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人文地理
Ⅰ 西双版纳的人文地理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面积约两万平方公里,距昆明740公里,有航班直达自治州首府景洪市。这里是傣族自治州,聚居着十多个民族,其中以傣族人口最多。波涛滚滚的澜沧江斜贯境内,茫茫林海遮天盖地,是个繁荣的生物世界。植物学家把这里誉为“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西双版纳风光绮丽,物产丰富,是四季鲜花怒放的游览胜地。
“西双版纳”是傣语。在自治州成立之前,这里有十二个自然行政区。傣语把“十二”念作“西双”。“版纳”是傣语行政区域的名称。因此,“西双版纳”就是十二个行政区域的意思。现在全州设景洪、勐海、勐腊三个县。
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南端,东部是哀牢山脉的尾部,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大多在一千米左右。在山地、河谷之间镶嵌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盆地,当地人称坝子。因北有高原作屏障,挡住了寒流,南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故气候冬春无寒潮大风,夏季无台风暴雨,终年温暖湿润,旱雨两季分明,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有人说,西双版纳兼有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优点,而没有两者的缺点,这是十分恰当的。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繁多的植物种类,成为闻名中外的热带植物宝库。
西双版纳风景区包括景洪市风景片区、勐海风景片区、勐腊风景片区三大块,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13平方公里。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植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该区景观独特,知名度高,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西双版纳有996公里的国境线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具有面临南亚的区位口岸优势。现有磨憨、景洪两个国家级口岩和打洛省级口岸。又有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打开南门、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江-湄公河被美誉为"东方多瑙河",是条经济贸易的黄金水道,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西双版纳,群山高耸,雄伟壮观,森林密布,山丘绵延。全州总面积19112。5平方公里,平坝面积仅占5%。辖一市二县40多个乡镇,总人口82万余人,居住着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基诺、瑶等13个民族 。傣族是主体民族,近30万人。
西双版纳,历史悠久,古时称勐泐,汉代时期属永昌郡(今保山)管辖,到三国时设置过南涪县,到唐宋时期分归"南诏国"统治,元朝于公元1296年设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1327年改置彻里军民宣抚司。随后又改成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国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隶属普洱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西双版纳有橡胶、茶叶、甘蔗、香料、南药、热带水果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旅游资源更富有特色,令人陶醉,目前,已开辟了""713原始森林公园、野象观察台、植物园、热带雨林奇观、民族旅游村等景点120多个,被国务院落列为我国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三个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现已与老、缅、泰等国开通了边境旅游,并即将开通国际航班。西双版纳将成为与东南亚旅游市场接轨的中心枢纽。
当你迈进西双版纳在域 的时候,首先感到是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原始森林、橡胶林、果木林、香蕉林、茶山……构成了一幅幅绿海、渌浪的画面,绿涛将涌进你的心里;身材苗条的傣家少女,秀丽清纯,披着美丽的长发,风姿翩翩;还有那丰富独特的民族风俗,使外来游客啧啧赞美。
"九五"期间,西双版纳将实施科教兴州和开放两大战略目标,积极争取昆明-曼谷的公路,铁路建设,尽快开通澜沧江-湄公河全年水运能力,做好资源利用,经济留易,跨国旅游等,跨入21世纪西双版纳将更加繁荣和美丽。
西双版纳简介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是中国大地上一块屈指可数的绿色宝地,境内保持完好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举世闻名。以傣族为主的十多种世居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与绿色世界浑然一体,构筑了蜚声海内外的自然人文景观,自八十年代初国家批准为对上开放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来,西双版纳正向着建成“全国最大的热带森林公园”目标迈进。
西双版纳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邻近,6条公路通向境外,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我国进 入东南亚各国最便捷的水陆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天,西双版纳正以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旖旎神奇的热带、亚热带自然景光、浓郁多彩的民俗风情、璀璨悠久的民族文化、便捷顺当的跨境出国通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Ⅱ 亚洲主要地区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概况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
亚细亚洲(字源古希腊语:Ασία;拉丁语:Asia),简称亚洲, 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6%(或者总陆地面积的29.4%)。人口总数约为4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
亚洲绝大部分土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其传统上被定义为非洲-亚欧大陆的一部分。非洲-欧亚大陆的西部则为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以东为亚洲。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土耳其海峡、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乌拉尔山脉以东及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和黑海以南为亚洲。大陆东至白令海峡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岛(东经103度30分,南纬11度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最高峰为圣母峰。跨越经纬度十分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西部与欧洲相连,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
亚洲东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则濒临印度洋,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面隔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北面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细亚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名称,希腊人称呼他们的东方(一说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为亚细亚,可能是来源於亚述人的名称,亚述一词在亚述的语言中也代表东方,原来只指希腊东方的小亚细亚半岛,后来扩展到包括所有东方地区。
洲名释义: 古代腓尼基语,意为“东方日出之地”,与欧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
面 积: 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人 口: 2000年人口达36.72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5%。
种 族: 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
