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新生代中国古地理

新生代中国古地理

发布时间: 2021-03-14 20:52:55

❶ 中国新生代

张涵予自然是不必说,从《集结号》里的谷子地到《湄公河行动》里的高刚,虽然已经五十几岁,但刚硬的气质加上低沉的烟嗓,活脱脱的是一个铮铮的硬汉。
周一围这么多年来可以说是不温不火,知名度算不上高,刚出道的时候,走的路线还是奶油小生。然而2014年播出的《绣春刀》,他从小银屏到大荧幕,戏份不多的丁修,却让人印象深刻至极,震惊四座。
朱亚文,《红高粱》演余占鳌,黝黑的皮肤,强健的肌肉,高粱地里对着周迅的告白,荷尔蒙爆棚。单身扛着周迅穿过高粱地,可称作是移动的荷尔蒙聚合体,man得让人想报(抱)警(紧)。在《我是证人》里,作为全片的演技担当,演凶狠变态的杀手,让人回想起来都还害怕。

❷ 古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学者很早就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有所认识。东晋葛洪在《神仙传》中写道:“东海三为桑田”。唐颜真卿﹑宋沈括等都以山顶﹑山崖中所见的螺蚌壳为证据﹐阐述了海陆变迁的观念。科学古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一致的。17世纪﹐欧洲一些学者根据岩层中的化石﹐对古地理环境作了一些推测﹐并试图对环境演变的原因作出解释。18世纪后期﹐英国J.赫顿在《地球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均变论的思想。其後﹐英国C.赖尔在《地质学原理》中﹐发展为均变论学说﹐成为古地理学的研究原则﹔赖尔在重建欧洲第三纪古地理环境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探索自然环境演变的原因。
19世纪上半叶﹐冰期学说得到承认之后,人们对第四纪古地理的演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自然地理学范畴的古地理研究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德国彭克,A.和E.布吕克纳对阿尔卑斯山冰川沉积的研究和对第四纪冰期的划分(1909);奥地利A.L.韦格纳汇集大量古地理材料提出大陆漂移学说(1912);南斯拉夫M.米兰科维奇提出对冰期-间冰期变化天文成因的理论(1920)等,对古地理学研究都有深远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地磁测量、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氧同位素分析﹑深海岩心的采样和分析等新技术﹑新手段的采用﹐美国H.H.赫斯﹑R.S.迪茨在1960~1962年间提出的海底扩张说﹐以及美国W.J.摩根﹑D.P.麦肯齐﹑R.L.帕克和法国X.勒皮雄于1967~1968年提出的板块构造说﹐都使古地理学以全新的面貌出现。1968~1983年完成的深海钻探计划等成果﹐已能勾画出近2亿年以来古海洋演变的基本轮廓。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自垩纪以来气候有变冷的趋势。深海岩心的氧同位素(18O/16O)测定指出﹕90万年以来可划分出23个18O阶段和10个完整的冰川周期。G.J.库克拉对中欧黄土的研究表明﹐黄土层序中的古气候旋回与海洋18O的23个阶段有对应关系﹔中国学者刘东生等对陕西洛川剖面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❸ 新生代的地质特征

新生代有地球历史6500万年的地质时代。是继古生代、中生代之后最新的一个代。新生代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 。1760年,G.阿尔杜伊诺把岩石分成3个纪:第一纪为结晶岩;第二纪为含化石的成层岩石;第三纪是半胶结的层状岩石,常含海相贝壳。1829年,J.德努瓦耶研究巴黎盆地时,把地层之上的松散沉积层称为。第一纪、第二纪已废弃,第一纪大致相当,第二纪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新生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古近纪、又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新近纪又分为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又分为更新世、全新世 。
新生代开始时,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比现代大,古欧亚大陆比现代小;古中国和古印度为古地中海所隔,古土耳其和古波斯为古地中海中的岛屿,这些陆块尚未与古欧亚大陆连接;红海尚未形成,古阿拉伯半岛是古非洲的一角;古南美洲和古北美洲相距遥远,而古北美洲与古欧亚大陆接近,有时相连。
新生代开始后,地表各个陆块此升彼降,不断分裂,缓慢漂移,相撞接合,逐渐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印度与亚洲大陆结合发生在距今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喜马拉雅山耸起则是200~300万年的事,与此同时或稍早,欧洲升起了阿尔卑斯山,美洲升起了落基山。
古近纪气候较此前的冷,晚始新世和渐新世南极大陆出现小型冰盖,中新世中期那里形成的冰盖已相当于现代的2/3,更新世初北半球出现格陵兰冰盖,其后200万年间曾有多次冰期,冰川曾见于几个大陆。

❹ 中国境内新生代的造山运动被称为什么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期造山运动到现在还未停息

❺ 中生代印支运动对我国古地理有哪些影响

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格局的影响
下三叠纪中国北部由于天山—兴安岭地槽在古生代末已褶皱升起,使塔里木—华北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连为一体,成为陆相沉积区。南部仍广泛发育海相沉积,构成“南海北陆”的格局。三叠纪中晚期的印支运动引起中国南方的大规模海退,中国除西藏、青海南部、华南部分地区及东部沿海个别地区外,普遍上升为陆,基本结束了南海北陆的格局。自侏罗纪起,以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为界,此线以东的沿海地区构造运动强烈,并伴有大量岩浆及火山活动。此线以西为稳定的大型内陆盆地。中国长期以来南北方向的差异转化为东西方向的差异。中国侏罗纪古地理轮廓可分为东部的沿海火山活动区,西部大型内陆盆地区及青藏海相沉积区。海侵主要限于青藏和台湾地区,黑龙江东部、湘粤一带也有短期的海侵波及。白垩纪总的古地理轮廓与侏罗纪基本相似。http://www.expo800.com/hdwiki/doc-view-43933.html

