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地理
㈠ 中国未来海军的走向是什么
该名词以及做法是在1951年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首次明确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它有地理和政治与军事上的含义。其用途是对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形成威慑之势。地理上分为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三部分。实际上,“岛链”从地理名词成为了国际政治名词,其根源是源于冷战时期,主要对付前苏联,以及中国。
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岛中,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遏止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与“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第二岛第二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帕劳群岛,延至哈马黑拉群岛。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太平洋锁链是美国目前在亚洲战略部署的重点,而它所要围困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这条锁链是以太平洋上的第一岛链为基础,东起靠近北极的阿留申群岛,日本群岛,韩国是这条锁链的中心,而台湾岛和关岛则是中轴,其一直延伸至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新加坡、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等。 从战略意义上看,黄海和南海都处于美国对中国战略封锁的“第一岛链”。依美国战略看来,如果中国在周边海域取得战略优势,将突破美国对华封锁的“第一岛链”。从“冷战”期间开始,美国通过各种双边、多边军事合作方式,先后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上建立了以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军事基地群,以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为核心的东南亚军事基地群,以美国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军事基地群。这些军事基地体系配置有序,并能相互支援,扼守住了亚洲大陆走向太平洋的所有咽喉要道。对美国而言,这些“岛链”既是遏止亚洲大陆国家向海洋发展的重要筹码,也是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依托。 2010年4月10日中国海军在公海的一次合成演练成了日本政府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日本防卫相在四月十三日上午举行的阁僚会议之后的记者会上表示,本月十日在冲绳本岛与宫古岛之间的公海上发现了正在南下的中国舰队(含2艘潜艇在内共计10艘)。
根据自卫队统合幕僚监部的资料,中国舰队于本月7日在东海举行训练之后一直处于海上自卫队舰艇的监视之中,10日晚8时左右出现在冲绳本岛西南约140公里的公海上。舰队内含2艘基洛级潜艇,2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3艘护卫舰等10艘舰艇。13日上午,舰队出现在太平洋上,航向指向冲之岛向南航行。
根据统幕监部的资料,这次中国舰队出现的海域,上月18日也发现了包含导弹驱逐舰在内的6艘舰艇,由10艘军舰及舰载直升机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驶入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海域,并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进行了“近距离接触”,日本政府对此高度关注。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壮大,走出“第一岛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战略趋势,但日本对此并不适应。对此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长赤星庆治称,中国海军直升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险”。日本自卫队总参谋部也声称,中国可能在进行“间谍活动”或是在进行“挑衅”。但同时日本政府也表示,目前日方只会监视中国海军的行动,因为在国际水域航行和进行训练演习并不违背国际法。而中国方面也早已表示,解放军海军最近的行动是在进行远水部舰演习。也就是说,此次令日本方面“高度紧张”的中国海军编队只是在公海进行了一次常规演练而已。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建成了亚洲最强大的海军,一度称霸远东海域。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组建了以“八八舰队”为主力的强大的海上力量,辅以“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无论是在先进大型水面舰艇数量上,还是在反潜领域,日本海上自卫队都要强于邻国海军。上世纪中叶,冷战的序幕刚刚拉开,美国就提出把中国围堵在“岛链”中的战略构想。美国环球战略网曾报道,因为岛链的限制,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远洋训练年均只有3.4次,活动最频繁的2009年也不过12次,远比不上美军一年上百次的训练强度。
这一对比充分说明了中国海军的不足。尽管从目前来看,中国海军已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远洋活动,但许多军事专家认为,中国海军眼下仍是一支近海防御型海军。这主要体现在其关注的重点区域目前仍然限定在近海范围内,例如台湾海峡、东海大陆架、南海海域等,训练活动也大多在这一范围内展开。
与之相比,由于长期受装备以及“岛链”限制,中国海军此前主要在近海活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引进俄制舰艇的同时,中国又独立研发出“江凯”级护卫舰、“中华神盾”驱逐舰等大批先进舰艇,具备了一定的远洋行动能力,而日本方面对邻国逐步强大的海军却不适应,担忧失去海上优势。中国的对外贸易及能源需求正不断扩大。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将有60%的石油需要进口,海洋安全已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中国海军的实力还会不断壮大,穿越“第一岛链”的活动也会日益增多,这是中国海军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中国海军全力开展远航训练,发展远洋海军,正是基于这种大国战略的需求,作为中国邻邦的日本应理性对待不断强大的中国海军。在未来十年,中国海军将建造三艘航母,这为中国海军冲出第二海链,走向世界奠定基础。我们可以预期,在未来中国海军必将一天天强大,突破岛链封锁只是时间问题,历史必然会告诉世界,中国必将日益强大,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任何敌人都不可阻挡的!
