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人文地理
⑴ 美国的位置范围,人文地理,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另有加勒比海岛屿波多黎各以及太平洋群岛北马里亚纳等海外领地。其本土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海岸线22,68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西部沿海地区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中北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全国最低点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东南方,与内华达州接壤;最高点为麦金利山(Mount Mckinley,6,198 米),位于阿拉斯加州的中南部,是阿拉斯加山脉的中段。 美国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处于温带),在主要农业地带少有严重的干旱发生、洪水泛滥也并不常见,并且有着温和而又能取得足够降雨量的气温。美国从总体上可分为三大水系:凡位于落基山以东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称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母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人文地理:
美利坚合众国(USA)是一个由50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人口总量超过三亿人,居世界第三。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今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球20%。其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均领衔全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希望能帮助到你!
⑵ 美国人文地理简介
美国国土地形变化多端,地势西高东低。东海岸沿海地区有着海岸平原,南宽北窄,一直延伸到新泽西州,在长岛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积平原。
人口3.24亿(截至2017年1月)。非拉美裔白人占62.1%;拉丁裔占17.4%,非洲裔美国人占13.2%,亚裔占5.4%,混血占2.5%,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州原住民占1.2%,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岛民占0.2%(少部分人在其他族群内被重复统计)。通用英语。
美国人平均寿命在2009年首次突破78岁,达到78.2岁。人口死亡率也创历史新低。
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
美国2001年美国经济在经历长达十年的增长后陷入短暂衰退,之后进入新一轮繁荣期。2007年美国经济下行因素增多,7月次级房贷危机全面爆发。2008年9月,随着雷曼兄弟等多家金融机构接连破产、被兼并或由政府接管,美国次贷危机迅速升级演变成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
(2)费城人文地理扩展阅读:
美国的国家象征:
1、国旗
星条旗(Stars and Stripes)。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6道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
2、国徽
主体为一只胸前带有盾形图案的白头海雕(秃鹰)。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它是力量、勇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盾面上半部为蓝色横长方形,下半部为红、白相间的竖条,其寓意同国旗。
3、国花
玫瑰花,象征着美丽、芬芳、热忱和爱情。1985年经参议院通过定为国花。
4、国鸟
白头海雕(秃鹰)。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确定国鸟的国家。白头雕最早出现于美国的旗帜上是在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并决定新生的美国必须有一个特殊的国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美国
⑶ 关于美国的知识(关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方面的)
美利坚合众国(USA)是一个由50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人口总量超过三亿人,居世界第三。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美国国旗别称“星条旗”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洲,50颗五角星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洲数.首都华盛顿、无法定官方语言。英语是事实上的国家语,美国国花为玫瑰花,
美国几乎有着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处于温带),美国从总体上可分为三大水系:凡位于落基山以东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称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母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北美洲中东部的大湖群——五大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
美国有两大都市带,分别是沿太平洋都市带和沿大西洋都市带。
沿太平洋都市带中的著名城市从北向南依次是:西雅图(Seattle)、科瓦利斯(Corvallis)、旧金山(San Francisco)、洛杉矶(Los Angeles)。
沿大西洋都市带中的著名城市从北向南依次是:纽约(New York)、费城(Philadelphia)、华盛顿(Washington)、迈阿密(Miami)。
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美国有多个党派,但在国内政治及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党和民主党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评价)
15.065万亿美元(2011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147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7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次于文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
