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備考策略地理
❶ 高考文綜復習方法
從你所說的來看,你文綜的知識點還沒有掌握好.現在是4月份了.還有2個月的版樣子就要考試,權現在最重要的是課本,而不是多做題.當然題是要做,但要有針對性.再有,要多記,文科,我覺得,記住的東西越多,考試時就會得心應手.再者,看看歷年的高考試卷,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
❷ 高考文綜中(地理)怎樣學好
基本;首先是看懂圖,然後在把書上的知識點背了。
重點;把書上比較重要章節和地圖熟讀牢記。
補充;有時間的話可以經常去翻閱地理方面的書籍,地圖(比如:世界地圖,中國交通圖,或者本地區的區圖等等)。
方法;①以輕松的心態面對。平時看圖,看書就像看電視一樣輕松。②要有聯想。盡可能的展開想像。(例如;書上寫到「遼寧鞍山市是我國一個很重要工業城市」)其他的什麼都沒說。這時候你就要想到鞍山市是我我國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工業城市。它得以發展的區位優勢有:靠進原料生產地;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國家政策支持等,所以它它成了重要的工業城市。 同時也要看到它的弊端:如由於生產結構單一;環境污染大;工業分布不合理等因素又制約了他的發展。 解決措施有:調整工業結構;調整工業分布;發展第三產業;優化環境等措施來解決 )
③廣泛的興趣。這里說的是看圖和看書的范圍要大,很多書的知識面都是很廣的,其中也不乏地理知識。(不健康的除外)比如看看報紙,看看一些有關地理的電視節目或視頻等,這些都是增加課外知識有效途徑,對我們的學習也很有幫助。
以上就大概這些。如果有什麼地方不懂或有什麼問題要問,可以來聯系我。
(以上這些都是我自己學習地理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幫幫一部分人。我不是專業人員,所以有難度的專業方面問題我也這能盡力而為)
❸ 文綜地理如何復習
1、規范書寫
卷面的書寫不必追求藝術性,但規范性是至關重要的,主要體現在:
①大小得體,賞心悅目
卷面書寫不同於藝術創作,字體大小應保持一致,大小得體。通過了解,高考卷面中出現字體大小不得體的情況可分為兩種:一是 寫的太小,就像螞蟻一樣,只佔格子的1/4,改卷老師不易讀懂;二是 寫出格,撇捺寫到旁邊或下面的格子里,視覺上不美觀。只有根據書寫空間做到大小相宜、得體、和諧,才能賞心悅目。
②恰當處理塗改,保持卷面整潔
在高考緊張的答題過程中,出現筆誤在所難免,出現這種情況後考生大可不必驚慌,寫錯了字或打錯了題只需要輕輕劃上一道就可以了,避免反復修改錯上加錯,出現大面積的修改,不要使用塗改液和魔筆去修改錯誤,要最大程度的保持卷面整潔。
③工整書寫切忌潦草,整體要美觀
面對考場上有限的時間,需要考生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題量,重要的是冷靜沉著地完成。潦草的字跡在很大程度上給學生造成心裡緊張,影響了答題質量。但更為重要的是潦草的字跡會給閱卷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有可能因此降低閱卷老師給學生的平分,這樣的情況在高考綜合題的評分中表現尤為明顯。
④合理布局,字距間適當。
卷面的書寫尤其要規范,主體現在章法、字距、行距上,比如一個問答題,就一定要根據空間做合理的布局,行距、字距清楚。
⑤數字、字母、符號書寫要規范。
考卷中數字、符號、字母會頻繁出現,這些符號語言的書寫要特別注意規范,錯誤的、不規范的書寫很容易造成歧義,特別是形態上近似,容易混淆的數字、字母、符號尤其要交待清楚,否則很容易「搞錯對象」造成不必要的丟分。
2、認真審題
審題是答好綜合題的關鍵和基礎。地理綜合題往往在實際性、時代性的特點,體現新課程的思想,呼應課改。因此,這類題中固然有部分顯性條件可以較快讀取到,另外部分已知條件藏得
很深,需要仔細研讀材料,並結合所給圖示仔細推敲才能找到,這就要求考生理清層次和脈絡,找出問題關鍵所在。
先審文字材料和題干。文字中常常包含一些基本信息,如背景介紹、概念介紹、事件的簡單經過和結果等,題干中則包含了所考查的具體問題,如自然地理特徵中的氣候成因分析、人文地理特徵中的區位分析、某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和解決措施等。只有準確審清題目,確定所考查的是哪些方面的知識點,才能從頭腦中提取出思路答題。