❻ 新生代的海陆配置和自然环境是什么

到了新生代之后,全球的海陆分布对比起中生代,又有了不同,与现在的世界地图相比较,也有一些差异。先看北美洲,那时候从得克萨斯州往西,沿落基山有一条南北向的内海,把北美洲分隔成东西两半,其西部的北美洲经过白令海峡可与亚洲相连,而东部的一半则通过北极大陆与欧洲浑然一体。

欧亚大陆的地理形态也与今天不同,乌拉尔有一条南北向的海峡,其北端与北极海相通,南端则连向地中海,所以严格来说,所谓欧亚大陆当时并不存在,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分界线正好是海峡分隔。亚洲南部从第三纪早期开始位移的变化是很大的,或者说,这就是板块漂移的结果,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岛等地。

南北半球之间的古地中海原是十分开阔的大海,自中生代以来,逐步缩小。到晚第三纪初期,非洲大陆板块和阿拉伯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板块在古地中海西部相遇。撞击的结果是出现阿特拉斯山和安达卢西亚山的褶皱隆起,致使古地中海西端几乎封闭,海域面积大为减小。到早第三纪后期,南半球的板块进一步北移,使阿尔卑斯山变形,这次造山运动向东一直延伸到中东、近东各地,并持续到晚第三纪早期,导致古地中海的中段也变成封闭,中东和近东地区就出现了新生的大陆。同时,也出现了被陆地包围起来的内海——黑海。此时,古地中海的西段进一步封闭,地中海内的海水一度干涸。当时的欧洲和非洲之间,没有水域分隔。

到了晚第三纪后期,阿尔卑斯山继续升高,而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断裂活动,于是打开了地中海西端的通道,大西洋海水沿着通道重返回地中海,一直继续到今天。

正当非洲板块向北漂移的时候,大陆的东部出现了巨大的裂谷,即产生了世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再看古地中海东段延伸的喜马拉雅山地区,这里与中国大陆的面貌最为密切。印度板块自从中生代时冈瓦纳大陆解体分离出来以后,继续向北漂移。到早第三纪时,越过赤道,到达北回归线附近,其北缘开始向亚洲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到始新世末期,两者终于相撞,致使古地中海东端的喜马拉雅海槽消失,两个板块发生挤压,出现了一系列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就这样形成了。起初,山势并不高,但由于俯冲作用继续进行,亚洲大陆南缘也就继续抬升翘起,逐渐使山体升高。

在板块漂移、碰撞过程中,板块内部也出现断裂活动,例如在印度中、西部在早第三纪时有广泛的火山活动,著名的“德干暗色岩”就是此时的喷溢熔岩。研究者认为,这些火山活动与断裂构造可能是由于印度板块与非洲以东的塞舌尔群岛之间的分离有关。

新生代时期,在环太平洋之滨也出现了许多新生的山系。澳大利亚在新生代的时期比较平静,没有影响大的地壳运动。在南极洲大陆上,第三纪时期出现火山喷发。南极大陆在新生代早期仍处于低纬度地区,随者板块的逐步向南漂移,到新生代晚期才漂到现在的位置。由于环太平洋及古地中海都是板块相撞的地带,又是地壳上深断裂的俯冲所在,所以也是现代地震的集中地带。

由于海陆配置的巨大变化,必然影响到自然环境的改变。在研究新生代的气候变化时,必须注意2个方面的特点:①解释高纬度的气候带时,必须联系到大陆板块漂移的结果;②当全球大规模的冰川出现时,对新生代后期的气候环境发生的严重影响。

第三纪时期,暖热的气候似乎遍及全球,甚至南极和北极在早第三纪时曾都是热带气候。进入晚第三纪,特别是到上新世以后,全球气候转凉的现象比较明显。

第四纪时期,出现冰期与间冰期气候的交替,对环境影响很大,就以早更新世时期为例,其气温可能比前期下降5~10℃,所以,在我国西部高山地区出现冰川。但到间冰期时,气温又明显转暖。

❼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1949年前,中国的沉积学和沉积古地理学研究工作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近二十年来已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地质工作者不仅为祖国找到了大批矿产基地,而且结合沉积矿产的研究,在石油、天然气、煤、锰矿、磷矿、盐矿、沉积铜矿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成岩和成矿理论。在沉积矿物、沉积环境、沉积模式、古地理、沉积建造、沉积地球化学、现代沉积等方面也都获得了很大进展。

