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巴西人文地理环境

巴西人文地理环境

发布时间: 2021-01-27 16:29:06

① 拉丁美洲和巴西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西邻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赤道横穿中部
主要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内终年炎热多雨和热容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地形有两大地形区
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主要河流是亚马孙河,水量大,支流多,无结冰期,含沙量小,年际变化量小等特点
巴西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巴西高原上,沿海地区。农业区主要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柑橘等
矿场资源主要是铁矿石资源丰富
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
主要的城市有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

② 介绍巴西,地理

巴西联邦共和国
葡语: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英语: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首都:巴西利亚(巴特尔城)
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
语言:葡萄牙语
同北京时差: -11.00
国际电话码: 55
货币: 雷亚尔
巴西概况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同除智利和厄瓜多尔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国家接壤,是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连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巴西在历史上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年之久。其国名巴西,葡萄牙语意为“红木”。在16世纪,殖民者登上巴西时,发现这里有一种名贵的树木,从中可提取欧洲难得的红色染料,遂将此木称为“红木”后演变成国名。巴西全国面积8,547,403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巴西地理
全境地形分为亚马孙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孙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其中,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7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主要旅游点有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萨尔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筑、巴西利亚、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马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等。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公路总长150万千米,铁路总长3.03万千米。主要港口有维多利亚、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全国有3家航空公司。
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
巴西经济
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种植园50万个,种植面积约220万公顷,从业人口达600多万,年产咖啡2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近年来,由于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咖啡市场不景气,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巴西人酷爱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5.8公斤。近二十年来,随着其它饮料的出现,巴西人均咖啡消费量仍超过3公斤。在巴西,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各式各样的咖啡屋随处可见。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喝到浓郁芳香的热咖啡。
日期 节假日
1月1日 元旦日
2月中、下旬 嘉年华会(巴西狂欢节)
复活节前三天 耶稣受难日
4月21日 独立英雄纪念日
5月1日 劳动节
圣三一主日后的星期四 基督圣体节
9月7日 国庆日(独立日)
10月12日 圣母显灵日
11月2日 亡灵日
11月15日 共和国成立日
11月20日 神诞节
12月25日 圣诞节全境地形分为亚马孙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孙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③ 巴西的人文特色是怎样的

从民族性格来讲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际交往中大都活泼好动,幽默风趣,爱开玩笑。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都以拥抱或者亲吻作为见面礼节。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动中,他们才相互握手为礼。除此之外,巴西人还有一些独特的见面礼。其一,握拳礼。其二,贴面礼。其三,沐浴礼。

拉美大国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巴西咖啡用它优秀的品质、浓郁的香味、绝佳的口感而备受世界人民青睐。其中,罗百氏咖啡是出口贸易中最受欢迎的。巴西咖啡因含有较低的酸味,因而别具风味。淡淡的青草香,糅合着这酸味和咖啡的甘甜苦味,使巴西咖

豆子炖肉,顾名思义是以豆类和肉烹煮而成。巴西除南部外,大都以豆类为主食,这直接决定了人们的食材取材范围,也使豆类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巴西菜系。豆子炖肉是巴西的全民大菜,是人们日常食用的家常菜之一。

④ 巴西的自然及人文地理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面积8,547,403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亚马逊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亚马逊河流域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巴西全国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东南地区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区。多信奉天主教。
巴西人种复杂,以混血种人为主。
官方语言:葡萄牙语
巴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砂储量650亿吨,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咖啡、蔗糖、柑橘、香蕉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粮食基本自给,但需进口一小部分小麦。畜牧业发达。
首都:巴西利亚;为了开发北部广大地区,使内陆和沿海均衡发展,1956年,巴西将首都从大西洋沿岸的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高原中部的巴西利亚。
圣保罗是巴西也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全国最大的海港、全国商业和金融中心。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

⑤ 巴西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地跨西经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与南美洲任意一个国家接壤(智利、厄瓜多尔除外)。

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亚马逊河流域。

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枢纽--伊泰普水电站。

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5)巴西人文地理环境扩展阅读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排行第五。

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⑥ 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地理
自然
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巴西在历史上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年之久。在16世纪,殖民者登上巴西时,发现这里有一种名贵的树木---------巴西木,从中可提取欧洲难得的红色染料,遂将此木称为“红木”后演变成国名。巴西全国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巴西所跨经纬度: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尔外,与其他全部南美洲国家接壤)。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所处时区UTC/GMT -3 小时 (西三区) ,比中国北京时间晚11 个小时。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其中,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巴西东临大西洋。
资源
已探明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达世界总储量98%,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0%以上。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使用800年。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黄金矿和石棉矿。煤矿探明储量101亿吨,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来,巴西在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57%。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人文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简称地狭人稠)

