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学陆林

人文地理学陆林

发布时间: 2021-01-24 18:18:02

A. 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学制几年,课业是否繁重,有没有边工作变学习的可能

人文地理下的旅游规划方向大部分院校都是做区域的旅游总体规划的、控制性详规较少,不过现在也有做的,属于规划类的,但又不是纯粹的规划,做的都是战略性规划,一般可操作性不强。而旅游管理中的旅游规划方向大多是去规划设计院,但绝大多数的旅游规划设计院都是私企,而且偏重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的人更吃香,要学好制图。而旅游管理中还有旅游经济方向,大多是去、酒店,其他的经济类的行业也有可能,我觉得选择可能更多一点,比如酒店管理。我们地学考研中心的老师为带向详细的介绍。
从考研的难度来讲,旅游管理难考,人文地理好考,因为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类,分数高。人文地理属于理科类,分数低一些,容易考。另外,招旅游管理研究生的高校少,招人文地理研究生的高校多。
首先,我先做个猜想,考人文地理旅游方向的同伴们,之所以没有选择旅游管理,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不好吧。旅游管理其实在几年前是不考数学,现在也是强制规定考数三了。而人文地理下面的旅游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目前,据我所知,开办人文地理硕士点的学校有50多个,其中多为师范类院校,而不考数学的学校大约有20个,其他的学校或者考高等数学,或者考数学四,难度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其次,我必须告诉你,不管是人文地理还是旅游管理,从就业上来说,都是不是很好的,至少不是所有专业中就业率较高的那一类。所以你想靠考旅游方面的研究生而获得更多的Money,那你可能徒劳了。
再者,从源泉上来说,旅游本就是处于一个很模糊的学科定位。旅游的起源也是模糊的,很多学校旅游是依靠地理、历史、烹饪、林学、园艺、管理、交通、经济等学科建立起来,目前旅游管理划分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但是对于此划分的争论还是很多的。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和管理学、心理学等结合,甚至可能独立成为一个一级学科。
最后,我会附上一些一些学校人文地理的介绍:
一、旅游区位因素分析:
前段时间,看了2008年第三期《旅游学刊》,上面有一篇按省来分析旅游区域发展现状的文章。其中,作者列出了我国各省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游就业人口的数据。我对其进行了分析,假设每项的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得9分,依此类推,十名之后不得分。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浙江总分33分,江苏和山东均为30分,广东为29分,北京得分28,其他省份与此差距较大。所以,我国旅游业发达省份在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北京,并且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会影响当地教育发展方向,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所以以上五省的旅游学科也是比较强的,比如中山、北京二外、浙江、南京大学等等。而从就业上来讲,毕业后本地就业比外地就业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建议大家选择以上五个省份,或者至少是与他们相邻的省份报考,大致可以概括为京津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二、开办人文地理的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以上学校中,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等拥有人文地理博士点。
人文地理重点学科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好像07的重点学科中没有北大人文地理了,而是地理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了),可见人文地理的老大老二在这两个学校了,而老三一般被认为了南京大学。而实际上,北大、中山、南京、北师、华东师都是很强的。
北大吴必虎,中山保继刚,被认为是当代地理学科领军人物。而北大王恩涌,南开李天元,河南大学的李小健,湖北大学马勇,安徽师范大学陆林,华中师龚胜生,东北财经谢彦君都是名师。