陆续出版了一批沉积学和古地理学方面的专著、图集和教材。刘鸿允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古地理图《中国古地理图》(1955)。王鸿祯编著了我国第一本与沉积古地理学相关的高等学校教材《地史学教程》(1956),并领导了中国第二代沉积古理图《中国古地理图集》(1985)和《中国层序地层研究》(2000)等研究总结工作。刘宝珺和曾允孚等编著了《沉积岩石学》(1980)、《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1985)、《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图集》(1994)。曾允孚和夏文杰编著了《沉积岩石学》(1986)。余素玉和何镜宇编著了《沉积岩石学》(1989)和《化石碳酸盐岩》(1982)。孙永传和李蕙生编著了《碎屑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86)。何镜宇和孟祥化编著了《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1987)。贾振远和李之琪编著了《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8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有关著作和教材主要有:孟祥化等编著的《沉积盆地与建造层序》(1993)和《内源盆地沉积研究》(1993);冯增昭等编著的《中国沉积学》(1994)、《沉积岩石学》(1993)、《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1989)、《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1990)、《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0)、《中国南方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2001);邓宏文等编著的《沉积地球化学与环境分析》(1993);梅志超编著的《沉积相与古地理重建》(1994);王良忱和张金亮编著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96);赵澄林编著的《沉积学原理》(2001);陆克政等编著的《含油气沉积盆地分析》(2001);于兴河编著的《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2002);姜在兴编著的《沉积学》(2003)。这些成果不仅在教学和指导找矿工作中取得了有益的效果,而且也丰富了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内容。有关的刊物有《岩相古地理》(1981年创刊)、《沉积学报》(1983年创刊)和《古地理学报》(1999年创刊)等。

如上所述,近20年来,我国的沉积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古地理编图工作是与沉积学和大地构造学的理论同步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沉积古地理图,主要是概略性的以岩石组合和生物类型为依据而编制的。70年代以来,在现代沉积学理论指导下,以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编图精度从概略比例尺扩大到中、大比例尺。近年来,由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编制第三代岩相古地理图,即要恢复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古地理位置,把大陆变形和古板块的位移表示出来,这样的图件一般都是大范围概略性或小比例尺图件,编制这样的图件难度较大。

1979年成立的中国沉积学会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沉积岩石学和沉积古地理学的发展,学会相继召开了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并于1983年创刊了《沉积学报》,对提高我国沉积学研究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沉积学和古地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地球科学进入学科综合、学科交叉等迅速发展的今天,其重点和前沿正在发生转移,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并围绕资源、环境、灾害和全球变化等4个主题展开,这就使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现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定量沉积学的研究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因此沉积学及古地理学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在沉积矿产和能源越来越紧缺的21世纪,沉积学及古地理学也必将在沉积矿产和能源勘探开发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❽ 二叠纪古地理特征

二叠纪是古生代最后一个地质年代,地壳运动又趋活跃,全球范围内一系列板块的碰撞导致地史中著名的联合古陆在二叠纪末期基本形成。该大陆几乎由北极延伸至南极,跨越了不同的古气候带。这种全球古构造、古地理环境的巨变,造成了陆相、潟湖相沉积类型的广泛发育,气候带的明显分异和生物界的重要变革。联合古陆东南缘继续存在结构复杂的古特提斯多岛洋,而使中国二叠纪地史既反映全球共性又有自身特色。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

华北板块主体自二叠纪起已基本脱离海洋环境,仅局部地区遭受短期海侵影响。因此二叠系以陆相沉积为主。位于华北中部的山西太原地区二叠系发育最好,研究最详,是公认的华北地区二叠系标准剖面。

1.山西太原西山二叠系标准剖面

这个剖面二叠系总厚达数百米。从岩相分析来看,下二叠统下部山西组几乎全系陆相沉积。本组底部为粗粒石英砂岩,具斜层理,并有植物化石等,属河床相;向上以泥页岩粉砂岩为主,夹煤层,含植物化石,为典型的沼泽成煤相。由山西组向上出现了一套岩性复杂的陆相沉积,即“石盒子群”(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夹有煤层及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主要属于沼泽相沉积;上石盒子组仅有少量炭质页岩,不含煤层,并开始出现紫红色泥页岩层,植物化石保存较好,但不及下部多,主要属河流、湖泊相沉积。气候已逐渐转为干燥。上覆石千峰组是一套紫红色岩系,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和砂质泥岩的互层,已是典型的干燥气候的内陆河、湖相地层(图8-6)。

综上所述,太原西山二叠系剖面各组自下而上厚度逐渐增大,颜色由黑灰至黄绿至紫红:由含煤到不含煤,这些特征说明经历了由沼泽低地逐渐变为河湖盆地,气候由潮湿变为干旱的历史过程。

图8-6 中国二叠系柱状剖面对比图

(转引自刘本培等,1996,有修改)

L—梁山组。1—火山岩;2—硅质岩、硅质泥岩;3—硅质团块灰岩;4—煤层(其他图例参图8-2,4)

2.横向变化和古地理

太原西山剖面可代表华北-东北南部区二叠系的一般情况,但各期岩相的横向变化仍有所不同。

山西组地层分布广泛,厚度不大,一般为100~200m,主要为内陆湖沼相及沼泽相含煤地层。说明当时本区除一些古陆剥蚀区外,普遍为地势低平的潮湿气候环境,广泛发育了沼泽,植物大量繁盛,因而成为重要的造煤时期。

石盒子群的分布也较广泛,但横向变化显著。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淮南型,分布于淮南及豫西一带,主要是灰色的砂、页岩,含重要可采煤层,并找到含海相或半咸水相化石(Lingula舌形贝)的夹层;②苏北型,分布于苏北、鲁中、冀东和辽东一带,石盒子群下部有可采煤层,但不重要;③山西型,分布于太行山以西(包括山西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为一套黄绿色至紫红色砂、页岩及泥岩为主的地层,基本上不含可采煤层,但有植物化石。由此可见,当时本区古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太行山以西地势较高,石盒子群以河流、湖泊沉积为主;太行山以东的苏北、鲁中、冀东及辽东等地地势较低,气候也较湿润,石盒子群含有可采煤层,以湖泊沉积为主;淮南一带地势低洼,临近华南海区,偶受短暂海侵,石盒子群含重要可采煤层,为近海沼泽沉积(图8-7)。

