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地图省份
㈠ 我国34个省份地理位置 中国的34个省份包括哪些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南、湖北)。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青海、陕西、甘肃、新疆)。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港澳台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1)中国地理地图省份扩展阅读:
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省: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1个地区(州、盟),比上年减少了6个。
660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5个(包含新设立海南省三沙市),比上年增加7个;县级市374个,比上年减少7个。
1642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比上年减少7个;845个市辖区,比上年增加15个。
㈡ 中国地理的区域划分以及所属省份
中国一般分为七大地理地区: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6、西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中国地理地图省份扩展阅读
中国地理区划可以认为是国家地理区域划分的简称。地理区域划分首先是把全国国土作为一个整体。就是把一个国家的全部国土区域按照其特点划分成几个大块,以便进行地理、气候、经济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由于中国疆域的宽广,从地形、气候、人文、经济和政治各个角度分析,有各种类型的地理区域,各种地理区域类型可以划分为自然带、亚地带、自然大区、自然区等等亚区。
四大经济分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全国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
中部地区(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东部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
西部地区(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
㈢ 如何记住中国各省份的轮廓以及地理位置
记法一
1、黑龙江——白天鹅常在沼泽地带游弋,黑龙江像个白天鹅。
2、辽宁——滨海产菱角,辽宁像个菱角。
3、内蒙古——内蒙古有一望无际大草原,雄鹰在展翅飞翔。内蒙古像个翱翔的雄鹰。
4、河北——河北海岸码头,集装箱忙着搬运。河北像个挂集装箱的大吊钩。
5、山西——发展煤炭工业和环境治理平行并重,山西像个平行四边形。
6、陕西——陕西有秦皇兵马俑。陕西像个跪着的兵马俑。
7、甘肃——甘肃在西北的地位举重若轻。甘肃像个举起来的巨大的哑铃。
8、山东——山东是守卫首都北京的大门,谁敢侵犯,就用拳头揍他。山东像个握紧的拳头。
9、河南——河南处于祖国中部,正在崛起,如鸟儿冲刺蓝天。河南像个鸟儿展翅翱翔。
10、湖北——湖北的神农架在全国盖了帽了(好极了),湖北像个大盖帽。
11、湖南——湖南号称“芙蓉国”,湖南轮廓像个芙蓉女儿的头像。
12、江西——湖南这个芙蓉女儿长得太美了,江西这个男子汉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她。江西像个男人头部的侧面。
13、广东——广东一部分在热带,丛林里有大象。广东像个大象头。
14、台湾——台湾产香蕉,轮廓像个香蕉。
15、海南——海南产菠萝,轮廓像个菠萝。
16、青海——青海有草原,草原上有野兔。青海像个玉兔在俯首吃草。
17、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里有孔雀,云南像个开屏的孔雀。
记法二
1、人物的形像类:如:湖南、江西、浙江、陕西注意各自的区别,湖南像一个尖鼻子的太婆,江西像一个挽簪的大娘,浙江像一个爆发的洋人,陕西就像一个兵马佣。
2、云南像火鸡、山东像飞鹰、黑龙江像一只好斗的山羊,吉林像袋鼠、河南像带尖直立的乌龟、贵州像只小狮毛狗,广西上部像只狂奔的藏獒、重庆像坐立的小狗,青海像雪地的毛兔、内蒙古像只狐狸,安徽像倒立的小狗、新疆像展翅的蝙蝠。
3、事物类:湖北像大沿帽、甘肃像一支狗骨头、广东像象鼻、四川像一张剥开的动物皮海南像菠萝,台湾像大萝卜。
记法三
中国地图像雄鸡,金鸡独立喔喔啼。
新疆西藏是鸡尾,青甘宁川①重庆依。
内蒙伏在鸡背上,碧草蓝天风光美。
黑吉辽宁是鸡头,鸡脖山东连安徽。
安徽财源达三江②,河湖③连着上海水。
雄鸡心脏是北京,河北天津山陕西。
雄鸡腹内有湖南,贵州广东和广西。
福建云海④是边陲,港台澳门是特区。
行政区划三十四,地广物博景致奇。
注释:
①青甘宁川:青海、甘肃、宁夏、四川。
②三江:江西、江苏、浙江。
③河湖:河南、湖北。
④云海:云南、海南。
记法四
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各有由来:
1、河北省:相对于黄河为北。因代属冀州地区,所以简称冀。
2、河南省:相对于黄河为南,因为古代属豫州地区,所以简称豫。
3、山西省:相对于太行山为西,春秋时是晋国领土,所以简称晋。
4、山东省:相对于太行山为东,春秋时是鲁国领土,所以简称鲁。
5、湖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南。由于湘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湘。
6、湖北省:相对于洞庭湖为北。清朝时省会武昌属鄂州管辖,所以简称鄂。
7、浙江省:境内的浙江盘回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简称浙。
8、江西省:因赣江纵贯全省,所以简称赣。
9、陕西省:古代时是秦国领土,又简称秦。
10、安徽省:因境内有皖山(天柱山),因而简称皖。
11、甘肃省:境内的六盘山又叫陇山,故又简称陇。
12、贵州省:因古代属黔中郡,所以简称黔。
13、四川省:三国时是蜀国领土,所以简称蜀。
14、云南省: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15、广东省:因为古代是百越(粤)地区,所以简称粤。
16、福建省:因是闽族人居住地区,所以简称闽。
17、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古代是桂林郡,故简称桂
㈣ 求中国地图包含省份和主要城市
中国地来图可按照不同的比例尺寸源划分,包含省份和主要城市的,一般是中国地图 (1:1600万 8开)版本。