三、不考数学的人文地理:云南师大,云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师范,贵州师大,湖南师大,华南师大,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师大,贵州师大,安徽师大,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师大,西安外国语学院,青海师大,福建师大,江西师大,华中师大,山西师大,河北师大,曲阜师大、辽宁师大,宁夏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还有一些农大,如湖南农大等,但不考数学在第一志愿不能录取时,调剂是个问题,因为多数学校的地学还是要求数学的。所以实际上,如果你想不考数学的话,人文地理好学校也就没有几所了。所以,想考更好的人文地理,还是学一下数学吧,很多学校的数学只是一本高等数学而已,没有概率和线代。还是主要来讲讲这些完全不考数学的学校吧。
四、学校简介:
上面这21个学校,部分学校的人文地理还是不错的。比如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
福建师范大学,拥有人文地理博士点,全国排名也在百名之前。
湖北大学,有马勇在,跟他学旅游规划还是不错的选择,湖北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院具有全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
湖南师范大学,位于我国文化娱乐经济中心——湖南,该校旅游文化研究作的不错。
华南师范大学,211工程建设院校,位于广东,此地有诸多旅游好学校,如中山、暨南、华南师,想必之间交流还是不少的。
华中师范大学,前文提过,名师龚胜生在那,也有人文地理博士点,211学校。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博士点。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特色院校,合并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旅游特色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很多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武汉大学,985,人文地理博士点,其实比较侧重GIS。
西安外国语大学,也许又是一个你没有听过的学校,《人文地理》杂志就是他们办的,若没有一定实力,他们也不敢叫这个板。
西南大学,重国土,号称西南地区国土NO1。
云南师范大学,位于我国未来边贸旅游发展重地(南宁、昆明、黑龙江)之一。
浙江大学,旅游学科很强,人文地理下有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属全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全国仅有17家。、
五、谈谈旅游管理排名:
A+的有中山、北京二外、浙江、云南,
A等有东北财经、华东师范、陕西师范、四川大学、桂林工学院、南开、武汉大学、华侨大学、西北大学、人大、西安交通、中南财经、厦门、复旦;
B+ 等 ( 28 个 ) :暨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广西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大学、青岛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河南大学、燕山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B 等 ( 27个 ) :西南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西南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广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山西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西南林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
介绍一下A等以上院校的旅游学科依托,中山大学的旅游管理依托管理学、地理学,北京二外依托外语和经济学,浙江依托管理学,云南大学依托经济学,东北财经依托经济学,华东师范依托地理学、历史学,陕西师范依托地理,川大依托历史、桂林工学院依托地质学、南开依托经济学、武大依托历史、华侨大学依托地理和管理、西北大学依托经济、人大依托管理学、西安交通依托管理、中南财经依托经济学、厦门依托历史学、复旦依托历史。
一方面,各校都是从自己过去的强势学科来发展旅游学科;另一方面,各校旅游可能侧重方面也是他们的依托学科。
人文地理学与旅游管理关于的本质区别在哪?而考虑到区域优势,西部院校更适合做科研,如果追求就业,那么就到东部院校吧!其实研究生阶段关键看自己的学习和导师的项目情况,和学校好不好关系真的不太大,呵呵,洋洋洒洒,没什么系统,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更多点击人文地理学考研院校经验怎么样