语 言: 分属于汉语、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系、日本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
宗 教: 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发源地。
气 候: 亚洲大陆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影响范围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自然资源: 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石油、铁、锡等储量居各洲首位;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可开发森林总面积的13%;可开发水力资源年可发电量达26000亿千瓦时,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量的27%;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
经 济: 除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外,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以农业、矿业为主。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及经纺工业占主要地位。
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濒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经度为除南极洲外最广的洲,东西距离最长的洲,东西时差达11小时。
西北部以土耳其海峡、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黑海、大高加索山脉、 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 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
亚洲名称的由来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亚细亚洲”该词来源于古代西亚等地古人的闪米特语。亚细亚的意思是指东方日出的地方。亚洲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巴比伦的所在地,又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详地,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东濒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滨北冰洋,西达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陆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经度第二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所跨纬度亦最广,东西时差达11小时。西北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同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邻;东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宽仅86千米的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对。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包括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毗连,形成全球最大的陆块——亚欧大陆,总面积约5071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大陆约占4/5。
亚洲地理集锦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3米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面积260万平方千米。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或咸水湖,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处达1620米,蓄水量2.3万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由于湖水含盐量过大,湖水中除细菌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散布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包括岛屿2万多个,面积243万平方千米。
[编辑本段]居民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亚洲人口35.13亿,世界人口65.67亿。人口1亿以上的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国东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岛、恒河流域、印度半岛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达300人以上。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达4400多人,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仅1人多;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亚洲的种族、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尤以南亚为甚。黄种人(又称蒙古利亚人种)为主要人种。其余为白种人、棕色人及人种的混合类型。
全洲大小民族、种族共有约1000个,约占世界民族、种族总数的一半。其中有十几亿人口的汉族,也有人数仅几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据语言近似的程度,亚洲的居民分属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和日本语(有人认为这两种语系未定)、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茶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等。亚洲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第二是印度。
[编辑本段]表:亚洲各国的面积、人口
了解一下亚洲的各国:(中国2007.1.1-131 425万人 2007.4.3-131 719万人 增加294万人)7.2(131 908)
国家名称 首都 人口(万) 面积(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1,362,044,605 9,584,492
巴林 麦纳麦 75.6397 665
韩国 首尔 4,832.4000 98,480
黎巴嫩 贝鲁特 367.7700 10,452
东帝汶 帝力 106 14,874
尼泊尔 加德满都 2,587.3917 140,800
泰国 曼谷 6,235.4402 514,000
巴基斯坦 伊斯兰堡 14,766.3429 803,94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布扎比 230 83 600
不丹 廷布 80 46 000
阿曼 马斯喀特 309 500 240
阿塞拜疆 巴库 86 600 770
朝鲜 平壤 122 762 2 280
菲律宾 马尼拉 299 700 7 070
柬埔寨 金边 181 035 1 050
卡塔尔 多哈 11 43757
吉尔吉斯斯坦 比什凯克 195 500 466
马尔代夫 马累 298 27.3
马来西亚 吉隆坡 329 733 2 117
蒙古 乌兰巴托 1 566 500 260
沙特阿拉伯 利雅得 2 240 000 1 915
文莱 斯里巴加湾市 5 765 30.7
老挝 万象 236 800 520
日本 东京 12800 377800
土库曼斯坦 阿什哈巴德 488 100 466
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 2 724 900 1 680
巴勒斯坦国 耶路撒冷 164,741,924
塔吉克斯坦 杜尚别 143 100 600
格鲁吉亚 第比利斯 69 700 540
科威特 科威特城 17 818 170
叙利亚 大马士革 185 180 1 500
印度 新德里 2 974 700 96 020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 1 904 443 20 350
亚美尼亚 埃里温 29 800 378
阿富汗 喀布尔 652 300 2 210
乌兹别克斯坦 塔什干 447 400 2 370
斯里兰卡 科伦坡 65 610 1 830
伊拉克 巴格达 441 839 2 120
越南 河内 329 556 7 650
伊朗 德黑兰 1 645 000 7 100
也门 萨纳 531 869 1 610
约旦 安曼 96 188 458
缅甸 内比都4] 676 581 4 680
孟加拉国 达卡 143 998 12 200
新加坡 新加坡 647 340
以色列 特拉维夫 [2] 580
土耳其 安卡拉 769 360 6 280
塞浦路斯 尼科西亚 788,457 9 251