在我国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承办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官网:标准地图服务上,就可以下载到标准地图。
(4)中国地理地图省份扩展阅读:
标准地图依据中国和世界各国国界线画法标准编制而成,可用于新闻宣传用图、书刊报纸插图、广告展示背景图、工艺品设计底图等,也可作为编制公开版地图的参考底图。社会公众可以免费浏览、下载标准地图,直接使用标准地图时需要标注审图号。
标准地图有JPG、EPS两种数据格式,地图幅面分为64开、32开、16开、8开等。
资料来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官网:标准地图服务系统
㈤ 中国地理:干湿地区的划分(具体到省份)
干湿地区划分:
1. 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专一线,此属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
2. 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3. 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
(5)中国地理地图省份扩展阅读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其南部边缘的一些地区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平均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中国的“旱极”。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地理
㈥ 中国地图(要有山脉,高原,盆地,地形,国界,省界)
1、中国地图着重展复示中华人民共制和国领土以及疆域内各类地理要素的分布;
2、中国地图分为政区地图、地形图、自然地理地图、人文地理地图、卫星影像地图类型;
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中国地图的图面范围、国界线、重要岛屿的绘制有着严格的规定;
4、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
(6)中国地理地图省份扩展阅读:
中国地图介绍:
中国全图必须表示南海诸岛、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并用相应的符号绘出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1亿的,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可由9段线改为7段线,即从左起删去第2段和第7段线,可不表示钓鱼岛、赤尾屿岛点。
竖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是国内首幅大幅面全开竖版地图。南海海域和岛屿与大陆为同一比例尺,南海诸岛不再作为插图形式。对南海诸岛之岛屿、礁盘等地理信息详细标示,中国南海诸岛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地图
㈦ 中国地区分布图
中国一般划分为七大地区:
1、华中地区包括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
2、华回北地区包括山西省、河北答省、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
3、华东地区包括浙江省、安徽省、上海市、江西省、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台湾省。
4、华南地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5、西北地区包括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东北地区包括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
7、西南地区包括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区。
(7)中国地理地图省份扩展阅读
中国四大经济分区
1、东北地区:包括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
2、中部地区: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山西省、河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3、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山东省、福建省、广东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海南省。
4、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重庆市、青海省、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地理区划
㈧ 中国地图高清版大图
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省级行政单位总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地图如下:
(8)中国地理地图省份扩展阅读
中国行政规划:
1、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2、北部边疆一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3、黄河中下游六省、直辖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北京市、天津市;
4、长江中下游七省、直辖市:湖南省、湖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上海市;
5、南部沿海七省、特别行政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福建省、台湾省;
6、西北五省、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西南五省、直辖市: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㈨ 中国省份空白地图
截至2004年底,复制中国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
1. 华北地区 : 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2. 东北地区 : 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
