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意义

人文地理意义

发布时间: 2021-01-24 17:18:15

① 学习地理的意义与作用

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地理的最直接的意义或作用就是:考试要考!你必须把它学好。
高效的学习,要学会听课: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
3、借助高效工具。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
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不过,要学好思维导图,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前面说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可以参考。

最后,要学会总结: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四是要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② 秦岭-淮河一线的人文地理意义 自然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 一线的地理意义
【气候上的分界线】 ①秦岭淮河线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②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③以北温度带属暖温带,以南温度带属亚热带,④以北属半湿润地区,以南属湿润地区
【河流水文特征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黄壤)。 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畜牧业和耕作业的分界线。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从自然地理来分,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分界。中国零度等温线是以此划分。传统上北边的河流有冰冻期封航,南边的则没有。并且分界线两边的物种有较明显的不同。 从人文地理看,长江是南北分界线,历史造成的。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南稻北麦”、“南甘北甜”、“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鄂、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气候上的分界线】 ①秦岭淮河线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②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③以北温度带属暖温带,以南温度带属亚热带,④以北属半湿润地区,以南属湿润地区
【河流水文特征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黄壤)。 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为主。

③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3)人文地理意义扩展阅读: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④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将初中地回理课答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地理课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地理很有必要。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两个!

⑤ 地理的意义

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宇回宙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答环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及防御,分别介绍了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变化规律。人文地理则从人类生产生活角度出发,学习了人类活动的地理分布、生产生活特点及影响因素,也学习了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良性或恶性影响,并把人类在防御和治理环境问题的经验传输给人们。啊

⑥ 秦岭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意义

【气候上的分界线】 ①秦岭淮河线一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②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③以北温度带属暖温带,以南温度带属亚热带,④以北属半湿润地区,以南属湿润地区
【河流水文特征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黄壤).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畜牧业和耕作业的分界线.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南稻北麦”、“南甘北甜”、“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⑦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版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权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挺重要的

⑧ 人文地理是什么

人文地理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内地域结构的容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