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国简介

地理中国简介

发布时间: 2021-01-24 11:00:17

㈠ 介绍中国地理

您说的是大学的地理学专业吧,一下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教材《自然地理学》版、《人文地理权学》、《环境学概论》、《地图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等,要是你想多了解地理的课外知识可以看看《中国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y》、《discovery》等等

㈡ 求《地理中国》每集简介

地理中国,每集简介。
1柴河地质探秘【哈拉哈河火山群支脉发现】

2巨洞之谜【格凸河暗河洞穴】

3鄱阳湖的奥秘【鄱阳湖】

4解密远古之花 上【达尔文讨厌之谜的破解】

5解密远古之花 下

6黄土中的秘密【洛川黄土剖面】

7太行山中的奇观【赞皇县赤壁长墙】

8石林传奇【路南石林】

9赤水观瀑【赤水丹霞地貌】

10黄龙的诉说【黄龙钙华】

11沙海的奥秘【巴丹吉林沙漠】

12鸭绿江神韵【鸭绿江】

13天露池之谜【丰宁第四纪冰川遗迹】

14嵩山探秘【嵩山五世同堂地质奇观】

15山中奇境【乐业 大石围天坑】

16会飞的山峰【葛仙山】

17神奇的小岛【南碇岛六边形石柱】

18深藏的美丽【九寨沟】

19走进龟峰【龟峰丹霞区象形石】

20红岩石瀑【大洪山琵琶湖红岩石瀑】

21洞穴奇观 上【武隆芙蓉洞喀斯特】

22洞穴奇观 下

山河探秘第一部

23神秘的巨洞【同第二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一集】

24探索长崖之谜【同第七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二集】

25少林传奇【同第十四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三集】

26大漠寻奇【同第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四集】

27山中奇观【同第九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五集】

28石林亿万年【同第八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六集】

29好大一个湖【同第三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七集】

30塔里木河探秘【塔里木河】

31龙虎山探奇【龙虎山洞穴和古火山口】

32游历地心【天柱山超高温高压变质带】

33生命之石【延庆县千家店盆地硅化木群】

34万柱迷谷【临海市六边形流纹石柱群】

35塘中的发现【海口双池岭 罗京盘玛珥式火山群】

36峡谷行【大渡河金口河大峡谷】

37水下的博弈【治理黄河】

火山的奥秘

38巨灾后的反思【马提尼克岛圣皮埃尔培雷火山大爆发】【火山的奥秘第一集】

39险象环生【夏威夷火山空难救援】【火山的奥秘第二集】

40零距离接触 上【火山专家考察活火山】【火山的奥秘第三集】

41零距离接触 下【火山的奥秘第四集】

42感知火山脉搏【火山专家研究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五集】

43破解火山密码 上【火山专家检测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六集】

44破解火山密码 下【火山的奥秘第七集】

㈢ 中国国家地理简介

一、《中国国家地理》简介
《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期刊,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另外,该刊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执行总编为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3年荣获第七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称号。
[编辑本段]二、《中国国家地理》发展史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 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 2000年10月,《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2008年3月,《中华遗产》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下的一员。 2009年1月,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页码加到176页
[编辑本段]三、《中国国家地理》发展思路
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梅纳德·威廉斯在给主编的信中说:“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这段话,成了《国家地理》杂志所有记者为之骄傲的工作理由。 如今在中国,《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2006年10月号杂志以“318国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为主打,其主办者称发行量突破100万册。 在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看来,这是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夹缝中,杂志发展再一次强力突围。
内容为王
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办公室内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其办公室靠着经营部门,编辑部则在另一栋楼办公。“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李栓科说。 “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 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 “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 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去年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学的真实
杂志在近几年获得高速成长,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改革开放使国力增强,中国人对未知世界有发现的欲望,同时对已知世界也有再发现的愿望。《中国国家地理》就定位于此——讲述社会难点、热点、疑点地理故事,并对科学上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 据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从1950年创刊开始,一直是以传播基本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这一定位在当时来说是合理的,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从1982年开始,在读者市场分化以后,《地理知识》与其他老牌纸媒一样,面临相同的命运转变。 1998年,《地理知识》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在改版后的几年时间里,杂志发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繁体版在中国台湾创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李栓科说:“我们的选题,就是要向读者传递真正的科学知识。比如沙尘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其实很多媒体是在妖魔化沙尘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沙尘暴还能减轻酸雨的危害。这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物质颗粒,中和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东西。” “另外像全球变暖,正是因为有了沙尘暴的作用,从而大大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对于沙尘暴来讲,靠植树造林来解决更是一个谎话。因为沙尘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气层输送,带到很远的地方。” “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学的态度去解读热点问题。把这些内容做好了,发行和广告自然就很轻松了。”李栓科告诉记者,“最关键还是内容,独家视角的内容才是王。我们80%的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是用在编辑部。”
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是创刊于1950年的《地理知识》,1997年月发行量约为1万册。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现名,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 这一思路还大有进一步具体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任何内容都要经过被关注、认知和解读,其内在价值才能被受众所认识和接受。而受众会注意什么又受到他们既有认识的影响。媒体传递的内容如果既可以归属到他们所熟悉的领域,同时又能提供新的信息,就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受众的既有认识是诸多观念的有机结合,各种各样的常识是他们构建自己观念世界的基本骨架。其实常识原本就是既为公众普遍知晓,又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 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1]
