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新闻
㈠ 传媒大亨默多克个人资料
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1931年3月11日—),世界报业大亨,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毕业于牛津大学。他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以股票市值来计算,新闻集团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亦称为“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出版业外,从宣传媒介到电视台到石油钻探、牧羊业等都涉足。早在70年代,在国内已拥有悉尼电视第十台、墨尔本电视第十台和安塞航空公司50%的股权,并经营欢乐唱片公司和图书公司等。短短的三四十年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 世纪福克斯公司。
2014年1月2日,传媒大亨默多克的21世纪福克斯出售了所持有中文电视公司星空传媒剩下的47%股权。
为了在当今的媒体市场中更好地生存,历史长达127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近日被21世纪福克斯公司收购,脱去非盈利性质的外衣,迎来新老板默多克。“国家地理”旗下杂志、网站等一系列媒体资产均将转移到一个新公司旗下,21世纪福克斯将拥有该公司73%股份,老东家、非盈利性质的国家地理学会拥有27%股份。
㈡ 愚人节有什么比较搞笑的整人方法
英国媒体愚人节恶搞萨科齐要“拉腿增高”
2008年愚人节当天,英国《太阳报》图文并茂地宣称,由于受到英国媒体的嘲笑,53岁的法国总统萨科齐不满自己的身高,已经和瑞士日内瓦市的“四月鱼”医学中心取得了联系,决定接受一项先锋性的“拉腿助长”手术。该报图文并茂地报道称,这一先锋性手术由以色列教授乌拉希姆克发明,该报还援引希姆克的话说,如果萨科齐接受手术,他在一年内就可增高13厘米。
本尼斯在eBay上宣布出售一具“妖精”的遗骸
作为一家知名拍卖网站,eBay具有愚人节恶搞传统。一些拍卖者每年都要在eBay上恶搞,其中最著名的大概要算是英国艺术家丹·本尼斯(Dan Baines)。2006年愚人节,本尼斯在eBay上宣布出售一具“妖精”的遗骸,结果是仅仅回复收到的所有电子邮件就花费了他好几天的时间。他在接受BBC采访时说:“我收到了各种各样的邮件,其中有人说他们曾经看过完全相同的东西,还有一个人命令我立即把‘遗骸’交还到墓地,否则后果自负。”
ESPN愚人节恶搞火箭 奥拉朱旺将复出打季后赛
今年的愚人节,各大媒体都拿一些NBA球星开起了玩笑,昔日火箭巨星“大梦”奥拉朱旺也未能幸免。《ESPN》著名专栏作家约翰·谢里丹今日神秘的透露,哈吉姆·奥拉朱旺即将复出,他将代表火箭队参加今年的季后赛,以弥补姚明受伤的空缺。
愚人节玩笑:“健力士时间”取代“格林尼治时间”
1998年3月30日,爱尔兰著名啤酒公司健力士啤酒宣布,该公司已经与格林尼治天文台达成协议,该公司将成为天文台千年活动的赞助商。作为交换条件,从1998年到1999年底,“健力士时间”将取代“格林尼治时间”。
英国女王上街遛狗买彩票
2004年的愚人节,《伦敦每日邮报》用一整版刊登报道说,伊丽莎白女王牵着宠物狗去彩票店买彩票,还附上了照片。当然这篇报道全部是编辑杜撰的,照片也是合成的伪品。英国媒体有在愚人节这天报假新闻的传统。
首相夫人将首相府的黑大门换成了“红大门”
《每日邮报》的一则“愚人节”假新闻将许多不明真相的英国读者气坏了。该报报道称,英国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为了给唐宁街10号带来新气象,竟然将首相府的黑大门换成了一扇漆成红色的“红大门”。《每日邮报》一本正经地写道:“她难以置信地打破了几十年的老传统,将唐宁街10号的黑大门漆成了红色。因为这是代表工党的颜色。还有人称,将首相府大门漆成红色的决定是首相布莱尔亲自做出的,因为他真的将唐宁街10号当成了自己的家。”
英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买彩票事后被证明是愚人节恶搞