B. 人文地理学与旅游管理关于的本质区别在哪

人文地理下的旅游规划方向大部分院校都是做区域的旅游总体规划的、控制性详规较少,不过现在也有做的,属于规划类的,但又不是纯粹的规划,做的都是战略性规划,一般可操作性不强。而旅游管理中的旅游规划方向大多是去规划设计院,但绝大多数的旅游规划设计院都是私企,而且偏重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的人更吃香,要学好制图。而旅游管理中还有旅游经济方向,大多是去旅行社、酒店,其他的经济类的行业也有可能,我觉得选择可能更多一点,比如酒店管理。我们地学考研中心的老师为带向详细的介绍。
从考研的难度来讲,旅游管理难考,人文地理好考,因为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类,分数高。人文地理属于理科类,分数低一些,容易考。另外,招旅游管理研究生的高校少,招人文地理研究生的高校多。
首先,我先做个猜想,考人文地理旅游方向的同伴们,之所以没有选择旅游管理,也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不好吧。旅游管理其实在几年前是不考数学,现在也是强制规定考数三了。而人文地理下面的旅游可以选择不考数学。目前,据我所知,开办人文地理硕士点的学校有50多个,其中多为师范类院校,而不考数学的学校大约有20个,其他的学校或者考高等数学,或者考数学四,难度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其次,我必须告诉你,不管是人文地理还是旅游管理,从就业上来说,都是不是很好的,至少不是所有专业中就业率较高的那一类。所以你想靠考旅游方面的研究生而获得更多的Money,那你可能徒劳了。
再者,从源泉上来说,旅游本就是处于一个很模糊的学科定位。旅游的起源也是模糊的,很多学校旅游是依靠地理、历史、烹饪、林学、园艺、管理、交通、经济等学科建立起来,目前旅游管理划分为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但是对于此划分的争论还是很多的。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和管理学、心理学等结合,甚至可能独立成为一个一级学科。
最后,我会附上一些一些学校人文地理的介绍:
一、旅游区位因素分析:
前段时间,看了2008年第三期《旅游学刊》,上面有一篇按省来分析旅游区域发展现状的文章。其中,作者列出了我国各省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就业人口的数据。我对其进行了分析,假设每项的第一名得10分,第二名得9分,依此类推,十名之后不得分。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浙江总分33分,江苏和山东均为30分,广东为29分,北京得分28,其他省份与此差距较大。所以,我国旅游业发达省份在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北京,并且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会影响当地教育发展方向,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所以以上五省的旅游学科也是比较强的,比如中山、北京二外、浙江、南京大学等等。而从就业上来讲,毕业后本地就业比外地就业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建议大家选择以上五个省份,或者至少是与他们相邻的省份报考,大致可以概括为京津唐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二、开办人文地理的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以上学校中,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等拥有人文地理博士点。
人文地理重点学科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好像07的重点学科中没有北大人文地理了,而是地理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了),可见人文地理的老大老二在这两个学校了,而老三一般被认为了南京大学。而实际上,北大、中山、南京、北师、华东师都是很强的。
北大吴必虎,中山保继刚,被认为是当代地理学科领军人物。而北大王恩涌,南开李天元,河南大学的李小健,湖北大学马勇,安徽师范大学陆林,华中师龚胜生,东北财经谢彦君都是名师。