[编辑本段]四、《中国国家地理》大事记
1950年 我国老一辈的地理学家施雅风、吴传钧等先生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折实”,在南京创办了《地理知识》杂志,经典由此开始。 1972年 《地理知识》是文革后期中国最早复刊的杂志之一。 1998年 李栓科正式接手《地理知识》并酝酿全新改版,她用全新的视角和形式来诠释地理的内涵。 1999年 1月, 《地理知识》杂志新增“卷首语”专栏,由执行总编单之蔷执笔,此专栏成为杂志的亮点。 2000年 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员俱乐部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户外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户外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 2001年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 2002年 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 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域名为:www.cng.com.cn,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 年底,《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办。 2003年 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高潮,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办“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著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 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 2004年 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 2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 2005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 2月—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 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 10月23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 2006年 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万6。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 3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 10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 启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 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开讲。 2007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 1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 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 2008年 3月,与中华书局合作发行《中华遗产》杂志。 5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 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 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 推出《地震专辑》 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 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 8月,中国国家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为:www.dili360.com。 9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 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 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 2009年 1月,举办“竹韵人生”摄影大赛的颁奖典礼 3、4月,推出《福建专辑》上下册 4月,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央视网、央视移动传媒,打造大型国庆献礼活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给祖国“中国最美的地方”。活动将利用央视网的互动平台,依托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展示的17大类别114处自然人文景观资料,发动广大驴友参与,分阶段推出评选活动。同时利用CCTV电视平台、央视网、央视公交移动电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及手机及网络平台进行全程推广。 4月27日,举办“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赛 5月,举办“花影炫色”、“荒野传奇”摄影大赛。 5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签约摄影师计划启动。 5月,杂志社与Jeep携手启动“寻找中国的Rubicon之路”活动 10月,时逢新中国六十华诞和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国家地理》联合中国地理学会推出《发现中国 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专辑 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珍藏版》,而其子刊《中华遗产》亦同时推出加厚版特辑《最具文明意义的100个考古大发现--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专辑》,带给读者又一次科学与视觉盛宴。 2010年,推出《宁夏专辑》上下册(2010年第2、3期)

㈣ 介绍中国地理方面的纪录片!

以前中央电视台有过《东方家园》这套地理纪录片,是熊雄主持的,内个人认为很好。有容的介绍旅游、有的介绍民俗风情、有的是纯地理知识,既能开阔眼界,又能学到地理知识。
其他的个人推荐《话说长江》、《再说长江》、《话说黄河》、<话说长城》还有各个旅游景区拍的旅游介绍,都很不错的。

㈤ 给我个中国地理的详细介绍

5、我国领土四端: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踩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6、中国十四邻国名称: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7、中国的行政区划: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陕甘,新藏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8、我国的主要山脉: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

9、我国铁路干线:南北京广与京九,京哈京沪列在东。焦枝、枝柳和宝成,向南延伸交贵昆。东西京包和包兰,陇海兰新至北疆,沪杭-浙赣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贵阳,贵阳-昆明是贵昆。

10、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三江松嫩和江淮,鄱阳洞庭江汉连,太湖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粮为先。

11、学生学中国地形时,可用歌诀概括:

(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祁连横断山,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太行巫雪峰。

(2)三级阶梯特点的影响

海洋湿润供水多,利于农、林、牧、渔棒。

许多大河向东流,沟通海陆交通网。

滚滚东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阶梯间。

12、长江概况:青藏高原唐古拉,长江源出此山间,各拉丹东是源头,自西向东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奔流上海入东海,流程全长六千三,排名世界列第三。宜昌以上为上游,切山断岭多峡谷,落差达到六千米,水力资源最丰富。中游宜昌到湖口,湖泊支流寻常见,下游湖口至海口,江宽水深平原阔。

13、黄河源流概况:青藏高原黄河源,源出巴颜喀拉山。出山向东入青川,北上甘宁内蒙转,南下晋陕折豫鲁,东去注入渤海湾。

14、秦岭-淮河线的概括:秦岭淮河线两边,亚热暖温分界线,湿润半湿分两半,八百毫米降水线,一月均温零度线,水田旱地分界线,南方北方分界线,自然风光大异然。

15、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江口东是香港,素称明珠和天堂。新界九龙香港岛,发展经济各有长。进口原料搞生产,电子钟表和服装,银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九七回归更发展,一国两制好主张。



