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国家地理龙泉寺

中国国家地理龙泉寺

发布时间: 2021-02-05 17:09:11

① 最近大雨比较多,我想去一些景色秀丽的地方玩,哪里比较好ps:最好没有太大雨而且不是很热。

束河古镇
束河镇的格局与丽江古城相似,仿佛另一个缩了水的大研镇,只是这里更加幽静,被踩踏得光滑的青石板路面,清澈的泉水围着村子潺潺地流过。出了丽江古城往北,有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依山傍水的束河古镇。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大石桥、大觉宫至今还保留完好,里面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佛教中的人物形象。建于清代的龙泉寺供奉的是皮匠祖师,因为这里曾经是丽江皮具的聚散地。与现在的大研镇相比,这里更多了一分宁静,如果你喜欢丽江古城,就一定会喜欢这里。

广西涠洲岛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东南26海里的北部湾海面上,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相对国内其它海岛来说,涠洲岛游客少且价格底。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熔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岛上生活着很多渔民,他们世代以捕鱼为生,石斑鱼、大对虾、海参,这些海产品价格低廉而且新鲜。在岛的深处还居住着当地特有的少数民族,有着很浓郁的民族色彩,可去探访。
浮潜看珊瑚,环涠洲岛浅海生长有众多的珊瑚礁体群,活珊瑚种类繁多,色彩艳丽,素有海底花园之称,喜欢浮潜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些美丽的珊瑚。不会潜水的朋友可以在下午租上一条小船,在船上观赏。
滴水丹屏,滴水村西面临海处一座悬崖,高十余米,由火山喷浆堆积而成,经长年风化,形似人头像,威严地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崖壁泉水终年滴泻如珠,故名“滴水”,当地很多婚纱照的外景地都会选自那里。
海边紫外线强,注意防晒。喜欢潜水的朋友需要自备浮潜装备。中国海钓协会在涠洲岛设有海钓基地,喜欢海钓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东极岛
东极岛属于舟山群岛,在浙江省东北部,杭州湾口东海中。舟山群岛是我国沿海最大的岛群,由嵊泗列岛、马鞍列岛、崎岖列岛、川湖列岛、火山列岛、中街山列岛等千余个岛屿组成。其中“中街山列岛”,就是当地人所称的“东极”。
海上看日出这恐怕是每个喜欢旅游的朋友都经历过的事,想看的第一缕阳光是怎样升起的吗?那就来东极岛吧,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一个与众不同的体验。在这些小岛中穿行,感受渔民质朴的生活,享受阳光和海浪。这里没有知名海岛的人群和喧嚣,相对低廉的价格,安宁的小岛,是出行不错的选择。
喜欢海钓的朋友一定带上钓具,舟山群岛是一个非常棒的海钓场所,十几斤的海鱼很常见。

内蒙古阿尔山
大兴安岭西南麓的内蒙古阿尔山,万山叠翠,碧波潋滟。据当地人介绍说,在远古时期阿尔山地区的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火山活动为阿尔山留下了丰富的地质遗迹,也为阿尔山创造了极为宝贵的自然财富,形成了许多神秘、奇特的景观,令人叫绝:有联合国***保护区、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山熔岩景观石塘林;有世界最大、可洗可饮的矿泉群;有世界罕见的天池群,七座天池形状各异;有大兴安岭最高峰摩天岭;还有天气在-40℃以下也不结冰的严冬不冻河。

萝北
萝北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我国的一个边陲小镇。这里有小兴安岭绵延的原始森林,每逢秋季,漫山的红叶将山林装点得犹如童话世界。这里有鸟儿和野生动物的天堂--大湿地,是天鹅、丹顶鹤等各种珍贵野生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在这里,黑龙江穿越过小兴安岭,在森林的衬托下显得尤为雄浑。这里是古肃慎人发源崛起之处,楛矢、石砮在这里发明使用,黑水靺鞨在这里与中原互通往来,阻断鹰路古战场的硝烟在这里点燃,女真人五大部落在这里生息繁衍。在国内众多的黄金线路中,萝北并不出名,但正因为他的不张扬和内敛,散发出的迷人气质,深深地吸引我们去探访小兴安岭密林中的美丽。
俄罗斯风情游,萝北县是一个口岸城市,在此出境去俄罗斯旅游非常方便,不用签证,只需带上护照,交到当地旅行社,第二天即可出境。一般来讲出境的城市有阿穆尔捷特、比罗比詹、哈巴罗夫斯克等。喜欢收藏的朋友可以去转转,那儿的旧货市场能淘到不少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俄罗斯游费用:一日游700元左右,两日游1000元左右,三日游2000元左右,五日游3000元左右。不过,萝北并非主流的旅游城市,接待能力有限,去之前记得要提前预定宾馆。

黔东南
关于黔东南地区,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扑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

稻城亚丁
秋天的稻城亚丁,五彩斑斓,野花、青稞、红草地和谐地搭配在一起,充满了热情、期望和绚丽,构成了秋季稻城亚丁最独特的美丽。多姿多彩的景色,丰富灿烂的色彩、迷人的红色枫叶。冬季的高原更多的是苍茫,黄灿灿的草原,还有耀眼的阳光,夜晚灿烂的星光。