何谓岛链,先做一介绍。该名词以及做法是在1951年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首次明确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它有地理和政治与军事上的含义。其用途是对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形成威慑之势。地理上分为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第三岛链三部分。实际上,“岛链”从地理名词成为了国际政治名词,其根源是源于冷战时期,主要对付前苏联,以及中国。
第一岛链是指花彩列岛中,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在第一岛链的“封锁链条”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岛。它位于第一岛链的的中间,具有极特殊的战略地位,掌握了台湾岛就能有效地遏止东海与南海的咽喉战略通道。也有了与“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第二岛第二岛链是指北起日本群岛,经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帕劳群岛,延至哈马黑拉群岛。 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对于美国而言,它既是支援亚太美军的战略后方,又是美国本土的防御前哨。 太平洋锁链是美国目前在亚洲战略部署的重点,而它所要围困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这条锁链是以太平洋上的第一岛链为基础,东起靠近北极的阿留申群岛,日本群岛,韩国是这条锁链的中心,而台湾岛和关岛则是中轴,其一直延伸至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新加坡、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等。 从战略意义上看,黄海和南海都处于美国对中国战略封锁的“第一岛链”。依美国战略看来,如果中国在周边海域取得战略优势,将突破美国对华封锁的“第一岛链”。从“冷战”期间开始,美国通过各种双边、多边军事合作方式,先后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上建立了以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军事基地群,以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为核心的东南亚军事基地群,以美国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军事基地群。这些军事基地体系配置有序,并能相互支援,扼守住了亚洲大陆走向太平洋的所有咽喉要道。对美国而言,这些“岛链”既是遏止亚洲大陆国家向海洋发展的重要筹码,也是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依托。 2010年4月10日中国海军在公海的一次合成演练成了日本政府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日本防卫相在四月十三日上午举行的阁僚会议之后的记者会上表示,本月十日在冲绳本岛与宫古岛之间的公海上发现了正在南下的中国舰队(含2艘潜艇在内共计10艘)。
根据自卫队统合幕僚监部的资料,中国舰队于本月7日在东海举行训练之后一直处于海上自卫队舰艇的监视之中,10日晚8时左右出现在冲绳本岛西南约140公里的公海上。舰队内含2艘基洛级潜艇,2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3艘护卫舰等10艘舰艇。13日上午,舰队出现在太平洋上,航向指向冲之岛向南航行。
根据统幕监部的资料,这次中国舰队出现的海域,上月18日也发现了包含导弹驱逐舰在内的6艘舰艇,由10艘军舰及舰载直升机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驶入冲绳岛和宫古岛之间海域,并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进行了“近距离接触”,日本政府对此高度关注。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壮大,走出“第一岛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战略趋势,但日本对此并不适应。对此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长赤星庆治称,中国海军直升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险”。日本自卫队总参谋部也声称,中国可能在进行“间谍活动”或是在进行“挑衅”。但同时日本政府也表示,目前日方只会监视中国海军的行动,因为在国际水域航行和进行训练演习并不违背国际法。而中国方面也早已表示,解放军海军最近的行动是在进行远水部舰演习。也就是说,此次令日本方面“高度紧张”的中国海军编队只是在公海进行了一次常规演练而已。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建成了亚洲最强大的海军,一度称霸远东海域。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组建了以“八八舰队”为主力的强大的海上力量,辅以“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无论是在先进大型水面舰艇数量上,还是在反潜领域,日本海上自卫队都要强于邻国海军。上世纪中叶,冷战的序幕刚刚拉开,美国就提出把中国围堵在“岛链”中的战略构想。美国环球战略网曾报道,因为岛链的限制,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远洋训练年均只有3.4次,活动最频繁的2009年也不过12次,远比不上美军一年上百次的训练强度。
这一对比充分说明了中国海军的不足。尽管从目前来看,中国海军已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远洋活动,但许多军事专家认为,中国海军眼下仍是一支近海防御型海军。这主要体现在其关注的重点区域目前仍然限定在近海范围内,例如台湾海峡、东海大陆架、南海海域等,训练活动也大多在这一范围内展开。
与之相比,由于长期受装备以及“岛链”限制,中国海军此前主要在近海活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在引进俄制舰艇的同时,中国又独立研发出“江凯”级护卫舰、“中华神盾”驱逐舰等大批先进舰艇,具备了一定的远洋行动能力,而日本方面对邻国逐步强大的海军却不适应,担忧失去海上优势。中国的对外贸易及能源需求正不断扩大。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将有60%的石油需要进口,海洋安全已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中国海军的实力还会不断壮大,穿越“第一岛链”的活动也会日益增多,这是中国海军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中国海军全力开展远航训练,发展远洋海军,正是基于这种大国战略的需求,作为中国邻邦的日本应理性对待不断强大的中国海军。在未来十年,中国海军将建造三艘航母,这为中国海军冲出第二海链,走向世界奠定基础。我们可以预期,在未来中国海军必将一天天强大,突破岛链封锁只是时间问题,历史必然会告诉世界,中国必将日益强大,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任何敌人都不可阻挡的!