再審圖示材料。先搞清是考查區域圖的辯識還是示意圖的理解,是曲線圖的判讀還是結構式圖的填寫。以區域圖為例,區域地圖反映地理事件的空間分布,地理學科內的綜合題往往以區域圖為載體,在區域定位的基礎上,考查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考生對區域不能進行空間識別,就難以從區域圖中提取有效信息,更談不上解決相關問題了。如2005年天津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第36題中出現的兩個地理區域,很多學生識別不出其位置、范圍,導致了解答該題失分較多。
最後,不管是文字材料,圖示材料還是題幹部分內容,審題時決不能截然分開,必須前後照應、反復推敲,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3、提取和解讀信息
提取信息要全:窮盡一切圖文信息,確保信息無遺漏,特別是圖表材料要通過思維加工將圖表的形象、數據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
解讀信息要准:要注意區域的准確定位,如經緯定位、海陸輪廓定位、藉助主要的地理事物特 定位,從題干、地圖中提取解題信息,找出題乾和設問的關鍵詞和限定詞,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關鍵信息並對其進行合理判斷與推理,挖掘其隱含信息。如2010年山東文綜卷中第32題(地
理環境保護)就是以區域等值線圖作為命題情境,所考查的內容比較基礎,如水污染、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森林的生態效益等,不僅在環境保護中有體現,也是必修教材中的常見內容。主要考查的就是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4、精準組織答案
在審清題目、定出所考區域、理清所要考查內容的前提下,就要迅速回歸課本、檢索所學知識、整理答題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組織答案。如對區域工業發展條件的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資源情況、農業基礎、勞動力因素、市場條件、交通運輸條件、技術條件、歷史基礎、政策因素等多個方面做作答。對水土流失、荒漠化、鹽鹼化等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可以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個方面去思考歸納。
當然,能否順利形成答題思路,主要取決於對主幹知識的理解、把握和應用,這幾年的考點主要集中在地圖與空間定位、地球的運動、天氣與氣候、工農業生產布局、人口與城市化環境問題、國土整治與可持續發展等幾個方面。因此,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的知識遷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❹ 高三文綜地理的答題技巧
一.判斷晝夜長短
1.計算晝夜長短必須具備的知識:
①熟悉、經緯線的基本性質。在同一緯線上,各地的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時相同;在同一條經線上,各地的地方時相同,經度每隔15°,時間相差1小時,即經度每隔l°,地方時相差4分鍾。②能正確識別晨線和昏線。晨昏線由晨線和昏線兩部分組成,順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的,稱為昏線;相反,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的,稱為晨線。位於晨線上的點正值日出,位於昏線上的點正值日落。③理解晝夜長短的分布規律。太陽直射點直射哪一半球,該半球的晝就均長於夜,並且晝長由低緯向高緯遞增,另一半球則晝均短於夜,晝長由低緯向高緯遞減。④牢記幾種特殊情況。二分日全球晝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晝夜平分,極圈內極晝期晝長為24小時,極夜期夜長為24小時。
2.計算晝夜長短的方法、技巧是:
①利用相鄰兩條經線間的經度差計算。在光照圖上,一般只均勻地給出幾條經線,用360°除以圖中經線間隔數,即可得到相鄰兩條經線間的經度差;再根據晝弧所跨越的經線間隔,計算出晝弧所跨越的經度數,用該經度數乘以1/15就是該地的晝長。②利用晝弧與夜弧的比值計算。晝弧與夜弧的比值可由晝弧與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若求出:晝弧/夜弧=a,則晝長=24/(1+1/a)。③利用日出、日落的地方時計算。計算地方時,一般不考慮地表的地形起伏、地球的橢圓形狀以及大氣散射作用對晝長的影響,因此由日出到正午、由正午到日落的時間間隔是相同的,若假定某地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時為A,則該地的晝長=2×|12-A|。或:日出+日落=24;日落-日出=晝長。④利用對稱緯度計算。不同半球緯度數相同的兩條緯線,晝夜長短恰好互補。即某緯度的晝長(夜長)等於與之緯度數相同的另一條緯線的夜長(晝長)。
