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地理 » 初中地理東北重工業

初中地理東北重工業

發布時間: 2021-02-27 09:19:42

⑴ 東北三省是我著名重工業基地和什麼工業

東三省是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也是老工業區。從民國時期東三省的重工業版就很權發達,一直到九十年代。九十年代,東三省的重工業工廠,企業紛紛倒閉,工人全部下崗,東北經濟一落千丈,一直處於負增長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東北人自從九十年代下崗後,就都去外地做生意去了,尤其是三亞居多。東北現在是人口凈流出地區,經濟落後地區。

⑵ 為什麼中國的重工業都在東北

因為東北具有大量的礦產資源。東北地區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東北亞最先進的工業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由於原有的工業基礎和緊鄰蘇聯的關系,許多重工業建設項目也都被安排在東北。東北地區一度佔有中國98%的重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主要有沈大工業帶、長吉工業帶、哈大齊工業帶三個工業帶。 形成了遼中南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兩大城市群 。主要工業城市有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本溪市、撫順市、吉林市、長春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

沈陽經濟區: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第八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秦皇島都市圈:以河北秦皇島為核心,輻射葫蘆島、錦州、朝陽、承德、赤峰等地的經濟圈。

五點一線:「五點」即:遼寧沿海岸線上的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大連花園口工業園區等五個重點區域、丹東臨港產業園區、遼西錦州灣沿海經濟區、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一線」即:遼寧將建設1443公里的濱海路。通過打造沿海公路網,連接沿黃海和渤海的「五點」。

(2)初中地理東北重工業擴展閱讀:

作為新中國重工業的搖籃,東北老工業基地曾經書寫過光榮與夢想。「共和國長子」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迷。習近平曾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此次在東北地區考察,從北大荒的萬頃良田,到企業繁忙的生產線,習近平看得細、問得實、想得深,為東北發展打氣鼓勁,為東北振興凝心聚力。

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再次給出了關於東北振興整體性的方法論。那就是「瞄準方向、保持定力,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擼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環境、重振雄風」。

在2016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就指出,東北振興要「要瞄準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要「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可見,對於東北振興的思考,也是「一以貫之」的。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五市盟,區域總面積約佔全國的15%,人口約佔全國的9%,經濟總量約佔全國的9%。這里有著廣袤的黑土地、雄厚的工業基礎、豐富的資源,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這是東北振興的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從2003年中央第一次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到2016年出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既定戰略,中央也一直對東北振興非常重視,就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作出系統部署、制定專門政策。這是東北振興的強大底氣。

有支撐、有底氣,就有自信,就能保持定力。有了定力、有了目標,才能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最終重塑環境、重振雄風。

東北如何振興?習近平曾為東北振興找到過三張牌:市場牌、改革牌、創新牌。無論是區域、產業還是企業,要想創造優勢、化危為機,這都是必須打的三張牌。

他還提出過東北振興的「加減乘除法」:加法——投資、需求、創新,減法——淘汰落後產能,乘法——創新驅動,除法——市場化程度。可謂系統性的思考。

在此次座談會上,習近平進一步對東北振興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

二是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

三是科學統籌精準施策,構建協調發展新格局。

四是更好支持生態建設和糧食生產,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

五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高地。

六是更加關注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人民群眾共享東北振興成果。

這六個方面的要求,是總書記為東北「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提出的具體葯方。包括了改革開放,也包括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可以說,這六個方面的要求,可以總結成一句話: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行動先導。這與市場、改革、創新的要求,也是一脈相承的。

改革關頭勇者勝,氣可鼓不可泄。越是形勢困難,越要鼓足精氣神;越是在滾石上山關鍵期,越要咬住一口氣。方法論定下了,下一步,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把各項改革部署落到實處,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奮力走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路子。

⑶ 東北三省的工業有什麼特點八下地理

根據東北三省三個城市的工業結構圖,可知,東北三省以重工業為主,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⑷ 能列舉一下中國各個地方的工業特點 比如 東北三省是重工業 什麼的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還包括蘇州、無錫、常州、熹興、寧波、南通等城市,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佛山、中山、江門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京津唐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北京、天津、唐山。 2.地位:輕重工業都較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中國北方綜合性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重點可放在鋼鐵、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電子、高檔輕紡和精細化工方面。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沈陽和大連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撫順、遼陽等工業城市。 2.地位:是我國重要的古老工業基地之一,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仍應發揮其作為重工業基地的優勢,要更新設備,提高產品質量,適當限制某些耗能大,當地又缺乏原料資源工業的發展。
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廣州、深圳、珠海為中心,佛山、惠州為副一級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各城鎮。 2.地位: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發展以出口為主的多種加工工業、汽車製造、核電、旅遊、石化、文化、電子和製造業等。
滬寧杭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上海、蘇錫常(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杭州等。 2.地位:輕重工業都非常發達,全國最強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以輕工、紡織、機械、電子、冶金和化工為主體。