三、不考数学的人文地理:云南师大,云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师范,贵州师大,湖南师大,华南师大,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师大,贵州师大,安徽师大,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师大,西安外国语学院,青海师大,福建师大,江西师大,华中师大,山西师大,河北师大,曲阜师大、辽宁师大,宁夏大学,山西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还有一些农大,如湖南农大等,但不考数学在第一志愿不能录取时,调剂是个问题,因为多数学校的地学还是要求数学的。所以实际上,如果你想不考数学的话,人文地理好学校也就没有几所了。所以,想考更好的人文地理,还是学一下数学吧,很多学校的数学只是一本高等数学而已,没有概率和线代。还是主要来讲讲这些完全不考数学的学校吧。
四、学校简介:
上面这21个学校,部分学校的人文地理还是不错的。比如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
福建师范大学,拥有人文地理博士点,全国排名也在百名之前。
湖北大学,有马勇在,跟他学旅游规划还是不错的选择,湖北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院具有全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
湖南师范大学,位于我国文化娱乐经济中心——湖南,该校旅游文化研究作的不错。
华南师范大学,211工程建设院校,位于广东,此地有诸多旅游好学校,如中山、暨南、华南师,想必之间交流还是不少的。
华中师范大学,前文提过,名师龚胜生在那,也有人文地理博士点,211学校。
辽宁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博士点。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特色院校,合并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旅游特色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很多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武汉大学,985,人文地理博士点,其实比较侧重GIS。
西安外国语大学,也许又是一个你没有听过的学校,《人文地理》杂志就是他们办的,若没有一定实力,他们也不敢叫这个板。
西南大学,重国土,号称西南地区国土NO1。
云南师范大学,位于我国未来边贸旅游发展重地(南宁、昆明、黑龙江)之一。
浙江大学,旅游学科很强,人文地理下有浙江大学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属全国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全国仅有17家。、
五、谈谈旅游管理排名:
A+的有中山、北京二外、浙江、云南,
A等有东北财经、华东师范、陕西师范、四川大学、桂林工学院、南开、武汉大学、华侨大学、西北大学、人大、西安交通、中南财经、厦门、复旦;
B+ 等 ( 28 个 ) :暨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广西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大学、青岛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河南大学、燕山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B 等 ( 27个 ) :西南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西南大学、扬州大学、山东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广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山西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西南林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
介绍一下A等以上院校的旅游学科依托,中山大学的旅游管理依托管理学、地理学,北京二外依托外语和经济学,浙江依托管理学,云南大学依托经济学,东北财经依托经济学,华东师范依托地理学、历史学,陕西师范依托地理,川大依托历史、桂林工学院依托地质学、南开依托经济学、武大依托历史、华侨大学依托地理和管理、西北大学依托经济、人大依托管理学、西安交通依托管理、中南财经依托经济学、厦门依托历史学、复旦依托历史。
一方面,各校都是从自己过去的强势学科来发展旅游学科;另一方面,各校旅游可能侧重方面也是他们的依托学科。
人文地理学与旅游管理关于的本质区别在哪?而考虑到区域优势,西部院校更适合做科研,如果追求就业,那么就到东部院校吧!其实研究生阶段关键看自己的学习和导师的项目情况,和学校好不好关系真的不太大,呵呵,洋洋洒洒,没什么系统,希望能帮到大家!了解更多点击人文地理学考研院校经验怎么样

