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地理与古代中国

地理与古代中国

发布时间: 2021-01-24 19:19:01

① 中国早期的地理观念是怎样的与古希腊有何不同

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劳动、生息、繁育于亚洲东部这片广袤土地,我们可以称之为“东亚大陆”。从地势上看,“东亚大陆”大致呈现出一个自西向东并稍加倾斜的大三角形。它以帕米尔高原为顶点,以向东北和东南延伸的两组山脉带为两边。向东北伸展的一组包括天山——阿尔泰山——萨彦岭——外兴安岭山脉,绵延起伏直至鄂霍次克海;向东南伸展的一组包括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并一直延伸到南海岸。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下游被称之为“中原”,这一地带拥有较为平阔的平原和湿地,四季分明,适于农业的发展,形成了早期稳定的农业文明。
众所周知,欧洲文明滥觞于古希腊。从地理范围上看,古希腊主要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西亚西部海岸。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多山,从古希腊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这一地域没有大河或平原。其二,三面临海且海岸线漫长曲折。古希腊多山的地理特征展现在岗峦起伏,群山连绵不断,因此,可用于进行农耕的土地甚少。据统计,古希腊只有约1/5的土地可用于耕种作物,在这些土地中,很多地区是石块沙砾,土壤贫瘠,这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因此,靠农业耕作根本不能满足希腊地区的粮食需求。寻求粮食以解决温饱成为古希腊人生存的关键。但是,古希腊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它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却很适合栽培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这就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 古代中国对地理学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物理成就

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属于物理学或与物理学有关的,可以提出力学、光学和声学等三个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1)力学方面
①《考工记》一书中的有关记载。这是一本现存的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规范的书籍,可能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00至400年)末年的作品。它记述了许多手工业的工艺制作与设施,汇集了至公元前3、4世纪时的工程技术知识。其中包含的力学知识,主要有:关于惯性的记载、滚动摩擦的论述、论箭的飞行与保持稳定,还记述了有关力的测量、斜面受力分析以及材料和施工中的一些软科学知识。
②《墨经》中有关力学知识的记载。《墨经》战国时代以墨翟(公元前490至403年)为首的墨家的代表作,分为“经”与“经说”两大部分。经说是经的注解。前者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定义性质的条文,后者则带有定律的性质的解释。
《墨经》中的软科学知识已不全是实际生产知识的总结和记述,而是对力学现象进行了粗浅的概括,并进行了一些推理论证。诸如,关于时空观念、运动学知识、力的概念、力系平衡的论述,以及斜面、滑轮及其应用,等等。
现举一条关于杠杆的理论探讨以兹说明:
经下第25条:“天(衡)而必正,说在得。”经说:“(衡),加重于一旁,必捶(垂),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相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这一条说明了不等臂天平(秤)的平衡关系。可能是墨家探讨杠杆平衡关系的实验总结,说明墨家发现杠杆定律较之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要早二百多年。但并没有阿基米德杠杆定理那样完整和定量化。
③侯风地动仪。这是东汉张衡(公元78至139年)所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后汉书张衡列传》上有下面一段记载:“(顺帝)阳嘉元年(即公元132年),复造侯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
形似洒尊,饰以篆文山龟乌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震,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甩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当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显然,这是一种测定震源方向的仪器。可惜,后来这架地动仪失传了。
我国考古博物学家王振铎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复制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书上的记载和力学原理满意地复制成功了侯风地动仪的复原模型,它主要是一个利用了重心很高的“都柱”的不稳平衡。从这个仪器的制造来看,张衡已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同时他对地震波传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所了解。这些在当时来说都是十分了不起的。
④记里鼓和指南车。这是三国时魏人马钧根据以前的记载模仿制成的两种利用各种齿轮的复合运动传动的自动机构。记里鼓是利用原动齿轮带动大小不同的一套从轮,使车轮转动把车行的里数自动地表示出来的一种装置。
指南车是利用一套能自动离合的齿轮系统的定向装置,使得立在车上的一个木制人像的手永远指着固定的方向。关于这两种装置的结构,在刘仙洲教授著的《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一编第五章中有较详细的介绍。
(2)光学方面
关于光学知识的记载以《墨经》经下中的八条(16至高无23)最为系统。其内容涉及影子生成的道理,本影和半影,由物体与光源的相对位置确定影子的大小,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光的反射性和平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等。它已触及了几何光学很大一部分,从时间上看要比古希
腊欧几里德注《反射光学》早一百多年,所以,《墨经》中的光学条文,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光学著作,也是世界古代科技史上难得的各较全面的光学著作。

③ 中国古代神话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创世神话在上古神话中,人们对于世界的产生和人类起源的探索和解释,构成了创世神话的基本主题。天地是如何开辟的?万物是怎样生成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总之,世界是怎样产生的?这个最原始、最基本也最重大的问题,是人类意识发展处于开始阶段的原始人思考和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因之,创世神话也就成为了所有神话中最普遍的主题。2、英雄神话英雄神话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我的认识与反思,他们在与自然或社会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加深着对自然、社会及自我的认识,解释探索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创造英雄业绩的故事,便构成了英雄神话的主题。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英雄神话是数量较多且极富魅力的一部分。如治水、抗旱的神话,颂扬了与自然作斗争的英雄;黄帝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则是社会斗争的反映,描述了氏族社会部落之战的英雄;还有刑天与帝争神的神话,赞美了敢于斗争、不怕失败的英雄。他们组成了一系列神奇灵异的英雄群像,在我国古代神话的宝库中熠熠闪光。3、传奇神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不少关于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传奇。他们大都记载于《山海经》中,出自所谓山、海、大荒之四裔。它们反映了原始人类企图突破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改造自身生活环境的愿望和理想,表现出惊人的超现实、超自然的想象力。传奇神话数量较多,涉及面广,形象奇特,别有意趣。中国上古神话的三个基本类别,大致反映了中国上古神话的三个发展阶段。