《每日邮报》刊登了一张据称是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报摊上买彩票的照片。报道称,他的座驾在伦敦西部一家商店停了一会儿,达林走进店里买了一张彩票。其他顾客在看到达林刮彩票时感到很震惊。当达林发现没中奖后,他还爆了粗口。商店老板琼-斯蒂尔说:“他从去年起才开始买彩票,我觉得他不是很懂得该怎么买。他第一次填卡时填了7个数字,而不是6个。我们可好好地嘲笑了他一番,他说他的算术从来就没太好过。”财政大臣是否曾赢过钱?斯蒂尔说:“他有一次赢了10英镑。”
男女分用电话
1993年愚人节,以严肃、理性著称于世的德国人也在愚人节开起了玩笑。德国的一家地方报纸《Sudkurier》称,当地正准备引进一种新的电话系统,男人和女人将使用不同的电话,原因是“女人占用电话的时间太长”。
不准“酒后上网”
1994年愚人节,著名的电脑杂志《PCComputing》发表了一篇文章称,美国国会将通过一项法案,将酒后上网和酒后驾驶一样视为“非法”,另外,在网上谈论“性”这一话题也被定为“非法行为”。
木星发现生物
1995年,还属于新兴媒体的互联网也很快加入了“愚人节”假新闻的制造者行列。当年4月1日,“美国在线”的用户登陆后看到的第一条新闻就是:有政府官员透露,在木星上已经发现了生物。该报道称,美国政府已经掌握了木星生物的证据,但是将这一消息秘而不宣,“美国在线”老总和一位知名生物学家一起出面证实这一新闻的可靠性。这条新闻上网之后,跟帖达到1300多张,人们纷纷打电话到政府有关部门询问消息。
赶走动物的汽车
1997年愚人节,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宣布,该公司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汽车,这种汽车能够发出一种超声波,赶走挡在路上的动物,从而达到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目的。
英国女王冒出亲叔叔
1991年4月1日,英国《独立报》突然报道说,有一位65岁的威尔士农夫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祖父乔治五世的私生子,换句话说,他拥有继承英国王位权利。这一报道以“女王的王位受到威胁”为题,将这位农夫的身世形容得有板有眼,还称这位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已经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王位继承权。后来人们才恍然大悟:这是个愚人节玩笑!
“007”变双性恋
2008年愚人节,英国《明星日报》杜撰了对“007”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的一段采访。报道说,克雷格希望电影制作方把邦德塑造成双性恋。
希尔顿上了《国家地理杂志》封面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4月1日刊一反常态,封面照片不再是庄重大气的人文自然景观,而是希尔顿酒店集团女继承人、娱乐名人帕里斯·希尔顿的靓照。这本杂志其实是哈佛大学社团“哈佛讽刺文社”制作的模仿刊。学生们成功说服希尔顿为模仿刊拍摄封面照片。模仿刊主编、哈佛大学学生罗斯·阿尔贝斯说:“我们告诉希尔顿,照片能让她出名。”事实上,编辑们把希尔顿写进一篇特写报道,文章题目叫《你最狂野的动物幻想》。这本模仿刊得到《国家地理杂志》社的鼎力支持。杂志社不仅帮助印刷,还把模仿刊与同一天发行的正式刊“捆绑”发行至一些地区。
道路用饼干做成
英国建筑工人用饼干铺路的“假新闻”是由《每日快报》报道的,该报称,一些工人将饼干整齐地排列在路面上,然后用压路机压过,因为用饼干铺路,将会使道路更加坚固和耐用。但《每日快报》又在另一个版面的角落,承认“饼干铺路”的故事是愚人节的一个玩笑。
迪斯尼买下列宁遗体
1995年4月1日,《爱尔兰时报》报道,迪斯尼公司正在和俄罗斯政府商讨购买列宁遗体一事。该报称,迪斯尼建议将列宁的遗体从莫斯科红场迁移至欧洲的迪斯尼乐园,供游人瞻仰,同时还将有“列宁衬衫”出售。该报还分析说,欧洲迪斯尼乐园可借此吸引大批游客,走出困境。后来证实这是媒体的又一次愚人节恶搞。
树上长出女王肖像
英国《每日镜报》另一则图文并茂的“愚人”报道更加离奇,该文竟称英国汉普郡新森林的一棵树上,竟然离奇地同时长出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丈夫菲利浦亲王和查尔斯王子3人的肖像。该报还刊登出了这棵“英国王室家庭树”的照片,但树上的王室肖像显然是通过电脑特技制作的。