注:[1] 根据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多平方千米,后诶以色列占领,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但未确定疆界。
[2] 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千米。
[4] 缅甸于2005年底由仰光迁都至内比都
[编辑本段]自然环境
亚洲的大陆海岸线绵长而曲折,海岸线长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一洲。海岸类型复杂。 多半岛和岛屿,是半岛面积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岛为世界第三大岛。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岭汇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地势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最高大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在各高大山脉之间有许多面积广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侧还分布着广阔的平原。亚洲有许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带,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 4 4.43米。亚洲有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 9 2 米),还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亚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东部边缘海外围的岛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东部沿海岛屿、中亚和西亚北部地震频繁。亚洲的许多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内流区主 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和西部。亚洲最长的河流是长江,长6397千米;其次是黄河,长5464千米;湄公河长4500千米。最长的内流河是锡尔河(2991千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贝加尔湖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气候基本特征是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气候类型复杂。北部沿 海地区属寒带苔原气候。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东部靠太平洋的中纬度地区属亚洲地形图季风气候,向南过渡到亚热带森林气候。东南亚和南亚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赤道附近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亚和西亚大部分地区属沙漠和草原气候。西亚地中海沿岸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西伯利亚东部的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极端最低气温曾达摄氏-71度,是北半球气温最低的地方。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亚洲的岛屿主要集中在东南海面。约有几万个大小岛屿,总面积为320万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大岛有6个(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几内亚岛、苏拉威西岛、爪哇岛和本州岛)。
亚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汇集最多的大陆,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条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条(长江、黄河、湄公河、和黑龙江)。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是世界上气候差别最大的一个洲。 亚洲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大。主要有煤、铁、石油、锡、锑、钨、铜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西亚的石油和东南亚的锡。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稻谷和天然橡胶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棉花、椰子、胡椒、木棉、柚木、黄麻、茶叶的产量也名列前茅。
亚洲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和巴比伦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亚洲人民为世界文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亚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富集区多。主要矿藏有煤、铁、石油、锡、钨、锑、铜、铅、锌、锰、菱镁矿、金、石墨、铬等。石油、锡、菱镁矿、铁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锡矿储量约占世界锡矿总储量60%以上。亚洲的森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3%。 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也极丰富。亚洲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著名的渔场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沿海,有中国的舟山群岛、台湾岛和西沙群岛渔场,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渔场。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在古代,亚洲人民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科学发明创造,对世界经济 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相继侵入,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遭到了严重摧残,民族经济发展缓慢。致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目前,亚洲除日本外,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在亚洲各国中占重要地位。稻谷、天然橡胶、金鸡纳霜、马尼拉麻、柚木、胡椒、黄麻、椰干、茶叶等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80%--90%以上,原油、鱼、大豆 、棉花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30%--40%,锡精矿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60%左右,钨精矿、花生、芝麻 、烟草、油菜籽的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45%,木棉 、蚕丝、椰枣等的产量和牲畜总头数也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较先进,重工业正在发展。中国东半部、日本、韩国、爪哇岛、斯里兰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发达。 东南沿海海上运输发达。广大内陆地区和沙漠地区以畜力为主。
[编辑本段]地理区域