安多藏区
举目是起伏于海拔至少五千米的高度,这里就是人们习惯上所指的雪域高原。上千年前,吐蕃王朝版图的中心;千百年来,人们可望不可即的藏传文化的神秘,多半也就徘徊在这片辽阔的青藏高原之间。正因为如此的家园、如此的大地,为了在如此的天地之间取得生存的平衡,藏族人早早就有了信仰:把天地间的千头万绪,都付诸于崇拜。处处可见僧侣的身影;信仰与生活,在这里并没有分别。
我们说取得平衡,在藏民的心灵深处,却是取得连系,一种外人难以理解、摸索不透的,精神上最高的皈依。穷他们的一生,就在这世间最高海拔、关山阻隔的家园上,与世人保持着距离。同属三大藏地之一,康巴藏区不同于安多、不同于卫藏,康巴深处横断山脉中,无非高山、无非纵谷,最让人难以亲近,造访藏区,比起卫藏、比起康巴,安多平易近人多了。

南迦巴瓦雪山
南迦巴瓦曾经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雪山之一,位于西藏南部的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平均海拔只有2000米左右,含氧量较西藏其它地区较为丰富,旅行社一般都无此线路。南迦巴瓦地区雨季较长,一般从5月延续至9月,同时云量也很大,峰体终日云雾缭绕。在秋冬季节为旱季,晴天多,雨天少,更容易让神山揭开面纱,展露出来。但人们都说看雪山是要有佛缘的,像梅里、珠峰……常只有有缘人才能有幸目睹真容。在这个秋天,踏上这片雪域高原,去看看神山的面容吧。
另外,位于直白村附近有一处纯天然的温泉不可不试,雅鲁藏布江小拐弯也是必去的地方之一,体力好的朋友还可以去南迦巴瓦大本营看一看,以上这两个地方需要请当地的向导带路。

林芝
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著称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异常丰富的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山高水长,人力难及,原始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净土之一。森林原始景观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玛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树蕨”以及百余种杜鹃等等应有尽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的绿色基因库”之称。其中布裙湖一带还是传说中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② 有那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龙口市 [鲁]烟台市
龙山区 [吉]辽源市
龙山县 [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龙川县 [粤]河源市
龙门县 [粤]惠州市
龙马潭区 [川]泸州市
龙安区 [豫]安阳市
龙井市 [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龙凤区 [黑]大庆市
龙华区 [琼]海口市
龙文区 [闽]漳州市
龙州县 [桂]崇左市
龙江县 [黑]齐齐哈尔市
龙岗区 [粤]深圳市
龙沙区 [黑]齐齐哈尔市
龙里县 [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龙岩市 [闽]
龙亭区 [豫]开封市
龙南县 [赣]赣州市
龙城区 [辽]朝阳市
龙泉市 [浙]丽水市
龙泉驿区 [川]成都市
龙胜各族自治县 [桂]桂林市
龙海市 [闽]漳州市
龙陵县 [云]保山市
龙港区 [辽]葫芦岛市
龙游县 [浙]衢州市
龙湖区 [粤]汕头市
龙湾区 [浙]温州市
龙潭区 [吉]吉林市

