759吨油当量/千美元,2025年为0.2375吨油当量/千美元。
但是,世界各地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例如,2001年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强度仅为0.2109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2025年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预计是发达国家的2.3~3.2倍,可见世界的节能潜力巨大。

4. 全球化
由于世界能源资源分布及需求分布的不均衡性,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越来越难以依靠本国的资源来满足其国内的需求,越来越需要依靠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供应,世界贸易量将越来越大,贸易额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石油贸易为例,世界石油贸易量由1985年的12.2亿吨增加到2000年的21.2亿吨和2002年的21.8亿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46%,超过同期世界石油消费1.82%的年均增长率。在可预见的未来,世界石油净进口量将逐渐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2.96%。预计2010年将达到2930万桶/日,2020年将达到4080万桶/日,2025年达到4850万桶/。世界能源供应与消费的全球化进程将加快,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将积极加入到能源供需市场的全球化进程中。

5. 市场化
由于市场化是实现国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的最佳手段,故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世界各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世界能源利用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政府直接干涉能源利用的行为将越来越少,而政府为能源市场服务的作用则相应增大,特别是在完善各国、各地区的能源法律法规并提供良好的能源市场环境方面,政府将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利比亚等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在不断完善其国家能源投资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这些国家能源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境外投资者进行投资。

三、启示与建议
1. 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洁化的能源利用道路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能源资源储量结构的特点及中国经济结构的特色,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大可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中国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勘探生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国家。鉴于我国人口多、能源资源特别是优质能源资源有限,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
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一方面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立能源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建立我国能源安全的预警机制、能源储备机制和能源危机应急机制,积极倡导能源供应在来源、品种、贸易、运输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扩大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源生产、运输、采购、贸易及利用的全球化. 楼主,看我粘贴的这么辛苦,采纳我吧 ——czh制作。

H. 初中地理小课题题目有哪些

您是指详细的题目还是大的方向呢?
初中地理主要分为两部分,世界地回理和初中地理,世界地理主要是答各大洲地形、气候、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介绍以及各大洲主要国家的人文地理的介绍。中国地理主要是分章介绍我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气候地形、工农业、商业、旅游业、再是我们国家的四大分区。

I. 人文地理研究课题有哪些

这是高一下期的课程。我给你说说我的想到的吧:①近现代人口增长快的原因。②如何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③如何促进工农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④区域发展的因素。 这些完全是教材上的,需要掌握的知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