(二)华南区

华南板块二叠纪时遭受了晚古生代中最大的海侵,与华北-柴达木板块的大陆面貌形成鲜明对比。华南海相二叠系发育特征以黔中地区为代表。华南石炭纪末、很多地区地壳上升,普遍海退,至二叠纪初又逐步下降接受沉积,致使二叠系和石炭系间多为假整合接触。中二叠统(阳新统)以浅海相灰岩为主,分布极广,代表一次海侵的产物;上二叠统(乐平统)普遍发育有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含煤地层上部又以海相地层为主。浙、闽、粤沿海一带及海南岛地区二叠纪时已属稳定地区,构成华南板块的一部分。

1.黔中一带二叠纪标准剖面

黔中一带二叠系总厚达1000m以上,与下伏上石炭统为假整合接触,界线清楚。中二叠统下部相当栖霞阶的地层,其底部梁山组为厚十多米的砾岩和黑色页岩,常夹薄层煤层,含植物化石及珊瑚化石,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向上为120~500m厚的灰黑色和黑色厚层块状灰岩,含大量的燧石结核,产 Nayasakaia(早板珊瑚),Polythecalis(多壁珊瑚),Nankinella(南京

)等,即所谓栖霞(灰岩)组,属浅海灰岩相。上部相当茅口阶的茅口组为浅灰色至白色块状质纯灰岩,厚约250m,产 Neoschwagerina(新希瓦格

),Verbeekina(费伯克

),Wentzelella(文采尔珊瑚)等,为浅海相沉积,中二叠世末发生海退,沉积间断,至晚二叠世初又下降接受沉积。上二叠统下部龙潭组(相当龙潭阶)假整合于茅口灰岩之上,为一套砂岩、页岩及薄层石灰岩为主的地层,夹煤层及燧石层,厚180多米。产Gigantonoclea(单网羊齿)、Gigantopteris(大羽羊齿)及腕足类、

类等化石,为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长兴组为泥质灰岩和灰岩,常含燧石团块及条带,厚约120m,产有Oldhamina(俄哈姆贝)、Palaeofusulina(古纺锤

),属浅海相;长兴阶上部称大隆组为燧石层,页岩和燧石灰岩的互层,底部夹黑色页岩及极薄的烟煤一层,厚35m,含Pseudotirolites(假提罗菊石),属近水海湾相沉积。向上与下三叠统为假整合接触(图8-6)。

黔中一带二叠纪时经历了两次海侵:一次是在中二叠世早期,为初期短暂的滨海沼泽环境的大海侵,沉积了浅海相栖霞灰岩和茅口灰岩;第二次在晚二叠世末期,沉积了以海相为主的长兴阶地层。二次海侵之间为海退期,造成滨海沼泽环境,形成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即所谓的“龙潭煤系”。

2.横向变化和古地理

华南晚石炭世后,大部分地区地壳上升海水暂时退去,至中二叠世初,又开始下降接受沉积致使二叠统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

中二叠世地层在华南区分布十分广泛,普遍发育了以浅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栖霞灰岩和茅口灰岩。说明早二叠世为广泛海侵时期,此次海侵为华南地史上最大的海侵时期之一,在北部海水淹没了整个上扬子地区,向东侵入到东南一带的大部分地区。但海侵本身又是个复杂过程,初期梁山组及其相当地层仅分布于本区北部,大致在滇东、贵阳、长沙、南昌一线以北,这些地区在泥盆纪、石炭纪时一般都是高出海面的陆地,到二叠纪初地形逐渐夷平,为滨海沼泽地带;此线以内的地区则主要为浅海环境,这种情况仍然是继承了过去“北高南低”的古地理而貌。栖霞灰岩分布最广,且岩相厚度较稳定,到处发育了含Hayasakaia(早板珊瑚)、Nankinella(南京

)等化石群的浅海相含燧石结核灰岩,它不仅超覆在晚古生代一直处于陆地状态的上扬子地区(川、鄂),而且在东南一带的部分地区也形成超覆。晚期茅口灰岩富含Neoschw agerina(新希瓦格

)、Verbeekina(费伯克

)、Wentzelella(文采尔珊瑚)等动物群,分布范围较栖霞组为小,岩性上也不如栖霞灰岩稳定,尤其是雪峰古陆以东的地区,岩相和厚度变化显著:如在黔桂一带茅口灰岩厚度常在500m以上;向东至湘鄂一带,石灰岩中燧石成分大增(“当冲层”),而厚度渐减;再东至苏皖及浙江一带,则全变为硅质页岩,厚度仅15m左右(孤峰层),化石以菊石类为特征,可能为静水海湾相沉积。看来,茅口期在部分地区已发生了海退,栖霞期的稳定的浅海灰岩相的局面到此时已经有所改变。

图8-7 中国晚二叠世古地理图

(转引自刘本培等,1996)

