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題數量眾多的原因
㈠ 高考地理,工業部分大題思路 工業分散集聚的好處原因等
281 工業的投入因素 土地、水源、勞動力、資金、能源、原料、科技.
282 工業的產出 產品和三廢.
283 工業投入要素與工業發展類型的關 系 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
284 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發展的影響 ①原料種類和利用率②勞動力的數量、體力、知識、技術
285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原料、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技術
286 五種區位因素指向型工業 原料、市場、動力、廉價勞動力、技術指向型
287 原料、交通運輸、信息和勞動力對工業區位影響的變化 ①替代,減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達,重要④自動化,勞動力素質。
288 社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①國防②政策③個人偏好④工業慣性
289 環境需要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 水污染(河流下游),風污染(下風向)
290 企業增長的戰略 ①橫向一體化②縱向一體化③多樣化
291 企業空間發展的特點 ①由近及遠擴張②由大市場至小市場擴張
292 跨國公司的空間發展過程 ①代理商②銷售公司③組裝公司④生產公司⑤研發機構⑥全球經濟
293 工業企業之間的聯系 ①生產的聯系②非生產的聯系③信息的聯系
294 工業集聚的優勢 ①共享基礎設施②交流協作③降低運費④擴大總體生產能力
295 工業分散的原因 ①原料和產品的運輸量小②全球范圍內尋找最優區位
296 工業地域的形成原因 ①自發形成②規劃形成
297 不同發育程度工業地域的不同特點 ①發育低(食品工業)②發育高(鋼鐵工業、石油化工、機械製造)
298 傳統工業區的區位特點分析(魯爾區) ①煤炭資源豐富②鐵礦區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場廣闊
299 魯爾區衰落的原因 ①生產結構單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
300 魯爾工業區的綜合整治 ①發展新興工業②調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發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301 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的特點 ①中小企業②輕工業③生產分散④資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業化
302 高技術工業的特點 ①人員高水平②增長速度快③研發費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場
㈡ 從外力角度解釋長江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文綜地理試題)
①流域抄植被破壞、流水侵蝕,大襲量泥沙入河(2分);②河流徑流量大,攜帶(搬運)泥沙量大(2分);③位於河流入海口,地勢低平,流速緩慢,以堆積作用為主,泥沙大量堆積(2分);④地處海陸交界地帶,海水的頂托使堆積作用增強,在河口地段形成眾多的沙洲(2分)。
㈢ 【高考】地理大題 答了很多可一分沒得怎麼辦
樓主你好,我給你分析分析。你研究過答案嗎,發現過什麼嗎,答案都是特別簡單的內,針對性很強。每次容答大題,你都應該先想想在下筆。分析給的材料,很多答案都是從材料中得來的,還有問題,把問題分析透了,才能讓你文對題,不至於跑偏。那你的那個例子來說把,人家是 問你甘肅城市的分布特點,一看就是從自然地理方面來看的,你怎麼會想到人文經濟?這方面的答案,無論是什麼題目,你要記住,先自然,後人文,再社會經濟條件,就算你多答了,監考老師一看你有這樣的字眼,也會給你分的,但是你要是只是答別的,而不涉及正確答案,就不給你分了。 你要學會研究監考老師的心裡,他的看卷任務很重的,不會一個字一個字看的,他只看關鍵字,有這個字就給你分數,還有字要寫整潔,無論誰看到整齊的字也會心裡舒服的,更何況是監考老師呢,在大熱的天批這么多的卷子,早煩了,你要是在刺激他一下,他會崩潰的,呵呵,好好想想把,預祝你高考成功。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㈣ 高中地理低級中心地為什麼區域內數目多
等級低,內容少來,服務范自圍小,數量多;等級高,內容多,服務范圍大,數量少。高等級功能覆蓋低等級。
原始服務中心的范圍是最大的圓形,服務中心距離遠,未被照顧的地區多。隨著發展,同等級服務中心數量增多,邊界接近直至交叉。三個圓形服務區之間的類三角型空白區域被三個服務區瓜分,最終服務中心形成正六邊形的穩定結構,代表是荷蘭等填海造陸的國家。
㈤ 地理大題原因成因類應考慮的角度 最好全一點 比如 沼澤成因 鹽漬地成因 類似的
1.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的治理
中低產田――澇窪地、鹽鹼地、風沙乾旱地、水土流失地、紅壤貧瘠地
1)、遼闊的沖積平原――宏觀平坦,微觀起伏不平 山麓緩斜平原;山前沖積扇;土地質量高 ;積低平原;主體 濱海平原
中低產田集中區 嚴重的旱澇、鹽鹼、危害 乾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發上升,夏季風未到 洪澇: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勢低平 鹽鹼:水鹽運動 春秋反鹽,夏積鹽 冬穩定
2)、問題 ⑴中低產田的綜合治理: ①低濕地的治理與開發 (因窪制宜魚塘―台田模式) ②鹽鹼地的冶理與開發;(2)水資源短缺 ⑶風沙危害---沙塵天氣
3)、緩斜平原肥力最好: ①地面坡度較大,排水通暢,不易積水形成低濕地; ②沉積物顆粒較粗,有利於水份下滲;③地下水埋藏深,春秋季節蒸發量較小,不易形成鹽鹼地。
2、地下水的過度開采(以上海為例) 產生的原因:①過度抽取地下水,並且下滲減少 ②城市建設高層建築 ③地質結構不結實 ②海水倒灌,進而導致土壤鹽鹼化 治理措施: ①控制抽取地下水; ②實行雨季回灌
3、赤潮
我國典型地區:珠江口、杭州灣、渤海等。
多發季節:夏季。5―10月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氣溫高;②靜水;靜風;③海域相對封閉。 (2)人為原因:①沿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排入海洋的工業和生活
