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還有20天
A. 地理中考前20天方法。
中 考 地理 復 習 的 幾 種 學 習 方 法 1。學會優化.地理課就好比一棵樹,目錄里的每一章就好比書的一棵分枝。每一棵樹,樹葉是最多的,要記住這么多樹葉是太難了,復習時把這些樹葉統統丟掉,不去管他。這起碼把難度卸載了一半。樹葉是知識點,如果你先去管這些樹葉,你就會用去大部分時間還未必管多少。我們知道,樹葉是最多的,但出現在試卷上的比率卻是最少的。要先把樹乾和樹枝搞清楚,就是說先抓重頭的。樹干就是這門課,你不必記,但你要把那根樹枝長在樹乾的什麼地方,就是說與樹乾的關系搞清楚,然後把更小的樹枝長在哪根粗樹枝上搞清楚。如此把這門課的所有細枝都長在哪些粗枝上,把他們的來龍去脈都搞清楚,這樣那些零散的樹葉就會在這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自然而然地長在那樹枝上了。沒有長在樹枝上的知識點,不是活得知識。知道哪些知識點長在哪個枝頭,知識就活了,丟都丟不掉。2.學會記憶.(1)專題記憶法。按照一定的標准,將同類知識和相關聯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從而使地理材料分散的趨於集中、零碎的組成系統,雜亂的構成條理,以利於學習和掌握。(2)圖示法。就是利用生動的圖像幫助記憶的一種方法。人腦識記圖像的能力要比識記文字的能力強的多,在地理圖表識記中,一要重視課本上的現成圖像,把課文上的文字內容盡可能落實在圖上;二要注意把易混的內容和難於理解的原理及規律,設計成簡明圖,以便於理解和識記。(3)濃縮法。即為了達到要減少記憶量的目的,對地理教材中某些較長的語句和詞彙加以壓縮、刪節、歸納,把復雜的內容化簡,形成高度概括的文字材料,利於復習掌握。在具體做法上,有的是從教材本身選出關鍵性的字詞作為提示點;有的採取字頭;還有的採取將復雜的地理事象用簡短的語言來概括。(4)歌訣法。編寫地理歌訣時,一要注意歌訣中各字詞代表的含義;二要注意押韻,使之讀起來朗朗上口;三要注意語言通俗化,易記易背。(5)漫畫記憶法。該法是幽默記憶和圖像記憶的結合。漫畫主體鮮明,寓意深刻。誇大和變形的圖像,在美的欣賞和享受中,能刻下最深的記憶烙印。3.學會合作.(1)復習時將小組編為A、B、C、D、等,合理分配認知責任,在不同學習活動中承擔的任務進行互換,如課堂討論、試驗操作、課外活動等。一段時間以後,小組的組成重新編排,以利於不同的同學相互了解、合作。(2)強調每一位學生的平等參與,共同分享學習觀點,讓學生感受到真誠、公平與責任,接受不同背景的人以及他們的觀點,做到和諧相處。(3)可以在小組內或自己喜歡的學習同伴中交流自己的收獲和問題、感受和體驗。4.學會比較.⑴要明確比較的目的,這是確定比較對象及比較方法、步驟的依據。⑵選擇恰當的比較對象。選擇比較對象時,除應根據比較的目的外,還需遵照以下兩個原則:一是比較對象應是與被比較的事物屬於同類事物,屬同類事物比較的,如氣候只能與氣候比較,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只能與另一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相比。二是比較對象應是學生自己所掌握的,否則無法進行。5、學會反思.反思是對復習中的行為以及結果進行審視分析,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復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通過反思、感悟,能夠內化知識,提高能力。如課前對照復習目標,反思自己了解到什麼程度、確定自己的疑點重點並反饋給老師;課後反思本節課學會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課堂表現怎樣、有何意外收獲、下節課怎麼辦;每個單元的復習效果跟蹤與評價結束後,建立一個反思錄,成敗紀錄在案,要不時翻閱,享受收獲的快樂,總結失敗的教訓,明確前進的方向。復習地理的方法還有許多,實踐證明以上幾種對地理復習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需要明確的是,各種方法是相互交織的,應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綜合運用。關鍵是學生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創造出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不能拘泥而無變通。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各種地理復習方法的優化組合,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B. 我是一名初二學生,生物地理二模成績:生物48,地理47,還有20天中考,我有希望考滿分么
在這20天里認真學習,主要理解,把它運用生活實際這樣理解得更快些。比如雞蛋的結構,我們可以拿雞蛋來試驗,這樣可以用就不望。其實許多都是如此。
C. 離中考還有20多天了我成績可以提高100多分嗎
我初一全校第一 然後開始混 混了三年 最後高考前一個月覺悟了 沒日沒夜的學 最後中考還是走了我們這里最好的高中