外星人光顾美国51区?Google Earth愚人节恶搞
各大网站都不会错过4月1日这个有趣的节目,Google也不例外,这不,有用户发现了Google Earth带给我们的愚人节玩笑:外星人光顾美国51区。
左撇子汉堡
1998年愚人节,美国快餐连锁店“汉堡王”在《今日美国》报上刊登了一整版广告,宣称他们为美国3200万左撇子人群设计了一款“左撇子巨无霸”汉堡。广告中说,新汉堡的配料和平常一样,只是汉堡里夹的所有东西都旋转180度放置。“汉堡王”说,广告登出后数千名左撇子要订这种汉堡,而也有很多右撇子要求订传统的“右撇子餐”。
自由钟更名
1996年美国的墨西哥式快餐连锁店“塔可钟”在“愚人节”宣布,他们已经买下了象征着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自由钟”,并且将它命名为“塔可自由钟”。愤怒的美国民众打爆了政府的电话,还有人把电话打到了白宫。当时的白宫新闻秘书也借机开玩笑,声称林肯纪念堂也被福特公司买下,将改名为“福特林肯水星纪念堂”。
南极企鹅迁徙过冬
英国广播公司在其科学纪录片《进化的奇迹》中称,他们的纪录片摄制人员在阿根廷马尔维纳斯群岛南部750英里处的乔治国王岛上发现一群会飞翔的企鹅,报道中播放的企鹅飞翔画面可谓活灵活现。报道称,这群笨重的南极企鹅张开翅膀飞翔数千英里,抵达亚马逊丛林过冬。同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每日镜报》两家大报也对此事件进行了图文报道。媒体联手和读者开愚人节玩笑,这可是开创了一个先例。
《马卡报》披露齐达内因计票错误获足球先生
2006年12月西班牙《马卡》报报道,国际足联宣布由于之前的计票错误,2006年的世界足球先生将不属于卡纳瓦罗。在经过重新计票后,国际足联公布了最终的正确计票结果,已经退役的齐达内得分最高,这样法国人将获得本年度的世界足球先生,而卡纳瓦罗只能遗憾地交出放在手里还没捧热的金色奖杯。然而值得一提的是,12月28日是西班牙语地区和地中海地区天主教国家的愚人节。
火星之水
多年以来,NASA(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管理局)的愚人节惯例是在其每日天文图(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网站上恶搞。其中,太空魁地奇(Quidditch)比赛、猫头鹰奥利(Ollie the Owl)星座以及太空人在月球射门得分等都是上乘之作。不过,说到它最得意的作品,则非2005年愚人节的“火星之水”照片莫属。
2007年愚人节恶搞文章“手机植入”
从2006年开始,HowStuffWorks每年都会在愚人节推出一篇恶搞文章。2006年是“动画纹身”,2007年则是“手机植入”。
瑞典电视台恶搞黑白电视前挂尼龙袜可变彩色
在1962年,世界上的电视观众,当然也包括瑞典人,都还在收看黑白电视。愚人节这天,瑞典仅有的一家电视台发布新闻说,电视技术取得突破,只要观众在自己的电视机屏幕前挂上一只尼龙袜,就可以收看彩色画面。
1985年愚人节恶搞 美国职棒联盟出现超级新秀
《体育画报》杂志刊登报道说,美国职棒联盟出现了一名超级新秀,纽约纽约大都会队新加盟的新秀投手掷球速度可以达到270公里/小时。球迷们开始期待这名超越常人的明星,后来却发现他们只是看了条谎言。
蒙娜丽莎的皱眉
1991年愚人节,英国《独立报》报道称,一个艺术小组在清洗名画《蒙娜丽莎》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在将画上的蒙尘去掉之后,这位以“神秘的微笑”风靡世界的女子竟然皱着眉头。
分割比利时
在1992年的愚人节,《伦敦时报》用大版篇幅报道了比利时将被一分为二的消息。该报纸称,比利时北部说荷兰语的部分将并入荷兰,南部讲法语的部分则被并入法国。这篇报道说得煞有介事,还附上了详细的分割地图,竟然愚弄了当时英国外交部部长,他还表示准备接受电视采访,讨论这一“重要问题”。
尼克松复出
1992年愚人节,美国公众广播电台报道说,因“水门事件”而下台的前总统尼克松已经宣布复出,角逐总统宝座。节目中还播出了一段“尼克松”的演讲,宣布他的复出,并称“从来没有做错过任何事”。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纷纷打电话到电台,主持人才道出事实真相:其实尼克松的讲话只是喜剧演员的表演。
㈢ 国家地理 伟大工程巡礼 国语版本 广东新闻频道\TVS1 有播过的.... 大哥们,我要国语配音的,谢谢...
我也求 国语音轨!