C. 北京大学院长陆林是什么时间做诊

姓名:陆来林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源
出诊时间: 星期二上午 星期三下午
专业特长:睡眠障碍、药物依赖
经历: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专业方向:睡眠障碍、抑郁症、青少年网络成瘾和心理问题、酒精和药物依赖。门诊时间:周二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下午(睡眠专业门诊)

D. 陆林的学术专著

1.陆林来.徽州村落(《徽州文自化全书》系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陆林.旅游规划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陆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陆林,章锦河.旅游形象设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E. 跨考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哪个学校难度最小。如:华中师大、华南师大、湖南师大、湖大、安师大。请知道的分析

华中师大、华南师大都不考数学,武汉大学也不考,一般人文地理对gis软件要求不高,内可能武大容有些要求把 。自然地理对gis软件要求高,但是好考,因为自然地理报的人要远比人文地理少。
华南师范大学,由于学校比较好,区位条件优越,外加上不考数学,报考的人数多,竞争压力较大。(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等)自己查查!

F. 陆林的科研成果

上:著作与古籍整理
陆洪非林青黄梅戏剧作全集(合编)安徽文艺出版社2112出版
求是集——戏曲小说理论与文献丛稿,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
知非集——元明清文学与文献论稿,黄山书社2006年出版(江苏省社科二等奖);
元代戏剧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江苏省社科三等奖);
清人别集总目(合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江苏省社科一等奖),2001年、2011年再版;
明代戏剧研究概说(合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元杂剧研究概说(合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1989年再版;
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校点),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校点),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皖人戏曲选刊·龙燮卷,黄山书社2009年出版;
金圣叹全集(整理辑校),凤凰出版社2008年出版;
朱柏庐诗文选(标点选注),凤凰出版社2002年出版;
太平天国演义(整理校点),黄山书社2000年出版;
舌华录(整理校点),黄山书社1999年出版;
明语林(整理校点),黄山书社1999年出版;
青泥莲花记(整理校点),黄山书社1998年出版;
道听途说(整理校点),黄山书社1998年出版;
清代笔记小说类编(主编),黄山书社1994年版.1998年再版。
黄小田评本红楼梦(辑校,合撰),黄山书社1989年出版;
下:论文及文章
01.二十世纪金圣叹史实研究的滥觞,《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第4期;
02.胡适《〈水浒传〉考证》与金圣叹研究,《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
03.陈登原《金圣叹传》的学术贡献及缺憾,《文艺研究》2011年第8期;
04.试论清初戏曲家龙燮及其剧作,《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4期;
05.清初戏曲家龙燮生平、剧作文献新考,《文献》2010年第2期;
06.金圣叹清初事迹编年,《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3期;
07.金圣叹佚文新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08. “才名千古不埋沦”:金圣叹精神风貌和批评心路简论,《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09.金圣叹晚明事迹编年,《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4期;
10.金圣叹佚诗佚联新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6期;
11.《文章辨体汇选》“四库提要”辨误——兼论“施伯雨”撰《水浒传自序》的来源,《文学遗产》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9期转载;
12.也谈寅半生之“八应秋考”及其他,《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
13.冯梦龙、袁于令交游文献新证,《文献》2007年第4期;
14.朱国祚生卒年小考,《辞书研究》2007年第2期;
15.读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中华书局《书品》2007年第1期;
16.明人之当代戏剧研究论略,《中华戏曲》2006年第2期;
17.清初戏曲家徐懋曙事迹考略,《艺术百家》2006年第4期;
18.古典白话小说整理的又一创举——评黄山书社新版《红楼梦》,《学术界》2006年第4期;
19.清初文言小说《觚剩》作者钮琇生年考略(合撰),《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20.金圣叹诗选俞鸿筹“读后记”考辨,黑龙江大学《学府》2006年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压缩版:金圣叹基本史实考论——《沉吟楼诗选》“读后记”史实探源与辨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转载;
21.清代指画名家高其佩小传异说辨误,《文献》2005年第4期;
22.金圣叹所作“元晖”诗本事考——兼论清初戏曲家叶奕苞的生卒,《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5期;
23.金圣叹与周庄戴氏交游探微,《文史哲》2005年第4期;
24.金圣叹早期扶乩降神活动考论,《中华文史论丛》第7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
25.《午梦堂集》中“泐大师”其人——金圣叹与晚明吴江叶氏交游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6.“焦东周生”即丹徒周伯义——清代文言小说《扬州梦》作者考(合撰),《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9期转载;
27.晚明书画家邵弥生年新说,《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4期;
28.周亮工参与刊刻金圣叹批评《水浒》、古文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29.读“书”杂“品”,中华书局《书品》2003年第4期;
30.《王渔洋事迹征略》拾遗补缺,《中国诗学》第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31.金圣叹与吴江沈氏交游探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2.清初总集《诗观》所收徽州诗家散论,《徽学》第2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书评),商务印书馆《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34.《王渔洋事迹征略》商订和献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5.也谈《给青年二十四封信》是否朱光潜作——兼议章启群.商金林先生对其作者的“考证”,《学术界》2002年第6期;