㈡ 中国海军到底有多强
我也真是服你网络答者的水平,一点料都没有都敢强答。你靠什么支撑论点?脑补加意淫吗?中国海军多强,对此我不敢说具体有多强,仅列一下主战舰艇数据你们自行感受。航母:现役一艘 辽宁舰 满排6万吨 舰载机J-15 驱逐舰:现役32艘,其中盾舰有17艘。盾舰皆为近十几年入列的新舰,今年将入列4艘盾舰。 052D:9艘 052C:6艘 051C:2艘 现代级:4艘 051B:1艘 052B:2艘 052:2艘 051:6艘。 护卫舰:97艘(并不太准,因为入列速度太快一个月就可能差几艘,目前这个数值接近总值)护卫舰不再分列型号。
总值:中国海军垂发数:1880
日本海自垂发数:1160
美国海军垂发数:8836
俄罗斯海军垂发数:1204
英国海军垂发数:704
法国海军垂发数:224
总结垂发并不能完全反映战力,但至少可以表明海军现代化规模。
再列个盾舰数目对比: 单位:艘
中国海军:15
日本海自:6
美国海军:84
俄罗斯海军:待定(未有符合常认盾舰标准)
英国海军:6
法国海军:2
盾舰是用军迷常认的标准,并非装有相控阵雷达就是神盾舰。
我们国家的盾舰皆为有源四面固定阵,英法为有源旋转阵,美日为无源四面固定阵。哪个先进自己网络,我怕各种屁股的人咬我。
㈢ 中国近代海军介绍
中国近代海军的战略布局
--------------------------------------------------------------------------------
海军的战略布局,即指一国海军由战略使命决定在特定空间内进行的兵力部署。严格地
说,中国古代只有水师而没有海军,其部署特征是各地分防,散而无当。19世纪80年代随
着中国近代国防体系转型的完成,中国海军的建设与部署也逐渐定型。其初始形态为:北
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地方区域型.海军,分北;东、j南三个方向警戒海上。4支海
军、3个方向的布局形态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深刻反映出近代中国在海洋方向面临严峻形势
的历史背景。1840年后,连遭海上入侵的清朝政府被迫在建立海洋防御体系上向前迈出了
一步。但是,对于建立近代海军问题却在10余年的时间内迟迟没有动作。1867年,身为地
方文官的丁日昌向朝廷提出以新式轮船为标志的未来中国海军应分为三路:其一为北洋提督
管辖,驻扎大沽,禁卫京门,防御北向海上,范围是直隶(河北)、盛京(辽宁)、山东沿海。
这一范围基本上概括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将渤海视为海上门禁。其二由中洋提督统帅,
驻扎吴湘江口,防御东海洋面,范围是苏、浙沿海。其三归南洋提督指挥,驻扎厦门,主要
防御福建与广东沿海。丁日昌提出三个方向海军平时各守一方,战时“则一路为正兵,两路
为奇兵,飞驰援应”,利用中国海区一水相通的特点,相互呼应支援,使中国沿海七省海上
防御联为一气。这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最早一个有关近代海军部署与使用的完整方案,它在
中国近代军事历程上首倡海军按方向统一部署的意义极为重大,实际上,中国海军后来战略
布局的形成基本上也是按此思路进行的。今天来看,这种战略布局既参照了当时沿海各省的
海防现状,同时也兼顾了沿海的地理和人文条件。
南洋方向的设置以闽粤两省为重,广东在19世纪中国经济重心北移之前是战略前哨之
地。1840年和1856年两次中外战争广东均首当其冲。’福建与广东相邻,闽省防御关系广
东侧翼的安全,且与台湾岛艉O嗤
㈣ 海军地理学属于什么
海军地理学是研究海军建设和军事行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是内军事地理学的分容支学科,属部门军事地理学范畴。
主要揭示海洋及其毗邻陆地的地理环境对海军军事活动的影响与利用地理条件的规律,为海军制定作战方针,进行战场准备,实施作战行动,以及军事地理保障等提供科学依据。
按研究对象可分为综合海军地理、专题海军地理和区域海军地理。
㈤ 中国海军扶航索马里的地理意义和物流意义