3. 华东地区 : 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
江西省(赣)、福建省(闽)、山东省(鲁)、台湾省(台)
4. 华中地区 : 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
5.华南地区 : 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6. 西南地区 ; 重庆市(渝或巴)、四川省(川或蜀)、云南省(云或滇)、西藏自治区(藏)、贵州省(贵或黔)
7.西北地区 : 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8 两个特别行政区 : 香港、澳门
㈩ 地理中国地图各省市简称,求标准图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
元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乌思”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明代设立两个都指挥使司。清代称西藏东部为“康”(喀木),中部为“卫”,西部日喀则一带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国西部,故称西藏。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藏”字作为简称。另一说认为简称源于故称“乌思藏”。
4、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公元5世纪处,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自以为是夏后氏后裔,故将建立的割据政权定国号为“夏”。宋代,党项族拓拔氏首领李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立国号“夏”,创立文字,建西夏王朝。13世纪,元灭西夏,取“平定西夏永远安宁”之意,在这里设宁夏行省,始有宁夏之名。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宁”字作为简称。
5、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宋设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一名产生。元设广西两江道。明设广西省。1958年设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因自宋至清,广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广西简称“桂”。另一说认为广西秦时曾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历史上广西2/3地域属桂林郡,故广西简称“桂”。
三、两个特别行政区
1、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取全称中的“港”字作为简称。
2、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名字最早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后又称做“澳”,即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称“蚝镜澳”,因隶属广东香山,亦称“香山澳”。“门”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本地内港的妈祖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象门;另一说是本地南面的氹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中呈十字门状;再一说是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又是门,故曰澳门。1999年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取全称中的“澳”字作为简称。
四、23个省
1、黑龙江省(黑)
1671年为抵御沙俄东侵,清政府在黑龙江沿岸修筑黑龙江城(黑河旧城),设置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流域。1907年改为黑龙江省。
取全称中的“黑”字作为简称。一说简称源于河流黑龙江。
2、吉林省(吉)
吉林一名源于“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松花江的城市”。1673年建城。1676年置吉林将军。1907年将其辖区改称吉林省。
取全称中的“吉”字作为简称。
3、辽宁省(辽)
秦汉魏晋时代,在辽河以东设辽东郡,以西设辽西郡。北宋时,在今河北、辽宁一带,契丹族建立辽国。辽金时代设置辽阳府。元设辽阳行省。明设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因辽河流域为清朝发源地,取“奉天承运”之意,改为奉天省。1929年,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改称辽宁省。
取全称中的“辽”字作为简称。一说因境内有辽河,故简称“辽”。
4、河北省(冀)
战国时,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称为河北。汉设河北县。唐设河北道。辖区与今有出入。1928年设河北省。
辖区相当于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的冀州,故简称“冀”。
5、山西省(晋)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西的地区称为山西。元时,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明处设山西省。
辖区为春秋时晋国地,故简称“晋”。
6、青海省(青)
因境内有青海湖,故得名青海省。据《水经注》记载,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这里就称青海了,也有写作西海的。唐以后多以青海为正名。1928年设青海省。
取全称中的“青”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青海湖故简称“青”。
7、山东省(鲁)
战国至秦汉时,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金时,在开封以东地区设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山东作为政区名称的开始。清初设山东省。
辖区为春秋时鲁国地,故简称“鲁”。