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东亚: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人口13亿多。 地势西高东低,分四个阶梯。中国西南部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东南半部为季风区,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森林气候;西北部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沙漠气候;西南部属山地高原气候。5-10月东部沿海受台风影响。矿物资源以煤、铁、石油、铜、锑、钨、钼、金、菱镁矿、石墨等最丰富。东亚是稻、薯蓣、糜子、荞麦、大豆、苎麻、茶、油桐、漆树、柑橘、桂圆、荔枝、人参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稻谷占世界稻谷总产量40%以上,茶叶占世界总产量25%以上,大豆占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蚕丝等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等国家和地区。面积约448万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万。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岛和南洋群岛两大部分。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区之一。 群岛区和半岛的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半岛北部山地属亚热带森林气候。矿物以锡、石油、天然气、煤、镍、铝土矿、钨、铬、金等为重要。东南亚是柠檬、黄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槟榔、木菠萝、马尼拉麻等热带栽培植物的原产地,盛产稻米、橡胶、香料、柚木、木棉、金鸡纳霜及热带水果。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面积约437万平方千米。人口10亿以上。本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区,南部印度半岛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与德干高原之间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北部和中部平原基本上属亚热带森林气候,德干高原及斯里兰卡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印度半岛的西南端、斯里兰卡南部和马尔代夫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河平原属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矿物资源以铁、锰、煤最丰富。 南亚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莲藕等栽培植物的原产地。所产黄麻、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胶、小麦和椰干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西亚:也叫西南亚,指亚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 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面积约7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20000多万。高原广布,北部多山脉。北部山地高原与南部阿拉伯半岛之间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气候干燥。南部沙漠面积广大。本区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区和西部山地属地中海式气候,东部和内陆高原属亚热带草原、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石油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西亚是胡萝卜、甜瓜、洋葱、菠菜、苜蓿、椰枣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骆驼、阿拉伯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种的原产地。
中亚:指中亚细亚地区。狭义讲只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的全部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本区东南部为山地,地震频繁,属山地气候;其余地区为平原和丘陵,沙漠广布,气 候干旱,属温带和亚热带沙漠、草原气候。矿物以天然气、石油、煤、铜、铅、锌、汞、硫黄和芒硝较重要。 中亚是豌豆、蚕豆、苹果等栽培植物以及卡拉库尔绵羊的原产地。出产棉花、烟草、稻米、蚕丝、羊毛和葡萄 、苹果等。
北亚:指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和山地,东部为远东山地。极圈以北属寒带苔原气候,其余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河流结冰期六个月以上。矿物以石油、 煤、铜、金、金刚石较重要。出产麦类、马铃薯、亚麻和木材等。
[编辑本段]亚洲最中心的点
亚洲最中心的点,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乌鲁木齐县永丰乡的包家槽子村境内。地理座标为北纬43°40‘37",东经37°19‘52"。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是指亚洲大陆范围内处于均衡位置的点,它距大陆周边海岸线最远,大陆性最强。经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两年多的测算和实地考察,勘定为北纬43°40′37〃、东经37°19′52〃,实地在天山 北麓冲洪积扇上的永丰乡包家槽子村境内,东北至乌鲁木齐市中心约30公里,有公路可达。 一座高18米,代表性极强的具有典型亚洲区域特色的“亚心”标志塔巍巍耸立在“亚心”点上。
[编辑本段]宗教
亚洲是世界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禅地。此外还有犹太教、印度教及锡克教等亚洲宗教。
(1)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形成于亚洲的印度和尼泊尔毗邻处。创立者为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486年),属释迦族,后被称为释迦牟尼。
(2)伊斯兰教起源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于公元7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创立,为一神教。麦地那和麦加是伊斯兰教圣地,《古兰经》为最高经典。
(3)基督教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的伯利恒。创始人是犹太拿撒勒人耶稣基督(公元元年12月25日生于伯利恒)。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圣地,《圣经》为最高经典。
[编辑本段]地势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形成众多较为长的外流河。
复制的,呵呵,给分呀
Ⅲ 名为 。家国记忆。 的记录片,应该是记录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
《中国远征军》纪录片有三个“同名”版本
一是探索发现系列记录片12集 二是凤凰回大视野系列纪录答片凤凰大视野系列纪录片10集 三是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系列纪录片10集
我都看过一遍 并收藏 前不久又看了电视剧版本45集
你要的是哪个? 很好搜的
Ⅳ 缅甸有个地方叫腊戌还是叫腊戍
叫腊戌和腊戍都可以,所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腊戌(Lashio)是缅甸北部掸邦的首府。腊戍的西北方向面是缅甸掸邦木姐市管辖下的南渡镇、东北方向是兴威镇,东面是佤邦的南邓特区,东南方向是当阳,南面是孟崖,西南方向是昔卜、皎脉,西面是南散。滇缅公路从中国瑞丽的姐告开始,从木姐、贵概、兴威到达腊戍,然后再经过皎脉到达缅甸的曼德勒(又叫做瓦城)。
清朝末年英属缅甸占掸邦东北地区,包括腊戍等地。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在腊戍抵抗日本侵略,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日精神。
2011年7月底至8月中旬,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云南省侨联发起并组织实施了“忠魂归国”的公益活动,先后寻得19位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遗骸,作为密支那地区和西保、腊戌地区的阵亡将士代表,火化后安放在骨灰罐中保存。
(4)缅甸人文地理扩展阅读:
腊戌的华校:
2013年12月4日,中国云南海外文化交流中心唐建军主任及云南同乡会尚兴玺会长带领云华师范学院教师一行到腊戌边远山区了解华校的办学情况,并进行招生宣传。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出远门,心情很愉悦,同时也想了解缅北山区华文教育的一些现状。
缅北地区很多山区华校,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师资的缺乏。这里的华人华侨热心华文教育,捐资助学,让华文教育在缅甸各地生根发芽。云南同乡会深谋远虑,顺应了华人社会对华文教育的需求,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创办了海外第一所华文师范学校,为华人华侨子女的华文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很多老华侨感慨地说:创办华校是造福子孙的留根工程,也是我们几代人的心愿,今天云南同乡会终于有了自己的学校。作为云华师范学院的教师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责任的重大。
Ⅳ 南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宗教冲突,还有就是社会经济
人口
编辑
截止2010年,南亚地区约有15.64亿人口,其中,印度人口12.1亿(2011年),巴基斯坦1.64亿(2010年),孟加拉1.42亿(2011年),尼泊尔2800万,不丹69万(2009年),斯里兰卡2000万(2000年),马尔代夫35.9万(2007年)。