中二叠世末,华南地区普遍地壳上升,发生海退和沉积间断,致使上、下地层间为假整合接触,在东南一带还见到有微不整合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东吴运动”。“东吴运动”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地壳上升和海退,并在西部(川、滇、黔)发生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即通称的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分布于康滇地轴及其周围的地区,其范围在峨眉-古蔺一线以南,古蔺-贵阳-建水一线以西,向西可抵怒江东岸,北可至柴达木地块,规模较大,范围广,最厚达2000m以上。玄武岩的时代主要属晚二叠世早期,但中二叠世晚期已开始喷发,除初期有部分为海底喷发外,基本上是一套大陆火山喷发岩系。“东吴运动”之后,古地理出现了新的面貌。晚二叠世初期(龙潭期)除康滇古陆、江南古陆及华夏古陆外,都下降接受沉积。此时华南广大地区主要为一滨海平原,海水多次侵入,形成以海陆交互相为主的龙潭阶地层。由于各地古地理面貌有所差异,因而龙潭阶岩相分异显著,大致可分为3种沉积类型:①浅海灰岩相,分布于北部川北、陕南、鄂西一带及黔东、桂西一带,称吴家坪组,除底部有极薄的页岩偶夹薄煤层外,主要为浅海相石灰岩,含有Codonofusiella(喇叭

)、Liangshanopnyllum(梁山珊瑚)化石,为地势低凹,长期遭受海侵条件下的沉积;②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分布于华南的广大地区,是重要的含煤地层,以含Gigantopteris(大羽羊齿)等植物群为特征;③陆相含煤沉积,主要分布于康滇古陆以东的川西、滇东和黔西等地,说明这些地区为未遭受海侵的大陆沼泽地带(图8-7)。

晚二叠世末期发生了新的海侵——长兴期海侵,普遍发育了长兴阶海相地层。但海侵范围不广,康滇古陆东侧的滇东、川西、黔西等地继续发育了陆相含煤地层,说明长兴期海侵并未达到这些地区。长兴阶海相地层根据岩性及生物群特征,大致可分为两类:长兴灰岩及大隆硅质层,前者为浅海相灰岩,含Palaeofusulina(古纺锤

)等化石;后者主要为硅质页岩及硅质层,以含菊石类化石(如Pseudotirolites假提罗菊石)为特征,并有植物化石,属静水海湾相沉积。上述长兴组和大隆组,在一些地区表现为上、下关系;而另一些地区又为横向变化关系,即只有长兴灰岩,或只有大隆层,说明沉积环境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地都是显著的。再一次说明岩石地层单位顶、底界面的“穿时性”特征。

(三)其他地区

塔里木地块边缘下部为陆相杂色碎屑岩岩系,有时夹玄武岩,含华夏植物群Sphenophyllum thonii等植物化石,局部含海相层;上部由内陆山间盆地式的杂色碎屑岩和玄武岩夹层组成,含植物、淡水双壳类、介形虫等化石,植物群属北方安加拉植物区系。二叠系总厚达1000~2000km。天山-兴安地区、西段天山准噶尔地区二叠系为山间盆地的陆相沉积。包括北山、内蒙古及东北北部的广大地区,早二叠世为活动海槽,沉积物内厚度巨大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岩石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含北方型冷水动物群,以腕足类最丰富,珊瑚、

次之。其中腕足类Yakovlevia(雅可夫列夫贝)、Horridonia(耸立贝)、Licharewia(李哈列夫贝)、Kochiproctus(柯支长身贝)等为其典型代表。海槽南缘出现南方暖水型和北方冷水型交替的生物组合。中二叠世末,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造成中、上二叠统间的不整合,这次地壳运动被称之为“北山运动”。其结果导致海槽“封闭”,海水退去。晚二叠世形成巨厚的陆相碎屑岩系,夹陆相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沉积。含以Callipteris为代表的安加拉植物群和淡水双壳Palaeomutela(古米台蚌)等化石。昆仑山区的二叠系为厚度巨大(数千米)的碎屑岩夹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灰岩,含腕足类、珊瑚等化石,与上覆地层为不整合接触。秦岭地区二叠系以碎屑岩、碳酸盐岩类为主,厚度巨大,岩相变化剧烈,局部具火山碎屑岩,岩石遭受轻度变质,含

、珊瑚、腕足类等化石。

雅鲁藏布江以北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山、藏东横断山脉,向南直至滇西等地区,除藏北羌塘区(藏北地块)二叠系以浅海相砂岩、页岩及灰岩为主,局部夹煤层外,大部分地区二叠系为厚度巨大的碎屑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灰岩、硅质岩等组成,有时上部夹含煤岩系,含腕足类、珊瑚、

及少量华夏植物群化石。雅鲁藏布江以南的西藏南部仅有早二叠世,在喜马拉雅山区称色龙群,厚400m左右,由页岩、粉砂岩、砂质页岩及灰岩等组成,主要属浅海相沉积。

台湾地区属环太平洋地槽的一部分,主要是一个中新生代活动带,可以肯定的古生代地层仅出露有二叠系。分布于中央山脉东部的大南澳群为一套变质杂岩,由砂页岩、灰岩、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变质而成,下部变质灰岩中发现有早二叠世的

类和珊瑚化石,上部未见化石,向上为上白垩统不整合所覆,因此其时代属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大南澳群属优地槽型沉积,代表半深海—岛弧海区的产物。

❾ 学习任务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分析

【任务描述】 ①了解中、新生代中国构造格局演化特征;②掌握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对中国古地理、古构造的影响。

一、典型工作任务

(1)阅读图9-24,识别各主要陆块和大洋的名称、板块界线及大陆边缘性质,了解联合大陆分裂漂移的时间和过程。

(2)连续阅读中国中、新生代各纪岩相古地理图,分析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对中国东部地史发展的影响。

