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测试题
❶ 12999网初二地理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人教版练习题附答案
我没有这本说,下次最好把题目打上去,这样我才可以知道,我能否帮助你啊。
❷ 初一下册期末地理试卷及答案(中国地图版)
2009年6月四川省青神县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
(5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自然资源中都不是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森林、石油 B.水、植物、煤 C.煤、铁矿、石油 D.水、动物、土地
2.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秋季丰富,冬春季不足 B.时间分布均匀 C.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丰富 D.空间分布均匀
3.下列不是我国居世界首位的是( )A.煤的产量 B.钢的产量 C.人口 D.耕地面积
4.下列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A.纺织工业 B.生物制药业 C.钢铁工业 D.汽车制造业
5.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说法有误的是( )
A.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的比例大 B.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
C.用于开发的经费占支出经费的比例大 D.建立在矿产资源基础之上
6.各地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7.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悬殊的主要措施是( )
A.防止水的污染 B.兴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8.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水果生产,据此判断,下列某超市水果区货架上的标签中,产地标注错误的是( )
A.香蕉——中国台湾 B.椰子——中国海南 C.柑橘——中国黑龙江 D.苹果——中国山东
9.衡量一个国家基础工业发展水平标志之一的工业部门是( )
A.煤炭工业 B.石油工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10.下列运输方式中,速度由快到慢排列,正确的是( )
A.水运、陆运、空运 B.空运、水运、陆运 C.空运、陆运、水运 D.陆运、空运、水运
11.下面几种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合理的是( )
A.用火车把10箱“H1N1型”流感急救药品从上海运往广州 B.从武汉向南京运粮用铁路
C.用汽车把1万吨海盐从天津运到上海 D.节日期间,空运昆明的鲜花到北京
12.下列所述中不属于古代艺术宝藏的是 (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苏州园林 C.黄龙 D.敦煌莫高窟
13.台湾的第一长河是(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浊水溪
14.“黄山归来不看岳”中所说的黄山位于( )A.四川省 B.安徽省 C.山东省 D.湖南省
15.成都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6.下列不属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有得条件的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环境质量好 C.交通方便 D.科技人材多
17.下列不属于北京城市职能的是( )A.政治中心 B.工业中心 C.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城市
18.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厦门 C.香港 D.广州
19.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糖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 )
A.甜菜、水稻 B.甘蔗、水稻 C.甘蔗、小麦 D. 甜菜、小麦
20.香港的支柱产业不包括( )A.贸易、金融 B.机械制造 C.信息服务 D.旅游
21.素有“乌金三角”之称的是接壤的地区( )
A.甘肃、内蒙古、宁夏 B.甘肃、内蒙古、陕西 C.内蒙古、陕西、山西 D.宁夏、甘肃、陕西
22.目前,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风沙危害 B.水土流失 C.植被破坏 D.土质疏松
23.以下是几名同学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的叙述:①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且多暴雨;②土质疏松,且多垂直方向的裂隙,易被水携带;③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的保护;④过度放牧,不断开荒等人类活动的加剧。(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秦岭-淮河一线是( )
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5.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甜菜 D. 油菜
26.下列江河是长江北岸支流的是( )A.乌江 B.湘江 C.汉江 D.赣江
27.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
A.临近原材料产地 B.靠近市场 C.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D.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28.下列城市属于长江沿岸的钢铁工业中心的是( )
A.鞍山、重庆、成都 B.马鞍山、武汉、南京 C.攀枝花、鞍山、上海 D. 宜昌、重庆、马鞍山
29.“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A.苗族 B.藏族 C.傣族 D. 彝族
30.川菜的特点是( )A.以清淡著称 B.以咸著称 C.以麻辣、厚味著称 D.以海鲜著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31.我国三大林区分别是: 林区、南方林区和 林区。
32.黄土高原东起 ,西抵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 ,是世界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33.人们在建房时,总是尽可能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山区人民充分利用岩石资源,多建筑石屋;黄土高原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 ,傣族利用当地出产的竹木建造 。
34.四川盆地被誉为“ ”, 被称为“黄金水道”。
35.北京市的名胜古迹中,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现有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是清代的皇家园林, 是中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园林。
36. 和 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37.四川的地形主要分为 和 。
三、综合题(每空1分,共26分)
38.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1分)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区域名称
