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中国国家地理美丽中国

中国国家地理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 2021-01-27 07:39:49

A. 《美丽中国》每一集涉及到的区域及地理事物(不要内容概要)

第一集,龙之心,主要有桂林漓江、红河梯田、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张家界、专鄱阳湖等等,动物属有大鲵、扬子鳄、猕猴等等。
第二集,香格里拉,主要有西双版纳泼水节、香格里拉自然风景和人文风俗等等,动物有滇金丝猴、大熊猫、小熊猫、野象等等。
第三集,青藏高原,主要是青藏高原的雪山、青海湖、珠穆朗玛峰、可可西里、雅鲁藏布江、冬虫夏草等等。
第四集,万里长城,主要是大兴安岭、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嘉峪关、沙漠、丝绸、吐鲁番葡萄干、坎儿井、哈尔滨冰雕等等。
第五集,熊猫之地,主要是北京、壶口瀑布、秦岭、少林寺、峨眉山、九寨沟、黄龙等等。
第六集,美丽中国潮汐更替,主要是扎龙自然保护区、蛇岛、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上海、太姥山、福建土楼、惠安女、舟山群岛、海南红树林、天涯海角等等。

B. 美丽中国第一集视频里涉及到的区域以及地理事物

第一集《锦绣华南》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的河流,总长超过6000公里。它刻出了中回国最精彩的地貌—答—喀斯特地貌,一个石灰石山峰耸立,到处是峭壁深洞的神话世界。沿着长江,可以看到扬子鳄孵化出壳,大鲵发出婴孩啼哭般的叫声,大足鼠耳蝠轻掠过水面捕食小鱼,贵州黑叶猴和黄山猕猴蹲坐在喀斯特山壁上嬉戏打闹,鄱阳湖的候鸟如千帆竞发呼啦啦飞过天际……身体半透明的盲鱼亿万年来悠游于漆黑的溶洞湖底,而鳞片上闪耀着阳光般金红色的龙现村鲤鱼则以稻田为家。长江滋养出富庶的鱼米之乡,在这里人们种植着中国粮食中产量最大的水稻。水牛、燕子、蜻蜓、水雉,鸬鹚,与水乡居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C. 地理作文美丽中国

夏天,我父母带我去一个美丽的城市旅行,风景优美,树木繁茂,建筑非常独特,是上海。
在上海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例如,科学和科技馆,东方明珠塔,一百五十层的世界贸易中心,电影院,科技馆。这使我最多的是科技馆流连忘返。
进入科技馆,引人眼球的是一辆银灰色的门,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哈哈镜侧。哈哈镜成为王母,成为国王的父亲,把我变成一个美丽的公主。哈哈镜一个使魔,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我站在哈哈镜开心的笑了。然后我们去了在世界上的花瓶,有鱼燕子鱼,沙漠王子,旗鱼,大眼鱼吗? ? ? ? ? ?他们是很漂亮,很可爱。然后我们去了世界的植物和恐龙。内部神的恐龙标本,我们看到了恐龙,恐龙可以是非常巨大的,我的父亲和我站在下面,手感非常小甚至高大的父亲似乎不那么“高”。心脏还在想着恐龙的世界,我们的解说员带领参观大象和鳄鱼标本展馆的吗? ? ? ? ? ?科技馆之旅,我学到了很多书,没有知识,也大大的开了眼界。我一直梦想着到科技馆参观,这一次,终于梦想成真。
晚上,我们去了一个五彩斑斓,照明外滩。我看到了一个超豪华游轮,游轮周围环绕着灯笼装饰得十分漂亮。板载餐厅,卡拉OK厅,舞厅,咖啡厅,游客享受。这艘游轮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城市。简直太漂亮了,漂亮的像一幅色彩鲜艳的画,如果你来到上海,如果你去外滩,我保证你会喜欢我坠入爱这个美丽的地方。
上海之行,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展览大厅里,有很多乐趣的感觉。更看到了美丽的外滩,看上海老建筑,听到由衷的赞叹,很多外国朋友“非常漂亮!”我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深深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中国的孩子感到自豪!
上海,我会再来哦!

D. 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最美十大海岸线

浙江普陀山东海岸,山东荣成成山头,厦门鼓浪屿,河北昌黎黄金海岸,海南三亚亚龙湾,大连棒槌岛,广东深圳大鹏岛海滩,广西北海银滩,青岛,广东阳江海陵岛东方银滩

E. 中国国家地理美丽的地球系列一套有几本

目前只有五本.分别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极洲。
望采纳~

F.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十大海岛

1、西沙群岛以永兴岛东岛等为代表(南海),

2、涠洲岛 (广西北海),

3、南沙群岛以永暑礁太平岛等内为代表(南海)

4、澎湖列岛容以澎湖岛为代表 (台湾海峡),

5、南麂岛(浙江温州),

6、庙岛列岛(山东长岛),

7、普陀山岛 (浙江)