(3)阅读相关资料,试绘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示意图。

二、中生代构造运动分析

(一)印支运动及板块拼合作用

在我国印支运动在扬子板块西缘、西北缘的三江、巴颜喀拉-松潘、秦岭地区表现最为强烈,形成规模宏大的印支褶皱带,使华南板块、羌塘微板块及三江地区的一些微板块与劳亚大陆拼合,并导致古亚洲大陆向南扩张。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在扬子北缘的西秦岭和南缘的南盘江、右江地区,早、中三叠世还存在规模不等的深水盆地,直至印支运动才使得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粤北古陆真正拼合。

联合古陆正是从三叠纪晚期以来逐步分裂的。如果我们把三叠纪以前的地壳构造发展史看作是联合古陆逐渐增生、扩大和形成的阶段,那么三叠纪以后则进入联合古陆逐渐分裂、漂移的新阶段。由此可见,印支运动正处于全球地壳演化的重大转折期,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印支期岩浆侵入亦有相当的规模,其同位素年龄为190~230Ma。中国印支期花岗岩主要分布在秦岭、三江、华南和长江下游地区,与钨、锡以及其他多金属矿产有关。三江及藏北地区有印支期基性、超基性岩体,与铜、镍及石棉等矿产有关。

图9-24 联合大陆分裂过程复原及预测图

(据Allegre,1983)

(二)燕山运动及板块的变形、拼合作用

目前一般认为,燕山运动(表9-4)为整个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广泛发育于我国全境的重要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断裂变动、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及部分地带的变质作用。燕山运动由三个主要构造幕组成,其中以第二期运动最为强烈,影响也最广。

表9-4 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及构造阶段划分

在不同的构造部位,燕山运动的强度和形式有着明显的差别。在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地区,构造活动较弱,缺乏岩浆活动和地层褶皱。以东地区,构造活动较强,具体表现为地壳破裂,形成许多断陷盆地,盆地内广泛发育火山岩沉积;地层强烈变形褶皱,形成分布广泛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并且地层已发生不同程度地变质;台湾地区形成非常发育的构造混杂岩。这些变化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洲板块之间作用的结果。

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中国东部岩浆活动的高峰期为距今170~140Ma和距今130~90Ma两期,与此相关形成的铅、锌、银、锡矿及长江中下游的铜铁矿床都是该成矿带的组成部分。

(三)青藏地区的板块拼合过程

三叠纪晚期,羌塘微板块已经拼贴到亚洲板块上,冈底斯微板块仍位于南半球,班公湖-怒江洋位于赤道附近,珠峰地区(印度板块的北缘)位于南纬30 °。侏罗纪,冈底斯微板块迅速向北漂移,于侏罗纪末期与羌塘微板块拼合,班公湖-怒江洋消失,而珠峰地区仍位于南半球,雅鲁藏布江洋成为特提斯洋的唯一通道。白垩纪,雅鲁藏布江洋板块向北俯冲于冈底斯微板块下部,形成混杂堆积,但在白垩纪该洋盆一直没有闭合。

三、中生代的古气候

中国中生代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规律一致。早、中三叠世为干燥气候时期,在南方出现飞仙关组杂色沉积和后期的含石膏沉积,在北方出现紫红色、杂色碎屑-泥质沉积。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南、北方普遍发育含煤沉积,为潮湿气候期,其中北方植物群以真蕨类和银杏类为主,松柏类次之,苏铁类比较贫乏,为温暖潮湿气候区,而南方植物群以苏铁类最为发育,真蕨类、银杏类和松柏类均次之,说明当时气候为湿润的热带、亚热带特征。中侏罗世晚期-晚白垩世,干湿气候带分界线逐渐北移。分界线向北移至东北南部,东北北部为温带成煤气候区,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地区为温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晚白垩世,潮湿气候区进一步向北退缩。华南、西南地区一直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是盐矿重要的成矿期。

四、新生代构造运动分析

(一)新生代全球构造格局

新生代全球两大活动带之一的古地中海-喜马拉雅活动带逐渐封闭,形成了自阿尔卑斯至喜马拉雅一带最年轻最高峻的褶皱山系,并导致全球出现东半球大陆和西半球大陆地理格局。而另一个活动带——环太平洋活动带则不断褶皱上升,使大陆外缘逐渐向洋推移,造成太平洋日益缩减,大西洋及印度洋愈加扩张。因此,新生代构造阶段又称为喜马拉雅构造阶段或新阿尔卑斯构造阶段。

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发生于古近纪始新世与渐新世之间,称喜马拉雅运动(狭义)或比利牛斯运动,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第二期发生于古近纪与新近纪之间,西欧称撒夫运动,我国称茅山运动;第三期发生于第四纪,一般称作新构造运动。

新生代全球地壳的演化发展史就是特提斯海槽封闭,环太平洋活动带继续发展,大西洋、印度洋不断扩大,太平洋逐渐缩小,以及东、西两半球大陆形成的发展史。

(二)新生代中国构造格局

新生代是地球岩石圈构造演化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印度板块在始新世晚期最终与亚洲板块对接碰撞,新特提斯洋盆消失,嗣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A型俯冲,导致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古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在始新世晚期也发生重要转折,即运动方向由北北西变为北西西,从此开始古亚洲大陆东缘形成现代的沟-弧-盆体系,大陆内部出现活跃的弧后或陆内裂陷作用。因此我国新生代的地质演化既受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也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引起壳幔深度结构变化有关,它们从宏观上控制了中国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基本格局。