湖南省 茈江的 神龙岛 .香港的九龙 .山东的龙渠沟 .杭州 黄龙洞 . 湖南 溆蒲的龙谭 .湖南 张家界 龙山 .湖南省 沅陵 龙口井

龙的地名
北京带龙的地名很多,粗略的统计一下,就有二百多个。无论城区,还是郊区、县,不分山地还是平原,几乎哪个区县都有龙地名。
在北京龙地名中,有的是街巷胡同,如龙头井街、二龙路、上龙巷、龙家胡同等。有的是村镇聚落名,如青龙桥镇、龙湾屯、龙门庄、龙背村等。有的是山名,如龙山、九龙山、蟠龙山、龙骨山等。有的是水名,如大龙河、龙潭湖、白龙潭、龙眼泉等。有的是风景名胜名,如龙庆峡、龙门涧、白龙潭、黑龙潭等。还有的原是寺庙宫观而演变成地名,如龙王庙、龙泉寺、回龙观等。这些带龙字的地名,真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类似这些龙地名,还只是正被使用的今地名。另有一些龙地名已被废弃或更改变成历史地名,例如龙庆州便是一个。当时今延庆县在辽金时名缙山县。因元仁宗诞生于县内香水园,所以元仁宗即位后,便将缙山县升格为州,因为过去的皇帝被视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出生和登基当然都是喜庆之事,所以将缙山县名改为龙庆州了。明朝初年,龙庆州被废除,到永乐年间重新在这片土地上设州置县时,便将州名改为隆庆州了。即把“真龙天子”的“龙”改为“兴隆”的隆,因为在明朝统治者的眼里,元代帝王决不能是龙,虽然只改了一个字,读音也一样,但意义却完全不同了。到明朝隆庆年间,为避明穆宗年号之讳才将隆庆州改为延庆。元朝的龙庆州这个龙地名虽已变成历史地名,但是它的美名,今又复活,又成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的佳名,这就是龙庆峡。
如果大家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北京的一些龙地名可以组成一条地名龙。在已消失的龙地名中就有一处地名叫“一条龙”,那是现在崇文区的山涧口街。虽然一条龙不复存在,但许多的龙地名中还可组成今天的一条龙。北京现有龙地名中哪些可以组成一条龙呢?
首先是龙头。大兴县礼贤乡有个村庄,相传是明朝建立的,名字就叫“龙头”,这个村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个庄的北面有一道沙岗,是历史上永定河泛滥淤积而成的。这道沙岗高四、五米,占地十余亩,横卧如龙,人称“龙身”。后来在沙岗前建了一座庙,庙前有两个泉,如同龙眼。由这个庙演变成村庄,就取了“龙头”这个名字。另外,西城区有一条西北东南向的斜街,名字就叫龙头井街。据说这条街原来有一眼水井,叫“人头井”,井的附近有座古庙,香火不太旺盛。清朝时有一年大旱,滴水如金,但人头井的水却一直很旺。有一天有人来井上提水,见井里有一个龙头在晃动着,好像正在吐水,消息传开,人们争相观看,于是人头井便改名为龙头井。原来的古庙也改为祭祀龙王的庙,香火大盛。其实,井中哪有什么龙头,而是庙殿上的鸱吻倒映在井水里,形成龙头而已。有的同志根据出土墓志进行研究,认为龙头井这个地名是由龙道乡演变来的。龙道乡是唐代幽州城北郊的一个地名。唐幽州城大致位于今广安门一带。龙道、龙头,读音相近,所以说龙头井是由龙道乡演变来的,还是较为可信的。这样说来,龙头井这个地名的历史就悠久了。
龙头上有龙嘴、龙眼、龙角、龙须。在北京的龙地名中,除了不见龙角以外,还真有龙眼、龙嘴、龙须的地名呢!昌平县高崖口乡小碾村有一常年吐着甜水的泉就叫龙眼泉。门头沟区大峪南不远有一个水库,名字叫龙口水库,口即嘴也。崇文区有名的龙须沟,从天坛以北、以东,向东南流出北京城外。这条龙须沟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大概因为北京城是明清两代的都城,是自命为“真龙天子”的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因此这条河道也就有了龙须沟的美名。解放前,这是一条污物漂流、蚊蝇孳生的臭水沟。解放以后,立即进行彻底整治,变成一条清水沟,人民艺术家老舍以此沟的变化为题材,写下了著名的《龙须沟》剧本,后拍成电影。虽然现在的龙须沟改造成地下暗河,但位于其上和两侧新建的街道和居住区却仍沿用它的名字命名,如龙须沟路、龙须沟北里等等。
龙头长在龙身上,北京的龙地名中,与龙身有关的就是龙背村、龙骨山。龙背村位于海淀区的西北部,西依金山,因山势颇似龙背,村名由此而得。龙骨山是中外驰名的一座山,在房山区周口店西。因山上盛产中药龙骨而得名。这些龙骨是怎么来的呢?大家都知道,大约在五、六十万年前,在这座小山上的天然洞穴里,居住着一种原始人类,这就是“北京人”、在距今大约十万年前,这里又有新洞人生活。在距今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也生活在这座山顶部的洞穴里。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都是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他们死了以后尸骨存留在洞穴中变为化石。同时,他们捕杀的大量的动物骨骼也在洞穴中堆积起来,变成化石。由于古人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将这些化石误认为龙骨遗骸。它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因为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在山上的洞穴中生活居住的时间很长,有几十万年之久,因此这座山上出产的龙骨就很多,人们就称这座山为龙骨山。从本世纪二十年代首次发现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之后,龙骨山便中外驰名。因为它是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的故乡,是研究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的科学基地。
大家都知道龙有四只龙爪。但北京的龙地名中,只有两个与龙爪有关,一个是宣武区的龙爪槐胡同,在陶然亭公园西边,一个是朝阳区的龙爪树,在小红门北,这两个龙地名的由来,显然与树形有关,也就是说,龙爪槐胡同曾生长着形似龙爪的槐树,而龙爪树村生长的是什么树,单从地名上看不出来,想必也应该是槐树。因为倒垂槐的树形的确像龙爪。
既然北京的龙地名中有龙头、龙口、龙眼、龙须、龙骨、龙背、龙爪,这不正是一条地名龙吗?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的龙地名这么多呢?这还得从“龙”字的含义中去找答案。