索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有化政策过激,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经济严重困难。连年战争给索马里人民带来无穷的无穷灾难。2006年年底,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在埃塞俄比亚军队帮助下击败反政府武装,控制了摩加迪沙和索马里大部分地区,但此后反政府武装不断在摩加迪沙等地发动袭击。目前索马里已有110万难民,首都摩加迪沙每月就会新增约2万名难民。由于难民不断增加,难民们生活没有着陆,粮食价格飙升,过度的通货膨胀和干旱等自然灾害更加剧了国内危机。国内频繁的暴力活动使联合国等机构的人道主义努力也无法实施,无法向索马里运送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即使运进去了也无法进行合理的分配,还会遭到抢劫。近来,索马里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针对联合国工作人员及援助机构人员的袭击事件频频发生,国际援助机构大多已撤离索马里。难民们缺衣少穿,度日如年,饥寒交迫,更使暴力活动增加,因此,海盗只是在海上的一种暴力活动表现形式。这些举动得到了难民和居民的支持,使海盗活动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使海盗活动变得更为频繁凶残。
目前活跃在索马里海域的海盗主要有四大团伙:
一伙叫“邦特兰卫队”(PuntlandGroup),他们是索马里海域最早从事有组织海盗活动的团伙;
一伙叫“国家海岸志愿护卫者”(NationalVolunteerCoastGuard),规模较小,主要劫掠沿岸航行的小型船只;
第三伙叫“梅尔卡”(Merkah),他们以火力较强的小型渔船为主要作案工具,特点是作案方式比较灵活;
势力最大的海盗团伙叫“索马里水兵”(SomaliaMarine),其活动范围远至距海岸线200海里处。
㈥ 中国海军在亚洲第二,世界第八没问题吧
051型导弹驱逐舰 北约代号“旅大”
052型导弹驱逐舰 北约代号“旅沪”(哈尔滨号、青岛号)
051B型导弹驱逐舰 北约代号“旅海”(深圳号)
052B型导弹驱逐舰 北约代号“旅洋”(广州号、武汉号)
052C型导弹驱逐舰 北约代号“旅洋II”(兰州号、海口号)
051C型驱逐舰 北约代号“旅洲”(沈阳号、石家庄号)
053系列导弹护卫舰 北约代号“江卫”“江湖”“江东”等
054型护卫舰 北约代号“江凯”
054A型护卫舰 北约代号“江凯II”
956型导弹驱逐舰 北约代号“现代”
629型潜艇 北约代号“G级”“Golf级”(前苏联629型,中国后期作为弹道导弹试验艇,仅一艘)
033型潜艇 北约代号“R级”“罗密欧级”
033G型潜艇 北约代号“武汉级”(“R级”改型,飞航导弹潜艇,仅一艘)
035型潜艇 北约代号“明级”
039型潜艇 北约代号“宋级”(仅一艘,因为设计缺陷太多,量产型改为039G型潜艇)
039G型潜艇 北约代号“宋改”
039A型潜艇 北约代号“元级”
887型潜艇 北约代号“K级”“基洛级”
636型潜艇 北约代号“K级”“基洛级”
636M型潜艇 北约代号“K级”“基洛级”(具备水下发射巡航导弹能力)
091型核潜艇 北约代号“汉级”
092型核潜艇 北约代号“夏级”
093型核潜艇 北约代号“商级”
094型核潜艇 北约代号“晋级”
可以了毕竟海军看综合不过我国海军弱点太明显了╮(╯▽╰)╭劫持船只那起看出来看看欧美各国表现只适合近海作战远洋不保险
㈦ 目前中国海军所有舰艇,以哪个省份地名命名的最多
对水面舰艇的命名也有一定严厉的规则的,要不然就容易叫混了。最终的命名规则就是:航空母舰和巡洋舰以行政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词组命名;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扫、布雷舰以“州”命名;猎潜艇以“县”命名;两栖攻击舰、直升机母舰、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补给舰以“湖泊”命名。以这种方式来命名的话,也让我国人民对我国海军有了很强的归属感。
再回到效果自身,当然是江苏省了。重新中国海军成立之初不时到如今,以江苏省内地名命名的海军舰艇最多,从驱逐舰、护卫舰到扫雷舰、综合补给舰,一应俱全。位列全国第一。
其中有名的舰艇有:南京号驱逐舰、泰州号驱逐舰、无锡号护卫舰、徐州号护卫舰、常州号护卫舰、盐城号护卫舰、扬州号护卫舰、宿迁号护卫舰、淮安号驱逐舰、昆山号扫雷舰、太湖号综合补给舰、洪泽湖号综合补给舰、紫金山号登陆舰...