例題1,讀圖1,一艘由太平洋駛向大西洋的船經過P地(圖中左上角)時,一名中國船員拍攝到海上落日景現,洗印出的照片上顯示拍照時間為9時0分0秒(北京時間)。據此判斷拍攝照片的當天,漠河的夜長約為
A.16小時B.14小時
C.10小時D.12小時
據題意分析推斷:54°S以北的P地20時才日落,說明該地晝長夜短,晝長大約有16個小時,即此時為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就是北半球的冬季半年,中國漠河(緯度在53°N多)應該是晝短夜長,夜長大約也在16小時左右。這里要注意的原理是,南北半球緯度度數相同的兩個地區,北半球地區的晝長一定等於南半球地區的夜長。
例題2,一天,我國某城市於北京時間4時30分日出,18時30分日落。據此回答10~12題。
10.該城市的經度為
A.123.5°E B.112.5°E
C.127.5°E D.135°E
11.該城市應位於天津的
A.西南方向B.西北方向
C.東南方向D.東北方向
12.該日,太陽直射在
A.北回歸線B.南回歸線
C.赤道到南回歸線之間
D.赤道到北回歸線之間
在解決地球運動類型的考題時更多地運用畫示意圖、做輔助線等方法,此題的正確解法應該是:根據題干提供的已知條件:
①畫橫線標出日出、日落時間;
②計算晝長時間為14小時;推導出該地太陽高度最大時的北京時間為11:30;
③明確問題;
④根據計算推導出該地為127.5°E一定在東北地區,由此可判斷該地位於天津東北方向。該城市於北京時間4時30分日出,18時30分日落,可計算出此地該日晝長為14小時,且當北京時間11時30分時為當地正午12時(地方時)。而北京時間是120°E的地方時,則該地與120°E相差7.5°,根據東加西減規律可算出該地為127.5°E。
天津經度不到120°E,而該地位於127.5°E,故應位於天津的東方。根據中國輪廓及經緯度位置可知,天津的南方此經度已離開我國大陸,只有在天津的北方有符合此條件的陸地,那裡的城市位於天津的東北方向。
此日,該城市晝長大於12小時,故太陽直射點應在北半球;且此日晝長為14小時,又在我國東北,根據生活常識判斷,此時還不是北半球晝最長的時間,故此日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與北回歸線之間。
答案:10.C11.D12.D
二.地方時的計算
1.規律:東早西晚,每差15°相差一小時,每差1°差4分鍾。
2.方法
(1)從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入手,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00,昏線與赤道交點為18:00.
(2)從晨昏線與極圈的切點入手。過切點且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即晝半球的中心線)地方時為12:00,過切點平分夜半球的經線(即夜半球的中心線)地方時為0:00。
(3)日期變更類型的題目,地球上兩天的分界由180°和該圖中24點(即0點)的經線構成。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舊的日期到新的日期的線為該圖24點經線,另一條為180°。因此首先確定0:00經線及1800經線非常重要
❺ 高考文綜應該怎麼復習
文綜可以分三輪復習。
一輪復習時如果遇到之前不會的知識點,那麼這個時候就不要逃避了,而是想辦法搞懂,因為這就是你之前不會的知識點,而且高考就是考你不會的,所以這時候要請教老師請教同學或者上網找資料看書等等,將知識點搞清楚。
一輪復習期間除了要搞懂每一個知識點之外還要學會構建知識框架。要做到頭腦中要有整套知識體系,在考試中,才能對各類知識信手拈來,每個人構建框架的方法都不一樣,你覺得怎樣構建自己好記憶好掌握就怎麼構建。
一輪復習大部分是學校都是在高二下學期到一模前。在此期間做的題不是刷題,而是叫做鞏固,復習完每一個章節就做相關的題目來鞏固知識點,關於一輪復習的資料,我個人推薦的是小題狂練。
另外我說一下這個一模,我覺得這個一模還是很重要的,一模考察你一輪復習的成果,一模成績與高考不會懸殊太多。一模考得好自信心就會強,二輪三輪就會搞得很好。一模不順你就會覺得沮喪。