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生活在大海、江河或深渊巨潭中,能兴云作雨,造福人类,所以人们都崇拜它,迷信它。哪里有深潭碧水,人们就称之为“龙潭”。哪里有旺盛的泉水人们就视为“龙泉”。哪里有深涧峡谷之出口处,人们就命名为“龙门”。哪里经常发生河水泛滥,人们就在附近修建龙王庙,祈求龙王爷攘灾保佑。这是北京龙地名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龙神气,也就成为封建皇帝的象征。过去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后代称作“龙子龙孙”。因此,与封建皇帝有关的一些地物也往往以“龙”字来命名。例如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园内昆明湖中的小岛就叫龙王庙。昆明湖东边的水闸称为二龙闸。昆明湖西北的拱形桥就叫做青龙桥。又如明十三陵大宫门外两侧有两座小山,如同哼哈二将守卫着陵区东南大门,这东西两座小山就被命名为凤山、龙山。南苑是明清两代的皇家苑囿,是专供皇帝打猎游乐的地方,所以发源于苑内或附近的南北两条河,就分别命名为龙河和凤河。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为北京自辽代建为陪都以后,金元明清四朝都建都于此,所以北京的龙地名就比其它地方更多、更集中。
上面谈到的这些龙的地名,可以组成一条“地名龙”。这条龙虽然长得畸形,有两个龙头,两条龙须,一只龙眼,一条龙背,一架龙骨,两只龙爪,但它却本领非凡,神通广大,它的本领和神通也都是由龙地名显现出来的。首先它能变幻许多颜色,是一条变色龙。有时为白色,卧居密云县白龙潭内。有时为黑色,潜藏于密云黑龙潭中。有时为黄色,在石景山区的黄龙潭中,兴风作浪。有时青色,在石景山区青龙潭内聚云化雨。有时又变为红色,在延庆县有红龙潭。有时还变为金色,故平谷县有金龙殿。尽管北京的地名龙颜色多变,但还是以黑白两色为主。因此,北京的白龙潭、黑龙潭也颇有名气。白龙潭已选定为北京的新十六景之一。在这里就不多费口舌了,着重向大家介绍一下黑龙潭吧!黑龙潭位于密云县石城子乡西北,这里是一条长四公里的峡谷,原名叫古楼峪,据传说,古时候白龙和黑龙是一对兄弟,都住在白龙潭内。长大分家时,性格憨厚的哥哥黑龙主动把白龙潭这个好地方让给弟弟白龙,只身来到古楼峪。那时古楼峪没有滴水寸草,荒山秃岭,黑龙便没白没黑地挑水栽草。大西山上的云蒙老祖见这小伙子又憨厚又勤劳,就送他一条银带,十八颗宝珠,这银带就是古楼峪河,虽然只有二十里长,但落差八百多米,一路上迭水成十多个深潭,就像是一串宝珠。黑龙潭是其中的一颗。这里有著名一景叫“龙劈石”,是两块各有一间房大的巨石,中间是齐刷刷的一条长4米、宽70厘米的天然渠道。这两块巨石本是一整块石头,只因有一年发大水,黑龙乘水下山,被这块巨石挡住了去路,愤怒的黑龙借助闪电的威力,扬爪一劈,地动山摇,将其一分为二,形成一大奇景。
北京的地名龙不仅是一条变幻颜色的龙,还是一条变形龙。有时它倦游归来,静卧不动,而成卧龙,门头沟区永定乡有卧龙岗村。当地传说:村西南的山冈是一条石龙的头,龙尾在戒台寺,龙头紧傍永定河,活象石龙伸头到永定河中喝水,人们便称这山冈为卧龙岗,村则以山冈得名。有时它又十分活跃,腾飞升空,故东城区南池子大街路西有飞龙桥胡同,该胡同以桥得名,原来附近有一座明代修建的石桥叫飞虹桥,清代改名为飞龙桥。桥是用汉白玉筑成,造形优美,独具匠心,桥栏上雕有狮、龙、蛙、鱼、虾、海兽等,并刻有水波纹饰图案。桥南北两头有飞虹牌坊,东西两侧有天光亭、云影亭;桥北有假山,山下有秀洞,山上建有乾运殿,殿两旁有凌虚亭、御风亭等等,真像一幅山水画佳作。可惜这优美的景观,今天无法看到了,只有这飞龙桥胡同给人以无限遐想。有时它又蟠蜷一团,化作石景山区的蟠龙山。如今山上层林密布,郁郁葱葱,山下蕴藏着丰富的磨石、页岩等资源,著名的法海寺就隐处在蟠龙山东南山腰。寺中明代壁画是罕见的艺术珍品,已列入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的地名龙具有分身的法术,少则一分为二,多则一分为九。一分为二时变成二龙闸、二龙路、二龙岗等地名。二龙闸在颐和园东墙下,是昆明湖的两个出水闸口,因雕有两个龙头,故名二龙闸,附近的村庄也就叫二龙闸村。二龙路在西城区中部,据传明末清初时,今太平桥以东,辟才胡同以南,大木仓以北都是水坑洼地,清朝中期陆续修建房屋,其中有郑王府和王爷佛堂。因而水坑逐渐缩小,俗称二龙坑。民国时填坑修路,遂名二龙路。一分为九化为九龙山。九龙山在门头沟,它属太行山山脉,山岭两侧各有四条山脊蜿蜒而去,犹如八条巨龙相背而卧。而另一条“龙”则顺山岭而下,直伸到永定河边。九龙山下储藏着丰富的煤层。1962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九龙山林场,现已发展到近万亩林区。另外在朝阳区左安门外化工路西口,另有一座九龙山,据《宸垣识略》记载:“九龙山在南顶永胜桥北岸,乾隆间疏浚凉水河之土堆成。自西至东约长三里,高二、三丈不等。委蜿起伏宛如游龙。环植桃柳万株。”这座九龙山则是人工堆积而成的。现已不存在了。
北京的地名龙还有凿石劈山之神功,为人们创造了优美的风景区,龙庆峡、龙门涧就是两个例子。先说龙庆峡吧,到过延庆县龙庆峡的同志可以领略到被人们誉为北京的“小漓江”的风光。龙庆峡水库高耸的大坝相连着两座山,其宽有四五十米,大坝犹如一把白色的巨锁把龙锁住了。登上大坝俯瞰北面,墨绿色的水面倒影着山峦和白云。东西的两座山,峭壁直立,象刀切似的,足有几十丈高,“龙庆峡”可能由此峡而得名。当你划船而渡,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水似飘罗带,曲曲弯弯,山不转水转,仿佛永无尽头,每转一山就是一景。那千姿百态的山和石,有的像出鞘的剑,有的像举起的大锤,有的像昂首的虎,有的像扭着头的象……因此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取名为“震山如来”、“鸡冠子山”、“金缸山”等等。龙门涧位于门头沟区清水乡燕家台西北侧。有长江三峡之峻拔,桂林山水之秀美,又有匡庐之飞瀑,黄山之叠泉。因此人们以“燕京小三峡”、“京西小桂林”、“大自然中的山水盆景”等赞语赞美龙门涧。百听不如一见,还是待你游龙门涧时,再观看那里的风光吧。
为什么北京的地名龙有这么大的神通呢!因为它有一件法宝,藏在房山区的一个山沟里,这条山沟就是龙宝峪。
北京的“地名龙”还是一个恋爱能手呢!它曾与老虎相恋,昌平县龙虎台就是他们谈情说爱的地方。大概因为老虎太凶猛,龙终于抛弃了它,又选择了凤。龙凤这对情侣几乎形影不离,他们时而在明十三陵约会,故十三陵东山口外有龙山、凤山。时而又在大兴县的田野里奔驰,故大兴县有龙河、凤河。经过热恋之后,它们又结成夫妻,在宣武区法源寺附近的“龙凤里”安了家,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③ 燕窝洞在哪儿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最早东南亚有大批到山洞采摘燕窝的人,不仅人身极其危险,被他们采摘之后,专大自然也被洗劫一空。如属今泰国若干小岛的悬崖上,许多腐朽的竹梯通往一度盛产燕窝的洞穴。如今这些洞穴已废弃,鸟儿也不知去向。即使还存在的燕窝洞也是产量很少。 随着保护自然的呼声日益高涨,华人发明的燕屋应运而生。这些燕屋的结构与普通屋没有分别,但养燕子并非养鸟,它仍是野生的,靠自己觅食,屋子只不过是用来吸引燕子聚居,好让燕子能把窝筑在燕屋里,又有大量的燕窝收积。巢工厂燕屋内的燕窝,须待小燕子18-24天孵化、45天会飞后,才会被采摘。金丝燕返屋另筑新巢,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国国家地理》春节特辑指出:“一些曾经是鸟语天堂的燕洞如今已成为金丝燕的噩梦之地。多建燕屋是保护洞燕的一大措施。”滥采滥伐的洞燕黑手和引燕入屋、野生觅食、科学管理、爱燕如命、弃巢始采的屋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屋燕比恶劣环境下的洞燕要清洁饱满,细腻润滑,营养价值绝不会低于洞燕,不仅男女老幼四季皆宜,连素食者也可放心进补。