15.065万亿美元(2011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147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9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次于澳大利亚、瑞典)。
更详细的地址 http://ke..com/view/2398.htm
⑷ 北美人文地理
地形
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公里。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南半部海岸较平直。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千米。岛屿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其中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
全洲平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平均海拔约为700米。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区:
== ※东部山地和高原 ==
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300~500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与中部平原相接。
== ※中部平原 ==
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德逊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部多湖泊和急流,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 ※西部山地和高原 ==
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伸展至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脉,由东至西为:落基山脉、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岭-内华达山脉、加拿大西部沿海岛屿-美国海岸山脉,其中阿拉斯加山脉中的麦金利峰海拔6194米,为北美洲最高峰。东部山脉和中部山脉之间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南部的死谷低于海平面86米,为西半球陆地的最低点。
气候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有时寒冷,有时温暖,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
水文
北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88%,其中大西洋流域面积约占全洲的48%,太平洋流域约占20%。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大盆地及格陵兰岛。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长度为世界第四大河。重要的河流还有: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和格兰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约塞米蒂瀑布,落差达700米;尼亚加拉瀑布,落差51米,宽1240米。
北美洲多湖泊,淡水湖总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陆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区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总面积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苏必利尔湖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人口
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平衡,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岸地区。面积广大的北部地区和美国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有的地方甚至无人居住。居民主要为来自欧洲移民的后裔,其中以盎格鲁萨克逊人最多,其次是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种人,还有少数的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人等。主要信基督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语和西班牙语。
经济
美国和加拿大是工业基础雄厚的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农业也极为发达,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北美洲其他国家除墨西哥外,多为单一经济国家。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烟草为主。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诸国主要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农作物。
可以参考维基网络
⑸ 帮忙整理以下八个国家的自然、人文、经济、政治
日 本
一、位置范围及重要地理事物
位置:纬度:北温带(30°N—45°N) 海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范围:北海道、本州、四国、四大岛及诸多小岛组成的群岛国家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山地丘陵为主(3/4),沿海地带分布着狭小平原,关东平原最大;
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活火山,最高)——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2.气候: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和,降水较多;夏季凉爽,降水
丰富)
3.河流: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
4.生物: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覆盖率高(75%)
5.资源:森林、水利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
三、人文经济地理特征
1.人文 (1)人口众多,1.2亿,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素质高
(2)种族:黄色人种,大和民族 (3)宗教:佛教为主,部分基督教