南亚裔族群是一个由二千多个不同种族构成的多元族群。南亚裔人口的组成主要有来自以下地区的人口:巴基斯坦、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不丹、孟加拉、斯里兰卡。这二千多个种族包括有小至数十人的部落,又或多至上亿人的庞大族裔。这很可能与这地区历史上多次受到邻近的外族入侵有关。这地区上最早的民族都属于达罗毗荼人,之后受到雅利安人和伊朗人的入侵,并与当地的土著民族混和成为多个新的混血族群,继承了各自的传统及信仰。
历史文化
编辑
南亚文化——泰姬陵
南亚既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恒河——印度河流域便出现过一些繁华的城市,公元前3世纪以后,又相继出现了囊括次大陆地区的大部分版图的四个统一的国家,即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朝,在这一过程里,南亚一直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地区之一,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1498年,来自西方的葡萄牙人达·伽马首航印度之后,西方殖民势力相继侵入这一地区。到1757年,除“高山王国”尼泊尔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独立外,南亚其它地区均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缅甸合称为英属印度。在长达数百年的殖民统治过程中,南亚悠久的文明历史被中断,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使南亚成为了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南亚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体系[1] 面临瓦解。为了维护英国在南亚的殖民统治,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了“分而治之”的办法,于1947年6月抛出了“蒙巴顿方案”。
所谓“蒙巴顿方案”是由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的一项“印巴分治”的具体计划,主要内容是:把英属印度的居民按宗教信仰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邦,分别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东巴和西巴组成,两部分相距1600公里。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权”后享有独立地位,可分别谈判加入印、巴任何一方。
蒙巴顿方案抛出后,印度的国大党和穆斯林接受了这个方案。1947年8月15日,印巴实现分治,成为两个自治邦,其后又于1950年和1956年分别宣布为独立的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联邦共和国,但均留在英联邦内,1972年1月巴基斯坦宣布退出英联邦。
印、巴分治以后,由于东、西两巴被印度领土一分为二,行政管理不便,加之受外部势力的影响,1971年,东巴宣布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国。
不丹在历史上曾为一个独立的部落,1772年英国侵犯不丹,1865年,英国同不丹签订不平等条约,即《辛楚拉条约》,强迫不丹割让包括噶伦堡在内的第斯泰河以东地区。1910年1月,英国又强迫不丹签订条约,规定不丹的对外关系接受英国的“指导”。印、巴分治后,印度于1949年8月8日强迫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的对外关系接受印度的“指导”,使不丹实际上沦为印度的附属国。多年来,不丹王国政府对印度的控制日益不满,要求独立自主,随之不断要求有直接同外国发生经济联系和进行贸易的权利。
锡金原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内陆小国,面积710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从19世纪上半叶,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对锡金进行武装侵略,1890年锡金沦为英的“保护国”。1947年,印度刚独立不久便强迫锡金同它签订了《保护现状协定》。1949年6月,印度派军队进驻锡金。1950年强迫锡金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锡金除在内政上享有“自治权”外,国防、外交、经济等均由印度控制。1975年4月,印度军队解散了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后又废黜国王,把锡金变为印度的一个邦。
除上述国家外,印度洋上原为英属殖民地的两个岛国斯里兰卡(原名锡兰)和马尔代夫也先后于1948年和1965年宣布独立。从此南亚国家全部独立。[2]
由于英国长期殖民统治以及后来实行“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恶果,南亚国家从取得独立起,就存有许多综综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如克什米尔问题、俾路支斯坦问题、印中边界问题等。这些问题与各国的种族、民族、教派等矛盾交织在一起,再加上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在南亚的渗透和争夺,使本区战后几十年来长期动荡不安。40多年来南亚各国虽然不断进行双边谈判,但许多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影响着南亚各国的稳定与安宁。
南亚是印度教,佛教, 耆那教,锡克教的发源地。印度居民多数信奉印度教[3]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斯里兰卡居民多信奉佛教。
经济发展
编辑
农业
南亚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莲藕等栽培农作物的原产地。所产黄麻、茶叶约占世界总产量1/2左右。水稻、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胶、小麦和椰干等的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黄麻
(1)农业生产三大有利条件:高温多雨,地形平坦,耕地辽阔。
(2)影响农业生产三大不利条件:水灾、旱灾、人口增长过快。
(3)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三个措施:白色革命、绿色革命、计划生育。
(4)三大农作物:小麦、水稻、谷子。
(5)三大经济作物:棉花、茶叶、黄麻。
(6)“神牛”三大作用:提供牛奶、耕地、运输。[4]
Ⅵ 泰国人文地理
佛教为泰国国教,其信徒占95%,其次伊斯兰教占3.8%,基督教占0.5%,其他0.7%。泰国南部的回陶公府、北大年府和惹答拉府以回教徒为主。另外亦有信奉天主教教和印度教的信徒泰国风光欣赏(19张)。
全国共有30多个民族,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其余为老挝族,华族,马来族,高棉族,和苗、瑶、桂、汶、克伦、掸、塞芒、沙盖等山地民族。泰语为国语。94%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华人是泰国的一个重要族群,约有7,300,000(2003年)人,占总人口的12%.主要信仰汉传佛教、道教、儒教。
Ⅶ 请问有关云南腾冲的人文地理情况
腾冲古称腾越,位于云南省西部,西北与缅甸为邻,国境线长达151公里,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要隘,被誉为“极边第一城”,素有“侨乡”之称。
腾冲有悠久的历史,古为“滇越国”,汉置郡县,唐南诏时“畴壤沃饶,人物殷凑”,为云南西部重镇。明代筑有坚固的石城及关隘,以作防御。城内街道俨然,设有各种商行,万商云集,工商兴旺。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玉石工艺,较为发达,是云南缅玉的加工与集散地,又有“翡翠城”的美称。来凤山雄踞城南,一峰突起,山上建有来凤寺,山麓有国殇墓园。腾冲火山群、温泉群、打鹰山、云峰寺、国殇墓园、和顺乡、艾思奇故居、云龙阁等都是腾冲的风景亮丽之处,其中腾冲地热火山尤其著名,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
腾冲县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誉,是我国最为著名的火山密集区之一。它地处世界瞩目的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地质构造带之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急剧聚敛的结合线上,地下断层非常发达,岩浆活动也十分剧烈。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构成了一个庞大火山群景观,区内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较完整的火山达23座,火山类型多样,火山堰塞湖、火山口湖、熔岩堰塞瀑布、熔岩巨泉等景观十分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规模最大的天然火山博物馆。
腾冲也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这里是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以温泉遍布、热力强大,外部显示奇特著称于世。全区目前发现有64处地热活动区,温泉群达80余处,最高水温达96.3℃。其中热力最猛、外部显示也最为奇妙的便是镶嵌在城西约20公里的腾冲热海。这里青山环抱,流水喧腾,徐霞客曾游历到此,描写道“飞仰口而张其上颚,其中下部如喉,水与气从中喷出……喷若发机,声如吼虎,其高数天,坠洞下流,犹热如探;或跃时,风从中卷,水辄旁射,揽人于数尺外,飞沫犹烁人面也。”