㈣ 拍摄人文社会类的亚洲著名摄影师有哪些
[人文]参与亚洲旅游摄影展的摄影师
首届“影像亚洲”摄影展特别邀请到世界著名摄影师为摄影爱好者带来专业摄影讲座。麦克·山下曾赢得多项专业摄影大奖,包括国家新闻摄影协会(NPPA)、亚美新闻记者协会(AAJA) 最佳照片等奖项。
首届“影像亚洲”摄影展特别邀请到世界著名摄影师为摄影爱好者带来专业摄影讲座。从《国家地理》杂志的金牌摄影师麦克山下,到辗转阿富汗印度等地,拍下“阿富汗少女”的Steve McCurry,《亚洲地理》带来的摄影师们绝对是世界级的。摄影爱好者不容错过的精彩讲座就在“影像亚洲”摄影展。
麦克·山下
麦克·山下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作为著名的摄影师,从1979年开始为国家地理提供照片,他拍摄的地点遍及世界各大洲,而亚洲始终是他最爱的地方。麦克·山下曾历时三载,美国《国家地理》著名摄影师,1973年正式跟《国家地理》签约,至今已有25年,其间,主要在亚洲进行拍摄,《马可。波罗》和《郑和下西洋》等作品广为人知。
麦克·山下曾赢得多项专业摄影大奖,包括国家新闻摄影协会(NPPA)、亚美新闻记者协会(AAJA) 最佳照片等奖项。他的作品曾经在国家艺廊、洛杉矶郡美术展览馆等地做展出。麦可·山下也经常在摄影讲座及研讨会担任演讲者及讲师,包括纽约摄影展、海洋摄影讲座和托斯卡那摄影讲座。凭借非凡的洞察力,麦可·山下选择了马可·波罗700多年前记述并编著的《东方见闻录》,重走了马可·波罗当年所走过的路程。他历时三载,跨越十国,拍摄一万多卷胶卷。 除此之外,麦可·山下1992年出版的图书《在日本的花园里》获得了包括美国花园作家奖和全美商协会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在内的多个奖项。1995年出版的《湄公河 —— 母亲河之旅》获得美国国际新闻摄影家协会(NPPA)最佳摄影作品大奖。
史蒂夫·麦可瑞
1950年出生于美国费城,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报社工作了两年,随后前往印度,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SteveMcCurry是最先拍摄下俄罗斯入侵阿富汗战争照片的摄影师之一,当年的报道立刻获得RobertGapa金奖,并毫无悬念地在WorldPress Photo上包揽了4个一等奖。
和绝大多数玛格南摄影师一样,McCurry也经常奔走于战地之间,从南斯拉夫、贝鲁特、菲律宾,到阿富汗、印度、伊拉克、也门,他也曾经为《国家地理》完成过西藏专题的拍摄项目。而McCurry最著名的作品——阿富汗女孩Sharbat Gula肖像,是世界上最广为流传的照片之一。
在亚洲从事摄影工作达15年之久。其摄影作品获奖无数。他最为人所知的一组作品摄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那组反映戒毒所生存状态的作品获得了2008NPPA 最佳图片故事奖一等奖。他所出版的第一本黑白摄影作品集《帝国:印象中国》和《日本:漫画国度》分别在著名欧洲画廊leica展览展示。《帝国》更是唯一一个在最富盛名的意大利La Triennale Di Milano艺术博物馆展示的个人作品展。他的作品出现在《时代周刊》、《国家地理》、《新闻周刊》、《名利场》等一系列世界知名的刊物上。
㈤ 以宣传环保为主题的活动的报道怎么写
以下是我当老师的时候,做过个一个策划,希望你用的上
“构建环境友好型校园”环保宣传活动策划
一、活动目的:
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美化家园环境、创建节约型平安校园。并通过这次活动回应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活动主题:
环保家园,生态中国
三、活动主办单位:
滨州市环境保护局滨州学院城市与环境系
协办单位:
滨州电视台滨州日报
滨州广播电视台滨州学院团委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环境与生活”校园征文活动
活动二:成立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队
活动三:向中小学生讲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
活动四:环保自行车队围城宣传
活动五:①以“保护母亲河、新立河”为主题,以义卖黄河水的形式举行募捐活动及签名活动
②响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民政部、教育部的号召,协助滨州市环境保护局在居民小区内号召居民捐献闲置物品,开展旧物交易的爱心小屋活动。
活动六:环保志愿者千人行活动
五、.活动联系媒体:
滨州电视台、滨州日报、滨州广播电视台
六、.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活动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环境与生活”校园征文活动
一、征文要求:
1、 文体不限,字数在2000字以内,标题自拟
2、 原创,首次公开发表的文章
3、 体现环境变化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二、活动时间:2006年5月22日—5月28日