D. 距離中考還有整整20天的時間,有可能逆襲嗎
調整心情,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考場逆襲的有很多。加油,相信自己。
E. 大家好我快小中考了考地理和生物還剩20天時間怎麼辦求求你們了告訴我吧
背啊,除了背就是做題,祝你取得好成績
F. 距中考還有20天,應該怎樣學習
現在開始要注意答題技巧了,避免答題過程中丟分
時間安排:一般填空題、選擇題分鍾,17~19題20分鍾,22、23題30分鍾,24題30~40分鍾。如果考生心理狀態比較好,可以選擇正常順序答題,如果剛開考就很緊張,可以跳過填空、選擇,先做17、18等較容易的解答題,讓心情平靜下來。選擇題、填空題:對於沒有圖像的題目,要考慮各種可能性,答題前自己輔助作圖,填空題還要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包括單位、區間取值等。對於做不出的題目,也千萬不能空著。解答題:計算題,主要包括有理數計算、化簡求值、方程和方程式、不等式和不等式組等,比較基礎,主要考查細心程度。證明題,圖形的全等或相似,線段的平行、相等或垂直關系。作圖題,除了能按要求完成作圖外,還要能分步驟寫清作圖的方法。因為今年中考採用網上閱卷,考生尤其要注意用鉛筆繪完圖後,再用黑色簽字筆描繪清楚。巧用草稿紙和學會放棄在草稿紙上也標上標號,檢查時,就可以從草稿紙上快速回顧當時的解題思路和演算過程,而不必要從頭再做一遍,或者用其他解題方法跟原方法進行對照,以此來檢查答案的正確性。最後的壓軸題一般由3個小問題組成,前兩個難度不大,一般中上程度的考生都能得分,但第三個問題一般難度較大,分值也就只有4~5分,與其花半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在這塊難啃的「骨頭」上,不如回頭檢查前面已經做過的題目,提高正確率。
G. 距離中考還有20天,請問我還有希望能考上高中嗎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了,怎麼辦呀怎麼才能提到300多
中考難度較小,模考一般會增加一些難度,所以還是要抱希望來考的
另外,我有好幾個用一個月時間逆襲的同學,從職校一下到了還不錯的高中,所以沒問題的,要相信自己
H. 還有20天中考能提高多少分
你的基礎相對不算好,如果你平常閱讀活動較多的話,提升空間還挺大!初中很多內容可以短期內提升。
你這個問題我回答過另一個像你一樣的學生,這里拷貝在下面,你參考一下,或許對你有用!
這與基礎有關,假設你各科成績都為80分左右,基礎再差點,當然提升空間就越大羅!
語文,可以短時間內提升的有:
1、文學常識與字詞——也就是課本下面注釋部分內容
逐本書記一遍:快速翻看一遍,每次看一單元。每單元每次一般不要超過5分鍾,超過10分鍾就沒意義了。然後關上書,按順序無聲背一遍——這時你會發現你曾未有過的超好記憶,幾乎全記得。實在有沒記住的,再翻看,再按順序無聲背一遍。直至100%正確。
2、作文
你以父親為題,收集一些材料。然後收集一些人家以父親為題的作文,讀一讀。這時候你會感覺,寫父親很好寫。然後把你考過、寫過的所有作文翻出來看看,你會發現,超過70%的題可以套用父親的材料。當然,這時就會感覺寫好作文也不難。如果實在運氣差,考了不能套用父親材料的作文題,有了對父親材料的組織與作文閱讀,寫其他作文也會變簡單不少。
物理,以短時間內提升的有:
1、雜項
與語文文學常識的記憶類似:按章節把書翻看一遍(<5分鍾),把公式稍微記一下——<1分鍾,然後閉上眼睛想想,記住理解沒,然後去做課後練習題(不要做任何配套資料)。
2、綜合運用
按上面方法,做完全書練習題後,找一套最簡單的配套練習,做一做,必須每道題都搞懂。如果時間來不及,就只選作一半,再緊張,就只做1/3,..
政治,可以短時間內提升的有:
這個提升空間很大,很容易提升到90,如果考題不難,很容易提升到95分。
1、絕對不是做題,而是背書。
每一節,憑你平常考試的情況,很容易感知這一節的考試內容。翻看一遍後,蓋上書,閉上眼睛,無聲背一背,每個考試要點——無論語言多精簡,要點一個不能少。然後,你同樣會發現你的記憶力出奇的好,一本本書,能輕松背完。
2、個別難題
如果遇到一些要點很多,難背的內容。不要慌,把每個要點提取一個字、詞,閉上眼睛,想想,你會發現,這些要點居然可以串成一個很誇張的故事。等你故事編好,就記住了——一般不超過5分。
至於其他學科
數學,類似物理的公式記憶與綜合運用,這科,有時間再搞,難以出效果。
化學,生物,地理則類似語文文學常識的記憶。部分需要思考的,就閉上眼睛想想,再做做簡單練習就好。一般按章節進行,這幾科提升會明顯。
歷史,類似政治。
英語,記記單詞吧,雖然有幾本書。一般每天花1個小時,10天左右,能將所有單詞記住。方法,一次記一課的,不求全記住,控制10分鍾左右。順手把中文寫下來,然後關上書默寫。不對的當然更正,再全部默寫。每次有錯就全部默寫一遍。
(我初二進初三,英語考了27分,最後中考考了全校第一,86分)
歡迎追問,我曾經經常全縣第一,現在從事認知教育研究,樂意為大家實實在在解決學習問題。
I. 我還有20天地理生物小中考,怎樣讓我快速提高成績,尤其是生物
提高分數是循序漸進的,沒辦法臨時抱佛腳,好好看看自己平時的報紙卷子哪裡有錯誤的 然後反復去做 用類似的題目這樣有助於提高分數
J. 還有20天中考能提高一百多分嗎
不是那麼容易的。
能正常發揮就是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