④ 如孝法师哪里人简介

如孝法师,寂静调柔,精进修持,显密圆通。为禅宗沩仰第十世与临济第四十九世传人。 1972年生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1995年于五台山剃度出家,先后亲近界诠法师、正文老和尚、本焕长老、传印长老等大德,陶铸僧格。2014年,更得星云大师慈悲摄受与鼓励,正式成为临济宗第四十九代、佛光山第二代法子。 现任西安白马招觉院、扶风孔雀寺、西观山龙泉寺三座寺院住持;并任中国陕西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扶风县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及秘书长,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佛教协会副会长。

【人物生平】
如孝法师,1972年8月出生于军人家庭,原籍陕西扶风县法门镇。现为陕西省佛协常务理事,扶风县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户县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安白马招觉院、扶风孔雀寺、西观山龙泉寺三座寺院住持,禅宗沩仰第十世、临济第四十九世传人,佛光山法子。
法师自幼善根深厚,博学多识,1979年至1989年在扶风读书期间,搜寻研读儒、释、道各家典籍,参学就教于族中乡里的有道之士,最终选择以修学佛法为人生志向,于1989年皈依佛门,1995年于圣地五台山依彻性法师剃度出家。出家二十多年来,精进修持,不舍昼夜,先后依止净天长老、澄观法师(法门寺老方丈)、圣一法师(香港宝莲寺住持)、融灵法师(香港观音寺老方丈)、正文老和尚、 贺嘉寅老居士学习经教,并广泛参学于界诠法师、本焕长老、梦参老和尚、传印长老、星云法师(台湾)等大德,深研教理,持戒清净。因多年来潜心佛法,深为教内大德所认可,得中佛协会长传印长老传承沩仰宗法卷,并得星云大师慈悲摄受,成为临济宗传人及佛光山法子。
2015年10月,陕西省佛教协会第七次省代表会议在西安隆重举行,会议礼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为名誉会长,选举了以增勤法师为会长的陕西省佛教协会新一任领导班子,如孝法师荣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兴教弘法】
如孝法师自入世弘法以来,以华严为圆见,禅密为方便,广泛接引如母有情众生。为使佛陀恩泽普照末法之众生,发愿“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以一切众生为父母,以努力提升人间福祉为终生志业”,不畏艰辛,辛劳建寺,亲领禅修,讲法著述,和谐社会,服务大众。
如孝法师坚守“人生就是佛法,佛法就是活法”的理念,旨在将佛陀的智慧传递给社会,让佛法成为大众真善美的活法,点亮每个人生命中自性的普贤光明之灯。法师一直在默默地履行着佛教所承担的信仰和教育的双重使命,以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佛法的亲证体悟,在“教”中引导人行善,在“育”中,力行表率,恪守戒律。
法师每年都会亲自带领指导面向社会的公益性的禅修体验课程,包括:“青春菩提之旅”、“企业家禅修之旅”、“元旦、五一、十一等假日禅修营”等等,他坚信每个人生命的深层都有一种诉求,特别是活在这个时代的人。通过体验禅修和共修,大众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学习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唤醒生命的一些希望和愿景,人的生命品质就会得到一些提升甚至根本的改变。自2007年首届禅修班开办以来,参加禅修的学员已逾6000人。2013年《中国国家地理》记者在亲自体验了白马招觉院独特的禅修之后,结合对法师的专访,发表了终南禅修之旅的专题报道。
2011年开通的腾讯微博,至今关注人数已达到六万。2013年开通的如孝法师公众微信,至今订阅人数也已接近两万。平均每天会有8、9万人做文章分享,其中的文章多次被其他微信平台、腾讯佛学、新浪佛学、凤凰佛学等转载。内容涵盖生存、生活到生命各个层面,受到社会的欢迎。
作为一名70后的佛子,法师还是一位与时俱进、非常能够感召年轻一代积极思考人生的互联网达人,他以开放的理念,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传播平台,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电台、视频等方式用佛法服务大众。2013年7月起,法师先后开通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公众号、荔枝电台、喜马拉雅频道、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进行网上传法。截止2015年底,法师微信推送原创弘法图文900多篇,累计阅读次数超过300万,并被新浪佛学、腾讯佛学、凤凰佛学和佛教类门户网站大量转载;网络电台发布专辑7个,节目98个,总播放量超过15000次;视频专辑1个,短视频48个,总播放量超过5万次,受众涵盖社会各界精英人士。

