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高中地理霧的形成與消散

高中地理霧的形成與消散

發布時間: 2021-02-27 21:10:03

① 高一地理問題:大霧,霜凍,霧霾形成的氣溫條件是什麼

1.充足的水汽
2.凝結核
3.適合的溫度
4.無大風天氣

② 霧的形成及影響

霧是懸浮於近地面大氣中大量微細水滴(或冰晶)的可見集合體。按國際氣象組織規定,版水平能見權度在1公里以下的統稱為霧,水平能見度在1~10公里的稱為輕霧。由於這樣分檔不能滿足氣象服務的需求,因此氣象部門在服務工作中,可根據霧天對交通運輸等人類活動的影響程度,分為輕霧、霧、大霧、濃霧及強濃霧等幾個等級。一般將水平能見度在1000米以上的,稱作輕霧,對交通運輸無大影響;將水平能見度在1000米以下的,統稱為霧,對交通運輸有較大影響;將水平能見度為500至1000米的,稱作大霧,%B

高中地理 特殊天氣形成原因

重慶霧都的由來:1、地形原因,山城,霧氣難以消散;
2、氣候原因,氣候較為濕潤,濕氣較重;
3、氣溫條件,大霧天氣多出現在春秋季節,因為氣溫相對比較低,給大霧天氣創造條件。
昆明春城的由來:1、地形條件,雲貴高原,海拔相對較高,夏季溫度相對不會很高;
2、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季溫和,不寒冷。
北方霧霾的原因:1、大氣污染嚴重,
2、多在溫度較低的季節發生,氣流運動受到限制,霧霾難以消散;
3、冬春季節,植物對大氣的進化作用明顯減弱;
4、冬春季節,北方受西伯利亞高壓控制,降水較少,霧霾難以消散。
至於其他的特殊天氣,你可以在網路里自己搜索。建議你看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的形成;雲貴高原准靜止鋒的形成;我國雨帶的推進和消退過程; 世界范圍內的: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北大西洋暖流近年來的變化(全球變暖造成的影響),洋流的流動變化(特別是印度洋的洋流在冬夏季節的變化),等等吧。要是有什麼不懂得再來幫你解答。

④ 霧是怎樣形成和消散的

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千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
一般來說,秋冬早晨霧特別多,為什麼呢?我們知道,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而氣溫愈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氣,氣溫在4℃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氣溫是20℃時,1立方米的空氣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於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當足夠多的水分了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同時水分子本身也會相互粘結,就變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氣中的水汽超過飽和量,凝結成水滴,這主要是氣溫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熱量散失,溫度下降,空氣又相當潮濕,那麼當它冷卻到一定的程度時,空氣中一部分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里,這就是霧.它和雲都是由於溫度下降而造成的,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面的雲.
白天溫度比較高,空氣中可容納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間,溫度下降了,空氣中能容納的水汽的能力減少了,因此,一部分水汽會凝結成為霧.特別在秋冬季節,由於夜長,而且出現無雲風小的機會較多,地面散熱較夏天更迅速,以致使地面溫度急劇下降,這樣就使得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容易在後半夜到早晨達到飽和而凝結成小水珠,形成霧.秋冬的清晨氣溫最低,便是霧最濃的時刻.
霧形成的條件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這是由輻射冷卻形成的,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氣象上叫輻射霧;另一種是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有時兼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可以看出,具備這些條件的就是深秋初冬,尤其是深秋初冬的早晨.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種蒸發霧.即冷空氣流經溫暖水面,如果氣溫與水溫相差很大,則因水面蒸發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氣便發生水汽凝結成霧.這時霧層上往往有逆溫層存在,否則對流會使霧消散.所以蒸發霧范圍小,強度弱,一般發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圍.
城市中的煙霧是另一種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類的活動.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鍋爐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煙塵懸浮物和汽車尾氣等污染物在低氣壓、風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比較容易形成煙塵(霧),而這種煙塵(霧)持續時間往往較長.
霧消散的原因,一是由於下墊面的增溫,霧滴蒸發;二是風速增大,將霧吹散或抬升成雲;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傳,熱量下遞,近地層霧滴蒸發.
霧的持續時間長短,主要和當地氣候干濕有關:一般來說,乾旱地區多短霧,多在1小時以內消散,潮濕地區則以長霧最多見,可持續6小時左右.
什麼是霧?
在水氣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氣冷卻至某程度時,空氣中的水氣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霧的出現以春季二至四月間較多.
凡是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千
米時,氣象學稱這種天氣現象為霧.
霧形成的條件:
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
霧的種類:
1、輻射霧: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
2、平流霧: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平流霧.
3、混合霧:有時兼以上有兩種原因形成的霧叫混合霧.
4、蒸發霧:即冷空氣流經溫暖水面,如果氣溫與水溫相差很大,則因水面蒸發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氣便發生水汽凝結成霧.這時霧層上往往有逆溫層存在,否則對流會使霧消散.所以蒸發霧范圍小,強度弱,一般發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圍.
5、煙霧:城市中的煙霧是另一種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類的活動.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鍋爐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煙塵懸浮物和汽車尾氣等污染物在低氣壓、風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比較容易形成煙塵(霧),而這種煙塵(霧)持續時間往往較長.
一般來說,秋冬早晨霧特別多,為什麼呢?我們知道,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而氣溫愈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愈多.1立方米的空氣,氣溫在4℃時,最多能容納的水汽量是6.36克;而氣溫是20℃時,1立方米的空氣中最多可以含水汽量是17.30克.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於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當足夠多的水分了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同時水分子本身也會相互粘結,就變成小水滴或冰晶.空氣中的水汽超過飽和量,凝結成水滴,這主要是氣溫降低造成的.
如果地面熱量散失,溫度下降,空氣又相當潮濕,那麼當它冷卻到一定的程度時,空氣中一部分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里,這就是霧.它和雲都是由於溫度下降而造成的,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面的雲.
這樣說來,霧既不是從天而降,也不是自地而出?是空氣中凝結的水汽.不過他與天上和地面的溫度、濕度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哦