36.清代文言小说家潘纶恩生卒定考,《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
37.教育家的执著和理学家的愤世——明遗民朱用纯的心路历程和散文创作,《求是学刊》2002年第6期;
38.夏庭芝生活时代及其他——《元曲家考略》读书笔记,《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39.金圣叹与王鏊后裔关系探微,《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11期转载;
40.金圣叹与长洲唯亭顾氏交游考——兼论顾予咸与清初三大史狱之关系,《艺术百家》2002年第2期;
41.金批《西厢》、《水浒》的参与者:王斫山、王道树事迹探微,《戏曲艺术》2002年第2期;
42.由稀见方志《越中杂识》作者缘起,《文献》2002年第2期;
43.明代《弘正诗钞》辑者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
44.金圣叹与周计百交往揭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10期论点摘编;
45.《晚明曲家年谱》金圣叹史实研究献疑,《文学遗产》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6期转载;
46.歙人张潮与《虞初新志》,《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5期;
47.晚明曹臣与清言小品《舌华录》(合撰),《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
48.读《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中华书局《书品》2001年第2、3期;
49.《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初读——有关作者史实缺误商兑补苴,《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
50.《吴江诗粹》所收沈璟轶诗辨析,台北《书目季刊》第34卷第3期,2000年12月出版;
51.陆长春评传(合撰),《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52.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欢会——金圣叹晚期事迹探微,《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5期转载;
53.杨维桢戏剧序跋新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54.金圣叹与“哭庙案”中的“二丁”——从金诗《丁蕃卿生日二章》谈起,《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2期;
55.杨维桢籍贯考,《辞书研究》2000年第3期;
56.夏庭芝戏剧思想新论,《艺术百家》2000年第1期;
57.明代前期元剧研究论略,《河北学刊》2000年第1期;
58.欧阳兆熊生卒及其他,中华书局《书品》1999年第4期;
59.《舌华录》作者和版本考述,《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2期转载;
60.继承和影响——试论《录鬼簿》历史地位,《戏剧》1999年第2期;
61.元代戏剧学研究导论,《文教资料》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戏剧、戏曲研究》同年第8期转载;
62.梅鼎祚与《青泥莲花记》,《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1期;
63.清代文言小说家宋永岳事迹系年,《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
64.叛逆和创新──钟嗣成《录鬼簿》剧学思想综论,《艺术百家》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11期转载;
65.理学家与曲学家的统一——元初胡祗遹曲学思想的重新审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10期转载;
66.钟嗣成《录鬼簿》外论三题,《戏曲研究》第54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67.《明语林》校点后记,《文教资料》1998年第2期;
68.明杂剧《一文钱》本事考述,《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1期;
69.宋遗民的独特视角——试论元初周密的戏剧学思想,《戏曲艺术》1997年第3期;
70.包公艺术形象的早期塑造——宋金笔记.话本.杂剧摭谈,《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3期;
71.宋元明清家训禁毁小说戏曲史料辑补,《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2期;
72.《志异新编》—《亦复如是》作者考;《文教资料》1997年第1期;
73.试论先秦小说观念,《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转载;
74.“善道”封建末世的“俗情”——试论潘纶恩《道听途说》,《明清小说研究》1996年第3期;
75.朱柏庐生卒和别号,《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1期;
76.漫说《三字经》,《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1期;
77.钱谦益诗文集版本知见录续补,《文教资料》1994年第1期;
78.试论周德清为代表的元人戏曲语言声律论,《戏曲研究》第45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79.金圣叹佚文佚诗佚联考,《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1期;
80.清代文言武侠小说简论——兼谈文言武侠小说发展轨迹,《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3、4期合刊;
81.钱谦益诗文集版本知见录,《文教资料》1992年第6期;
82.元人赵半闲《构栏曲》漫论,《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第3期;
83.贾仲明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1992年版;
84.徐复祚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1992年版;
85.近年“汤沈之争”研究综述,《文史知识》1989年第7期;
86.《鱼儿佛》原作者及改编者新考,中央戏剧学院《戏剧》1989年第2期;
87.元人戏剧史论初探,《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88.元人戏曲功能论初探,《文学遗产》1989年第1期;
89.书会才人自风流——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赏析(合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90.幽艳显情深,清丽寓情浓——郑光祖[双调蟾宫曲]《梦中作》赏析(合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91.钟嗣成戏曲文学创作论新探,《戏曲研究》第2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92.元杂剧喜剧研究综述,《中华戏曲》第4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3.元人戏曲表演论初探(下),《戏曲艺术》1987年第4期;
94.元人戏曲表演论初探(上),《戏曲艺术》1987年第3期;
95.白朴剧作不同风格之成因浅探,《光明日报》1987年1月27日,《文学遗产》第724期;
96.《“元曲四大家”质疑》的质疑——“郑”是郑廷玉说不能成立,《戏曲研究》第2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97.简论张潮的小说批评,《艺谭》1986年第5期;
98.浅谈祁彪佳的戏曲人物论,《艺谭》198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戏曲研究》同年第7期转载;
99.对包公艺术形象应有个正确的评价,《江淮论坛》1981年第6期。