巴西南比卡瓦拉族
巴西全国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东南地区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区,根据IBGE 2004年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口约有7800多万,相当于巴西人口总数的42%。该地区拥有巴西三个人口最多的州(圣保罗,7000万人口,、米纳斯吉拉斯,1900万,里约热内卢,1500万)和两个最大的城市(里约和圣保罗)。在圣保罗和里约的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圣保罗、里约为支柱的商业地带,该地区聚集了约23%的巴西人口,成为该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民族和移民
巴西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南部居民多有欧洲血统,可溯源到19世纪初来自意大利、德国、波兰、西班牙、乌克兰和葡萄牙等国的移民。而北部和东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欧洲或非洲血统。东南地区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后裔和意大利后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亚洲和印第安人后代。
在整个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频繁混血。19世纪,亚洲和欧洲的移民化开始受到刺激,德国人开始在1818年来到这里,1875年,意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纪初,日本人,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开始相继来到这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南地区发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为这次移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那个时候开始了奴隶解放运动,当时种植园以及刚刚兴起的巴西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巴西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仅1884至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多人,主要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波兰和阿拉伯国家。黄种人多来自日本、朝鲜和中国。巴西约有130万日本人,25万华人,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人口种族构成
由于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按照2010年的数据,巴西人口中47.3%的为白种人,43.1%为混血种人,7.6%为黑人,2.1%为亚洲人,其余则为少数印第安人。

望楼主采纳为满意答案,谢谢!

⑦ 巴西人文地理

巴西即巴西联邦共和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享有“足球王国”的美誉。国土版总面积854.7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权五。总人口2.02亿。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十国接壤。

巴西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历史上巴西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独立。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国名源于巴西红木。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是金砖国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国家联盟成员。是里约集团创始国之一,南方共同市场、20国集团成员国,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为一个民族大融炉,有来自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运动,是2014年世界杯举办国。