二輪復習,我覺得二輪復習就是一個刷題的過程。二輪復習大概是在一模之後一直到五月下旬左右,在此期間就是一個刷題的過程學校發的自己買的都要刷,對於刷題,我個人的建議是先刷模擬題,臨近高考的時候再刷歷年真題,要刷套題。所謂的刷題不是做完一套又一套,要學會一邊刷一邊總結,刷題中可以總結答題模版、做題技巧。
之後就是三輪復習,三輪復習是從五月下旬到高考前兩天左右,此時我建議大家要回歸教材,此時的回歸教材不是像一輪復習那樣地毯式的復習,而是經過一輪二輪復習的之後發現自己仍然模糊不清的知識點。在此期間也要保持題感,每天都要做一套,而且給自己限時兩個半小時。
❻ 如何學好文綜,讓高考時每門及格。特別地理方面
多看地理方面的資料和課外書籍,還可以看看discovery等經典的地理類紀錄片等等,培養自己回的興趣。反正答我當初自己學地理從來就是發下來的書就看完了,沒事了還喜歡看看地理地圖冊。和自己腦子里的知識對應著回想。然後就是還可以和歷史聯系起來,比如各地區的歷史比如義大利半島在公元前後的羅馬帝國,比如看到巴爾干半島可以回想下希臘諸城邦的歷史,一戰爆發的導火索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首都薩拉熱窩發生的刺殺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的薩拉熱窩事件。聯系起來你就會發現許多故事非常有意思,那些地理資料也都變的立體起來而不是枯燥的數據
❼ 如何備考高考文綜
多刷套題,練習對時間的掌握能力。
然後然後,一定一定注重選擇題,培養出那種題感。選擇題錯的少,不一定文綜分高 但也能一般。選擇題錯的多,真的很容易倒數
來自18高考文綜失利的勸誡
希望採納,謝謝!
❽ 高考文綜的秘訣,地理歷史政治。詳細為好
我覺得文綜主要靠背的。特別是歷史和政治。
歷史:1.重點是把課本背熟,基內本知識點按照時間順序理容清楚。
2.歷史做題時注意:抓住題幹上的時間、地點、人物、時間,具體分析作答。聯系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來分析事件發生的背景,分析某事件的影響時注意有客觀與主觀兩個方面,不要遺漏。
政治:1.把基礎知識背熟,分清楚各種知識點所屬范圍是屬於政治學、經濟學,還是哲學。不要混淆了。
2.答題時,分點作答,多答點。
3.答題時,注意答了政治知識點之後,還要多少聯系一下材料。
地理:1.掌握好基本知識,好好看看課本。
2.多看地圖,記牢地圖中重要的山脈河流,洋流圖必須記牢,這個每年必考。
3.多做題,一些不懂的計算方法就趕快問老師,尋求幫助,積累方法。
❾ 面對新課標的文綜高考 ,區域地理如何復習
具體還要看哪個省份,因為新課標有20多個省份,而每個省份所用試卷對於區域地理考查的難度和要求不一樣的。而且總體來說,2007年以來高考對於時區計算以及區域定位要求已經越來越弱,對於學生解決現實地理問題的分析能力要求變強。
如果是用全國卷,湖南湖北這些省份,或者對於地理定位要求很強的省份,那麼區域地理才有必要認真復習,如果不是,那麼就沒有太多必要復習區域地理(例如福建這邊,基本沒有單獨考察地理定位的題目,地理定位要求很低,考察的大部分是分析的框架和思路)。
定位要求不強就按照高考應試的要求進行復習,側重框架和主線,比如自然地理:大氣,水文,地形,土壤,植被,資源;而分析問題就一個方面一個方面去套用(低分學生)或者活用(高分學生);多根據當地考試試題情況進行題型的歸納和總結並且培養應試技巧和心理素質,而且題目不用多做,要做也是研究當地歷年高考題,對於高考題考查的考點,題目問法,答案設置,題目變形都要有比較深入的把握。
定位要求較強的地區,區域地理要參考初中教材,中國地理,世界地理,一個個地區來復習,而且復習的時候側重在明白大致的經緯網范圍(側重定位),弄懂定位之後,結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一個個推斷出這個地區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也就是把自然和人文地理局限到某個地區去)。
總體來說,不管什麼省份,最重要的是自然地理的大氣和水文部分(大題必考),其次是人文地理(選擇題偏多,區位分析大題必考),區域地理都是作為輔助來復習和鞏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而且區域地理側重在定位和這個地區地理問題的解決(環境問題或者其他地理問題產生原因和措施的分析)。而且文綜三科,都比較簡單,短期就能提高,安排適當,掌握一定技巧方法的話,應付高考(240分左右)4個月就足夠了。
高考資料可以參考我在網路文庫上的地理教材(福建新課標地區),希望能幫助到你。如果有其他不懂,可以仔細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