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水乡
① 浙江省宁波市邮政编码
1、宁波邮政区码:315000。
2、宁波市下辖地区的邮政编码:
浙江宁波市宁波市315000、浙江宁波市海曙区315000、浙江宁波市江东区315000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315000、浙江宁波市北仑区315800、浙江宁波市镇海区315200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315100、浙江宁波市象山县315700、浙江宁波市宁海县315600
浙江宁波市余姚市315400、浙江宁波市慈溪市315300、浙江宁波市奉化市315500
(1)地理中国水乡扩展阅读:
宁波介绍:
宁波,简称甬,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有制订地方性法规权限的较大的市,中国大陆综合发展水平前15强中心城市,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连续五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 。
旅游方面,宁波拥有众多文化古迹,除了闻名两岸三地的溪口镇外,西靠四明山,东临东海,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宁波独特的自然风光,此外自然风光还有松兰山、九峰山、九龙湖、五龙潭、南溪温泉、野鹤湫旅游风景区、浙东大峡谷等也是宁波有名的生态旅游景点。
特产方面,宁波是中国盛产海鲜的主要区域之一,黄鱼、带鱼、墨鱼、石斑鱼、香鱼、弹涂鱼、海鳗、梭子蟹、海虾、蚶子、缢蛏、牡蛎、泥螺、贡干、海蜇、苔菜等,其中有干海产品:鱼翅、海参、黄鱼鲞、明府鲞、红膏炝蟹、酒醉泥螺、虾干、鲍鱼、虾皮、新风鳗鲞、海蜇、海带、烤鱿鱼片等
宁波美食有三北豆酥糖、奉化千层饼、余慈杨梅、奉化水蜜桃、象山红、余姚榨菜、宁波腊鸭、宁波油赞子,特别是宁波汤圆和酒酿圆子入选中华名小吃行列。
邮政编码--网络
网络--宁波市
②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9江淮水乡的读后感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江淮水乡
每次地理老师在讲台上讲的聚精会神,而我只是好奇那幅戴在他脸上的眼镜镜片到底有多少度之外,对地理这门学科就是一点不感冒。地理对我来说就是一本厚厚的书另加一幅幅让人看了晕头转向的地图,枯燥乏味、实在让人难以对它常生兴趣。而对于我们班的一些男同学而言,地理简直可以是他们的通灵宝玉、命根子、甚至初恋。就象我的同桌讲起地理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什么世界第一高山峰是珠穆朗姆峰,世界第一大洋是太平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甚至还能讲出一些历史背景。每次听同桌讲起地理搞的我都专心致志,目不转睛。我都怀疑上课老师都讲过这些吗?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受同桌的影响在后来的地理课上我也不在研究老师的镜片有多少度了,会认真听老师上课。或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对地理慢慢有了兴趣。
这次看到网站有中国地理试读申请,心情激动万分。在网站之前曾在搏客,微搏和微信都申请过这书但是都没申请成功,这次在网站申请成功了心情别说有多激动。我收到的是中国地理——江淮水乡,翻开书本第一页映入眼中的就是我们的中国地图。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地图,但每次打开还是会先看看家乡在哪里,我期盼已久的西藏在哪里?离我有多远?这已成了一种习惯。江淮水乡主要讲到长江,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江西省。上海和江西我曾去过,并不陌生。而江苏对于我来说,在江南一带有着我最喜欢的古城古填,可能就是太多了又相互不在一个区,以至于让自己无从选择到底去哪一个?又担心他是否保持着最原始的面貌?看了江淮水乡给我指引了一条明确的方向,下次去江苏无须在让我如此纠结了。烟花三月下杨州,二十桥有着瘦西湖之称的湖上园林,五亭桥,是杨州最具代表性的景物。还有苏州,有着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乡,家家户户前门是街、后窗是河,真的是一座水上城市呢。对我来说退去了城市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这里,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他不仅是一本地理书,还是一本旅游指南。书中以故事的方式来说中国地理,以地图指引,一目了然。书中的每张照片也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搭配翔实的标题与图说,让读者身历其境,增广见闻。还有最受我喜欢的“专栏”,透过专栏可以了解到地形、气候、水文、历史、古迹、建筑、岁时节庆、少数民族、宗教、深度旅游等,借由书中的插画、照片和地图的辅助说明,提供了进阶认识中国的最佳通道。了解地理人人有责,尤其是喜欢旅游的亲们,能熟通中国的地理,可以节省出旅不必要的路程,还能欣赏到最佳的景点。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它以自然区界将中国划分为天府之国、洞庭南北、云贵山中等14个地理区,用贴近生活的笔触,引领孩子们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城市乡镇。细腻绘制的地形图、丰富的地貌及人文景观图片,呈现出极其特色的中国自然与人文地景。从自然地貌、水文气候,到风物人情、典故传说,处处都是故事。它揭示了中国地理的丰富和有趣,也以独特的诗意吸引孩子们爱上地理、探索地理、发现人生。
学好地理是对任何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深远的影响,学习地理是完善个人知识结构,培养人文精神的需要。也是满足生活的需要。在古代,人们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往往用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句话。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地理,做一个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