【复兴祖庭】
复兴祖庭,绍隆佛法,利益众生,是法师最大的心愿与使命,法师更是把复兴祖庭当成一场广大的行愿,以修法上的精进圆融,于难行处能行,难忍处能忍,倾力解决各种问题,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先后深入偏远不毛之地,率领僧众把荒废多年的西安户县白马招觉院和宝鸡扶风孔雀寺修葺一新。

@ 白马招觉院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在陕西西安户县境内终南山北麓的白马招觉院,原为陕西终南山最早的道场。寺院始建于东汉永平初年(公元 58—61年),历史上曾经历代皇帝敕建,规模宏大。近代以来,寺院屡遭毁坏,民国期间被改为学校60年,后学校搬走。院内仅存元代诸佛殿一座,古舍利塔一座,古石碑六通。2006年接管寺院的净天法师不幸圆寂,经彻性法师推荐并经佛协认真考察,如孝法师承担起了寺院修复和管理的责任。法师率众弟子白手起家,历尽艰辛,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依靠自身和信众的力量,一砖一瓦,在长期杂草丛生的白马招觉院,先后修建了可以容纳200人共修的法堂、禅房、斋堂和居士寮,并于2014年底建成了“大觉”、“法界”二塔,使这座具有二千年传承的古刹重现清净庄严,使周边百姓民心更加安定祥和。

@ 扶风孔雀寺
2003年,如孝法师受家乡扶风法门镇父老乡亲的邀请,回乡弘扬佛法,并复建另一座古佛道场——孔雀寺。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陕西大地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之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之源,这里有五千年的文明遗迹,而扶风、岐山一带正是周文化的发源地,不仅有《诗经》记载的“周原朊朊,堇荼如饴”的青铜器之乡周原遗址,而且有享“世界佛都”美誉之称的法门寺,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就供奉于此。孔雀寺位于法门寺正北,姜子牙封神台正西,背靠岐山主峰,面朝卧佛山,属纯阳之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从孔雀寺大殿一眼望去,天地之间一片祥瑞。自古以来人们把这里奉为神山、禅修圣地,又因唐代高僧道贤于此建坛修持大佛母孔雀明王法成就而闻名,寺庙上空常有孔雀羽状祥云和龙天护法出现。斗转星移,千年古刹早已灰飞烟灭,只剩传说,孔雀寺遗址亦是一片无人涉足的荒漠。为了让佛法恩泽众生,重现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唐代佛寺建筑的辉煌,也为了家乡的发展和父老信众心有所依,如孝法师发愿以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之精神,以历代古圣先贤复兴祖庭为楷模,重建古寺,广种福田,再创扶风人文圣境。
历时十二载,法师依靠正法、依靠信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废弃的荒原上,规划和建起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唐式风格的巍峨大寺。本着造福一方百姓的心愿,这些年来,法师未建寺先修路,未开工先安民,边建寺边弘法,边弘法边结缘,逢年过节为当地百姓举办祈福法会和迎新联欢会,每逢假期还会举办中小学生夏令营、冬令营,教孩子们国学和佛学知识,并且救济贫困的家庭和学生。法师无时无刻不把周边百姓的疾苦挂在心头,因为在他的心中,重建祖庭为的不是结人缘、结财缘,而是为了结法缘,弘扬正法,利乐众生。

@ 西观山龙泉寺
圣者不言,名传千里。正是如孝法师这种精进修持、务实行愿的精神,感动了十里八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弟子和百姓的信赖,也赢得了佛教界内高僧大德们的赞叹。对于广大的信众来说,如孝法师就是他们心目中要迎请主法的人,中国佛教的复兴也正是有赖于像法师这样敢于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精进弘法的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僧才——中国佛教的脊梁。承蒙扶风县西观山龙泉寺周边信众和村委会多次真诚的迎请,与民主选举一致通过,盛情难却,法师于2014年4月如孝法师胸怀佛教传承之大业、放眼民族文化复兴之大局,置个人辛劳荣辱于度外,毅然应允,以佛子担荷如来家业、积极实践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和服务大众的赤子之心接下了龙泉寺住持这一重担。

