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实验
❶ 地理科学专业学什么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版、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权、城市规划、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
❷ 地理方向的专业有哪些
地理专业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本专业以重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与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具体由于各个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而不同,详细可见各学校专业设置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主要课程包括:地图与遥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学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专业实验有:地图学实验、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主要可以从事的工作有
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编辑——在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编辑工作
公务员——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环境保护局、水文水利厅(局)、气象局、城乡规划研究院工作
工程测量人员——在大型建设集团从事与建筑、土地测量等相关的工作
❸ 北京联合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和金融学实验班同是特色专业,两个专业哪个好点。优势都有什么
金融
❹ 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情况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 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周~12周。
主要专业实验: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科学(师范类)
培养中等以上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毕业生有同上列相近的知识和能力,主干学科、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均同上。
开设院校: 重庆师范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西藏大学 西安联合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烟台师范学院 河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佳木斯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哈尔滨学院 南通大学 皖西学院 上饶师范学院 济南大学 临沂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武汉大学 嘉应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泰山学院 许昌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等。
❺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12周。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等。
地理科学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中,83%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16%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8.4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地理科学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27%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78,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薪酬指数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薪酬指数
72%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8%。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22,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薪酬指数
68%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4%。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薪酬指数
61%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地理科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8,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地理科学专业全球化指数
39%的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完全能够”或“比较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认为“不太能够”和“完全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毕业生为11%。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全球化指数为6.70,与其他专业相比,全球化指数为中等偏上。
依照目前我国的发展形式来看。以后毕业前景还是相当好的。
good luck
❻ 地理科学是学什么的
地理科学属于师范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有: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
❼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实验平台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是一个面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GIS和其他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开展地理学实验与实践技能及研究方法教学的平台。
1952年10月12日,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成立,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平台也随之成立,成立之初即建立了包括土壤、地质、植物、测量、水文、地貌和气象在内的自然地理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也初具规模,形成了在西南乃至在全国都有影响的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成就了一批如盛叙功、杨定中、林志远、徐茂其等相当有影响力的地理专家。1999年以后,在中科院院士袁道先教授的带领下,地理科学教学科研水平大幅提高,获得了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然地理学博士授权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质学4个硕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被列为重庆市首批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地理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培养高素地理教师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自然地理、地理信息、城乡规划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并满足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实验中心继续投入,并优化设备配置,利用各种科研项目与教学相结合,开展各种创新活动。至此,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实验中心已经成为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先进的实验仪器、雄厚的科研和教学实力,在地理学教学和实验方面据有显著优势的先进实验中心。
中心实验中心占地面积3000m,固定资产总价值1500多万元,面向8各专业的学生开设必修和选修实验课程28个,项目共计203个。中心下设植物实验室、土壤实验室、地质实验室、气象站、天文馆、地质馆、地理教学法实验室、测量实验室、遥感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岩溶环境实验室、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第四纪实验室等14个实验室,建设有金佛山、青木关、缙云山、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实习基地以及云贵川综合实习基地。每年承担1200名学生的123556实验实习课时。
实验中心顾问袁道先院士和主任谢世友教授极力倡导地理学教育要重视动手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实践,注重提高实验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地理科学实验示范中心共拥有专/兼职实验教/技师及管理人员51人,其中拥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职人员占57%以上,拥有博士学位的教职人员占67%以上。在学校和学院支持下,中心教职工共同努力,出版《基础地理信息获取方法与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实验教程》两部实验教材,另外自编实验教材8部;获得省市级科学进步奖9人次;承担教改和科研项目5项。此外还开展本科生创新基金44项,其中两项获得学校表彰。
在学校和学院的重视和支持下,地理科学试验示范中心本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巩固基础地学知识、培养现代分析技能、启发科研创新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地理教师以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信息、城乡规划类应用人才”为出发点,坚持“着眼地球系统 培养实验技能 开拓创新精神 和谐人地关系”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向“立足重庆、辐射西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长远发展目标奋斗。 西南大学地球化学与同位素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11月,附属于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要开展以碳酸盐为核心的,包括洞穴沉积物、湖相沉积物、钙泉华、珊瑚、海相有孔虫壳等记录的全球变化研究,以及岩溶地区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湖泊等领域的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实验室学术团队拥有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人,固定研究人员5人。并且与国内以及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同行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
实验室新购置了一批先进的科研设备,能满足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研究工作的需要。主要的大型仪器有:Finnigan ELEMENT XR激光进样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连接New Wave Research UP213-AI激光销蚀进样系统;Finnigan Delta V IRMS气体同位素质谱仪,连接Kiel IV 碳酸盐样品自动进样系统、GasBench II 水样测量系统、EA/Conflo III元素分析仪。能够测量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水样中的H、O、C(DIC) 同位素、有机物中的H、C、N、S同位素。Perkin-Elmer Optima 2100 DV 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能够测量7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