④ 中国古代的地理分区

东北叫白山来黑水,意为长白源山和黑龙江,或叫肃慎之地,商、周时分而于我国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大体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
北京叫燕云,指明代京都地区,燕指燕州,云指云州,或叫范阳,约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

南粤叫百越之地又作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⑤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中国地理的关系

任何一种制度或文化的根源,都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是大陆文明,发源地区相回对封闭,答同时耕地广阔(古时候),适宜发展农耕!当时的交通条件又有限,商业难以发展!而农耕文明的生产经验来自传承,同时中国人口众多(从古到今都是如此),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中国由此形成了强调服从,强调权威的政治制度,所以会产生家天下,这点和雅典的文明截然不同

⑥ 中国古代有什么与地理有关的诗词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山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回唐•李白《峨眉山答月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温带大陆性气候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垂直地带性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

⑦ 中国古代地理事件

夏、商(公元前 21 世纪—前 11 世纪)是我国农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同
时手工专业兴起、城市出现属、宫殿建造等技术大为提高。这时期专门从事科学、 文化活动的专业文化人的出现,又使得文字成熟、科学萌芽、造型艺术得到 发展,地理知识也取得了与过去漫长石器时代不可比拟的突出成就。
传说约 4 千多年前的夏代,曾发生洪水,禹继父业治水,曾命诸侯百姓
“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他们爬山涉水进行野外作业,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并“相 地宜所有以贡”。(8)因治水直接推动了地理考察、测量和制图的发展。“准” 是测量方向与物体平直距离的工具;“绳”是测量距离的工具;“规”是校 正圆的工具,“矩”可以构成直角,是画方形的曲尺。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 了最早的地理定向、定位和量度数据的方法。(图 1)汉画像石上绘出了禹 的使臣,拿着绘图与测量的仪器“规”和“矩”。在测量的基础上,使地理 概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⑧ 古代中国指的是地理概念吗

是的,古代中国是一个地理上的概称,
主要指代中原一带,
就像那时候的关中、山东,也都是说的纯粹地理问题

⑨ 中国古代地理

看是在什么时期了 每个时期的版图都不一样
比如西周初分封了六个诸侯国:燕、卫、齐、宋、晋、鲁

晋国,先秦姬姓封国。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于唐(今山系翼城西)叔虞子曼改称晋。后迁都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山西翼城) 新田(山西侯马)。

鲁国,先秦姬姓封国。周公东征打败伙同武庚叛乱的商旧属国,成王封其长子伯禽于其中的奄国故土上建立鲁国,都曲阜。赐许多文物典籍及主管官员,使鲁国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据点。

卫国,先秦姬姓封国。西周初,周公平定东方叛乱,任命其弟康叔封镇河,淇间以控制东方。

郑国,………………。西周末年,宣王封其弟桓公友于郑(陕西华县东),幽王时,桓公为王室司徒,见西周将亡,东迁到今河南新郑一带。西周末年,桓公死难。其子武公拥戴平王有功,在掳,郑之间建立郑国,都新郑。

燕国,………………。本作郾,又称北燕,区别始姓的南燕(河南延津东北)。周公东征后,周太保召公爽被封与燕。他自己留辅王室,使其子就封。成为第一带燕侯。

宋国,先秦子姓封国。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另立顺从周王朝的纣王兄薇子启建立宋国。都商丘。统治原商都附近的遗民。宋保留商的文化传统最多,被看作古代礼制的典范。

齐国,西周姜姓封国。周初重臣太公望之后所立。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吕望被封回营丘(山东淄博东北)战有蒲箍旧地。齐始立于此。

楚国,先秦举姓封国。华姓是所谓的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x熊为周文王师。古书记载x熊以下的楚君皆以熊为氏。但出土的战国晚期楚国的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禽为氏。x熊曾孙熊泽事周成王。被封以自男田,剧丹阳(湖北姊归)从此为国。

秦国,先秦郢姓封国。秦是古代嬴姓部落的一支。嬴姓祖先大费,传说为女情吞玄鸟蛋而生。佐禹治水。商末,嬴姓有叫中鹬的一支住在西戎,其子蜚廉,恶来均事纣王。西周中期中鹬的后人大骆居于西犬丘(甘肃天水西南)生子成与非子。成为嫡子,继承西犬丘。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公,被封与秦。从此非子这一支以秦为氏。厉王十,西戎攻灭西犬丘大骆之族。宣王时以非子曾孙秦仲为大夫伐戎不胜。死于戎。其子在(应该是庄吧)公始破西戎,收复西犬丘。在公子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封为诸侯。秦立国始于此。

蒋 ,姬姓。系周公之第五子,曰姬伯龄。封于蒋。今河南光山是也。

----------------------------------

郑州: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周王将其弟管叔封于此,称管国。春秋时期,这里又是郑国大夫子产的封地。隋文帝开皇三年(583),这里才开始称郑州。
巩义:西周初年,滑国封地在今偃师与巩义鲁庄一带。
洛阳:河南洛阳那时应属下都,东周迁都至此。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