在北起硫磺塘,南接松山箐,东到忠孝寺,西连芭蕉园,面积约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目前已开发了大小滚锅、哈麻嘴、美女池、狮子头、珍珠泉、鼓鸣泉、怀胎井、仙人澡堂及澡堂河瀑布等十余个景点。其中最壮观的就是称为“一泓热海”或“大滚锅”的硫磺塘。大滚锅呈圆形,直径6.12米,水深1.5米,确实是一口硕大无匹的“巨锅”,锅内有三个喷水孔,锅底水温最高可达102℃。据说一头牛掉进里,十分钟后捞起来,就只剩一具骨头了,可见其热力之强。在这里,游人还可挖一小坑,把盛米和菜的饭盒埋人坑里,约20分钟左右,就可品尝一份别具风味的“热海快餐”了,更有意思的是在“大滚锅”中煮鸡蛋,立等可食。
位于腾冲县北部,距城14公里的打鹰山,是腾冲火山群的中心。以它为轴心,东西有规律地排列着70多座火山,构成了中国近期火山的一个著名地带。此山“林木繁茂,鹰多集于此”,因有人在这里捕鹰,故名。打鹰山海拔2614米,上尖下阔,呈圆锥体状。山底部呈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的椭圆型,火山口也呈椭圆状,深60米,足有20层楼高。山的底部有3个火山湖,山顶有明代建立的宏恩寺。由于它相对高度达750米,因而在腾冲火山群中显得异常高大挺拔。
腾冲同时也素有“天然植物园物种基因库”之称,国内和世界上稀有树种在腾冲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著名的如生长于腾冲县北部大塘乡的一种杜鹃花,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多种杜鹃花中树最大,花朵最大,枝干最粗的一种,被科学家称为大树杜鹃王。人们曾在海拔2380米的高黎贡山山腰发现了一株大树杜鹃,树高25米以上,根部直径3.07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大树杜鹃,堪称杜鹃花的“王中王”。大树杜鹃择地极严,大部份分布于海拔2250米至2480米的高黎贡山西坡山腰地带,生长区域较狭窄,已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植物。其它的珍稀树种还有秃杉、红花油茶、银杏、红豆杉、香柏等。
除火山、地热等著名的自然景观外,腾冲的国殇墓园因其厚重的历史背景和所蕴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了一处闻名于世的人文景观。国殇,指死于国事者。源自屈原《九歌·国殇》篇,原文是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的诗歌,诗歌热烈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精神。
墓园位于腾冲城西南一公里处来凤山山麓小团坡东北面,占地5.33公顷,全园由大门、忠烈祠、烈士墓、纪念塔及园林等建筑组成,从山麓到山顶,主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台阶式布局。墓园大门门额上刻“腾冲国殇墓园”六个大字,为李根源先生手书。大门左侧有一高约1米的“倭冢”,内埋有日军尸骨一具,周围高大的松柏与这“倭家”形成强烈对比,象征烈士精神万古长青与侵略者的可耻下场。沿林荫道而行到忠烈祠,“忠烈祠”匾额为于右任先生所书,祠前有《腾冲忠烈祠碑》,记述了战斗始末和建园缘由。忠烈祠台基正面的中央勤石上,有蒋介石题、李根源手书“碧血千秋”四个大字。祠堂两壁的石碑上刻有抗日阵亡将士9168人名录,及国民党高级军政要员何应钦、卫立煌、孙科、陈诚、龙云等写 的楹联、挽诗、悼词。祠旁厢房内陈列着274幅收复腾冲时的实战照片。山坡上,是烈士碑冢。碑前刻阵亡官兵姓名、籍贯、军衔、职务,计3168人。坡顶为高8米的纪念塔,塔基上刻蒋介石所题“民族英雄”四个大字。塔身正、侧三面刻有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题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政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
李根源先生曾为“国殇墓园”赋诗曰:“八年浴血抗天骄杀气如云万丈高 ,写就一篇新战史留将百世告同胞 ”
腾冲景区以火山地热为主,拥有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同时又有珍稀的动植物资源、悠久的历史底蕴,到这里旅游,可以同时领略到大自然的神秘雄奇和历史的厚重深沉,如此种种的优越之处,让腾冲焕发出了迷人的吸引力。相信你如果前来游历一番,一定也会觉得不虚此行。
交通:腾冲的交通并不很发达,所以要费一些周折。如果是从昆明直接去腾冲,路上要走700公里,不过可以经过大理、保山,可以一路游览下来。另外最快捷的一条路线就是做飞机从昆明到保山,然后转汽车到腾冲县城。
行知提示:
1、交通。
腾冲县城有中巴前往马站,车费10元,下车后再步行大约1公里可到公园。比较方便的方法是包车前往,直接到公园门口,桑车50元,夏利40元,面的30元,包车很方便,从街上拦车就可以,也可以到“二街”附近面的较集中的地方包车。
2、住宿。
腾冲宾馆,(0875)5121044,标间120;
秀峰宾馆,5121371,标间60;
翡翠宾馆,5122107,标间100;
热海宾馆,2150327,标间100(这间宾馆就在热海风景区,如果想在热海多转几天,住这里是最方便的!)
’
Ⅷ 德宏州的人文地理特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属的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面积.15万平方千米,辖芒市、瑞丽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州人民政府驻芒市。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2010年德宏州常住总人口121.1,有傣、景颇、汉、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泰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驻芒市芒市镇。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07.13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0153人,增长13.08%。[3]
全州5个县、市共有家庭户315547户,家庭户人口为 114602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07人减少了0.44人。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男性为624774人,占总人口的51.57%;女性为586666人,占总人口的48.43%。总人口性别(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65上升为106.50。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52174人,占总人口的20.82%;15-64岁的人口为883264人,占总人口的72.91 %;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002人,占总人口的6.2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4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4个百分点。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29147人,占总人口的51.9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82293人,占总人口的48.07%。其中,傣族人口为349840人,占总人口的28.88%,景颇族人口为134373人,占总人口的11.09%,傈僳族人口为31530人,占总人口的2.60%,阿昌族人口为30389人,占总人口的2.51%,德昂族人口为14436人,占总人口的1.1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91079人,增长16.93%,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了1.7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9074人,增长9.20%,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71个百分点。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501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333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22391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2562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0434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8182人,文盲率由11.07%下降为7.47%,下降3.60个百分点。
全州5个县、市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14070人,占34.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97370人,占65.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69889人,乡村人口减少29736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1.39个百分点