(4)食品:主食稻米,副食:渔产品
2.经济
(1)农业—发达
种植业:平原狭小,人多地少,稻米单产高,可自给
措施:小型农机具;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种等
渔业发达:远洋、近海捕捞和近海养殖发达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其他:丘陵种果蔬,但仍需大量进口
(2)工业—发达,仅次于美国
发展条件:有利条件:丰富且高素质的劳动力;较高的科技水平、便利的海运条件
不利条件:工业原料、能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发展模式:外向型经济——进口原料(煤:中国、澳大利亚;石油:中东;铁:巴
西、澳大利亚、印度)、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主要外贸对象:美国,亚洲和西欧
工业区: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和濑户内海工业带:京滨、名古屋、阪神、
北九州、濑户内工业区(多优良港湾,便于海运)北九州为“硅岛”
评价:日本工业虽发达,但是原料过分依赖进口,产品依赖出口,经济具有脆弱性
(3)城市:首都:东京
港口或工业城市:神户、横滨(最大对外贸易港)名古屋、福山、大阪、北九州!
印 度
一、位置与范围
(一)位置
纬度位置:热带及北温带(大部分在10°N-35°N,70°E----95°E)
海陆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亚洲部分,南到印度洋,西有阿拉伯海,东接孟加拉湾
(二)范围:七个国家一个地区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三大地形区
北部山地——主要为喜马拉雅山 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南部高原——德干高原、东西高止山脉、沿海平原
(二)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为10-次年5月(10---次年2月为凉季、3—5月为热季),雨季为6-9月,受地形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偏高(北面山地阻挡冬季寒冷气流),
雨极—乞拉朋齐(夏季风,迎风坡)
西北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印度沙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历史上对森林的破坏
(三)水文
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流量较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恒河:源于喜马拉雅山,流经印度西北部,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恒河三角洲是南亚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中游的瓦拉纳西是印度教的圣地
2.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支流,上游为雅鲁藏布江
三、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口
人口第二大国:人口超过10亿;白色人种;人口增长快;多民族国家,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
(一)农业
1.发展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大(国土一半);土壤较为肥沃(农耕历史悠久);热量水分充足
不利条件: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去得晚——涝灾;夏季风弱,或来得晚去得早——旱灾) 3.分布:气候和地形直接影响作物的分布
降水北部大致由西向东增多;南部半岛沿海降水多,内地降水少
小麦喜温耐旱——恒河中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 棉花喜温耐旱——德干高原西北部
水稻喜温喜水——沿海平原和恒河平原中下游 茶喜温喜雨厌水——东北部山地迎风坡
黄麻喜温喜雨喜水——东北部恒河平原下游
4.农业改革
(1)关于绿色革命:
背景:人口过多,旱涝频繁,农业不稳定
核心: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变旱地为水田,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和高产良种
效果: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在正常年份可自给
(2)白色革命:20世纪80年代,提高牛奶产量,增加国民营养,改善国民体质
(3)蓝色革命:发展海洋水产业
俄 罗 斯 (一)位置:北温带为主,北部北寒带(50ºN-70ºN)经度位置:30ºE-180º
海陆位置:欧洲东部,亚洲北部,东临波罗的海,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与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等国接壤
(二)范围
欧洲部分1/4,人口3/4;亚洲部分3/4,人口1/4,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比较平坦,平原和高原面积大(主要地形区及界线)
(二)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略集中在夏季)
1.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 2.温带季风:东部太平洋沿岸
3.温带草原气候:西南地区 4.地中海气候:黑海沿岸
5.极地气候:北极圈内
(三)水文
1.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注入黑海,全长3600千米,欧洲第一,水能丰富,航运便利,有运河与顿河相连,通向黑海
2.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入北冰洋,水量丰富,冰期长,秋末冬初,冬末春初有凌汛,下游沼泽广布,永久冻土层
3.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1600m)
(四)生物: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带
(五)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草原、水能、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 铁:库尔斯克,煤:库兹巴斯
三、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口
1.5亿,集中在东欧平原,白色人种,俄罗斯族为主,基督教,素质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二)农业: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产量不稳定,需进口
1.分布:东欧平原和南部顿河流域
2.农产品: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等
(三)工业:重工业为主
