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草原
1. 高中地理:西歐乳畜業發達的區位條件之一是有大面積的天然草原。 這句話為何是錯的
西歐是人工草場,西歐天氣條件適宜多汁牧草生長,但是西歐人口密度大,草場並不廣闊,需要承載發達的乳畜業就需要建設人工草場。
2. 高中地理氣候類型的整理
高三專題復習--《氣候類型》
復習目標:了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特點及成因,並能區分各種氣候類型。
復習重點難點:怎樣區分種氣候類型
復習流程:
一、形成氣候的主要因素
太陽輻射
大氣環流
地面狀況
洋流
二、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見下表)
溫度帶 名稱 形成原因 氣候特點 分布規律
熱帶 熱帶雨林氣候 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全年高溫多雨 南北緯10°之間
熱帶草原氣候 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全年高溫,分明顯的干濕兩季 南北緯10°到南北回歸線之間
熱帶季風氣候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全年高溫,旱雨兩季分明 北緯10°到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
熱帶沙漠氣候 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信風帶控制 全年高溫少雨 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
亞熱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
地中海氣候 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夏季炎熱乾燥,
冬季溫和多雨 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
溫帶 溫帶海洋性氣候 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終年溫和多雨 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
溫帶季風氣候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
溫帶大陸性氣候 深居大陸內部,受大陸氣團影響 冬季嚴寒,夏季炎熱,全年乾旱少雨 南北緯30°-60°之間的大陸內部
三、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歸納與綜合
1、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氣候類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氣候類型)共四種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苔原氣候
2、 只分布在大陸東岸,西岸沒有的氣候類型有三種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3、 只分布在大陸西岸,東岸沒有的氣候類型有三種
熱帶沙漠氣候 地中海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4、 氣候類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北美洲(11種),其次是亞洲(10種)
5、 除了南極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和高山氣候
6、 受單一氣壓帶影響形成的氣候類型有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控制)
冰原氣候(常年受極地高壓控制)
7、 受單一風帶影響形成的氣候類型有
熱帶沙漠氣候(受信風帶控制)
溫帶海洋氣候(常年受西風帶控制)
8、 受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氣候類型有
熱帶草原氣候(濕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乾季受信風帶控制)
地中海氣候(受西風帶和副高交替控制)
9、 各大洲中分布面積較大的氣候類型及缺少的氣候類型:(見下表)
七大洲 面積較大的氣候類型 缺少的氣候類型
亞洲 三種氣候類型
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高山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冰原氣候
非洲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三種季風氣候
亞寒帶、寒帶所有氣候類型
溫帶所有氣候類型
歐洲 溫帶海洋性氣候
地中海氣候 熱帶的所有氣候類型
三種季風氣候
冰原氣候
北美洲 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南美洲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極地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
大洋洲
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極地苔原氣候和冰原氣候
南極洲 冰原氣候 除冰原氣候外的所有氣候類型
四、判斷氣候類型的幾種方法
1、 模式法
又叫分布規律法。主要是根據氣候類型在全球的緯度分布規律來判斷,所以氣候類型分布規律可以濃縮在一張模式圖上。(如下圖)
極地氣候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
大陸
性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地中海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
季風性濕潤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典例剖析:
已知地球上四個小島的地理位置分別為: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那麼,四個小島的氣候類型為:A
;B
;C
;D
。
分析:A地緯度為46°N,可知該地為溫帶,148°E為東亞季風區,故該地為溫帶季風氣候;B地根據經緯度,可推斷出該地為地中海地區,應為地中海氣候;C地緯度為6°S,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分布的緯度范圍,134°E為東南亞,則C地為熱帶雨林氣候;D地51°S為溫帶,75°W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應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2、 數據法
根據提供的氣溫和降水資料,一般可分為全年幾個月或各月氣溫和降水的統計表,按照一定的標准來判斷氣候類型的方法,稱為數據法。
A、 從氣溫上看,可將世界氣候類型歸納為以下五種:(見下表)
熱帶 亞熱帶 溫帶 亞寒帶 寒帶
氣溫指標 最冷月>15℃ 最冷月0-15℃ 最冷月<0℃ 最熱月10℃ 最熱月<5 ℃
氣溫變化 終年高溫 冬暖夏熱 冬冷夏熱 冬寒夏涼 終年嚴冬
氣候類型
四種氣候 季風性濕潤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性氣候
極地氣候
B、 從降水上看,可以將世界氣候類型歸納為以下四種:(見下表)
降水類型 降水季節變化特點 氣候類型及年降水量(mm)
年雨型 季節分配均勻 熱帶雨林氣候>2000
溫帶海洋性氣候>700
夏雨型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乾旱 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
熱帶季風氣候>1500
亞熱帶季風氣候>1000
溫帶季風氣候500-600
冬雨型 冬季多雨,夏季乾旱 地中海氣候300-600
少雨型 終年降水稀少 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250
3、 八字方針法
以「溫」定帶,以「水」定型。具體步驟如下:
A、 先以氣溫定帶(氣候帶),縮小范圍
全年平均氣溫高於20℃,最低氣溫月均溫在15℃以上,為熱帶(包括四種)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0-15℃之間,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或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最冷月均溫低於0℃,為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B、 再以降水定型(氣候類型),鎖定目標。(見下圖)
氣候類型 降水特徵 氣候類型 降水特徵
熱帶草原氣候
夏雨型 地中海氣候 冬雨型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多雨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 全年均勻型
溫帶季風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全年少雨型
溫帶大陸性氣候
3. 高中地理中有哪些重要的地理分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地勢階梯界線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地形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l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氣候界線