A. B.
C. D.
⑵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气候高寒,人口最稀少的是 ;
“山清水秀”“鱼米之乡”的景观普遍出现于 ;我国最主要的牧业基地是 (填字母)
⑶四大地理区域中,属于季风区的是 ;属于非季风区的是
;
⑷图中C地区和D地区的分界线是 ,这条线同时与我国1月
摄氏度等温线大体一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9.读台湾省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台湾岛为我国第 大岛,与祖国大陆的省隔海相望。
⑵图中数码②代表的岛屿是 。
⑶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 B.
C. D.
⑷台湾岛西部地区的地形以为 主,盛产稻谷和甘蔗;
而东部以为 主。
⑸图中E为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 。
40.读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图完成(5分)
⑴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基地的名称
A. B.
C. D.
⑵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基地的分布,表现出 的分布特点。
2009年6月四川省青神县七年级地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
一、1~5,CADBD,6~10,DBCCC,11~15,DCDBB,16~20,ABABB21~25,CBCCD,26~30,CCBDC
二、31.东北、西南;32.太行山、秦岭;33.窑洞、竹楼;34.天府之国、长江;35.故宫、颐和园;36.香港、澳门;37.四川盆地、川西高原和山地
三、38.⑴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⑵B、D、A;⑶C、D,A、B;⑷秦岭—淮河、800
39.⑴一,福建;⑵澎湖列岛;⑶A—东海,B—太平洋,C——南海,D—台湾海峡 ;⑷平原、山地;⑸日月潭
40.⑴A—辽中南,B—京津塘,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⑵沿海
❸ 求地理中考练习题
中国地理》是一门区域地理课程,它融会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各要素课程的内容,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为重点,集中体现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强、辐射面广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要求掌握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特点;中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旅游等各产业的分布、特征;掌握中国的地域分异及由此而形成的地理区,学会区域分析的基本方法。
2、课程要求
(1)牢固掌握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基本特点;
(2)掌握中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旅游、文化等各产业的分布、特征;
(3)掌握中国的地域分异及由此而形成的华北区、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特征;
(4)了解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了解东北区、晋陕内蒙古区、东南区、西北区、西南区、青藏区;
(5)通过本课程学习,对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要点
第一章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点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
2、 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
3、 掌握中国的地貌特点、地貌形态的地理评价、主要地貌类型;
4、 了解中国的国情与国际地位。
〖学习重点〗
中国地貌特点、地貌形态的地理评价、主要地貌类型。
〖学习内容〗
第一节 中国的国情与国际地位
第二节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评价
第三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第四节 中国地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的气候特点与形成、几种重要天气及其影响、中国的气候评价;
2、 掌握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数量、质量、评价;
3、 掌握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开发潜力;
4、 掌握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与评价;
5、 掌握中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特点、类型与结构、空间分布与评价。
〖学习重点〗
中国气候的形成、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中国矿产资源评价。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气候条件及其评价
第二节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开发评价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第五节 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
第三章 中国的海域与海洋资源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
2、 掌握中国的海岸格局,海湾与港口资源;
3、 了解中国的海域范围、海洋水文特征;
4、 了解中国的海岛类型、海岛资源。
〖学习重点〗
中国海洋水文、海洋生物资源。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海域与海域环境
第二节 海洋资源及其评价
第三节 海岸
第四节 海岛
第四章 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 掌握中国土地利用、大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3、 掌握中国水利的现状、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
4、 掌握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5、 掌握中国的原材料工业布局、机电工业布局、纺织工业布局;
6、 掌握中国的交通网分布;
7、 掌握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
8、 了解中国城市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学习重点〗
中国的人口特点、大农业发展、水利面临问题、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机电工业布局、交通网分布、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人口及其问题
第二节 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第三节 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第四节 矿产开发与能源工业
第五节 工业建设与布局
第六节 交通建设运输、邮电业
第七节 旅游业
第八节 城乡建设
第五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各主要区域文化及特征;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3、 了解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空间差异、中国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区;