1.条件: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力量
2.分布: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机械、化学、轻工业
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四)城市
首都——莫斯科:最大城市,最大综合性工业中,最重要交通枢纽,政治和文化中心
(红场、克林姆林宫)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的海港,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港
德国
一、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北温带(47 ºN—54 ºN ,10 ºE)
海陆位置:欧洲中部,北临北海,波罗的海;陆上和9个国家接壤
交通位置:欧洲陆上“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利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南高北低
北部北德平原,中部谷地宽阔的山地;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
(二)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北德平原海洋性更强,冬季阴冷,夏季温凉,降水更多
南部高原山地,纬度低,河谷地带,日照时间长,气温较高
(三)水文:河流多,水量大,航运便利
1.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等 2.河流之间都有运河相连,形成密集的水运网
(四)生物
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南部多喜光植物 (五)资源:煤炭和钾盐丰富
三、经济地理特征
(一)人口
人口稠密,白色人种,德意志民族,信仰基督教,城市化水平高,中小城市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二)农业
北德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阴冷,降水多,热量不足,土壤贫瘠,经营粗放,畜牧业为主,部分耐寒作物,如大麦、黑麦和马铃薯
南部高原山地:南部气温高,日照多,土壤较好
河谷地带:葡萄、烟草、水果、啤酒花;
高山地带:森林、牧场
(三)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
发展条件:丰富的煤炭;便利的水路运输;雄厚的科技;广阔的市场,劳动力素质高,
工业部门: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
新兴工业部门:宇航、飞机制造、微电子等
工业中心:鲁尔区(联系鲁尔区兴盛、衰落的原因和整治的措施,参见高中必修下册)
(四)城市
柏林:首都,最大的城市
汉堡:最大的港口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化工城市,欧洲中央银行所在地,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慕尼黑;斯图加特:新兴工业城市
大洋洲
一、范围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热带和南温带(25ºN-50ºS);经度(110ºE-180-140ºW)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及周围岛屿,印度洋太平洋之间
(二)范围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二、概况
1.面积最小的大洲,人口最少的大洲(南极洲除外)
2.人种:白种人为主,移民多
3.交通:战略地位重要(亚洲同美洲来往的补给站;海底电缆交汇处)
澳大利亚
一、范围和位置
经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120ºE-150ºE)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西、南印度洋,东、北太平洋
(二)范围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 768万km2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平原高原为主
东部:大分水岭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两侧高,中间低,形成承压水构造,盐度高(流经含水层距离长,溶解了一些盐类物质),不宜灌溉,可作牲畜饮水
西部:高原(低矮200-500m)
(二)气候:半环形分布
南回归线附近中西部为内半环:热带沙漠气候
中半环:回归线以北,热带草原气候;以南,亚热带草原气候
沿海地区的外半环:热带雨林、亚热带湿润、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
(三)水文:河湖稀少
墨累河:源于大分水岭西侧,重要支流为达令河,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河口地中海)
艾尔湖:本州最低处-16m
(四)生物
北半环森林—中半环草原—内半环荒漠
特有动物:鸸鹋、袋鼠、鸭嘴兽(长期孤立、缺乏交流,自然条件较单一)
(五)资源:草场广阔 矿产:煤、铁、铝土、锰丰富
三、经济地理特征
1.人口:地广人稀(2人/km)白色人种,英国移民后裔,基督教,城市化水平高
2.农业:混合农业,大量出口小麦和羊毛
条件:平原气候、水源、交通、土地租金低、地广人稀、市场
优势:良性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灵活,对市场适应性强
3.工业:采矿、冶金、机械、化学、纺织(煤、铁矿石出口)
4.城市:堪培拉(政治中心)、悉尼(最大城市、港口)、墨尔本(第二大城市)帕斯(西南部,地中海气候)
美 国
一、位置和范围
(一)位置:
纬度:本土以北温带(30ºN-50ºN)为主,阿拉斯加亚寒带、寒带,夏威夷热带
海陆;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接墨西哥湾
(二)范围:本土(48个州和一个特区)、阿拉斯加、夏威夷;第四大国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平原为主,山地为辅,
山地:西部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山间高原盆地)、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
平原:中部大平原和密西西比河大平原
(二)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温带大陆性气候 2.温带草原气候
3.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较热,降水较多,冬季温和少雨
4.地中海气候 5.温带海洋性气候
(三)水文:河湖众多,水量大
1.五大湖(参见北美)
2.密西西比河:发源于五大湖附近,注入墨西哥湾,世界第四长河和大河,支流众多与五大湖有多条运河相通,联成一个庞大的内河航运系统,航运便利;中南部主要灌溉水源;支流水力丰富