地理知識:大霧天氣是如何形成的有典型地方麽(國內外)

霧的生成與特定空氣濕度及多種氣侯要素有關,空氣濕度大,流動速度慢,還必須有足回以形成霧的答空氣小顆粒(如灰塵、煙塵等)。像中國的重慶,地理位置及特殊的地形(四川盆地邊緣),全年氣溫較高,臨近我國第一大河長江,重工業污染嚴重,特別具備形成大霧的條件,所以當之無愧成為我國的霧都。而歐洲西部,常年受西風影響,大西洋的暖濕氣流導致本地區空氣濕度大,西歐的工業發展迅速,污染也非常嚴重(特別是早期的工業國,如:英國),所以歐洲西部的大霧天也很多,英國首都倫敦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霧都。

⑥ 海霧形成的原因,分三種情況,關於寒暖流的,高中地理文科

寒流遇暖 暖流遇寒 寒暖流交匯

⑦ 霧是怎樣形成和消散的

一、形成

1、由輻射冷卻形成的,多數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面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氣象上叫輻射霧。

2、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面或水面,空氣中的水蒸汽逐漸受冷液化而形成的霧,氣象上叫做平流霧。

3、城市中的煙霧是另一種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類的活動。

二、消散

1、由於下墊面的增溫,霧滴蒸發。

2、風速增大,將霧吹散或抬升成雲;再有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傳,熱量下遞,近地層霧滴蒸發。

(7)高中地理霧的形成與消散擴展閱讀

大霧天氣安全行車,必須注意6大事項

1、正確用燈在霧天行駛時,要遵守燈光使用規定:打開霧燈、尾燈、示寬燈和近光燈,以提高能見度,看清車輛及行人動態,避免追尾或刮擦事故的發生。

2、勤按喇叭霧天視線不好,勤按喇叭可以警告行人和車輛,同時示意自己車輛的位置,避免因能見度太低而發生相撞事故。

3、低速行駛大霧天氣,即使在輕霧區也要適當降低行駛速度,適當加大行車間距。

4、在行駛中可以勤用雨刷刷去水汽,也可以打開冷氣或稍微打開車窗,這樣可消除或避免玻璃起霧。

5、適時靠邊停車遇到濃霧突然降臨,來不及進入就近的服務區時,應盡快把車停靠在高速公路緊急停靠帶上,同時打開霧燈、示寬燈和尾燈。

6、耳聽八方在高速公路上,聽覺對駕駛員同樣重要,一旦聽到前方有車輛撞擊的聲音,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迅速將車停在路邊,開啟所有燈光。

⑧ 霧氣形成及消散的過程200字作文

幾句話很簡單,霧氣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無數小水珠,就形成了霧氣,
而消除的原理相反,霧氣中的小水珠遇熱,就會變成水蒸氣蒸發到天空中,即是
氣本遇冷變液體,完後升華過程變為氣體,逐漸消失!

⑨ 高中地理。。關於霧霾的

那啥大氣半天不動又不下雨,污染累積,就容易形成霧霾。。。

高壓低壓都版可以產生權霧霾,主要還是看:1,大氣層結是否穩定 2,風力不太大 3,足夠的氣溶膠(顆粒物)

樓上說的逆溫不是必要條件,只是逆溫會導致大氣層結穩定,致使擴散很差

個人感覺空氣濕度也不是霾產生的必要條件,但是會決定到底產生的是霧還是霾,比如北京就很乾燥,但是依舊會產生霧霾。顆粒物提供凝結核後,水蒸氣在其上凝結,濕度隻影響在顆粒上凝結的水的多少。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