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知识点
『壹』 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旅游地理是书,旅游地理学是个专业;
《旅游地理》共20章。第1~回7章主要介绍旅游地答理的基本知识;第8~15章着重讲解中国八大旅游区划下所涵盖的各省市的旅游地理常识及其著名的旅游景点;第15~20章为国外旅游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了欧洲、北美洲、东亚及东南亚、非洲和大洋洲的主要旅游国的旅游地理知识。《旅游地理》在编写时借鉴了最新的旅游地理信息,加入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充分体现先进性。并且加入了旅游路线、旅游地图和自助旅游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成长铺垫良好的基础。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娱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贰』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采用哪些学习方法
《中国旅游地理》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学习的难度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突破教学常规,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并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在讲到某个旅游区的时候,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4-5人,选1名小组长,提前一周布置任务:如华东旅游区旅游资源分析,学生就要对该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旅游资源、包含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每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地理位置、气候、面积、人口、地形、交通、旅游资源等做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课后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指定的任务,下次上课的时候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项目成果,最后教师点评和补充一些必要的内容并归纳总结。
实施项目教学法,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句俗话叫“乐而思学”,学生觉得做这件事情很快乐,自然他愿意去做,也会做得好;从分组的情况看,小组之间彼此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一小组的成员,必须分工协作去完成项目,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搜集整理资料、制作PPT,分析总结,这样,学生亲自参与的项目,不仅记忆深刻,同时还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展示项目成果的过程中,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胆识,为今后从事的导游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地图辅助法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利用地图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地图教学法是旅游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方法,认读各种地图也是学生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中,有大量的名山大川、洋流瀑布、各地的气候类型、地理位置等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看似繁杂、难记忆,但结合地图学习,就非常直观、易懂易记。通过多次地图教学的刺激,使地图深入学生脑海中,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感与方位感,使繁杂、零散的地理知识由机械记忆转变为形象记忆和理解记忆,学习就相对轻松了许多。
3、对比分析法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比分析,把各个旅游区、各景点的特点加以鉴别,也是一种强化记忆的好方法。例如,在讲授华中旅游区中的湖北和湖南两省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湖北和湖南同属于华中旅游区,但他们的旅游资源却具有不同的特点,为什么?”要求学生比较两省的地理要素,分析原因。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比分析,各抒己见,从两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不同去找原因,很自然就把两省的地理概况记住了。通过对比,不仅避免了相似知识点的混淆,起到强化记忆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并进行调查研究是《中国旅游地理》行之有效的学习和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不仅能增强理解,加深印象,而且可能会有自己新的发现,新的体验。教师可以根据旅游专业及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选择实践地点;也可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旅游景点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外出实地考察前,一定要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是去欣赏什么,怎么去欣赏,应该有什么样的收获;到了旅游景区,指导学生正确参观;返回学校后,学生要归纳总结,写出实地考察的心得体会,教师要进行点评。当然,由于时间、经济、精力、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我们实地考察法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最便利、最典型的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如丹霞地貌的最典型代表是广东丹霞山和福建武夷山,地处广东韶关或福建南平的旅游院校可以把他们作为一个实地考察学习的对象,让学生真正把书本知识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5、模拟导游实训法