3.科罗拉多河:源出落基山脉,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流经干旱与半干旱区, 注入加利福尼亚湾,为灌溉农区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四)资源——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铜、铁等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煤——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 石油——墨西哥湾沿岸 铁——五大湖沿岸
三、人文地理概况
(一)人口
移民国家,人口2.7亿,白色人种为主,黑种人13%华人和华侨165万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人口有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二)农业:发大的现代化农业,农产品的输出量大
1.发展条件:耕地广(1/10全球),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市场广阔,机械化程度高,科学育种
2.主要农产品: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草、乳肉产量居世界前列
热带经济作物需要进口
3.农业发展特点
农业生产现代化:科学育种、机械化生产、效率高,产量大
农业生产专业化:据自然条件和市场需要划分
玉米带(密西西比河上游平原)小麦区(大平原北部和中部)
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及大平原南部)
乳畜带(东北部)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西部山区)
农业发展模式:商品谷物农业
(三)工业:工业产值最大,同时进口消费品量也最多,外贸进口大于出口
1.发展条件: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
2.工业分布:
东北部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
中心:芝加哥、匹兹堡、布法罗等;还有重要工商业中心——纽约;首都
——华盛顿、费城等
南部地区:石油丰富,气候温暖,环境洁净,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区
休斯敦是石油和宇航中心
西部地区:太平洋沿岸,环境优美、气候温和,交通便利
宇航、电子飞机制造
中心:旧金山(硅谷)洛杉矶(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华人聚集
(四)城市:形成巨型城市带:大西洋沿岸、五大湖沿岸
(五)运输:铁路运输以东西向为主,航空运输和水运均发达
巴西
一、位置和范围 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二、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1/3平原,2/3高原 气候:热带雨林,草原气候
水文:亚马孙河
资源:铁、热带雨林:世界森林资源的30%,调节气候,生物资源的宝库
热带雨林的危机——破坏:
一是外国公司雇佣本地农民大面积伐木,二是掠夺式迁移农业
危害:动植物资源遭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全球气候变暖
措施:严禁纵火开荒、限制原木出口、建自然保护区
三: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口:90%在东部沿海(气候温和,交通便利)人种复杂,葡萄牙语,天主教
(二)农业:雨林迁移农业 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咖啡(产量第一)、甘蔗、香蕉、剑麻
小麦需要进口
(三)工业
条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
部门:钢铁、汽车、造船、飞机制造、核电、通信、电子等 分布: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能源:缺煤少石油,但水能资源丰富(90%水电)
(四)城市
巴西利亚:高原新城,政治目的,环境优美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四、其他国家(关键字)
墨西哥:高原 玉米 石油 白银 玛雅文化 仙人掌 墨西哥城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布宜诺斯艾利斯
智利:国土狭长 铜 硝石 圣地亚哥
大洋洲
一、范围位置
(一)位置
经纬度位置:热带和南温带(25ºN-50ºS);经度(110ºE-180-140ºW)
海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及周围岛屿,印度洋太平洋之间
(二)范围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二、概况
1.面积最小的大洲,人口最少的大洲(南极洲除外)
2.人种:白种人为主,移民多
3.交通:战略地位重要(亚洲同美洲来往的补给站;海底电缆交汇处)
⑹ 世界地理如何学好求方法 求赐笔记
我个人觉得事实上,地理分为两大板块: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般而言自然地理最难学,知识点多且复杂,但是只要自然地理学透了,人文地理自然不在话下。
世界地理内容十分丰富,学好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兴趣。可以先进行1总论的学习(世界自然地理中的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海洋),这部分内容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有很多区域对比及差异性分析。 2接下来进行世界地理分区(按照大洲、大洋逐一学习),此时用到了1部分的知识可以借机熟练和加深理解应用,当然这部分还涉及到主要国家及重点城市,这也是各类考试的重点。3上述部分离不开世界地理的各种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等,看图可以加深记忆,重要的区域、国家、城市、海峡等都需要经纬定位
如果初步完成了这3个步骤,下面需要进行只是的细化,每个人选取的突破口就不同了,最终要做到世界地图的大体轮廓烂熟于心,主要国家及城市和世界交通节点定位准确(提及某处,该地自然条件、经济和社会情况脱口而出)。如果是对付高考,那范围就小一些了,可以多做习题,关键是积累,这不是一两个月能完成的事。
一、抓主干知识
1、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大洲、大洋、大河、大山,重要国家、城市、交通线、工业部门、农作物名称等等);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具有常见性、稳定性和独特性的数据,考试说明中列出的数据都属于重要地理数据)。
2、正确理解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如地势与地形的区别,丘陵与山地的区别,水资源、水利资源、水力资源的区别;再如,掌握地中海气候,就得理解它的形成原因(西风、副高),成因决定了气候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气候特点必然影响农业生产(地中海园艺业)等等。
3、构建主干知识框架:在章节内,章节与章节之间,人文与自然之间,区域与洲际之间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
二、熟练提取地理图像中的地理信息