三、参赛对象:滨州学院全体同学
四、参赛形式:本次活动可以系(院)为单位统一组织,也可个人自由参加,并鼓励电子稿件。
五、评奖办法:
◆奖项设置:个人奖分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评奖办法:参赛作品由组委会评定,确定获奖人员名单
◆结果公布:2005年6月中旬公布获奖名单,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在5月25日之前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我系将其推荐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参加该社举办的“环保家园生态中国”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个人将获得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典藏版一套,获奖作品将刊登在搜狐网站并附专题报道。
活动二:号召青年环保志愿者
为使校园环保工作长期不懈地展开,定期宣传环保知识,体现当代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城市与环境系决定成立“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将统一着装,定期开展环保活动。
(一)加入环保志愿者条件:
1.热爱环保、关心环保,有正义感和责任感;
2.组织纪律性强,身体健康;
(二)报名时间及办法:
时间:2006年5月22日——6月4日下午3点至6点及晚上7点半至9点半
申请者到滨州学院文科北楼(B15)401室城市与环境系会议室报名
活动三:向中小学生讲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
时间:2006年6月1日
分别在两所幼儿园及一所小学内做环保宣传,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让环保从小做起。如:交小朋友用树叶作成书签,告诉他们树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离不开树。
活动四:环保自行车队围城宣传
时间:2006年6月4日
50名环保青年志愿者上午9点以骑车的方式从滨州学院出发围绕滨城区,以沿途演讲、交流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届时滨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会在出发前开动员讲话。
形式:每名志愿者所骑车子后面插上带有环保标语的旗帜
活动五:①以“保护母亲河、新立河”为主题,以义卖黄河水的形式举行募捐活动并附以大型环保教育图片展览。
②响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民政部、教育部的号召,协助滨州市环境保护局在居民小区内号召居民捐献闲置物品,开展旧物交易的爱心小屋活动。
(一)活动时间:6月3、4、5日
(二)具体内容:
时间:6月3日9:00——16:00
地点:滨州市政广场
“环保家园,生态滨州——保护母亲河、新立河”市区人民大型横幅签名活动,以义卖黄河水的形式举行募捐活动并展示环保教育图片
时间:6月4日10:00
地点:居民小区内
响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民政部、教育部的号召,协助滨州市环境保护局在居民小区内号
召居民捐献闲置物品,开展旧物交易的爱心小屋活动。
时间:6月5日11:00——16:00
地点:滨州学院东餐厅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全校师生大型横幅签名活动,以义卖黄河水的形式举行募捐活动并在东餐厅展示环保教育图片。
义卖黄河水形式一:滨州市是黄河的流经地,环保志愿者将黄河水注入到从医院收购的废用小瓶中(已消毒),瓶内底部为浅浅的黄沙,上层为澄清的黄河水。让人们了解黄河为什么“黄”
形式二:义卖用装满黄河水沉淀后残留泥沙的废用小瓶制作成的风铃,让人们看到资源再利用的例子。
活动六:环保志愿者千人行活动
时间:6月3日上午8点
参与人员主要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在校大学生
以市政广场为起点、银茂大酒店为终点,按指定的“口”字型路线(避免过十字路口时对交通带来的不便),千人长跑,以此来宣传环保。
九、.经费预算
奖品花费500元
服装:T恤15元×80件=1200元
帽子5元×80顶=400元
旗子10元×50=500元
横幅100元×5面=500元
海报300元
玻璃瓶0.5元×1000个=500元
摄影展展版300元
胶卷及冲洗费:
胶卷20元×10卷=200元
冲洗25元×10卷=250元
后备资金:1000
共计:5650元
注:如此活动方案有幸能被贵刊采纳,在走访各个学校及居民区时我们还会义卖贵刊提供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所筹得的资金将会用到校园环保活动当中!