污水多;②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葯③由於海洋開發程度高和養殖業規模的擴大,嚴重的污染了養殖水域
4、咸潮
咸潮多發生在沿海(或河口)地區,以冬季最為嚴重 自然原因:(氣候) ①冬季降水少,氣候乾旱,河流正處枯水期,流量較小;②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地形)③地勢地平,河汊縱橫;(天文)④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劇了咸潮。 人為原因:①人類生產、生活用水增多;②下游無序采沙,使河床降低等。
危害:①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②對企業生產造成威脅,生產設備容易氧化,腐蝕,鍋爐容易積垢;
③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內的鹽度升高,危害到當地的植物生存。
防治措施:①加強監測,建立預警機制;②採取調水以淡壓咸;③對河流水資源及河道泥沙等加強統一調度,統一管理;④節約用水
5、酸雨 分布:西歐、北美、日本;我國南方地區 成因: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危害: ①河湖水酸化,影響魚類;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及農作物; ③腐蝕建築物和文物古跡;危害人體健康。
措施
根本途徑:①減少人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有效途徑:②研究煤炭中硫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③開發新能源
6、沼澤的保護 我國典型地區:三江平原。
沼澤的形成:①緯度高,氣溫低,蒸發量小 ②地下凍土層形成不透水層 ③地勢低平,地表徑流排泄不暢,土壤中水分積聚過多 開發利用的關鍵:排水。協調好糧食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開發利用的負面效應――氣候變遷(鹽漬化土地面積擴大;河川徑流量減少;地下水位下降;動植物資源減少)
: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護一些珍禽的棲息地。經濟效益:有利於三江平原小麥商品糧基地的發展;有利於保護黑土的肥力 政治效益:有利於糧食安全
7、台風
受台風影響的風向①氣旋輻合 ②反氣旋散時間 多發生夏秋季節。主要發生海域為:西北太平洋 台風災害: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台風有利方面:①帶來豐沛降水,緩解長江中下游的伏旱,
②緩解高溫酷暑天氣如何減小台風損失: 加強台風的監測和及時預報(氣象衛星跟蹤、沿海雷達監測)做好台風過境的准備,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營造沿海防護林, 提高公眾的災害意識
8、寒潮(在冷空氣的影響下,如果一天24小時或一次過程,氣溫下降8-10℃以上,最低氣溫在5℃以下)時空分布考慮源地、冬季風強弱、地形地勢的阻擋等因素,我國冬半年常發,影響范圍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灣、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災害特點:降溫輻度大、風力強、影響范圍廣、出現降溫、大風、暴雪、冰害等災害性天氣。寒潮的利:①凍殺害蟲;②大雪緩解春旱(瑞雪兆豐年) ③寒潮大風可利用進行發電,(是地球上熱量交換的一種龐大「機器」)
9、逆城市化問題:原因:① 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提高;② 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10、 城市中工業區區位特點及原因:① 不斷向市區外緣遷移。
② 趨向於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原因:為了降低成本,保護環境。工業生產活動的大量運輸需求。
11.城市化對地球地理環境的影響(生物圈(多樣性減少)岩石圈(土壤)大氣圈 水圈 ) 大氣污染水污染,過度開采地下水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
12、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帶(五個工業區)
區位條件:有利:①島國,多優良港口;②工業基礎好;氣候溫和③科技發達④美國的扶持 不利:礦產資源貧乏,市場狹小。
促進發展的原因:深刻的歷史原因;重視科技;發展教育
㈥ 高考地理25題為什麼還有為什麼山地降水多謝謝!
山地降水屬於地形雨。其形成原因是:氣流在水平運動過程中,受山地阻擋,氣流被迫沿山地上升,隨著海拔升高,氣溫降低,空氣中水汽遇冷凝結,易形成降水。
㈦ 地理題求原因
19、選D
做對了復還問什麼呢
A到B是向右(制東)離開A經線,所以向東;又向下(南)離南極點越來越近,所以向南;兩個合起來是先向東南
B到C是向左(西)靠近A經線,所以向西;又向下(南)離南極點越來越近,所以向南;兩個合起來是後向西南
答案:D.先向東南,再向西南
㈧ 最近幾年的文綜地理高考試題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希望對你抄有幫助。
最近幾年襲地理考重點的有區位分析和氣候特點還有地球運動,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地球運動,因為這主要考察計算和分析,而不是單純的背記,要求學生對基礎的掌握,許多人都是栽在這問題上的。回顧往年的題,能夠更好的分析出題走向。
有不明白的可以hi我,望採納。
㈨ 地理題-降水分布規律及其原因
圖中的等降水量線的數值標注有錯誤:「300」和「160」都少了一個「0」。
如果你認內識容喜馬拉雅山和雅魯藏布江,就知道【這是我國西藏南部地區,這里的降水主要來源於「西南季風」,受青藏高原的南緣地形(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影響,來源於印度洋上的暖濕氣流只能沿雅魯藏布江谷地深入高原腹地,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個地區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沿雅江谷地,從東南近海地區,向西北部遞減。】
----------其中有兩個原因:1、西南季風的影響;2、地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