1 、尽可能将地理课本中所有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上去理解与掌握,不要凭空去记、去背,学会图文转换。 例如一幅等高线图,能从图上等高线的走向、密度、递变规律中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等。
2、学会地理图像间的转换
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表格转换成曲线图、扇形图与柱状图的转换等等。
3、读图技巧
重要的几条经纬线:00纬线穿过非洲中部,亚洲南部的马来群岛,南美洲的北部;北回归线穿过非洲的北部,亚洲南部三大半岛,北美洲南部墨西哥;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北极圈穿过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极圈穿过南极洲北部部分沿海地区。300E穿过欧洲中部,00经线和600E分别穿过欧洲东西边缘,200E穿过非洲中部,1000E穿过亚洲中部,1350E穿过澳大利亚中部,1000W穿过北美洲中部,600W穿过南美洲中部。
找出这几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
三、热点与区域地理、系统地理知识相结合
任何地理事件、历史事件、政治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因此地理学科在文综考试中的关联性最大。热点、焦点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知识与地理能力,考生要将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伊拉克热点,考生应弄清:伊拉克首都是巴格达,地跨两河流域,位于印度洋板块上,那里曾是巴比伦王国的发祥地,美索不达尼亚平原,灌溉农业为主,椰枣出口特产,白种人,阿拉伯民族,还有附近海区的密度流,石油的分布及成因,出口路线,及石油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
热点问题抽象地说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具体地说有沙尘暴、赤潮、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台湾问题、WTO、西部大开发、生态农业、阿富汗问题、伊拉克问题、巴以冲突、车臣匪徒劫持人质、朝鲜半岛核危机、非盟正式替代非统、南美金融危机和委内瑞拉政局动荡等等。再往具体的说还有建筑中房屋的朝向、太阳能热水器安放角度、北方秋雨、南方梅雨、贵阳冬雨的现实解释等等。这就要求每位考生将地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从地理学的角度去发现、解释、解决这些问题。
⑺ 有关美国的地理问题
人文地理特征:美国独立时的13个州是1733年英国占据东起大西洋岸,西至阿巴拉契亚山地南北狭长地带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到现在的第50 个州是通过向西部的殖民领土扩张而形成的(直接掠夺和吞并印第安人的土地,还通过战争和强行购买的手段兼并英国、西班牙(1889年战争夺取夏威夷群岛、波多黎各和关岛)、法国等在北美的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大片领土,从俄国手中购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其主流文化的根基是“瓦斯普”即白种央格鲁——撒克逊人的基督新教文化,而西裔移民的到来却加强美国天主教的势力;其基本的经济特征是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为主导,以全球市场为导向,以网络为载体。
经济条件: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让它避免了旧大陆战乱的干扰,提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和平环境,虽然没有欧盟那样的一体化区域大市场,但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和邻近的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取得了足够的国际市场空间。其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安大略湖和伊利湖)相通,为美国的西部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优势;且经济性资源雄厚(高等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美国联邦政府的力量是最强的、有世界最大的资金融资场所、高新技术最发达,遥遥领先于世界)。
⑻ 大西洋海岭是哪两个板块挤压
非洲板块是一个较大的板块,几乎包含整个非洲大陆,向西一至延伸到中大西洋海岭。它是1968年勒皮雄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范围基本没有变动。
非洲板块的西界是一个离散边界,形成中大西洋海岭的中段和南段,非洲板块隔此边界在北部与北美洲板块相接,在南部与南美洲板块相接。非洲板块的东北界与阿拉伯板块相接,东南界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相接,在北部和南部与之相邻的则分别是欧亚板块和南极洲板块。除了与欧亚板块之间的北界外,其余边界均是离散边界。
南美洲板块,简称南美板块,是一个大板块,包括了整个南美洲大陆,向东一直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岭。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美洲板块的南半部。
南美洲板块的东界是离散边界,与非洲板块相邻,这一边界形成了中大西洋海岭的南段。其南界与南极洲板块和斯科舍板块形成复杂的边界。其西界与正在消减的纳斯卡板块形成会聚边界。在其北界,南美洲板块则与加勒比板块相邻。
南美洲板块,简称南美板块,是一个大板块,包括了整个南美洲大陆,向东一直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岭。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美洲板块的南半部。
南美洲板块的东界是离散边界,与非洲板块相邻,这一边界形成了中大西洋海岭的南段。其南界与南极洲板块和斯科舍板块形成复杂的边界。其西界与正在消减的纳斯卡板块形成会聚边界。在其北界,南美洲板块则与加勒比板块相邻。
北美洲板块,或简称北美板块,是一个较大的板块,它的范围覆盖了北美洲的大部,向东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岭,向西延伸至东西伯利亚的切尔斯基山脉。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美洲板块的一部分。后来,美洲板块又被细分为北部的北美洲板块、南部的南美洲板块和周围的一些小板块。由于不同的板块划分方案中承认的小板块数目不同,因此北美洲板块的边界随各家观点不同而不同。例如早先多把鄂霍次克板块(在勒皮雄的六大板块划分中,这一地区属于欧亚板块)也作为北美洲板块的一部分,这样北美洲板块就向西一直延伸到鄂霍次克海和日本东北部。但最新研究表明,鄂霍次克板块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板块。
⑼ 求美国新泽西的简介(人文地理风俗首府......)!