8、大嵛山(福建福鼎),

9、林进屿、南碇岛(福建漳州),

10、海陵岛(广东阳江)

G. 如何看待《中国国家地理》最美中国评选活动

用你妈的胸罩看

H. 上榜《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最美的地方”的恩施,说说你与它的邂逅

湖北恩施,这是湖北省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它拥有很多秘境中的美景,却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它一直没像丽江或黄山等热门景点,拥有蜂涌般的游客。多年以来,它就是那样异常低调地美丽着,存在着。如果有一天,能真的与它有一场邂逅,那就是值得回味,再回味。

因为它深远的缘故,神秘又美丽气息浓厚,所以,这里的美景极少有游客来打扰,即便是闻名于世的恩施大峡谷,商业气息也不多,其它的美景,就更是近乎原始状态了。

I. 写一篇观看《美丽中国》地理记录片作文 观后感一篇(800字以上)

说真的,《美丽中国》给人的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淘洗。
对于纪录片,贯彻的宗旨就是客观,客观是纪录片的本质。《美丽中国》创作者富有理性与关怀,执著追求真相与探索心灵,并且能够开启这一项打动世人内心的工程。
《美丽中国》远离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传统生活的人们,表现出中国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的和谐淳朴与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个定位是十分准确且适时的,因为在现代都市的快生活中,中国的古典特质已经日渐湮灭了。
很多事物是我第一次得以如此近距离观赏,有时候真的内心在疑问,这真的是中国嘛?
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既有同情也有羡慕。西藏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当地原始的自然生态。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朝圣路,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洁之土与万物,定会有美好的来生。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还是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世俗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澄澈与充实。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这沉重的事实令我不禁生出无限忧心。
纪录片目的是记录,更是留给大众以思考。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看吧,外国人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真正的中国不在大都市,而是在小巷胡同、竹林深处,在香格里拉,在楼兰。民族的信仰就在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舍的村民心中。他们会坚守到最后一刻,只为那圣洁的天地。。
喜马拉雅的巍峨山峦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众多文明的源头,几千年繁衍不息。然而再过30年,80%的冰川将不复存在,领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更多的是对人类自我糟蹋,导致古老文明危在旦夕的震撼
有时候常常面对匪夷所思的镜头就想人家是怎么拍的,为什么可以在雪山高峰之间平稳地穿梭,拍一年四季的变化得经历如何漫长的等待。一部优秀纪录片最为重要的是创作的精神,团队意识,敢于冒险又耐得住寂寞。
《美丽中国》关注了自然与人生存的大命题。更多了种人文关怀,对古老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地了解。人与自然的不断疏离违背了宇宙的规律,纪录片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自身环境的审视。自然不会毁灭,即便人类灭绝,天也照蓝,归根结底,人类毁灭的只是自己。
从香格里拉到丝绸之路,从蒙古草原到喜马拉雅,从大兴安岭到热带海洋,整个系列看下来,我更加了解了自己居住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几千年的人与生物。
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一个原味的中国,一片数个世纪以来传送着的土地。

J. 中国国家地理最美中国具有收藏意义吗

大学曾立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阴阳,通八卦,前后各知五百年,与友对饮,笑谈江湖诸事”,现在看来目标是过于宏大了~
身为工科男,地理一向是弱项,以及外出机会较少,于是决定从05年开始看《中国国家地理》,有意对地理知识发起总攻。读起来才发现此书涵盖范围极广,以地理为主线,牵引出民俗、历史、天文、生物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坚持读两年的话基本可以在头脑里搭建一个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框架,剩下的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填充这个体系。
现在最爽的感觉在于摊开地图,随手一指就可以对当地的民俗地貌如数家珍,根本不用发愁假期无处可去。有时候就是看哪里的特价机票便宜来决定度假地点,因为早已在书里见过这些地方,只剩下亲身去实践一番了~前阵子发现去伊宁的机票只有100多,本来想去伊犁河谷溜一圈,不过鉴于局势混乱未能成行,引为憾事~
大爱此书,只是工作之后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PS.他们家的《中华遗产》也非常不错,侧重人文历史,水平不输《中国国家地理》,之

“内容为王”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践行原则。突出图片和地图独立语言的作用,图文并重,版面达到1:1。以颠覆常识来吸引读者目光是招牌战术。但并非是噱头,而是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杂志在文风定位时强调要文章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令读者有带入感。杂志图片选用上,要求精选图片并大量选取大尺度航拍片,写好每张图片的说明,充分表达图片信息,保证有足够文字量和空间。杂志首先通过强大的视觉冲击读者视觉,其次通过详实图片文字说明引导读者进入文章内容。缺陷是图片有片面性的缺陷,仅仅读图是无法完全读懂文章。纵使再好的图片,如果不能结合文字内容,最终读者只能浮光掠影。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一般指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1950年创刊于南京,原名《地理知识》,是关于地理的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
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