❿ 新生代地层区划

新生代古近系、新近系分布广泛,遍及全国各地,大大小小有数百个盆地。以陆相沉积为主,沉积类型复杂。海相沉积分布局限,仅见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东南沿海、台湾和邻近南海诸岛屿等少数地区。由于古近系和新近系岩相复杂、横向变化大,以及沉积盆地分散,因此,其划分对比和界线的确定有一定困难。经综合分析,归纳划分为13个一级地层区。

第四纪地层分区,本次编典所选用的地层剖面有限,对以往二级地层分区作了调整,但其区划原则未变。根据第四系年代新而时间短的特点,首先以地质构造及地貌两个主要因素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4个地层区,由于生物地层分区的资料有限,尚不能作为区划的主要依据。

中国地层典第三系(本书称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的地层区划资料见表3-3。

图3-5 中国新生代地层区划图

(一)第四系

(Ⅰ)西部地层区

本区北起和叶尔阿木德向南沿贺兰山进川西至云南绿春附近的以西地区。本区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南部为青藏高原区,包括喜马拉雅极高山和若干断陷盆地、高原湖盆,本区第四纪冰川及现代冰川极为发育;北部为新疆区,有天山山系及相对沉降的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本区在上新世既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表现为高山、高原周边地区堆积了巨厚磨拉石建造,沙漠、戈壁极发育,地层中生物化石稀少。

(Ⅱ)中部地层区

本区基本为高原区,包括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南部的云贵高原地区及两高原间的四川盆地地区。黄土高原区为中国特有的黄土发育最佳地区,区内有目前国际公认的全球黄土层型剖面“洛川黄土剖面”,其南界以渭河盆地南侧的秦岭山系为界;四川盆地为典型的丘陵盆地,又称“红色盆地”,第四系以成都平原为代表;云贵高原区为中国西部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处于中国地形的第二阶梯部位,基岩裸露,属岩溶高原,第四系多零星分布于山间盆地及岩溶洞穴中,以元谋盆地第四系元谋组为代表,其所含动物群为中国南方早更新世动物群的代表。

我国第四系中部地层区是处于大陆中部的一个地层区,其范围西邻西部地层区,东界大致沿大兴安岭向南经北京、石家庄、郑州、潜江、横市至广西的古隆一线以西的中间地区。

(Ⅲ)东部地层区

东部地层区是我国第四系在大陆上最东部的一个地层区,其西界以中部地层区的东界为界,向东至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大区域,为中国东部的大平原区。

本区位于中国地形的最低阶梯部位,属于华北新构造区,在第四纪时期全面下沉,致使华北平原及东北平原第四系沉积物巨厚。东北平原区三面环山呈间歇性构造上升,古近纪—新近纪及第四纪有多期火山喷发,形成广阔的熔岩台地,沿构造带分布有中心式喷发的火山群230座;中部松辽平原陆相白垩系含油、气,其上覆有厚层的冲积和湖积的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整个东北三省的第四系研究较详,含“东北吉林榆树动物群”。华北平原区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河流共同塑造的大平原,在构造上为一个新生代的巨大坳陷盆地,新生界厚达5000m,其中第四系厚达数百米,为中国最大的冲积平原,本区有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研究详细的泥河湾动物群及周口店动物群为北方的标准动物群。河南平原及安徽淮北平原均覆盖有巨厚的黄河及淮河松散堆积物。长江流域是一个“华南—扬子”新构造区,新生代时期整体缓慢上升,在长江河谷及太湖一带第四系较厚。上海一带为长江三角洲河口滨海平原,自新近纪至今持续沉降。华南地区,除几个山间盆地及沿海河口三角洲地区发育有第四纪沉积外,全区基本属于新构造上升的低山、丘陵地区,无第四系沉积;广东、广西滨海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第四纪地层层序,适用于南海北部地区;滨海的珠江三角洲及韩江三角洲,各自建立了第四纪岩石地层组。广东雷州半岛的田洋火山湖盆,第四系经同位素年龄测定、古地磁测定、孢粉带及硅藻带的研究以及气候期的划分可作为南方广大地区的标准层序。

(Ⅳ)海域及岛屿地层区

海域及岛屿地层区是我国第四系海域范围内的一个地层区,其范围包括中国海域和中国台湾岛及其周围岛屿和南海诸岛。

渤海为华北地台上的断陷盆地,现今钻探深度仅揭露了晚更新世地层。黄海为半封闭的陆架浅海,海底向南缓倾,第四纪地层可划分出4个地层组。东海是太平洋西部边缘海盆之一,东海陆架的基底是华南地台的延伸部分,大致以60m等深线划分为内陆架与外陆架,内陆架区主要由长江水下三角洲所建立的自中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序列为代表,外陆架区则用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划分若干地震层组。南海按海底地形划分为中央盆地、大陆坡和大陆架三部分,中央盆地北部由广东大陆架、珠江三角洲和北部湾三部分组成,含丰富的油、气资源。

(二)古近系—新近系

第四系西部地层区(Ⅰ)范围内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划分为4个地层区。

第四系中部地层区(Ⅱ)范围内的古近系—新近系划分为3个地层区(Ⅴ、Ⅵ、Ⅶ)。

第四系东部地层区(Ⅲ)范围内的古近系—新近系划分为5个地层区(Ⅷ、Ⅸ、Ⅹ、Ⅺ、Ⅻ)。

第四系海域及岛屿地层区(Ⅳ)范围内的古近系—新近系只为一个地层区。

Ⅰ 北疆地层区

本区包括新疆天山、库鲁克塔格山以北广大地区。

以准噶尔、吐鲁番—哈密两大盆地的河湖相沉积为代表,古近系为红色碎屑岩、泥灰岩,常夹有石膏。新近系以粗碎屑岩和土状堆积为主。古近系—新近系中含重要的油气资源。

Ⅱ 南疆地层区

本区为西昆仑山以北、阿尔金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包括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及南缘和北缘的卡什、库车、库尔勒和和田、若羌等地。古近系由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碎屑岩和灰岩等组成;新近系以陆相地层为主,局部地区有海陆交互相地层分布,是我国重要产油区之一。