㈥ 古盗鸟事件的事件
起因
这一故事开始于1999年2月初,当时犹他布兰丁恐龙博物馆馆长斯蒂芬·赛克斯在位于图桑的世界最大的化石市场,买下了他认为非常具有科学价值的一块化石,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古盗鸟标本。赛克斯是一位狂热的恐龙爱好者,也是一位艺术家,他曾经写过一些有关恐龙的科普书籍和学术文章,但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古生物学训练。他后来承认,当时他丝毫没有怀疑标本的真实性。在买下化石一个星期后,赛克斯夫妇请求著名的加拿大科学家、皇家特瑞尔古生物博物馆的菲利普·居里合作撰写一篇论文。居里是世界上研究兽脚类恐龙方面最有经验的专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听说后表示有兴趣介入研究。由于居里经常向美国《国家地理》提供古生物方面的咨询,所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该杂志的艺术编辑斯隆。斯隆认为《国家地理》也许可以写一篇关于这件化石的报道。不过居里和斯隆知道中国的法律不允许走私脊椎动物化石,作为知名学者和著名杂志,他们不想卷入对走私化石的研究和发布这一有损形象的事件中,但如果化石能够回归中国,那情况就会不一样了,因此他们试图说服赛克斯夫妇在完成化石的研究后把标本归还中国。我首次听说这件标本是在1999年4月。当时斯隆一行正在访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在交谈中,他们提到有一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走私到美国,现被一地方博物馆收藏。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愿意协助将标本归还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化石走私非常猖獗,对我国的古生物学事业是巨大的损失,现有人愿意归还走私标本,当然是一件好事,因此古脊椎所的领导同意和对方接触,商讨如何将标本早日归还中国。在居里和斯隆的努力说服下,赛克斯夫妇终于同意把标本归还中国。斯隆在信中写道:“首先我高兴地通告你们,标本的拥有者愿意归还标本,但他们为标本花费了8万美元,希望得到补偿。国家地理学会愿以某种形式补偿他们的投入。其次,他们还希望贵方能够做些什么来作为对归还化石的友好表示,比如提供一些中国化石的模型以加强犹他博物馆的展示。他们还希望标本能够在美国借展5年。他们强调研究必须在美国完成,不过欢迎中国科学家参加研究。”
最初的怀疑
尽管条件较为苛刻,古脊椎所考虑到标本的重要性以及它一旦回归中国后对制止化石走私产生的积极影响,古脊椎所如此答复:“如果标本能在研究后归还中国,我们可以考虑接受部分条件。”并答应将保持和犹他恐龙博物馆的学术交流。居里建议古脊椎所派我参加古盗鸟标本的研究,所长邱铸鼎进一步提议我去美国3到5个月,帮助研究古盗鸟标本,并完成科研论文。由于国内工作繁忙,计划一直没有付诸实施,因此在参与研究过程中一直未能亲眼观察到标本。早在1999年3月6日,居里就飞往布兰丁看过古盗鸟标本。居里后来回忆说,“我当时意识到这里有点问题,因为在身体和尾巴之间没有关联,而且两条腿显然是正副模。”然而赛克斯夫妇说居里当时只提到古盗鸟的一只脚,并没有涉及尾巴。尽管如此,居里并没有把他的担心告诉斯隆。他后来解释说,他以为赛克斯夫妇会这么做。但赛克斯夫妇说,没有理由担心标本会有问题,因此没有必要告诉斯隆。本来按照《国家地理》杂志的审稿程序,编辑会向专家详细咨询有关问题,不过这一次有像居里这样的著名专家参与,编辑尽管也让一些专家审阅了稿件,但似乎没有往常那样细心。后来负责科学内容准确性的编辑凯瑟·马霍回忆说,当时认为绝不会有什么问题,国为是居里在负责,没有理由不想念他。现居里承认自己失责,他说:“我绝对应该自己警告《国家地理》,而不是依赖别人。”
古盗鸟CT扫描
1999年8月2日,居里和赛克斯夫妇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进行了短暂的会面。该校教授蒂莫西·娄和同事对古盗鸟化石进行了100小时以上的CT扫描。娄同意只收10000元的扫描费用。作为回报,居里和赛克斯同意他作为研究论文的另外一个作者。实际上在居里到来之前,娄和赛克斯就一起讨论了扫描结果。娄后来说,扫描结果表明,化石总共由88个岩块组成,有些裂缝似乎是人为拼接在一起的,尾巴并非自然地连接到身体上,他告诉赛克斯夫妇,这件标本有可能是假造的。但居里却记得当他到达的时候,赛克斯夫妇和娄已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认为身体和尾巴确属同一动物。后来娄和居里告诉记者,当时他们确实对化石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但屈从了赛克斯夫妇的压力。
相关宣传
1999年9月初,特瑞尔博物馆的恺文·奥兰伯克化石技师前去布丁修理古盗鸟标本。在返回的飞机上,他写了一个详细的备忘录,并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正在戈壁考察的居里:古盗鸟标本至少是由3件,甚至可能是5件标本组合起来的。但当时他不知道这些碎片是否来自同一动物或者多个动物。遗憾的是,《国家地理》没有及时了解到有关古盗鸟标本的争议。在华盛顿,斯隆想知道的只是古盗鸟是否会飞,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国家地理》决定把古盗鸟作为11月刊登的《霸王龙长羽毛了吗?》一文的题头部分。大约在1999年8月13日,在修改了近20遍后,由赛克斯、居里、娄和徐星共同署名的论文被寄往伦敦《自然》杂志编辑部。在论文准备过程中,我曾几次收到草稿。虽然我针对稿件提出了十几条修改意见,但由于没有亲眼观察过标本,所以对文章的贡献很小,被安排为第四作者。就在文章寄往《自然》的时候,我收到了编辑亨利·吉传抄来的电子邮件,他说《自然》不会考虑论文的发表。后来他对《今日美国》解释说,原因在于没有中国研究单位的标本编号。