Ⅸ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中国的地理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中国约有4079年(含“夏朝”)的已知文明史(以出现国家体制为始),是亚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1、中国地理简介
0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雄鸡。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国领土总面积为: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不包含被俄帝国吞并和逼迫清政府割让陆地面积588万平方公里土地),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四百七十多万平方千米。总面积为1430多万平方千米)不包含俄帝国侵占588万平方公里土地)。
0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个时区,东五区到东九区。全国统一北京时间为东8区。东西距离约五千二百公里。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五十度,南北距离约为五千五百公里。
04、中国领土的中心位置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34°32′27.00〃N,108°55′25.00〃E)。
0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33.5′N)。
0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
0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瞎子岛(48°27′N,135°05′E) 。
0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约在中、塔、吉三国边界交点西南方约25公里处,那里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 (39°15′N、73°33′E)。
0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一万八千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中国的大陆边境线长二万多公里。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东海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第三大岛是崇明岛。
16、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辽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 世界上有两条地震带,一条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一条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国正好在两大地震带的中间,所以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十四个,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还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共20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自治盟)、县(旗、区、市)、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五级。
31、中国共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32、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国的首都。战国时为燕国都城,故也称“燕京”。
3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约有一百六十六万平方公里,占了整个中国面积的六分之一。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4、陕西省,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即诞生并埋葬于此。春秋战国秦国的所在地,故简称“秦”或 “陕”。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即古长安,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兵马俑的故乡。延安是著名的革命圣地。
35、山西省,西临黄河,东临太行山脉,位处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煤海”之称,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因在战国时代为晋国领地,故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山西文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36、河北省因位于黄河北边而得名,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故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市,北戴河与承德均为避暑胜地。
37、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南边,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简称“豫”,又称“中州”和“中原”。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和郑州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四个,其中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开封是七朝古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河南有大量古代文化遗址。现在的河南省是建国初期平原省和老河南省合并而成。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是蒙古族的发源地,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一。
39、辽宁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另有计划单列市--大连市。有“钢都”鞍山。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黑龙江省有着“北大仓”(粮仓)之称,是中国最北和最东的省份,简称“黑”。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2、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简称“甘”或“陇”,古所辖地为甘州(现张掖市)和肃州(现酒泉市),是故甘肃。
43、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简称“宁”。
44、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内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也是中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简称“青”。
45、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即位于本区。从公元七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族、汉族两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简称“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6、云南省是中国西南边疆省份,同缅甸、老挝、越南三国相邻,简称“滇”或“云”。云南省有五十二个民族,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47、贵州省因“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而得名,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闻名于世界的黄果树瀑布位于离贵阳一百五十公里处的镇宁布依族自治县。仁怀市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48、四川省因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简称“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49、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汉市。水陆交通便利,被人们称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气温高,是“四大火炉”之一。
50、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长沙市,夏季气温高,是“七大火炉”之一。
