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历史与地理

中国历史与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1-27 13:52:08

Ⅰ 中国历史和基本地理知识

一张中国历史大事纪年表一张地图

Ⅱ 中国的地理历史

1.秦朝;2.元朝成吉思汗时期,最远到达今天土耳其附近;3.这个问题本身好像就不内准确,不知道你容是以什么时期的版图最为标准的。简单说下,清朝时尼布楚条约将外兴安岭附近地区割让给俄国
4,抱歉不清楚。应该是在同一个时区里

Ⅲ 想了解中国历史和地理看什么最好

不知复道楼主目前的认知基制础如何?
只能冒昧的推荐一下。

了解中国历史最好的入门书,推荐林汉达曹余章合著的《上下五千年》,这套书和《新华字典》一样经典,当年我就是看这套书对中国历史产生热爱,该套书已经再版N多次,影响了一代代历史爱好者。
特别提醒,山寨版本也很多,一定认清是林汉达曹余章两位老先生的《上下五千年》。

地理,这个我不太有研究,平时看看《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感觉还是不错。

Ⅳ 中国历史地理的影响

尤其对以下方面,影响更为显著。
① 自然环境。在中国历史时期中,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及其在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极其复杂,如气候、植被、河流、海岸、沙漠等方面均历经变迁(见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和植被的变迁、中国历史时期东部平原的水系变迁、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中国历史时期沙漠的变迁)。
② 疆域和政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在历史时期劳动、生息的范围及其所建立的政权疆域和政区,都是中国历史上疆域和政区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国现今的疆域和政区是4000多年来以华夏族为主体政权与周围各族的部落、部族和政权长期融合中逐渐形成的(见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政区沿革)。
③ 社会经济环境。 中国大约在1万年前就有了原始农业。以后随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离、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以及因自然社会条件不同而造成各地区之间经济上的差异,剩余农牧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就成为社会的需要,商业活动也由此兴起并渐趋繁荣,于是相应地出现沟通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路线、商业聚落和城市,并不断地演变、发展(见中国历史时期北部农牧界线的变迁、中国历史时期主要农业区的变迁、中国历史时期蚕桑、植棉业和纺织业的分布和变迁、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中国历史时期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线的变迁)。

Ⅳ 中国古代地理

看是在什么时期了 每个时期的版图都不一样
比如西周初分封了六个诸侯国:燕、卫、齐、宋、晋、鲁

晋国,先秦姬姓封国。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于唐(今山系翼城西)叔虞子曼改称晋。后迁都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山西翼城) 新田(山西侯马)。

鲁国,先秦姬姓封国。周公东征打败伙同武庚叛乱的商旧属国,成王封其长子伯禽于其中的奄国故土上建立鲁国,都曲阜。赐许多文物典籍及主管官员,使鲁国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据点。

卫国,先秦姬姓封国。西周初,周公平定东方叛乱,任命其弟康叔封镇河,淇间以控制东方。

郑国,………………。西周末年,宣王封其弟桓公友于郑(陕西华县东),幽王时,桓公为王室司徒,见西周将亡,东迁到今河南新郑一带。西周末年,桓公死难。其子武公拥戴平王有功,在掳,郑之间建立郑国,都新郑。

燕国,………………。本作郾,又称北燕,区别始姓的南燕(河南延津东北)。周公东征后,周太保召公爽被封与燕。他自己留辅王室,使其子就封。成为第一带燕侯。

宋国,先秦子姓封国。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另立顺从周王朝的纣王兄薇子启建立宋国。都商丘。统治原商都附近的遗民。宋保留商的文化传统最多,被看作古代礼制的典范。

齐国,西周姜姓封国。周初重臣太公望之后所立。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吕望被封回营丘(山东淄博东北)战有蒲箍旧地。齐始立于此。

楚国,先秦举姓封国。华姓是所谓的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x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x熊以下的楚君皆以熊为氏。但出土的战国晚期楚国的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禽为氏。x熊曾孙熊泽事周成王。被封以自男田,剧丹阳(湖北姊归)从此为国。