新泽西州State of New Jersey 昵称: 花园之州 The Garden State Image:Map of USA highlighting New Jersey.png 其他美国各州 州府 特伦顿Trenton 最大城市 纽华克Newark 州长 理乍得·寇迪Richard Codey 官方语言 无官方规定 面积22,608 平方公里 (全美第47th名) - 陆地 19,231 平方公里 - 水域 3,378 平方公里 (14.9%) 人口(2000年) - 总数 8,414,350人 (全美第9th名) - 密度 438 人/平方公里 (全美第1st名) 加入联邦顺序 - 日期 1787年12月18日 -第 3rd个加入美国联邦 时区Eastern: UTC-5/-4 纬度38°55'N to 41°21'23"N 经度73°53'39"W to 75°35'W 宽110 公里 长240 公里 海拔 - 最高 550 公尺 - 平均 75 公尺 - 最低 0 公尺 缩写 - 邮政 NJ - ISO US-NJ 网站 www.state.nj.us 新泽西州(繁体是新泽西州,或译纽泽西州)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州, 邮政符号为NJ。美国东部部份华人称之为新州, 但此简称在中国和台湾几乎不用。 历史 新泽西州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Lenape。17世纪初, 荷兰人移民到今日的泽西城,把这个区域加上新阿姆斯特丹( 今纽约城),称为新荷兰。1664年,英国海军来到纽约湾, 占领新泽西州。 法律和政府 请参考:新泽西州法律和政府 2004年8月12日,州长James E. McGreevey宣布他是同性恋者,决定辞职, 于11月15日生效。 新泽西州分为13个选区。 地理 请参考:新泽西州地理 新泽西州一般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部和纽约关系亲密, 很多居民在纽约城里工作。中部大多是居民区,南部则受费城影响。 这样的分法非官方方式,所以边界并不清楚。 经济 请参考:新泽西州经济 1999年新泽西州生产总值为$3320亿美元,美国第8位。 人均收入为$39,453,美国第二位。(见[[1]]) 州里农林业产品主要包括树苗,马,蔬菜,水果,干果, 海鲜和奶产品。蔓越桔和茄子是产量最高的。 工业产品主要包括药材,化工,食品加工,电器,印刷和旅游业。 虽然化工并非新泽西州的主要产品, 在它主要得高速公路附近有很多化工厂。因为这些工厂污染性很高, 有人觉得这和“花园州”的名字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 交通 新泽西州有两条主要高速公路:New Jersey Turnpike(简称Turnpike)和 Garden State Parkway(简称Parkway)。 一般长途驾车者常用Turnpike穿过州, 而州内居民常用Parkway。 这两条公路都是需要交使用费的公路, 和大部分州的免费主要公路不同。 新泽西州和其他州交界之处有很多桥梁和地道,尤其是进入纽约城。 进入新泽西的方向是免费,但是离开的时候有使用费。 在新泽西开车,身边需要有一些低面额现金和硬币, 否则在很多桥梁和路口需要排长队。 New Jersey Transit Corporation (NJ Transit)管理州里的长途和城市的公共汽车和火车。 重要的城市和城镇 按照人口排列,新泽西州有以下重要城市: Newark - 273,546 泽西城 - 240,055 Paterson - 149,222 伊丽莎白 - 120,568 Trenton - (首府) 85,403 Camden - 79,904 Clifton - 78,672 East Orange - 69,824 Passaic - 67,861 Union City - 67,088 Bayonne - 61,842 Vineland - 56,271 New Brunswick - 48,573 Hackensack - 42,677 Atlantic City - 40,517 Montclair - 38,977 Hoboken - 38,577 Morristown - 18,544 普林斯顿- 14,203 Cape May - 4,034 教育 虽然有些城市中心的学校有治安问题,考试成绩也较低, 新泽西州的公立学校系统是美国最好的州之一。54% 的高中毕业生会进入大学或大专院校,和马萨诸塞州并列第二。 见2002年排行([2])。 新泽西州有19个两年制的大专院校,分校位于21个区。 州立大学 洛特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洛特格斯大学新布朗斯威克分校(New Brunswick) 洛特格斯大学纽瓦克分校 洛特格斯大学坎顿分校(Camden) 草堡学院(Glassboro) 泽西市学院(Jersey City) 纽泽西金恩学院(Kean College of New Jersey) 蒙特克莱尔学院(Montclair) 瑞曼波学院(Ramapo) 史塔克顿学院(Stockton) 特伦顿学院(Trenton) 威廉·佩特森学院( William Paterson) [编辑]私立大学 杜尔大学(Drew University) 费尔里·狄金生大学(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莱德学院(Rider College) 史蒂芬斯理工学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州鸟: American Goldfinch 州动物: 马 州花: 非洲紫罗兰 州树: 红色橡木 州歌: 无 名人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电影女演员梅丽·史翠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