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十大贫穷县有哪些
中国十大贫穷县有凉山彝族布拖县、舟曲县、定西市漳县、山西省吕梁市兴县、毕节市大方县、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等,老百姓的产品卖不出去有可能是交通不发达、地段不好、通讯不顺畅等原因造成,具体内容如下:
1、凉山彝族布拖县
这是四川凉山彝族那边的一个非常贫困的县城,占地面积约1680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4万左右,其中贫困人口占大多数,这里的地理环境很差,农民都是以种地为生,但是每年却收获不了多少粮食,因为环境恶劣,而且四川那边多发地震,对村民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他们住的都是那种土房子,家里面几乎只有留守的儿童和老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哥哥照顾弟弟妹妹的那种,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砍材、干农活、他们脸上都是那种黑黑的,衣服都穿不起,都是那种步裹着的,看着十分心酸,忍不住落泪。

这里所有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超过4千块钱,目前国家对这个地方进行了扶贫政策,人们的生活才得到些许的改善。
B. 思南属于中国哪个地方
思南县是贵州省铜仁市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下游,辖属铜仁地区,地理版坐标为东经权107°52′-108°28′,北纬27°32′-28°10′。县境东西长57.6km,南北宽69.3km,行政区域面积2230.5平方公里,东邻印江县、南接石阡县、西连凤冈县、北靠德江县。思南县内4条主要县级公路网有思南-石阡,思南-大坝场、思南-凤冈、沙沟-合朋溪等。截至2011年,思南县户籍人口677053,总面积2230.5平方公里。思南位于,黔东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达重庆涪陵。
C. 中国贵州石阡花桥白岩湾村地理
铜仁地区石阡县花桥镇白岩湾村位于花桥镇西部,海拔0.75千米-08千米,距305省道0.7千米,该村由白岩湾、坳田、马鞍山、长甘岭、三岔沟、蔡家寨共6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人口总数748人全村居住着仡佬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主要产业有油茶、大棚蔬菜、金果林。
D. 贵州人说的石阡是个地名吗还是什么意思
贵州省,石阡县。归铜仁市管,相对来说是离省会贵阳比较远的一个县,交通也专是相当的属不便。在贵州省地图的东北方向,不是最远,但是这个县在我们贵州省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往往不会引人注意,外地的地理知识差一些的人不知道也不奇怪。
E. 中国地理中的思南县中的牛角村在哪里
思南县是贵州省铜仁市下辖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下游,辖属铜仁地区,地理坐标版为东经107°权52′-108°28′,北纬27°32′-28°10′。县境东西长57.6km,南北宽69.3km,行政区域面积2230.5平方公里,东邻印江县、南接石阡县、西连凤冈县
F. 苔尊绿茶和石阡苔茶有什么关系
苔尊牌绿茶产于历代贡茶核心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中国苔茶之乡回、中国长寿之答乡、中国矿泉水之乡的贵州石阡地区的 山村。这里森林原始,植被完整,峰峦耸立,云蒸雾绕,山高水高,绝佳的地理环境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工业的污染。村民们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一种“返璞归真”的简单生活,所以健康长寿、怡然自得。
苔尊牌绿茶以石阡苔茶优质鲜叶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产品天然浸出物丰富、外形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回味绵长。
石阡苔茶早在唐朝时期就被列为贡品,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石阡苔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明清时期,石阡苔茶长期作为贡品上贡朝廷,石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贡茶之乡”。据1940年《杨大恩乡土教材辑要》记载:“民国二十五年贵阳开全省展销会,石阡苔茶获优质奖章”。
G. 本庄的石阡县本庄镇简介
--------------------------------------------------------------------------------
本庄历史悠久,地理优于。全镇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谋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阡西民族文化和美丽的中国小江南。