2014年4月,如孝法师晋院龙泉寺法会仪式由宝鸡市佛协会长彻性法师主持,中国佛协会长传印长老传法卷,来自全国各地的长老方丈与信教群众4000余人参加并见证了这一庄严时刻。从上任第二天起,法师就投入到了龙泉寺的工作中,历时半年,投资近百万元修建山路,修整寺院,举办水陆法会为百姓祈福,承办当地每年一度的西观山庙会。鉴于龙泉寺重要的历史地位以及长久以来破败简陋,法师联合社会各界文化人士发起重建,聘请国家级设计院的专家为寺院的复建进行勘察与规划,希望把西观山龙泉寺打造为集禅修、传统文化教育与国际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寺院,进而带动西观山一带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让这块西周岐山古文明的发源地重现历史辉煌。

在中国文明的发展之路上,佛教始终担当了和平的使者和护国护生的使命,无论是遭遇顺境还是逆境,佛教都以其高度的文化内涵和严谨的修行实践而得以传承,佛教中有做人做事的大智慧,中华文化复兴佛教将担当大任!如孝法师始终坚守的就是这个复兴中华文化、传承佛教法脉、利益一方百姓、创建和谐中国梦的大理想、大智慧和大信念!

而说到古老梵刹的复建,如孝法师以佛教的世界观看来,孔雀寺、龙泉寺等等梵刹不仅是扶风的、也不仅仅是陕西的,更是中国的和世界的,它们将有机会建设成为一个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禅修中心和教育中心,就如同星云大师的佛光山,将成为信众的精神乐土,和谐社会的坚固基石,其意义将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子孙,都不可能把真正的幸福安乐建立在物欲横流的文化荒漠之上,而佛学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文化遗产并至今关怀照耀着每一个人!

【慈善济世】
自入世弘法以来,如孝法师始终秉承爱国爱教的原则和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积极开展公益事业,慈善济世,为民创益。
自2005年以来,法师每年主办多期公益禅修,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回归自然、开启智慧、清净身心的实修机会,无论是三天、五天还是七天都如理如法,一丝不苟。有很多人是来了又来,因为他们尝到了禅修的甜头,得到了佛法的真实利益,这里成了他们人生的加油站。至2015年底,已举办公益禅修课程六十余期,参加的大众涉及社会各个层面,且遍布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山东等地,数以千计的人从中受益。在法师看来,让佛法甘露开启人们的法身慧命,以善行天下,以法利众生,传播正能量,助力中国梦,是当今佛弟子要做的最有义务也最有意义的事情。
在线上线下弘法的同时,他还立足社会需要,积极开展慈善事业。先后多次为地处偏远山区的杜城村、农林村修建道路,共计投资170余万元,这几条村道被当地百姓称之为菩提大道。法师还发动弟子和居士们先后为陕西扶风偏远的刘家村、莲花河村、农林村等投入慈善捐款350余万,为扶贫济困做出了贡献,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文化交流】
如孝法师在寺院及网络弘法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广泛交流传授优秀传统文化。法师提倡苦行利生,慈善利世,谦恭做人,与人欢喜,与人希望,其渊博学识、大愿德行之所及,受到全国各地广大社会人士的欢迎和修佛弟子的爱戴。多年来,接受国内外知名寺院、大学、媒体、社团、企业的邀请,参学讲法,与大众分享佛法多达上百次。曾先后受邀在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商书院、厦门筼筜书院、南京栖霞寺、武汉归元寺、等讲经说法及文化交流,并接受腾讯网[3]邀请,做客腾讯,与广大网友分享佛法,反响良好。
2015年5月,如孝法师应邀参加了为迎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而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2015HOPE中国瑜伽峰会》,与印度瑜伽泰斗缇瓦瑞大师进行了一场名为“当瑜伽遇到佛教——通过和平的方式追寻智慧”的精彩高峰对谈,被《北京晚报》、新浪网、腾讯网 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南方周末就此对法师进行了深入访谈,发表了题为“中国式‘心’探索“ 的专题报道。2016年3月29日,如孝法师和马来西亚的国民禅师继程法师一起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好好生活的艺术》论坛,和社会大众一起慧谈
健康与读书,收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并为搜狐、新华网等多家网媒报道。2016年5月如孝法师又应邀参加了“向抑郁症宣战,悠季瑜伽启动全年公益行”活动[8] ,并从佛法的角度为大家解密抑郁症的根源——“因为我们自己感受到痛苦,才能理解别人的病苦,所以抑郁症或者说生老病死的现象,都能够让我们找到正确对待生命的观察点。如果没有这种经历,我们就永远活在现象当中,没有办法去探究真相,无法增长心力、福报和智慧。佛法是如此去看待抑郁症的——由于我们过去的因而产生的抑郁症,我们只能通过对生命的认知和智慧的忏悔来对治;我们现在的抑郁症,可以通过戒、定、慧来防治;对于我们未来的生命,可以用无穷无尽的利益别人的心来培养,让这种无穷无尽的生命体与法界融为一体。通过禅修或者瑜伽,就能够让我们的心活得自在。”

