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事实
A. 古代中国错过大航海时代,究竟是一种错觉,还是事实呢
所谓的大航海时代,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可以看作是欧洲国家力图打破穆斯林国家对旧航道垄断的行为,从这一方面讲,同时期的明清并无此需求。而放眼历史进程,古代中国并不是没有航海活动,只不过中国的航海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大航海时代中的表现让人产生了错觉,认为中国与此无关!
欧洲大陆又是山脉、河流分割成若干板块,因此形成了国家割据的版图划分。然而在东欧大平原上,游牧民族同样是强悍的存在,他们压缩了西欧国家的发展空间,欧洲国家不得不寻求向海上的突破,这也是欧洲国家航海技术较为发达的另一个原因。
当时远洋航海的动力主要依靠风力和洋流,全球的季风与洋流对欧洲向西航行提供了很大帮助。出海时,东北信风、加那利洋流、北赤道暖流,都是他们顺利到达中、南美洲的有力支撑;西风、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漂流又是他们回航的助推器。古代打仗还将就个天时地利呢,更不用说对自然条件要求高的航海了,哥伦布就是出海走西南、回航向东北,一路算是顺风顺水。
B. 黄泉路真存在四川这条禁入百年的“黄泉路”,为何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引言
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部学说。——李四光
在这个世界上,经常会有很多奇怪的现象发生,不过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也为我们解开了不少的秘密。就像现实生活中一些我们人类没有办法用肉眼所看到的现象,现在都能通过科学来进行解释。不过那个时候在古代的科技是很落后的,并没有那么发达。而人们对于自然界中所出现的一些比较罕见又奇怪的现象并不能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所以他们便会把信仰寄托在鬼神之上,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就让迷信产生了。
不过时代也是会继续发展的,等到科学技术变得越来越发达,这些谜题也都会被一一揭开,还希望大家能够相信科学,毕竟科学能够证明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事情。不知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参考文献:
《李四光名言录》《叶剑英名言录》
C. 为什么说山东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全世界都算数一数二
地理位置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省会城市济南市。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700余公里,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境域东临海洋,西接大陆。水平地形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西部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山东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南北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在境内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黄河在境内自鲁西南向东北斜贯鲁西北平原。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济宁等城市设有机场,山东的航空企业开辟航线290多条;山东铁路以京沪、胶济线为主体,与京九、菏兖石两线形成两纵、两横铁路干线;山东公路交通居全国首位,高速公路贯穿全省各市,县乡公路实现村村通;山东拥有沿海港口26个,开通有国际国内航线,构成了境内海、陆、空立体交通。
气候环境
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2℃~14.4℃,由东北沿海向西南内陆递增。鲁中山区的沂源及胶东半岛(除烟台、威海、莱州外)年平均气温低于12.0℃,半岛东端的荣城、文登和成山头最低为11.2℃。鲁西南在13.7℃以上,济南市最高为14.4℃。全省以一月份最冷,平均温度-4.4℃~ -0.6℃。最热月一般出现在七月,但半岛东部、东南沿海,受海洋影响,最热月在八月,平均气温比七月份高0.4~3.7℃。7月平均温度23.6℃~27.4℃,由东向西递增。极端最低气温在-14.2℃~ -26.8℃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4.0℃~43.0℃。
各地大于10℃的积温,一般在3600℃~4600℃,可以满足一年二作的热量要求。全省日照时数年均2335~276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5%~63%,较南邻的江苏省和安徽省高出三、四百个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00~900毫米之间,由西北向东南递增。鲁西北和黄河三角洲在600毫米以下,而鲁南鲁东,一般在800~900毫米。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夏季最多,各地多在350~550毫米之间,约占全年降水量60%~70%,易形成洪涝。冬季最少,仅14~5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5%左右。春季降水一般70~140毫米,秋季降水一般70~190毫米。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
自然灾害常有发生,其中以旱、涝、风、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如1983年全省受灾面积6000多万亩,其中旱灾占76%,水灾占3%,风灾和雹灾约占14%。
山东水系发达