51、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因从唐代开始设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为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故简称“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景德镇是中外闻名的瓷都。
52、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简称“皖”,古有徽州和安庆二府,各取一字,乃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3、山东省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故简称“鲁”。人民政府所在地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计划单列市--青岛市。
54、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简称“苏”,“苏”字繁体写法的鱼和禾是指鱼米之乡、草字头是指平原、“苏”字诠释了江苏的一切、意味着江苏是鱼米之乡、繁华不衰。江苏建省始于清代初年,取江宁(现南京)、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也是副省级城市。 江苏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55、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中段,简称“浙”(Zhè),境内最长的河为钱塘江,钱塘江曲折多弯,又名“折江”, “折”与“浙”谐音,是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风景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计划单列市--宁波市。
56、福建省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简称“闽”,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另有一计划单列市--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境内有“海上花园”与“钢琴之岛”之称的鼓浪屿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
57、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沿海,简称“粤”。人民政府所在地广州市,有“羊城”之称,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广东三大民系是指广东汉族人里的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们占了广东汉族人的大多数。广东集中了深圳,珠海,汕头三个经济特区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GDP一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58、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因桂林在历史上长时间为省会,故广西的简称由此而来。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宁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议所在地。
59、海南省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简称“琼”,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是中国最南端也是最年轻的省份。
60、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对,是中国的宝岛,简称“台”,岛上居民以汉族为最多,他们的祖先大部分是从福建和广东迁居过去的,通用普通话、闽南话和客家话,风俗习惯和闽南差不多。最大城市为台北市,高雄市则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61、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
2、中国的地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海岸线以东以南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3、中国的气候
中国气候有三大特点: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和多样的气候类型。冬季气温普遍偏低,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超过五十摄氏度。主要原因在于: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太阳能量少;纬度影响:冬季盛行冬季风。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热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阳高度大,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减缓了南北接受太阳光热的差异。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夏季最热地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4、行政区划分
4个直辖市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简称“京”,又称“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西北端。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国都城,辽时为陪都,称“燕京”、南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为都城,先后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称号。1928年始设市。现辖十六区、二县,为中央直辖市。全市面积一万六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七百四十三万。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科学、教育、国际交往中心和交通枢纽。北京还是驰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主要名胜古迹有长城、故宫、天坛、十三陵、颐和园、香山等。北京曾举办过1961年第26届世乒赛、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和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上海:简称“沪”或“申”,又称“上海滩”。地处中国东部海岸中段、长江入海口处。古为海边渔村,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7年设市。现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辖十八区、一县。全市面积五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八百五十八多万。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上海还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基地。上海曾举办过2001年APEC会议和2005年第四十八届世乒赛单项赛。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
天津:简称“津”,又称“天津卫”。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五大支流在此汇合流入渤海。金元时代称“直沽”,为漕运要地,后设海津镇,明初取“天子津渡”之意始称天津并设卫,称“天津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始设市。现辖十五区、三县,为中央直辖市。全市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公里。2007年末,户籍人口一千零九十五万人。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业城市,油气、海盐资源丰富,并有一定的工业技术基础。天津也是华北重要的商业中心和口岸城市,2006年被确立为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的名胜古迹主要有市区的宁园、天后宫、大沽口炮台,蓟县独乐寺,黄崖关古长城及有“京东第一山”之称的盘山风景区。
重庆:简称“渝”,又称“重庆山”。位于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上游。春秋战国时为巴国地。隋唐属“渝州”。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1997年6月,以原四川省重庆、万县、涪陵三个地级市和黔江地区行政区域设中央直辖市重庆市。下辖十九区、十七县、四自治县。全市面积八万二千三百多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三千二百三十五多万人。重庆是综合性工业城市,有长江三峡、枇杷山、缙云山等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