(1)l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一秦嶺。
(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三大自然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青藏高寒區與東部季風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青藏高寒區的北部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大體從昆侖山向東經過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自然地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①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華北暖溫帶濕潤地區與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秦嶺一淮河(1月0℃等溫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②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的活動積溫3200℃等值錢。
③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7500℃等值線(2)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與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的界線:賀蘭山一線,相當於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農業活動界線
(1)牧區與農耕區的界線:大體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水田區與早作區的界線:秦嶺一淮河。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行政區界線
(1)南疆與北疆的界線(流動沙丘與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線):天山。
(2)湖北省與重慶市的界線:巫山。
(3)福建省與江西省的界線:武夷山。
(4)廣東省與湖南省的界線:南嶺。
(5)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線:昆侖山脈。
(6)甘肅省與青海省的界線:祁連山脈。
(7)四川省與陝西省的界線:大巴山脈。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綜合地理界線
(1)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①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⑦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2)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②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④牧區與農耕區通過的地方的界線
⑤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通過的地方
⑦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通過的地方。
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四大海域的界線
渤海與黃海的界線: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山東半島蓬萊角;
黃海與東海的界線:長江口北岸啟東角——濟州島西南角;
東海與南海的界線:廣東南澳島——台灣島南端鵝鑾鼻。
4. 高中地理:是森林-草甸-草原 還是森林-草原-草甸
森林-草原-草甸
5. 高中地理:溫帶荒漠帶和溫帶草原帶形成原因分別是什麼還有就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和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所有自然帶形成的原因都是由於其所在的緯度位置及海陸位置的不同
6. 我在高中地理學過一個氣候類型,就是有草原和森林伴生的,叫什麼氣候帶
副熱帶高氣壓帶
如果是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等都有可能
7. 高中地理中有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1.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2.地勢階梯界線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l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4.氣候界線
(1)l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5.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一秦嶺。
(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
6.三大自然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青藏高寒區與東部季風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青藏高寒區的北部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大體從昆侖山向東經過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7.自然地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①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華北暖溫帶濕潤地區與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秦嶺一淮河(1月0℃等溫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②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的活動積溫3200℃等值錢。
③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7500℃等值線(2)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與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的界線:賀蘭山一線,相當於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8.農業活動界線
(1)牧區與農耕區的界線:大體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水田區與早作區的界線:秦嶺一淮河。
9.行政區界線
(1)南疆與北疆的界線(流動沙丘與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線):天山。
(2)湖北省與重慶市的界線:巫山。
(3)福建省與江西省的界線:武夷山。
(4)廣東省與湖南省的界線:南嶺。
(5)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線:昆侖山脈。
(6)甘肅省與青海省的界線:祁連山脈。
(7)四川省與陝西省的界線:大巴山脈。
10.綜合地理界線
(1)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①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⑦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2)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②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④牧區與農耕區通過的地方的界線
⑤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通過的地方
⑦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通過的地方。
8. 高中地理草原蒸騰作用大於森林
這種說法錯的吧
森林中的樹木長得高大,蒸騰作用旺盛,根吸收的水分也較多,所以受其影響其生活環境較濕潤,地下水較豐富.草原地區降水量少,草長的較矮小且抗乾旱,蒸騰作用相對較弱.
9. (高中地理)看上去彎彎曲曲的河流一定分布在平原嗎為什麼內蒙古草原上常有彎曲的河流
彎彎曲曲的河流是在一定長度內相對來說的,比如在100米內,內蒙古草原上的河流會有2個以上幾個彎,但長江三峽處的就1,2個彎。相對來說是多的,但也不是絕對的!
10. 高中地理,水分和溫度與自然帶有什麼關系(比如森林,草原)
有森林的地方水分多於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