Ⅲ 祁连—贺兰地层区

该区为巴颜喀拉山以北,戈壁阿尔泰山、中蒙边界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和青海、宁夏、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古近系和新近系在本区内分布很不均衡,一般发育不全,古近系以红色碎屑岩为主,其中以含有渐新世党河动物群的河湖相层位尤为发育。新近系以湖相地层和土状堆积为主。古近系和新近系中常含有盐类和油气资源。

Ⅳ 青藏—滇西地层区

本区为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西南的广大地区,东侧大致以横断山、哀牢山为界,包括西藏自治区及其与青海、四川毗邻地区和滇西。本区内古近系—新近系除西藏南部原为特提斯海区一部分,有海相、海陆过渡相地层分布外,古近系一般为陆相碎屑岩,出露零星。新近系多为含有褐煤的湖泊、沼泽相沉积以及土状堆积;20世纪90年代发现了三趾马红土层。

Ⅴ 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层区

本区北以中蒙边界为界,西与祁连—贺兰地层区相邻,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大兴安岭以西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区。本区古近系—新近系发育,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厚度一般较小,其中尤以二连、沙拉木伦和四子王旗等地出露广泛,是亚洲著名的第三纪古脊椎动物化石产区;局部地区有新近纪玄武岩分布。

Ⅵ 华北地层区

本区为秦岭以北,西与祁连—贺兰地层区相邻,东至沿海,北界大致自燕山向东经承德、锦州至丹东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陕、晋、冀、鲁、豫等省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陇东临界区域。本区古近系—新近系在区域分布上很不平衡,如山西、河北两省境内的古近系地表出露零星;而在山东省始新统、中新统和陕西蓝田、山西榆社等地区的中新统、上新统在区域对比上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古近系基本上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尤以三趾马红土分布更为广泛,个别地区有玄武岩出露。本区南部秦岭西侧的古近系—新近系中发现的生物群常具有南北类群混合的特点。

Ⅶ 西南地层区

该区包括贵州、四川盆地和滇东等地区。

古近系—新近系以滇东最发育,尤以始新统及中新统、上新统更为典型,是闻名于世的古猿化石产区;在贵州、四川境内古近系—新近系分布局限,古近系多由红色碎屑岩和灰岩组成,为河湖相沉积,局部地区为湖沼相沉积,新近系主要是含褐煤的湖相沉积,分布较广。

Ⅷ 东北地层区

该区为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大部分地区。古近系较新近系更为发育,以湖沼相为主,普遍含煤和油页岩;新近系分布零星,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并有不同时期的玄武岩出露,局部地区为土状堆积,古近系—新近系所含生物群与华北地区有较大相似性。

Ⅸ 扬子地层区

该区范围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诸省的部分地区:湖北江陵地区、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等流域及苏皖沿江地区和鄂豫邻界地区。本区是我国古近系—新近系研究的重要区域之一,地层发育齐全,具有国内外著名的层型剖面所在地和化石产地,同时也含有丰富的盐类和油气资源。古新统以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为主;始新统分布广,常为杂色碎屑岩或浅色钙质岩组成的湖相沉积和富含油气资源的湖沼相沉积,以及含有重要早期灵长类化石的洞穴或裂隙堆积;新近系为湖相或河流相沉积,常含有Brachypotherium,Anchitherium,Stephanocemas或Dicerorhinus,Hipparion等组成的哺乳动物群。

Ⅹ 南岭地层区

本区范围东以武夷山为界,西以西南地层区的东界为界,包括桂东、粤北、赣南和湖南部分地区。本区古近系主要为河湖相红层,常含有盐类沉积,是亚洲古新统最主要的分布区域之一,层序齐全,生物群丰富,是进行地层对比和研究白垩系—古近系界线重要区域。新近系出露零星,分布局限,一般为河流相沉积,研究程度较低。

Ⅺ 岭南地层区

本区范围为南岭以南至两广海岸线(包括海南岛)的区域,大致包括珠江三角洲,广西右江地区和莺琼盆地。古近系为湖沼相沉积,濒海边缘区可能有海陆过渡相沉积。新近系为河流相沉积,并常见有玄武岩出露,在雷琼地区分布有浅海相或滨海相沉积。本区古近系—新近系含有油气资源和盐类沉积。

Ⅻ 东南地层区

该区包括粤东、浙东和福建省大部分以及浙沪交界地区。陆相古近系—新近系分布零星且不发育,研究程度亦不高,为山麓相或河流相的红色碎屑岩沉积;新近系为河湖相沉积和火山岩;在沿海边缘地区古近系—新近系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

ⅩⅢ 台湾地层区

该区包括台湾岛及其周围岛屿和南海诸岛。古近系—新近系主要为海相沉积及其变质岩及火山岩。古近系普遍变质为千枚岩、板岩和石英岩等。新近系为浅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台湾岛及其邻近岛屿发现的新生代晚期脊椎动物化石与大陆内地非常接近,表明台湾岛等岛屿在此期间曾与大陆相连接。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