⑧ 搜索巴西的地理资料,包括人文,环境,生产

人 口按照2010年的数据,巴西人口中47.3%的为白种人,43.1%为混血种人,7.6%为黑人,2.1%为亚洲人,其余则为少数印第安人。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是世界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巴西在历史上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年之久。在16世纪,殖民者登上巴西时,发现这里有一种名贵的树木---------巴西木,从中可提取欧洲难得的红色染料,遂将此木称为“红木”后演变成国名。巴西全国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巴西所跨经纬度: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尔外,与其他全部南美洲国家接壤)。
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所处时区UTC/GMT -3 小时 (西三区) ,和北京时差比中国北京时间晚11 个小时。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其中,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圣保罗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已探明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29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达世界总储量98%,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0%以上。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使用800年。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黄金矿和石棉矿。煤矿探明储量101亿吨,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来,巴西在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57%。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简称地狭人稠)
巴西全国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东南地区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区,根据IBGE 2004年数据显示该地区人口约有7800多万,相当于巴西人口总数的42%。该地区拥有巴西三个人口最多的州(圣保罗,7000万人口,、米纳斯吉拉斯,1900万,里约热内卢,1500万)和两个最大的城市(里约和圣保罗)。在圣保罗和里约的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圣保罗、里约为支柱的商业地带,该地区聚集了约23%的巴西人口,成为该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民族和移民
巴西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南部居民多有欧洲血统,可溯源到19世纪初来自意大利、德国、波兰、西班牙、乌克兰和葡萄牙等国的移民。而北部和东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欧洲或非洲血统。东南地区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广泛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后裔和意大利后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亚洲和印第安人后代。
在整个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频繁混血。19世纪,亚洲和欧洲的移民化开始受到刺激,德国人开始在1818年来到这里,1875年,意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纪初,日本人,叙利亚人和黎巴嫩人开始相继来到这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南地区发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为这次移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那个时候开始了奴隶解放运动,当时种植园以及刚刚兴起的巴西工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巴西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仅1884至1962年间迁居巴西的移民即达497万多人,主要来自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波兰和阿拉伯国家。黄种人多来自日本、朝鲜和中国。巴西有130万日本人,25万华人,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人口种族构成
由于历史原因,巴西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种族和文化差异显著。按照2010年的数据,巴西人口中47.3%的为白种人,43.1%为混血种人,7.6%为黑人,2.1%为亚洲人,其余则为少数印第安人。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混血人口及黑人人口增长较快。在巴西,不同种族,多种肤色的人生活在一起,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印第安人是巴西最早的居民。16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移民进入到巴西。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兴起和矿区的开采,从1532年起,葡萄牙开始从非洲大量贩运黑奴到巴西。19世纪以后,又有一些中国人和日本人移居到巴西。因此巴西有人种大熔炉之称。
古代巴西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抵达巴西。他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圣十字架”,并宣布归葡萄牙所有。由于葡殖民者的掠夺是从砍伐巴西红木开始的,“红木”(Brasil)一词逐渐代替了“圣十字架”,成为巴西国名,并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译为“巴西”。16世纪3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其后整个殖民地在葡萄牙统治下,顺着大西洋沿岸结成一体。1555年法国入侵,占领了相当于今天的里约热内卢的地方,打算在南美设立一个法属殖民地的据点。然而由于法国人无法自欧洲吸引殖民者前来,所以终于在1565年被葡萄牙人逐出里约。两年之后,葡萄牙人创建了里约城。葡萄牙人在巴西殖民地的上统治权直到1630年,才再度又面临挑战。
1807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脱离葡萄牙独立,建立巴西帝国。接着加冕称帝,称佩德罗一世。1824年巴西颁布宪法。1825年,葡萄牙承认巴西独立。
帝国时期(1822~1889) 巴西帝国成立后,布拉干萨王朝的体制和葡萄牙贵族势力原封未动,大庄园制和奴隶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经济和政治上都依附于英国。佩德罗一世实行专制统治,1823年强行解散议会,接着又用武力镇压了东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义。
1889年11月1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巴军人政变上台,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3月军政府还政于民。1989年11月15日,巴举行了近30年来第一次全民直接选举,费尔南多·科洛尔当选总统。1992年12月29日,科洛尔总统因涉嫌受贿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即日接任总统。1994年10月3日,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国大选中获胜,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总统。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当选。1999年1月1日,卡就任巴第39任总统,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全国共分为26个州和1个联邦区(巴西利亚联邦区),州下设市,全国共有5562个市。各州名称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亚马孙、阿马帕、巴伊亚、塞阿拉、圣埃斯皮里图、戈亚斯、马拉尼昂、马托格罗索、南马托格罗索、米纳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奥伊、北里奥格兰德、南里奥格兰德、里约热内卢、朗多尼亚、罗赖马、圣卡塔琳、圣保罗、塞尔希培、托坎廷斯。
【历史新发现】今日巴西科学家们根据卫星图 发现亚马孙平原里有一个未知文明的遗迹这些遗迹呈长方形或圆形 据分析可能是古代传说中用黄金砌成的国度。这些遗迹大多在巴西与玻利维亚边境地带。
首都:巴西利亚(Brasília)
巴西利亚地处巴西高原中部,气候分为干湿两季,湿季从9月至4月,干季从每年5月至8月。干湿两季分别明显,早晚温差也较大,年平均气温19度。人口210万。巴西利亚是上世纪50年代末在巴西内地戈亚斯州境内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兴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1960年,首都正式由旧都里约热内卢迁移至此。
为了开发北部广大地区,使内陆和沿海均衡发展,1956年,巴西将首都从大西洋沿岸的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高原中部的巴西利亚。建设者们考虑到地势较高,气候凉爽宜人的特点,设计了一座建筑独特、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设计者还巧妙地在流经巴西利亚的两条小溪上筑坝断流,形成一个环抱市区,面积达46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用于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只用了大约3年时间,巴西利亚这座绿色的花园城市,就奇迹般的出现在原本荒凉的红土高原上。
巴西利亚是南美洲建都时间最短的城市。1987年12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该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城市按照巴西著名建筑师卢西奥科斯培的“飞机型总体规划图”建设。

⑨ 中国与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

自然地理差异:
气候:
中国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巴西则主要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季.
地形: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呈三级阶梯分部
巴西主要地形为亚马逊平原和巴西高原
河流:
中国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高原,河流上游水流急,下游航运利用多.
巴西主要河流为亚马逊河,水流平缓,开发利用极少.
植被:
中国地处温带为季风区,植被种类多,多阔叶林.
巴西植被资源丰富,拥有大片原始森林.
矿产资源:
中国煤矿资源丰富.
巴西铁矿资源丰富.

人文地理差异:
政治: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巴西是总统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人种:
巴西以白人和混血人种为主,中国是黄种人。
民族: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
而巴西和美国相仿只能说是种族的大熔炉.
文化:
中国是保有传统的文明古国(春节、端午).
巴西则更为西方化(巴西狂欢节)。
农业:
中国南方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
巴西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例如咖啡、甘蔗、香蕉、剑麻等。
工业:
中国工业体系较为齐全,覆盖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以及形成新的工业布局。
巴西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临近铁矿和交通便利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地区。

⑩ 巴西地理特征

巴西
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为世界第五。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国土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亚马孙平原属赤道气候,年平均气温27-29℃。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区平均气温16-19℃。 巴西称亚马孙河为世界第一长河

巴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横贯北部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总面积达75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

巴西联邦共和国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居世界第五,面积居世界第五。其国土位于中南美洲与大西洋之间,面积为世界第五大,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与中国,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十,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