本庄,是一片古老神奇的热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景色隽秀的乌江,气势磅礴,撼人心魄,曲径幽幽的神仙洞更是让人心坦身舒,耳目清新。
境内乌江横贯南北,山重水复,风光秀丽。绿水青山,装点着这片锺灵神奇的土地。神奇的山,秀美的水,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润育了本庄丰富的自然资源,全镇境内有农作物品种60余种,以水稻、玉米为主的粮食总产量已突破10万吨,以猪、牛、羊为主的畜牧业,以烤烟、油菜、花生、中药材为主的经济作物,以果、茶为主的经济林木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花生、油桐、油菜籽在全县占有重要地位。已开采的矿产资源近10种,其中储量较大的有煤、锰、铅锌、含钾页岩、重晶石、大理石等,已形成生产多种产品的地方工业格局。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4万千瓦,可开发量31万千瓦。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提供了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镇内公路四通八达,水上航运直下长江,乌江航线通航,315省道横穿境内,正在兴建中的铜(仁)——遵(义)公路将贯穿该镇大窝驼、和平坝、河闪渡三个行政村,一个水、陆、交通网络将在本庄形成。光缆通讯线路覆盖全镇大部分地区,已经开通国内、国际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信息传送迅速便捷。
改革开放以来,本庄以其独具的优越区位,优势资源,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当前,我们面临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本庄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明的形象,更加良好的环境,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质的服务,喜迎海内外客商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共谋发展。
本庄镇位于县境西部,乌江上游东岸。镇人民政府驻地本庄集镇,距县城60公里。处东经107°55′6″ ,北纬 27°32′36″。东与白沙镇接壤,西与凤冈县隔江相望,南与河坝场、聚凤乡毗邻,北与思南县交界。中部(狮柳岩门——本庄集镇东北向,本庄集镇——葛商屯南北向)为斜谷地,斜谷两侧为山地。最高点白龙山顶峰海拔1309.8米,最低点乌江高滩海拔388.3米。镇域面积25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0公顷,其中:田1054公顷,土1226公顷。该镇建制为1992年全县实施建镇并乡撤区机构改革,由原本庄区所辖本庄镇、乐桥乡、白龙乡、狮柳乡并成。现辖狮柳(原狮柳、瓮堡、瓮仰、岩门、界牌6村)、沙坪(原沙沟、黎坪、茶溪3村)、山口坳(原山口坳、凉山、云屯、石头溪4村)、庄乐(原乐桥、河龙坡和新庄村的干沟、岩口、马罗、水田、白杨、火石、石板、香坪、河渡9组)、河彰司(原长官司、双山、河商屯3村)、白龙(原沙坝、大槽、荆竹、水口、雷洞5村)共6个行政村和新庄社区(即本庄集镇街道规划区),为2004年3月,镇人民政府实施撤管理区,并行政村,建集镇社区机构改革,由原23个行政村并建而成。同年,村级实施并组改革,将原198个村民组(即现在的自然村寨)并成148个村民组,5个街道居民小区。2007年末,总人口4321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580人,非农业人口3014人,农业人口40202人。人口较多 的少数民族有侗族、仡佬族、土家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7‰,人口出生率为8.07‰,人口死亡率为0.04‰。境内主要有乌江、本庄河、乐桥河、河彰司河等水资源,煤、铁、硫磺等矿藏,葛闪渡、千工堰等名胜。

H. 贵州铜仁有什么特产
石阡苔茶:石阡苔茶是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石阡苔茶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芳香物质含量丰富,而且含锌、硒、钾等有益物质。

I. 石阡佛顶山的介绍
佛顶山是贵州东部仅次于梵净山的第二大高山,位于石阡县西南缘。与梵净山相内同,历史上曾是容黔东佛教圣地,且佛顶山自然保护区也是除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保存较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2014年12月19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在北京落下帷幕,经过30位专家投票表决,贵州省佛顶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11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布了“寻找十大‘非著名山峰’”榜单,佛顶山最终入选,,和湖南韭菜岭、广东船底顶、四川九顶山、甘肃扎尕那山、江西武功山、河北小五台山、陕西鳌山、北京海坨山、云南雪岭、侪身十大“非著名”山峰,得以向全国的驴友展现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