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水壩高度
『壹』 高中地理: 修建大壩所需要的條件
重點要考慮岩層本來身的承受力自(如果其他因素決定要建設的話,在承受力不足的地段都可以通過工程措施解決的)
如果有滲漏可能,在工程施工中可對壩基進行防滲漏處理。
理論上選擇背斜,因有天然拱形支撐,承重。不選向斜,是恐有漏水之歟,因其地下含水層似連通管。亦不選斷層,恐引發較強地震,使工程遭破壞。
實際中,選址主要考慮:岩性、堅固性、滲水率。且所在地地質無破壞性地震歷史,位於穩定地塊而非活動帶,岩性堅硬,周圍無明顯山體移動、無大的應力釋放及岩崩等。背斜、向斜均有建壩者,一般不選斷層,因其具有斷層活動性。
三峽壩址是建在背斜上,基底很堅固,是一個穩定性高的剛性地塊。
『貳』 高中地理水庫大壩壩高怎麼算
運用等高線來處理
在灰色粗線就是典型的大壩選址,當讓還要考慮向背關系,地質條件等
『叄』 高中地理 大壩高度計算
如上圖1、圖2所示:大抄壩兩端應保證連接相同的海拔高度(如上圖中A,A『),其大壩壩體海拔高度即為兩端等高線表示的高度(如圖1中,大壩海拔為400m;圖2中,大壩海拔為400-500m)。
但是一般情況會考察大壩壩體的相對高度,即大壩頂端與大壩底部的高度差。這類問題通常在大壩下方選取一點(M點)。
如圖1:大壩壩頂高度為400m,M海拔為200-300m,二者做差得出大壩相對高度為100-200m。
如圖2:大壩壩頂高度為400-500m,M海拔為200-300m,二者做差得出大壩相對高度為200-300m。
『肆』 高中地理水壩
這個題目需要有材料的,不能一概而論。修建時由於蓄水,使流向下游的水流量減少了,流速也就減少了
但最後蓄水完畢,必須使上游進水量和下游出水量平衡,也就不會減小流速了
『伍』 地理水壩高度怎麼求
看水壩位於哪兩個等高線之間,根據等高距就可以大致確定高度。如果求頂部海撥高度直接看附近最大等高線值就可了。
『陸』 高中地理,等高線地形圖上水庫大壩高度確定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等高地圖首先右下角有等高比例尺,就根據這個來計算
『柒』 高中地理水壩高計算和最大庫容面積怎樣估算
沒具體題目,說個思路。
按水壩選址方式選定水壩地址,觀察被其截斷的等高回線。設高度較高的答為H,較低的為L,H的高度-L的高度即水壩高度。
估算水壩的最大庫容面積類似於計算圓錐台體積,上下底面分別為H和L被水壩圍成的封閉區域,高為水壩高度。
『捌』 高中地理水壩高計算和最大庫容面積怎樣估算
沒具體題目,說來個思路。
按水壩選源址方式選定水壩地址,觀察被其截斷的等高線。設高度較高的為h,較低的為l,h的高度-l的高度即水壩高度。
估算水壩的最大庫容面積類似於計算圓錐台體積,上下底面分別為h和l被水壩圍成的封閉區域,高為水壩高度。
『玖』 高中地理如何計算大壩高度和壩頂長度
解析:本組題抄考查等高線的判讀,地形與河流等地理事物聯系能力。第6題,圖中最高處海拔在80—85米之間,最低處海拔在20—25之間,所以最大高差無限接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C正確。第7題,①②③④四處,③處等高線最密集,流速最快。C正確。第8題,僅從地形因素考慮大壩建在如下圖示位置,設計壩高13米,大壩頂端最高與50米等高線持平,不能超過50米等高線,由圖例可知壩頂長約為40米。
『拾』 高中地理怎樣計算大壩高度和壩頂長度
大壩建在等高線近於閉合的峽谷的最窄處,(要在口袋型的窪地)把快閉合處的兩條等高線連起來,然後把距離量出來,然後除以比例尺,這個算出來是大壩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