㈧ 中国海军是亚洲第一吗
亚洲军事格局很复杂,如果就海军总体实力而言至少还要十到二十年时间,因为中国的地回理位置答很悲剧,第一岛链基本把中国海军的深蓝梦想锁死了,东边日本冲绳海域唯一可以进入太平洋的大门被美国的关岛军事基地锁死,南边的马六甲还是被老美控制住。所以即使代表海军实力的中国航母下水也只是在中国内海游弋,在中国有能力突破第一岛链之前,航母就是一个移动的海上棺材板。海军要成为亚洲第一可不是装备好就行的,至少一点,海军要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收回南中国海,只有战争才是检验军队战斗力的最佳途径。如果只谈装备,不谈局势,中国完全可以在十年内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第一,因为中国政府不差钱,差钱的是老百姓而已。
㈨ 军事上中国地理基本常识
与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有关的地理事实、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统称。是国家和军队统帅与总参谋部以及各级司令部必须研究的内容,中国古代称“地利”。
公元前7世纪的兵书《军志》有:“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饥饱劳逸,地理为宝”。清代施永图编撰有《武备地利》一书。
中国历史上与地利相似的用语还有“地势”、“形胜”,如《 史记 ·高祖记》有:“ 秦 ,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近代,又称“武事地理”、“兵要地理”,主要是指地球表层存在的与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有关的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其空间范围相当于大气圈对流层顶至岩石圈沉积岩底部之30—35公里,有时也扩及到海洋底部、陆地深部和外层空间。
由于太阳能在地球表面和控制地球活动的内能在各处分布不均,地球表层各处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成为对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具有不同影响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环境。探索地理环境对军事行动与国防建设相互关系规律的学科,称军事地理学。它是人类在长期武装斗争实际中认识、利用地理条件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是对军事与地理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对于科学地指导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等方面的地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大物博,我国基本上涵盖了各种地形,我们有平原 ,高原,山地,海岛,等等地形。在军事上对我国提出了很严峻的要求,从发达国家来看,对于各种不同的地形来说,作战基本上分给不同的兵种,或者着军中,比如美国,两栖登陆战,和城市作战,以占领为任务一般交给海军陆战队。而类似于二战时期的大兵团机动化作战,以消灭敌军为目的的一般交给美国陆军。同时他们在获得空军和各兵种航空兵的支援,以及国民警卫队的配合,来完成作战目标。
但是对于我们国家虽然依然也有这样的兵种,军种,想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陆军战甲部队。但是如果只依靠这些部队,我们一是再局部很难形成优势兵力,二是无法向他们提供完整的武器装备(不是说我们没有,而是没钱),所以这些部队大部分一般只作为中央直辖的反应力量。小部分在各军区成为突击力量。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大军区制。也觉是说一个军区的部队在正常情况下在本军区地区驻扎,换防,训练。部队对本军区的情况可以说说是了如指掌。一旦作战就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演习中所进行的部队长途运动,集结,和作战的科目,以前基本上只有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和陆军战甲部队这类似的部队,但是现在来说我国经济发展很好,部队装备水平越来越高,那些往往要还换装的部队也要参加这种训练。实际上地形对于我国军事上来说还是限制了很多。我们经济不到位是很难打破的,在这也不是一会两会能说完。
军事上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可靠,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在亚洲最东部,全国3分2的面积是高原,其余多为丘陵,利于打游记战,但对机动部队的大规模作战(如闪电战)比较不利,且位置有限,这对于依赖机动部队作战的国家是不利的因素.而且中国在南北处有长江和黄河做为天险,易守难攻,是要塞地位.但不足处是政治中心北京过于靠近大陆边缘,容易遭受严重打击,而且地理位置对机动部队作战较为有利,所以成为致命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