各工業區的優缺點
珠江三角洲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優厚政策,大量電子電器加工組裝企業發展起來,由於交通上的便利,特別是據港澳台及東南亞較近,多僑鄉,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企業發展特別迅速,但是該地區的工業綜合實力不是很強。 滬寧杭即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該地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產生活高度發展的地區,蘇南與浙北依託上海,這個中國的經濟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與經濟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區,市場潛力很大。由於綜合實力較強,該地區的發展將使四地區中最快的。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京津唐工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的是北京的眾多高校,這是在技術上的獨特優勢,而且礦產豐富,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是環境問題,特別是沙塵暴和缺水問題一直制約著發展。而人民收入普遍較低,則更是大的阻礙。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重工業較全面,但結構老化,管理落後,大企業一般歷史長,負擔重,不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
因素。該地區有稠密的鐵路,公路交通運輸網
四大工業基地都給說了

⑸ 初中地理:下列不屬於東北工業特色的是a礦產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b發展歷史悠久,技術力量雄厚;c鐵

D

  1. a是對的。東北區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種比較齊全。主要金屬礦產有鐵、錳、銅、鉬、鉛、鋅、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屬礦產有煤、石油、油頁岩、石墨、菱鎂礦、白雲石、滑石、石棉等。這些資源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帶的鐵礦,儲量約佔全國的1/4,目前仍是全國最大的探明礦區之一,。

    東北地區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東北亞最先進的工業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由於原有的工業基礎和緊鄰蘇聯的關系,許多重工業建設項目也都被安排在東北。東北地區一度佔有中國90%的重工業基地。

  2. b是對的。從一五計劃開始。1956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計劃規定的任務。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第一個生產載重汽車的工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3. 才是對的。從軍閥混戰市區和偽滿日佔時代,東北的鐵路公路交通就比其他地方要發達,建國以後作為重工業基地,交通也不錯。

  4. d是錯的。高新技術產業以北京中關村,上海,武漢光谷等城市為主,如果東北是以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的話,國家就不會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口號和措施了。

⑹ 東北有哪些重工業基地

遼寧省:沈陽市: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航空工業學院、沈陽風動工具廠;撫順市:撫順西露天礦、撫順鋁廠、撫順勝利礦;阜新市:阜新平安(五龍)立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礦、阜新電站

吉林省: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染料廠;黑龍江:哈爾濱: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哈爾濱東安機械廠;其他:鶴崗東山1號立井、鶴崗興安台洗煤廠、雞西城子河洗煤廠。



(6)初中地理東北重工業擴展閱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目標: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2年翻一番。

2、經濟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服務業比重、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均有明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3、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遼河、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進展,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⑺ 東北三省有哪些重工業

東北三省是指黑龍江,遼寧,吉林
1,礦場資源居多,煤,鐵,石油都很豐富。
2,工業部門:以專鋼鐵屬,機械,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電力,建材,森林等等。
3,大慶,以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為主。
伊春,以鋼鐵,木材及林產品加工和傢具製造為主。
鞍山,以鋼鐵,非金屬礦物加工和機械製造為主,佔比重較大。
東北三省是新中國成立後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布局在東北三省的鋼鐵、能源、化工、重型機械、汽車、造船、飛機、軍工等重大工業項目,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故被稱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

⑻ 東北地區成為重工業基地的原因

1、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煤、鐵等。而且地區內的松花江、專嫩江、遼河等河流提供了足屬夠工業用水,況且遼寧南部靠近渤海,海運也十分便利;
2、當時我國建國初期百廢待興,面對的是國民黨政府留下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在冷戰初期與蘇聯建立了互助同盟關系,重工業大多要依靠蘇聯方面的援助,而東北在地理上靠近蘇聯遠東地區,交通便利(那個時候國內為數不多的鐵路線有不少在東北);
3、重工業當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命脈,涉及到國防大計,亟需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而東北是解放戰爭時期最早解放的區域,革命基礎好,群眾積極性高,況且東北靠近北京,便於管理。

同時東北地區三大區位優勢明顯:
地理位置:瀕臨渤海、黃海;靠近俄羅斯、朝鮮、韓國;地理位置優越。
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遼河為水源。
社會經濟因素: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農業資源支持;國家政策支持;國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這些都是東北成為重工業基地的原因。

⑼ 東北曾是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區還是輕工業區

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較好的工業基礎,獨特的發展歷程,使東北地區成為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豐富的礦產資源.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⑽ 從地理角度分析如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1、開發新產品
2、開拓新市場
3、發展服務業
4、加強對外貿易交流
5、加強快速運輸——物流業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