化石标本编号
本来赛克斯夫妇同意归还标本,而且我本人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文章的撰写,应该给古盗鸟标本编上我所的标本编号,但考虑到有关归还的一些技术问题尚未解决,如尚未签署正式协议等,还是暂时不给标本编号为好,否则就有可能将一件有古脊椎所编号的标本流失国外。后来论文改投《科学》杂志又被拒绝了。居里和赛克斯继续向斯隆和《国家地理》杂志的主编比尔·艾伦保证:科研论文将会在《国家地理》杂志的科普文章之前发表。然而到1999年9月19日,载有古盗鸟文章的1999年11月斯的《国家地理》杂志已经送往印刷厂,而相关的科研文章尚未被任何科学刊物接受。
化石疑问
10月份我来到华盛顿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总部,随后前往布兰丁恐龙博物馆匆忙停留了两天。我在博物馆的一个工作室中第一次观察了古盗鸟标本。当时我向赛克斯指出标本的尾巴部分是背向保存而身体部分则是腹向保存,表明标本被拼接过。赛克斯表示同意我的看法,不过,正像所有看过标本的人一样,我们同意虽然标本被拼接过,但根据化石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化石骨骼的特点和岩性,还无法找到这一标本是由不同动物拼接而成的证据(发现化石是拼接而成的,与提供确凿的证据证明化石是由不同动物拼凑而成的,两者在科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赛克斯还告诉我,他还邀请加拿大的一个实验室做了岩性分析,并向我出示了有关照片和一些CT扫描的照片。所有这些证据都倾向于支持古盗鸟标本属于同一动物个体的观点。后来居里告诉记者,他也是由于这些原因才认为古盗鸟标本没有问题的,因为这是古生物学家判定标本是否属于同一个体的常用标准。
新闻发布会
1999年10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居里和赛克斯介绍了古盗鸟的科学意义,我介绍了中国龙鸟和北票龙的发现。在会议上,我代表古脊椎所与赛克斯先生签署了正式协议,表明古盗鸟标本将回归中国。1999年10月底,我参加了在丹佛召开的北美古脊椎动物学年会并做了“中国带羽毛恐龙”的学术报告。会上我遇见了娄和亨利·吉,我们一起讨论了古盗鸟问题。吉同意《自然》破例重新考虑古盗鸟论文的发表,但前提是必须用我所的标本编号,由我来撰写解剖方面的内容,娄负责CT扫描的结论,因为吉对上一稿的质量很不满意。我们一致认为,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尚无古盗鸟标本是由不同动物拼接的证据,但是在论文中也必须指出身体和尾巴之间存在非自然裂缝,这的确是个问题。
凑巧的事情
然而,一件非常凑巧的事情发生了。1999年12月,我和同事们在研究另外一件采自辽宁的兽脚类恐龙标本时发现,这件标本的尾巴恰恰是古盗鸟标本上拼上去的尾巴的正模,因此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表明,“辽宁古盗鸟”是一个由不同动物骨骼拼凑起来的人为“物种”。我们随即通过电子邮件通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这一消息震惊了包括《国家地理》主编在内的所有人。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国家地理学会于2000年1月宣布了这一消息,随即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包括NBC、《今日美国》、《自然》和《科学》等著名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国家地理》杂志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拼接的动物
2000年第3期的《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了我写给《国家地理》杂志编辑的一封短信:“在观察了一件私人收藏的新的驰龙标本,并且把它和‘古盗鸟’化石进行比较之后,我肯定‘古盗鸟’是一个拼凑起来的动物。这两件标本的尾部一模一样,但新标本的其他部分和‘古盗鸟’很不相同,实际上新标本和中国鸟龙更为想像。尽管我不愿相信这一现实,但‘古盗鸟’在确实是由一条驰龙的尾部和一只鸟的身体拼凑在一起的。”从现情况来看,“辽宁古盗鸟”标本至少是由两种不同的动物拼凑而成的。它的头部和身体部分代表一种全新的中生代鸟类,初步观察表明,这种鸟类比大多数同时代鸟类要进步,具有更强的飞行能力,对于研究原始鸟类向进步鸟类的演化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辽宁古盗鸟”是一件假标本,但标本的不同部分分别包含着重要的科研信息,它依然是一件重要的标本,只不过现在蕴含的科学意义和人们最初所期望的不同。
㈦ 想要看懂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美国国家地理这些杂志,需要背哪种词汇啊GRE的还是托福的六级还是专八
跟这些都无关。坚持阅读,有不懂的就查,查不到的就去问。
寄托六八,都只是考试而已,不能完全代表阅读能力。
㈧ 古盗鸟事件的观点
中华龙鸟是鸟的祖先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研究所数名
专家谈鸟类起源问题和“辽宁古盗鸟”事件
......