模拟导游实训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学生扮演导游角色来介绍旅游景点和设计旅游路线的方法,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的教学模式。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选定一个或几个旅游景点进行现场模拟导游实训,让学生自己写导游词,自己设计旅游路线,然后以导游的身份进行现场模拟讲解。当然,这里有一个非常经济、非常便捷的资源――校园,可以把校园作为一个模拟实训的场所,设计校园模拟导游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校园中以导游的身份进行现场讲解。除此之外,在每年的新生入校时,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做校园讲解,进行实战练习。通过模拟导游的形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导游角色,从而加深了对导游工作的理解,进而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位表现。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最基本的导游服务技能,而且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
『叁』 中国旅游地理的简介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位置适中,形胜优越,历史专悠久,文化灿烂,属民族众多,习俗迥异,土产丰饶,工艺绝伦,风味佳肴,名扬海外。由于中国旅游资源的无比丰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国旅游业起步虽较晚,但在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中,却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991年全国有组织接待的海外旅游者达470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近3亿人次。
『肆』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1.旅游产生的条件来及其地理背景源
2.旅游者行为规律
3.旅游流预测
4.旅游通道
5.旅游资源评价
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7.旅游环境容量
8.旅游区划
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0.旅游规划
『伍』 中国旅游地理
具体哪本书对于你的旅游没有太大作用,现在,我感觉你重点要了解一些人文的版地理知识权。这个在旅游中是很重要的。比如说一些民俗风情,传统节日,重大禁忌这些!再有就是你要是想好去哪里,那就了解一点他们的语言,不用能说很多,只要会几句。比如:谢谢,你好这些。这也是你在旅游中很重要的。
不过你要是很想看书提升水平,我想一些期刊是很有效果的。比如:旅游学刊。
『陆』 中国旅游地理的景色类型
著名的五岳是中国山景的代表。四川的四大山景胜迹“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皆从大尺度造型论其意境。奇异的山石以鸟兽物象喻景者比比皆是,加上绘声绘色的神话传说,使许多山石更富神秘色彩。承德的磬锤峰、武夷山的玉女峰、桂林象鼻山、雁荡合掌峰、黄山莲花峰等属中尺度的造型山景。小尺度乃至微尺度的山景,如厦门万石园笑石,普陀双龟听法石,东山岛风动石,黄山梦笔生花,路南石林中的象踞食台、凤凰灵仪、孔雀梳翅等。
中国山景依其成因大体可分为:①新生代造山运动隆起的世界高峰。如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慕士塔格峰等。②花岗岩形成的风景名山,如黄山、九华山、华山、盘山、崂山等。③石灰岩溶蚀而成峰林和溶洞喀斯特景观,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安顺龙宫等。④砂岩经过湿热气候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丹霞地貌,如武夷山脉、韶关金鸡峰、剑川石钟山、承德双塔山、僧帽山等。⑤砂页岩不均衡侵蚀而构成的奇峰,如庐山、梵净山、新疆乌尔禾的“魔鬼城”。⑥火山喷发物流纹岩再经风化作用造就的奇峰,如 雁荡山、天目山等。⑦由火山喷溢的玄武岩构成的火山景观,如云南鸡足山、长白山白头峰和五大连池火山群。⑧古老变质岩形成的名山,如泰山、嵩山、五台山等。⑨由构造断裂而隆起的名山,如点苍山(见苍山)、峨眉山、恒山等。⑩新构造运动和冰川作用塑造的奇峰,如贡嘎山、四姑娘山等。 水景按其形态又可细分为河、湖、瀑、泉、海不同类型。
①河景。中国江河如织,从涓涓细流的山涧到坦荡宽阔的大江皆有。在众多的河景中,尤以桂林—阳朔间神奇的漓江和雄伟磅礴的长江三峡为佼佼者。饱含诗情画意的富春江,恰赛人间仙乡的九寨沟(见九寨沟自然风景区),咆哮奔腾的黄河峡谷,潺潺流水隽永幽雅的北京西山樱桃沟,均系别具情趣以水景为主体的不同尺度的旅游资源。
② 湖景。波光潋滟的湖泊自古被人视为风景佳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驰名于世(见西湖风景名胜区),全国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不下数十处。中国拥有大小湖泊 2万多个,许多湖泊因其风光明媚而具有疗养与旅游价值。构成不同旖旎风光的湖泊成因有构造湖、河迹湖、海岸潟湖、火口湖、堰塞湖、冰川湖、风蚀湖、喀斯特湖等多种类型。从水天一色的鄱阳湖与洞庭湖,烟波浩渺的太湖与五百里滇池,美如碧玉的洱海,天山天池、赛里木湖和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湖(见喀纳斯综合自然景观保护区),到京都侧畔的昆明湖(见颐和园),都是著名旅游胜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地兴建大量的人工湖──水库,其中已有多处辟为游览地,如新安江水库、刘家峡水库(见刘家峡水电站)、红枫湖水库、大伙房水库、燕塞湖水库、十三陵水库(见明十三陵)等。