【著述立说】
如孝法师在弘法的同时,苦心钻研佛法理论,著述颇多,包括为禅修提供的辅助系列教材:《皈依之道》、《禅修之道》、《学佛次第之——正见》、《学佛次第之——正修》、《学佛次第之——正行》、《修行箴言》、《学佛常见问答》、《禅修手册》、《行愿笔记》等。
2013年,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来,法师每日一篇原创文章供养信众与社会人士,三年未曾间断,撰写的一千多篇佛学文章受到各大网站与文化团体的广泛关注与转发。法师精进讲述不缀,灌制的华严经讲解视频《用华严成就生命的庄严》在优酷视频上影响深远,如阵阵轻风、点点甘露抚慰着广大有缘人的心灵,带给大家生命的启发与思考。

【总结】

如孝法师入世弘法以来,严格自律,为人正派,为人谦逊,明正向上。佛法和道德修养深厚,不计名利,不讲得失。清正廉洁,遵纪守法。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坚持原则,不畏艰难。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事认真,讲求实效。在佛教界及信众中享有较高威望。

参考资料:

[1] ^ :陕西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单 引用日期:2016-09-13
[2] ^ :时间,在终南山停摆 ——找寻心灵宁静之道 引用日期:2016-09-13
[3] ^ :瑜伽与佛教,都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追寻智慧 引用日期:2016-09-13
[4] ^ :中国式‘心’探索 《南方周末》2014年5月7日 A6 观察版 引用日期:2016-09-13
[5] ^ :继程法师、如孝法师北京开讲“好好生活的艺术” 引用日期:2016-09-13
[6] ^ :向抑郁症宣战,悠季瑜伽启动全年公益行 引用日期:2016-09-13
[7] ^ :如孝法师:用华严成就生命的庄严 引用日期:2016-09-13
扩展阅读:
1 如孝法师:心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2 如孝法师的微博 腾讯微博
3 2016最新如孝法师MP3下载 喜马拉雅听

⑤ 去甘肃玩最值得一去的景区有哪些去甘肃玩五大景区介绍!

甘肃省的5A景区有:嘉峪关文物景区、麦积山文物景区、鸣沙山月牙泉文物景区、崆峒山文物景区
4A景区有:
兰州市:五泉山公园 水车博览园 吐鲁沟 兴隆山 古梨园 青城古镇
嘉峪关市:轩葡萄酒庄园 中华孔雀苑 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
金昌市:骊靬古城 紫金花城景区 金水湖
白银市: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黄河石林
天水市:伏羲庙 大象山 玉泉观 水帘洞 秦安县凤山风景区 张家川回乡风情园
酒泉市: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金塔胡杨林 瓜州草圣故里 敦煌古城 阳关文物旅游景区 赤金峡 富康梦天堂景区 西汉酒泉胜迹 玉门玉泽湖公园
张掖市: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区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张掖大佛寺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文殊寺石窟群 马蹄寺 焉支山森林公园 山丹大佛寺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张掖玉水苑景区 冰沟丹霞 扁都口 月牙湖公园 大湖湾 裕固族民俗度假区
武威市:武威沙漠公园 白塔寺 武威文庙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 天祝县冰沟河森林公园
定西市:遮阳山 贵清山
陇南市:万象洞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 阳坝亚热带生态旅游风景区 甘肃秦文化博物馆 晚霞湖 西狭颂风景名胜区 云屏三峡 两当兵变纪念馆 花桥村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金徽酒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金徽矿业景区
平凉市:荆山森林公园 云崖寺国家森林公园 莲花台 龙泉寺 田家沟生态风景区 王母宫 古灵台
庆阳市:周祖陵森林公园
临夏州:松鸣岩 刘家峡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莲花山 八坊十三巷 大墩峡
甘南州:拉卜楞寺 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 当周草原 大峪沟 拉尕山 则岔石林 郎木寺

⑥ 我国山清水秀的地方有那些

我国山清水秀的地方有很多。例:


1、河南白云山

河南白云山,地处嵩县南部,著名风景区,最高峰玉皇顶海拔2216米,开放于1993年。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里,白云山被评为"媒体大众组"排行榜第一名。



⑦ 北京都有什么山啊

1、东灵山

东灵山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东灵山风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隶属于太行山脉,海拔高度为800 米以上,其中主峰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第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较高的山峦。地貌为以构造侵蚀为成因的高山地貌,山峰峻峭,谷深坡陡,山势雄伟,怪石嶙峋,有天然森林和亚高山草甸。

2、海坨山

海坨山位于北京延庆县西北部,属军都山,距县城约18公里,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出的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具备打造国际一流高山滑雪场的先天条件。

3、百花山

百花山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陆台中部的燕山沉降带,其中北部属于北京北山隆起构造区的青白穹窿区,南部属于北京西山凹陷构造区的西山褶皱隆起区。

4、香山

香山,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买卖街40号,北京市区西北郊,占地188公顷,是一座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景区内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早在元、明、清时,皇家就在香山营建离宫别院,每逢夏秋时节皇帝都要到此狩猎纳凉。

5、白草畔

白草畔自然风景区于房山区霞云岭乡四马台村,白草畔是百花山的主峰,海拔2035米,是北京地区惟一能乘车直达2000多米高峰的旅游景点。白草畔是百花山的主峰,海拔高度2161米,是北京第三高峰,北京西南第一高峰。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