河北峰峰和开滦 大同西山晋阳泉

黑有鸡西鸭鹤岗 辽抚阜新淮北皖

徐州煤矿在江苏 河南有个平顶山

内蒙古的准格尔 霍林东胜元宝山

陕西神府贵六盘 再加宁夏石嘴山



河北武安和迁安 辽宁本溪和鞍山

白云鄂博内蒙古 安徽铁矿马鞍山

海南石禄富铁矿 攀枝花矿在四川

湖北铁矿是大冶 甘肃有个镜铁山

有色金属

钨产南岭与大余 锡矿山间生产锑

铜仁汞个旧锡 修文淄博平果铝

云东川赣德兴 两地铜矿负盛名

锡铁山水口山 两个山地产锌铅

招远金白银铜 甘肃金昌镍资源

我国省级行政区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我国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

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

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

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我国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铁矿:

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国煤矿:

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辽宁煤矿是阜新,大阳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苏徐,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

有色金属矿:

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

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

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

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

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

安徽黄,桂桂林,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

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

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

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㈥ 中国地理概况有哪些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背陆面海,海陆兼备。中国幅员辽阔,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50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00附近),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0多),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东经730附近),东西相距约5000公里。

国土面积中国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1/4,约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地貌中国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中国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约占总面积的66%,平地约占34%。全国近70%的县区分布于山区。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达65%。全球高于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国就有7座。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国陆地正负比差超过9000米,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地势的最高台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许多高山峻岭,号称“世界屋脊”。最高台阶边缘是昆仑山-祁连山-龙门山-大凉山。越过边缘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级台阶,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组成。越过中级台阶的东缘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级台阶,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闽粤丘陵组成。低级台阶的东南边缘多属水深小于200米的浅海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国地形格局多以山脉为基线,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脉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①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地貌区;②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混营的西北干旱地貌区;③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区。

疆界与四邻中国陆地边界长约2.28万公里,中国陆上疆界长2万多公里,东有朝鲜,东北有俄罗斯,北有蒙古,西北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有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有缅甸、老挝、越南。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环绕大陆边缘的海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岛屿与海峡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次之,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长山列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

沿海海域中国近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等5大海区。其中,渤海是中国内海。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岛西南部的先岛群岛,南至巴士海峡。这片海区划分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从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完整齐备。

中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领海基线采用直线基线法划定,由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组成;领海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12海里的线。

中国的毗连海域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为12海里。毗连海域的外部界限为一条其每一点与领海基线的最近点相距24海里的线。

中国大地的地势象四级阶梯,自西向东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最高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许多高山冰川,主要有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

第二级阶梯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第三级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海岸,地势下降到海拔500~1000米以下。这里自北而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第四级阶梯就是再向东的中国大陆架浅海区。这里水深大都不超过200米,堆积着河流入海带来的大量泥沙。

中国河流的总长度约22万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500多条。全国径流总量达27115亿立方米,几乎与欧洲的径流总量相等。主要河流多发源于青藏高原,落差很大,因此中国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的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地上地下有着许许多多的古迹文物。

中国还有一条著名的人工河,那就是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最早开凿于公元前五世纪的秦代,后来经过多次开凿疏通,成为历朝历代的漕运要道。在古代,南方的物资经由这条河被运往北方。而生活在北方的皇帝,也是通过这条河去美丽的江南游览。现在南方河段仍可通航。

中国有众多的湖泊,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是江南的鄱阳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最大的咸水湖是西部的青海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

㈦ 关于介绍中国地理的书

主推:来
《中国自国家人文地理》
《中国地理网络》
还有:
《失落的文明》《地球之谜》《地球之最》《世界100自然奇景》
《世界100文明奇迹》《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全球最美的100个地方》
《环球国家地理精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精华》
《全球最神秘的100探险地》《全球最美的100国家公园》
《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全球最美的100人类奇观》
《人生要去的100个地方》《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选美地球排行榜》

《欧洲环球国家地理》《非洲·美洲·两极环球国家地理》
《亚洲·大洋洲环球国家地理》《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狂野非洲》
《全球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走遍美国》

《中国最美的100个地方》《中国最美的100风情小镇》
《中国国家地理精华》《华北·华东中国国家地理》
《中南·西南中国国家地理》《东北·西北·港澳台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最美的地方西藏特辑》《中国最美的地方云南特辑》
《中国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游遍台湾》《中国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选美中国排行榜》《人生要去的100个地方中国篇》

㈧ 中国地理地图的内容简介

《中国地理地图》是一抄本集学习、商务、旅游而且防水、耐折撕不烂的一本地图册,内容精湛。详细介绍了中国及其邻国的特点,同时是中国第一套以地图为特色的国家地理类图书。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旅游民俗、著名城市等最全面的地理网络知识,每个版块的内容都经过反复斟选,所有挑选出的地理事物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书内还附带大量精美的图片和精准的地图,融资料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全面,资料性和可读性俱佳,是图书馆、资料室、研究机构、地理爱好者必备的大型地理网络全书,也可用作教科书。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