秦国,先秦郢姓封国。秦是古代嬴姓部落的一支。嬴姓祖先大费,传说为女情吞玄鸟蛋而生。佐禹治水。商末,嬴姓有叫中鹬的一支住在西戎,其子蜚廉,恶来均事纣王。西周中期中鹬的后人大骆居于西犬丘(甘肃天水西南)生子成与非子。成为嫡子,继承西犬丘。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公,被封与秦。从此非子这一支以秦为氏。厉王十,西戎攻灭西犬丘大骆之族。宣王时以非子曾孙秦仲为大夫伐戎不胜。死于戎。其子在(应该是庄吧)公始破西戎,收复西犬丘。在公子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封为诸侯。秦立国始于此。

蒋 ,姬姓。系周公之第五子,曰姬伯龄。封于蒋。今河南光山是也。

----------------------------------

郑州: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周王将其弟管叔封于此,称管国。春秋时期,这里又是郑国大夫子产的封地。隋文帝开皇三年(583),这里才开始称郑州。
巩义:西周初年,滑国封地在今偃师与巩义鲁庄一带。
洛阳:河南洛阳那时应属下都,东周迁都至此。

Ⅵ 中国历史,地理

两年前抄我也是和你一样,我先是买了一本《中国上下五千年》看,后来对哪个朝代感兴趣再看哪一个朝代的就是了。我对明朝感兴趣就又读了《明朝那些事儿》。慢慢的对清朝又想进一步的了解,又读了《清朝十二帝》。慢慢的你对历史就会更熟悉了。像《三国演义》也一定要读。我还熟读了几遍《汉高祖刘邦》。你对这几个大朝代弄明白了,在生活中聊天我想肯定没有问题了。

Ⅶ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影响,{一}首先我们的华夏文明属于大河文明,这种文明区别与希腊的海洋文明(以对外贸易为主讲究民主与公平).而大河文明以农耕(农耕的实用也使得中国古代科学带有明显的实用性)见长,出于防范自然灾害(我国独特季风气候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地形的复杂多样又导致地质灾害频繁)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全全国的物力抵抗灾害(这种明显的集体主义也区别与西方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二}农,牧文明的长期对抗也是推动中华文明前进的重要力量,农耕文明需不断强化小农经济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冲击。{三}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背靠最大的大陆。面对着对海权和陆权的选择,在古代以陆路交通见长的时期加之长期无海患(相对2000多年封建社会来说)。然而现今的现实是除了渤海我国所有的领海都与外国有纠纷。我国对外能源的依赖不断加深,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海军。美国妄图以岛屿链实现对中国崛起的压制。这种种表明我国的海防严峻,传统的陆权思想亟待改变。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从新时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气候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在很大成度上决定了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并由此带来了中国文化的一系列有别于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从整体地理环境说,按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类可以粗略区分为大陆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国家,人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狭小,利用海洋漕运之便,往往商业比较发达,人员交往和流动方便。又因为内地活动空间有限,回旋余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动机。而中国整体地理环境的格局恰与海洋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反。
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划,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四,五千公尺。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皆能雍容消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中国的气候,也影响文明拓展的方向。古代巴比伦,埃及,罗马,印度等文明,都发源于暖温带逐渐向寒冷地带发展,中国则相反,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雨量由东南至西北递减,而地势由由东南至西北逐渐增高,多数河流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这种自然条件,往往决定收获的丰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气温,造成南长北短的农作物生长季节,这些条件对农民的垦殖发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进的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早在秦汉时期,就拥有六千万人口,而耕地面积却远远不足。再加上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这样不得不使农民在所分得的狭小的土地上精耕细作,对土地作最精济的利用。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的条件下,虽然忙碌辛苦,也仅能糊口,这便养成了安土重迁,乐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对他们来说,土地就是生命,离开或失去土地,就意味着贫穷与死亡。
这种经济上对土地的依赖,反映到民族心理上则表现为对乡土的无限眷恋和对故国的深厚情怀。这种文化特色,形成中华民族最大的凝聚力。

Ⅷ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有哪些基本特点

地理环境基本特点

地形,西高东低有3级阶梯,山脉大多呈东西走向,

第一版阶梯有柴达木权盆地,第二阶梯有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级阶梯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理环境造成的气候特点:

(1)气温,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2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Ⅸ 中国历史上,地理上有哪些四大详细些,

中国四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我国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我国四大平原 东北 华北 长江中下游 关中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