“辽宁古盗鸟”标本事件
关于“辽宁古盗鸟”标本事件,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先后在香港《文汇报》《南方周末》上称,指出错误的人并非徐星等人,而是其他一些科学家(两位外国专家,陈丕基和董枝明研究员)。对此,中科院古脊椎及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作出了解释。
徐星说,在他纠正这一错误之前(即1999年12月通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这一错误,2000年1月至4月陆续通过各种渠道在国际上公布这一错误),国内外任何专家,包括季强所说的外国专家和陈丕基和董枝明研究员都没有在任何媒体或者学术列物上指出这一错误。如果外国专家早已发现这一错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绝不会明知有错,还冒着杂志名誉可能受到巨大损害而发表这一文章;美国媒体不可能把美国科学家的发现当成中国科学家的功绩而宣传中国科学家,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徐星说,作为一个世界著名杂志,《国家地理》具有一套严格的审稿程序。有关这块标本的岩性分析、CT扫描等测试早在1999年8月就得出了结果;其实,在《国家地理》的文章发表之前,许多看过这块标本的专家学者也都发现“辽宁古盗鸟”标本经过了拼接,对标本产生疑问,但因为标本的拼接也是常有的事,关键是没人能提供证据证明“辽宁古盗鸟”的标本是由不同动物拼接而成的。这是《国家地理》最终决定发表这一文章的原因。徐星等在研究产自辽西的另外一块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材料的时候,发现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辽宁古盗鸟”系由不同动物拼接而成,于是立即通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随即于2000年1月发布了这一消息。美国2000年1月15日出版的《科学新闻》以及其他著名媒体,包括《今日美国》和《自然》杂志等都予以了报道。事实上,在2000年3月的美国《国家地理》的读者来信一栏中,已刊登了徐星写给编辑的一封信,指出“辽宁古盗鸟”是由一只鸟的身体和一条弛龙尾巴拼凑而成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为了彻底了解“辽宁古盗鸟”一事,邀请徐星携带证据前去华盛顿,接受一个由美国和加拿大5位专家组成的评判小组的检验。2000年4月初,国家地理学会正式发布消息,认为徐星等提供的证据确凿,“辽宁古盗鸟”确实是由一只鸟的身体和一条恐龙尾巴拼接成的。国外一些媒体随即再次报道了这一消息。国内最初的报道见于2000年4月8日《参考消息》转发美联社的消息。后来,由于国内一些记者在国外媒体和《参考消息》看到了这则消息,和古脊椎所联系,要求提供详细情况。
古脊椎所于5月中旬左右发布了这一消息。“辽宁古盗鸟”标本的实质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在《南方周末》上称,“‘辽宁古盗鸟’是由一个爬行动物的头、孔子鸟的身体和恐龙的尾巴拼接而成。”周忠和、徐星等说,这实在令人吃惊。不仅侯连海研究员,而且中央电视台就此事采访过徐星和美国洛杉矾博物馆古生物学家恰佩博士等,他们一致认为:“辽宁古盗鸟”的前半部分代表一种新的进步的鸟类,有趣的是,恰佩博士是季强研究孔子鸟的合作者。他和徐星明确地告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辽宁古盗鸟”的身体是一种新的中生代鸟类。季强博士曾经和国外学者合作写作过多篇有关孔子鸟的文章,有些文章他还是第一作者,应该非常熟悉孔子鸟化石,可是竟然把一种全新的进步的鸟类的身体当作孔子鸟的身体;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把一个典型的早期鸟类的头颅当成爬行动物的头,作为一个鸟类研究方面的专家,说这样的话真实在是蹊跷。
古脊椎所称,“辽宁古盗鸟”是由辽西的化石贩子拼接而成。1999年2月走私到美国,被美国犹他州布兰丁博物馆的一位工件人员买去。美国地理学会邀请美中科学家合作研究该化古,为了这块标本的归还,中国科学院古脊推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许多同事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工作人员做出了许多努力。在美国方面同意把“辽宁古盗鸟”标本归还给中国的前提下才答应和美方合作的。现这一标本已经回到了中国。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动物馆中。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无偿归还中国珍贵脊椎动物化石标本。这是世界上其他收藏有从中国走私出境的文物和珍贵标本的博物馆或者个人树立了一个榜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也能早日归还中国的的文物和珍贵标本。
《科学时报》2000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