4、 了解中国历史时期文化发展、演变。
〖学习重点〗
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各主要区域文化及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第三节 区域文化
第四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学习要求〗
1、 掌握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对策;
2、 掌握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3、 了解中国的减灾建设、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减灾对策。
〖学习重点〗
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主要对策、中国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
〖学习内容〗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
第二节 环境保护和建设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
第七章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
〖学习要求〗
1、 掌握国土整治的政策体系;
2、 掌握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
〖学习重点〗
中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战略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国土整治
第二节 区域发展战略
第八章 景观与区划
〖学习要求〗
1、 掌握国内外景观研究的状况;
2、 掌握地域分异规律、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中国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异。
〖学习重点〗
地域分异规律、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中国经济景观的地域分异、中国人文景观的地域分异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研究简史
第二节 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
第九章 华北区
〖学习要求〗
1、 掌握华北区土地利用、人口、资源与经济特征;
2、 掌握北京的中心地地位、环渤海地区;
3、 掌握华北地区缺水导致的环境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
4、 了解京津冀地区的发展;
5、 了解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盐碱土治理的途径。
〖学习重点〗
华北区土地利用、人口、资源与经济特征;华北地区缺水导致的环境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环渤海地区的发展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地理概况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
第三节 水资源问题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农业开发
第十章 长江中下游区
〖学习要求〗
1、 掌握长江中下游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农业生产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特征;
2、 掌握长三角区域优势和驱动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3、 了解长江中下游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4、 了解长江中下游区生态环境建设。
〖学习重点〗
长江中下游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和农业生产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特征、长三角区域优势和驱动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学习内容〗
第一节 自然条件分析
第二节 经济特征与产业结构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发展
第四节 长三角经济圈
❹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练习题...不会的请空不要瞎蒙....谢了
17、A 18、A 19、A 20、B 21、A 22、A 23、B 24、A 25、B 26、A 27、A
28、B 29、A 30、A
❺ 第29题,这个是职高的中国旅游地理的练习题,只要那题
依据旅游资来源本身的基本属性,源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种。也有的将旅游资源按科学属性划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和服务性旅游资源3个景系(大类)。
❻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四)金太阳中国区域地理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文科综合卷(二)
12.2011年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回60元。假如2012年生产答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市场上实际需要货币量为20000亿元,货币发行量为25000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2年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C)
A.72元 B.48元 C.62.5元 D.60元
13--35B/D/BD/A/C/A/C/A/B/C/A/C/A/B/C/A/C/B/C/B/C/C/A/C/B/A/C
38.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十年,也是我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的十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材料一反映了那些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新时期我国应如何"利用外资"和推动"对外直接投资".(14分)
答:1.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不断过大,以世界经济联系密切,开放性经济水平不断提高.2.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调发展.3.不断投资对外投资领域,提高的意外投资的层负水平.
全对,光是这几题就可以得一百多分了
❼ 《中国旅游地理》练习题(甘肃)问卷星
中国旅游地理的练习题在哪里都可以买到,但是甘肃会更多一些。
❽ 高二中国地理测试题
先说你的选项哈,B为山东半岛,处于温带,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季风版气候,夏季多雨,冬权季干燥,年降水量变率大,所以B项正确。而C为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冬季温和少雨,故C说法不正确。
下一题注意读题:问的是四地发展农业着眼点,即为什么发展对应的农业,也就是要回答发展此种农业的好处,这才是着眼点的意思,不是说应该发展什么农业,你看看D项的回答少了点东西
希望能够帮到你,虽然没有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