G. 陆林的获奖情况

1.全国优秀抄教师(教育部,2001)。
2.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中国地理学会,2009)
3.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三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2006)。
4.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安徽省教育厅,2007)。
5.安徽省首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2008)。
6.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5)。
7.中国地理学会吴传钧优秀人文地理论文一等奖(中国地理学会,2008)。
8.中国地理学会陈传康优秀旅游地理学术论文奖(中国地理学会,2008)。
9.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新闻出版总署,2008)。
10.第七届安徽图书奖一等奖(安徽省新闻出版局,2007)。

H. 陆林的研究成果

1.陆林,葛敬炳,苏静.基于制度变迁的浙江省民营资本旅游投资行为研究.旅游学刊,2008⑸.
2.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科学,2007⑷.
3.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研究,2006⑷.
4.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05⑶.
5.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王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地理科学,2004⑹.
6.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地理研究,2004⑸.
7.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人文地理,2003⑸.
8.陆林,宣国富,章锦河,杨效忠,汪德根.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地理学报,2002⑹.
9.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地理研究,1997⑵.
10.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⑴.
11.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1996⑷.
12.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地理学报,1996⑷.
13.陆林,焦华富.山岳旅游者感知行为研究——黄山、庐山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⑶.
14.陆林,焦华富.徽派建筑的文化含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⑵.
15.陆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地理科学,1995⑴.
16.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地理研究,1994⑷.
17.陆林.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地理学报,1994⑶.
18.陆林.山岳风景区国际旅游经济效益探析——以黄山国际旅游业为例.旅游学刊,1991⑴
19、陆林.徽州村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0、陆林.旅游规划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1、陆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2、陆林,章锦河.旅游形象设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I. 南京大学陆林教授简历

陆林,男,1962年11月生,安徽芜湖人。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并获理学博士学位,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出站,1997年晋升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皖江学者,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名师,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中国旅游研究》编委,《旅游学刊》特邀学术委员,上海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大学“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财经大学合芜蚌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工业大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点负责人。现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和安徽省省部级项目5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在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2部。

主要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

主讲课程:

人文地理学、旅游规划原理;旅游社会学、旅游科学进展、地理学基本问题。

代表性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海滨(岛)旅游地发展特性及运行机理研究》(49871027)。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村镇型旅游地发展特征及运行机理研究》(40471035)。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旅游城市化过程及机制研究》(40771059)。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山地旅游发展过程和机制研究》(40971083)。

5、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非耕地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潜力和对策》(98BJY034)。

6、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03BJY084)。

代表性科研成果:

1、陆林.徽州村落.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陆林.旅游规划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陆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陆林,章锦河.旅游形象设计.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陆林,葛敬炳,苏静.基于制度变迁的浙江省民营资本旅游投资行为研究.旅游学刊,2008(5).

6、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科学,2007(4).

7、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地理研究,2006(4).

8、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经济地理,2005(3).

9、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王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地理科学,2004(6).

10、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地理研究,2004(5).

11、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人文地理,2003(5).

12、陆林,宣国富,章锦河,杨效忠,汪德根.海滨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地理学报,2002(6).

13、陆林.旅游地理文献分析.地理研究,1997(2).

14、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7(1).

15、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1996(4).

16、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地理学报,1996(4).

17、陆林,焦华富.山岳旅游者感知行为研究——黄山、庐山实证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18、陆林,焦华富.徽派建筑的文化含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19、陆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地理科学,1995(1).

20、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季节性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地理研究,1994(4).

21、陆林.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地理学报,1994(3).

22、陆林.山岳风景区国际旅游经济效益探析——以黄山国际旅游业为例.旅游学刊,1991(1).

获奖情况:

1、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2001)。

2、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中国地理学会,2009)

3、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三等奖(安徽省人民政府,2006)。

4、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安徽省教育厅,2007)。

5、安徽省首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安徽省教育厅,2008)。

6、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安徽省教育厅,2005)。

7、中国地理学会吴传钧优秀人文地理论文一等奖(中国地理学会,2008)。

8、中国地理学会陈传康优秀旅游地理学术论文奖(中国地理学会,2008)。

9、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新闻出版总署,2008)。

10、第七届安徽图书奖一等奖(安徽省新闻出版局,2007)。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