山东水系比较发达,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52条,50公里以上的有1000多条。主要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大汶河、小清河、沂河、沭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水、万福河、洙赵新河等。黄河在境内自鲁西南向东北斜贯鲁西北平原,流程610公里。京杭大运河在境内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公里。南四湖,通称微山湖,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海岸全长3024公里,占全国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第二位。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合计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6%。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比全省陆地面积还大。近海海域中散布着299个岛屿,岸线总长688.6公里,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D. 用政治,地理,历史事实证明新疆是中国的一部分
西汉朝第一次将西域(现在的新疆)纳入中华的版图,并设立西域都护府。
E. 未来中国最有发展的城市有哪些
1、天津:虽然现在不怎么行,但作为华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户,政府势必加大滨海新区(开发区)的建设力度,并给与更多的政策扶持,这将进一步推进天津的全面发展。
2、无锡:目前,上海的人才等市场已趋于饱和,开发商势必向周边地区继续延伸,而无锡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据报道在全国城市排名中无锡大概居第四了)。因此……
有点像北京房价的坚挺直接导致石家庄的房价飙升
3、重庆:刚出来不久的直辖市,生命力旺盛啊,十年的时间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应该能有所突破。但是,个人认为,重庆不去也罢……
4、南京:其实这个城市不错,N
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单说经济吧,可将南京分成南北两部分。目前情况是南面繁荣,北面荒芜。十年的时间可初步将南京的北部打造的初具规模,即可实现现在南京的两倍那么繁荣,憧憬……其实现在南京就不好进,但是南京北部的公司还行,不是很难进,而且房价不是很高。
5、扬州:现在这个城市不是很发达,但是名气很大,第三产业发展的不错,只要出台相关招商引资的政策,会吸引国内外的很多老总……
本人很中意该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有人说下一个就是扬州了。在这个城市发展,压力不会很大,现在北京、上海等地人活的都太累,不是很好……
闲来无聊,发发牢骚……
F.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怎么样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光任筹委会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了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学校决定每年的11月7日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庆日”。12月24日,政务院任命红军老干部刘型为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尹赞勋教授任副院长。
1954年后陆续迁入北京西北郊学院路新校址。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时间中,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迁出北京,在湖北办学。1975年迁址武汉,暂时更名为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2011年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G. 中国人没拿过诺贝尔奖这是事实,但有没有各学科的诺贝尔奖比如,地理学的瓦特林·路德国际地理学奖等。
又得到其他领域的。比如数学
H. 怎么把微信定位在异地
以日本大阪的极客版安全卫士和安卓手机为例,将微信定位到不同的地方,点击GEK版本安全卫士主页上的“防止隐私泄露”,然后跳转到页面,选择“隐私容忍”,然后打开伪装的地理位置,选择一个喜欢的区域,然后退出。
打开微信个人信息首页,会看到目前微信的自动定位是日本,实际上,可以选择所选地区的任何国家,然后返回微信通讯录,选择要发送的对象,点击头像,然后选择“发送消息”。
在消息列表中,选择“位置”,然后选择“发送位置”,地图将自动定位在日本大阪,下面大阪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在发送记录中,可以看到对方收到的地点在国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点击极客安全卫士主页上的“防止隐私泄露”。
注意事项:
1、位置可以设置为特定的位置。
2、设置后,只有在微信中找到好友的发送位置才能看到。
I. 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三个都没了,只有中国流传了下来
四大文明古国,大约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历史概念之一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如今只能看到一个独苗苗中国了。虽然许多人都说,其他三个文明古国比咱们厉害得多了,无奈看不到,再厉害也是空中楼阁和梦里花园了。那么,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其中三个都没了,唯独中国流传了下来呢?
我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逃脱像其他三个文明古国一样的命运流传下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神农氏。神农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炎黄子孙”当中的炎帝。需要澄清一个问题的是,神农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王朝。我们现在的历史教材上对这一点很模糊可,尤其写到阪泉之战的时候,让人感觉好像炎帝和黄帝是同一时代的战争一般。史载: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意思是,等到神农氏王朝衰弱而不能控制天下的时候,轩辕黄帝开始崛起。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他开始整顿经济,使得其他的诸侯都能归附。这时候,末代的神农氏炎帝与黄帝发生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他,并进一步确定了天子(那时候似乎不叫天子)的地位。这是神农氏王朝的一个大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