③瀑景。中国瀑布大多集中南方,著名的黄果树瀑布上下22级并连,其中18级为地面瀑布,4级为地下瀑布,组成一组典型的喀斯特发育过程的瀑布群,其中主瀑落差74米。除了黄河壶口瀑布、镜泊湖吊水楼瀑布(见镜泊湖),许多名山也不乏瀑布胜景,如庐山香炉瀑布、三叠泉瀑布、黄山百丈瀑、人字瀑,北雁荡山的大小龙湫瀑,鸡足山玉龙瀑,台湾阳明山第一瀑,广东西樵山玉岩瀑等。金华冰壶洞瀑布则是在岩洞中形成的地下瀑,瀑布跌入地下暗河潜流而去,人称其为“银河倒泻入冰壶”。
④泉景。可分为甘泉、矿泉、奇泉三大类。北京玉泉被赐名“天下第一泉”,是金元明清皇家的饮用泉,为中奥陶系与中石炭系灰岩接触带形成的断层上升泉,以“玉泉垂虹”成为燕景八景之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济南,有“平地忽堆三尺雪”的趵突泉,在七十二泉中日涌水量最大,平均为13万立方米/日,是大城市区内少见的涌泉(见济南市)。
奇异的泉类颇多,有声压诱发虹吸作用泉涌或阻止地下水毛细现象的喊泉、含羞泉;由于特殊地质现象构成的雌雄泉、双味泉;有因水温高,溶解大量纯净碳酸钙,涌出后水温骤降,使之随水流在泉口周围析出沉淀而形成蔚为奇观的乳泉、白泉;有在特殊地理环境中因地表气温低,地下冷泉涌出后立即成冰而成为罕见的冰泉,有的冰泉体积竟达100万立方米之巨;有受岩浆加热的浅层热储中的地热流体在特定的条件下突然爆发的水热爆炸泉等。
全国的各种矿泉不下2600多处,每处又有众多的泉点,其中西藏(630处)、云南(440处)、广东(230处)、福建(200处)、台湾(103处)最集中。开发历史最早,历久不衰的矿泉风景胜地首推西安骊山华清池(见临潼县)。云南安宁、广东从化、内蒙古阿尔山、辽宁汤岗子、北京小汤山、黑龙江五大连池(见五大连池火山群)都是驰名的矿泉疗养地。山东崂山、广东龙川矿泉为享有盛名行销世界的矿泉水产地。
⑤海景。中国现有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大连(见大连市)、北戴河、烟台(见烟台市)、青岛(见青岛市)、普陀(见普陀山)、厦门(见厦门市)、深圳(见深圳市)、澎湖、崖县,目前正在开发与待开发的尚有辽宁金县、河北昌黎、抚宁,山东海阳,江苏连云港,福建湄州岛、广东大鹏湾、珠江口,广西北海等。其中有避暑胜地,也有难得的避寒胜地。 许多动植物既能起到烘托主景作用,又能独立成景,构成颇具魅力的旅游资源。就是常见的松柏也能成为名胜,如黄山的迎客松,北京戒台寺的卧龙松、九龙松、活动松、松抱塔,河南中岳书院的将军柏,陕西轩辕庙的挂甲柏等。再如昆明黑龙潭的唐梅、宋柏、明茶,以梅饰山的南京梅花山、无锡梅园及浙江国清寺古老的隋梅等即是很好的例证。
中国具有世界上特有的奇花异木,珍禽贵兽。珍稀特有动物资源,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黄腹角雉以及扬子鳄等,均为中国特有种。银杏、银杉、金钱松、台湾杉、白豆杉皆珍稀孑遗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中,中国占世界总科数的53%,其中不乏古老类群和特有种,如珙桐、香果树、昆栏树、连香树、鹅掌楸、水青树等。
一些动植物的栖息繁衍区,如黑龙江扎龙鹤乡(见齐齐哈尔市),江苏与青海鸟岛(见鸟岛),福建鸳鸯溪(见屏南宜洋鸳鸯猕猴保护区),云南大理蝴蝶泉,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神农架林区,有动植物生命摇篮之称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景色奇秀而新辟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列入联合国组织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长白山、卧龙(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和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的地方。
中国许多珍稀动物足以引起很多人有兴观赏,如大熊猫被称为“和平友好的使者”,其他一些稀有动物──金丝猴、丹顶鹤、黑颈鹤、朱鹮、长臂猿、蜂猴、白唇鹿、泽鹿等都十分名贵。1984年冬在江西永修县鄱阳湖区发现1350只白鹤越冬(见鄱阳湖),远远地打破了国际鸟类保护组织所公布的世界白鹤保有数字,吸引许多国家的鸟类专家来观赏研究。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史古迹遍及各地,尤以黄河流域最集中,可供人们游览观赏并获得知识启迪的有古人类遗址、帝都宫苑、园林建筑、宝刹古寺、石窟碑碣、名人故居、革命文物等。
中国历史上作为中央王朝的京都或封建割据政权首府的,从禹都阳城到元明清三代帝都的北京,不下百余处,其中南京市、杭州市,安阳市、北京市、西安市、洛阳市、开封市居于显赫地位,被称为中国七大古都,遗留古迹最多,西安与北京几乎平分了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的帝都历史。举凡宫殿、园囿、稷坛、陵寝、王府、第宅、寺庙、道观等,大多集中在京城及其郊区,成为人文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名城。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有“世界园林之母”之称。它把建筑、山池、园艺、雕刻、绘画、书法、装饰、美学等融合一体,使生境、画境、意境巧妙结合,虽为人作,却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帝王宫苑)、第宅园林和寺庙园林等类。
①皇家园林。专门为帝王皇族游乐而建,以规模宏大、庄重、豪华为主要特色。保存下来的皇家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见承德市)等。
②第宅园林。以苏州为荟萃之地,又称文人写意派山水园林,在当地先后建造园林200多处,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又具林泉之致。现存的有宋元明清的园林代表作,如沧浪亭、拙政园、留园、怡园等。
③ 寺庙园林。是园林艺术和宗教建筑结合的产物。现存的寺庙园林如苏州狮子林、 灵岩寺, 南京灵谷寺、栖霞寺,镇江金山寺和扬州大明寺等。
『柒』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
2.旅游者行为规律
3.旅游流预测
4.旅游通道
5.旅游资源评价
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
7.旅游环境容量
8.旅游区划
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10.旅游规划
『捌』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重点是内容是
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分布规律,了解中国区位旅游客源市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中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