8、河南省(豫)古称
古称黄河以南地区为河南。汉设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明初设河南省。
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故简称“豫”。
9、江苏省(苏)
清康熙6年(1667年)设江苏省,取两江总督驻所江宁(今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今苏州市)两府首字组成江苏省。
取全称中的“苏”字作为简称。
10、安徽省(皖)
1667年,取当时的政治中心安庆(今安庆市)和经济都会徽州(今歙县)二府首字组成安徽省。
安庆府是春秋时皖国故地,别称为皖,故安徽简称“皖”。一说认为因境内最早的名山天桂山古称皖公山,故简称“皖”。
11、浙江省(浙)
浙江即江流盘回曲折之意。战国时浙江指今天的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东汉将浙江分为浙东、浙西两个地区。唐以后这两个地区转化为政区名称。明初设浙江省。
取全称中的“浙”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古称浙江,故简称“浙”。
12、福建省(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汉时称福建为闽越国。唐开元年间设福建节度使,管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是前两州的名字组成的。元设福建行省。明设福建省至今。辖区古为闽越族聚居地,故简称“闽”。一说因境内有闽江,故简称“闽”。
13、江西省(赣)
唐代设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宋设江南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后皆设江西省。
因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
14、湖南省(湘)
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使,始出现湖南一名。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清代设置湖南省。
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15、湖北省(鄂)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省。
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
16、广东省(粤)
宋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由此出现广东一名。元设广东道。明设广东省。
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
17、台湾省(台)
台湾一名源于西拉雅族的台窝湾支族。台湾在秦汉时称“东鳀”。三国时称“东夷”。元时称“瑠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一名。清光绪11年(1885年)设台湾省。
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
18、海南省(琼)
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称海南岛,故名海南省。1988年建省。
因秦以后称这一带为琼台、琼州或琼崖,故简称“琼”。
19、甘肃省(甘或陇)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西夏王朝设置的十二监军之一,治所在甘州(今张掖县),辖甘州、肃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组成甘肃。元设甘肃行省,明代并入陕西省,清代恢复省治。
取全称中的“甘”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西夏时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简称“甘”。
由于甘、陕两省间有陇山,甘肃古时别称陇西,故又简称“陇”。
20、陕西省(陕或秦)
陕西一名,源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就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设陕西省。
取全称中的“陕”字作为简称。
又因辖区春秋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
21、四川省(川或蜀)
辖区秦时设蜀郡。汉设益州部。唐设剑南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元时合并四路,设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取全称中的“川”字作为简称。
又因辖区西部古为蜀国地,故又简称“蜀”。
22、贵州省(贵或黔)
宋代以前设矩州,因当地语音“贵”“矩”难分,故也写做贵州,元初正式命名为贵州。明设贵州布政使司。清设贵州省。
取全称中的“贵”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贵山,故简称“贵”。
辖区东北部秦时属黔中郡,唐属黔中道,故又简称“黔”。一说认为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故简称“黔”。
23、云南省(云或滇)
因在云岭以南,故名云南。西汉时设云南县。三国蜀汉时设云南郡。元设云南行省。明设云南布政使司。清设云南省。
取全称中的“云”字作为简称。
又因行政中心昆明一带,属战国时滇国地,故又简称“滇”。一说因境内有滇池,故简称“滇”。
综上所述,省级行政区名称的命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地理位置命名:如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西藏、海南、陕西、云南、江西、广东、广西等。
二、古代官府名称或辖区名称命名:如安徽、甘肃、江苏、福建、四川等。
三、赋予一定纪念意义的命名:如重庆、天津、新疆、宁夏、辽宁等。
四、以境内中心城镇命名:如吉林、上海、北京等。
五、以境内河湖名称命名:如浙江、青海、黑龙江等。
六、与民族名称相关的命名:如内蒙古、台湾等。
七、其他:如贵州、香港、澳门等。
简称的命名,大致可归纳为:
一、以历史名称命名:如沪、渝、桂、冀、晋、鲁、豫、鄂、粤、琼、秦、蜀等。
二、以境内河湖山脉名称命名:如赣、湘、贵、浙、陇等。
三、以全称中的一或多个字代替。
四、综合上述几类情况命名:如闽、皖、黔、滇、黑、辽、青、藏、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