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中超難試題
⑴ 超難的地理題,求詳細過程
日期分界線有兩條,180°經線和0點經線;0點經線向東到180°經線為今內天,0點經線向西到180°經線為昨天;容0點經線向東加一天,向西減一天;180°經線向東減一天,向西加一天。晨昏線和赤道交點為6點或18點,晨線和赤道交點為6點,昏線和赤道交點為18點。360°被4等分,一份90°,15°一小時,90°為6個小時,一半為3個小時。
P為晨昏線和赤道交點,所以為6點或18點。所以AB為4點或16點。又因為AB為日期分界線,所以AB為180°經線,CD為0點經線(或24點),則P為18點。
甲地在AB以東,和P相差3個小時,所以甲地為21點,因為在CD以西,所以為昨天。
所以
1選A
P為18點,所以虛線AS為昏線,昏線以東為夜半球,以西為晝半球。
東西半球劃分,20°W向東到160°E為東半球,向西到160°E為東半球。AB為180°經線,所以西半球晝長為65°(20°+45°),夜長為115°(70°+45°),西半球夜長大於晝長。
赤道上,東半球晝長115°(70°+45°),西半球白晝晝長為65°(20°+45°),二者相比,23:13。看圖。所以
2選D
⑵ 很難得初中地理題
6:D
7:A
8:A西北地區—洪澇,西北地區是中國最乾旱的地區,不可能有大量的降水,不可能。
C華南版地區沒有春旱權,應該是華北地區有春旱。
D華北地區沒有伏旱,只有華南地區才有。
所以選B,這是可以的,東北靠海,東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碰撞容易形成大的降雨。
9:A
10:C
11:D
12:B
13:C衛星雲圖上有利於抗震救災的顏色,那麼它的意思是衛星可以清楚的拍攝到地面的狀況,那麼只要沒有雲層遮擋,就是最好的,那麼衛星拍攝到地表的顏色就是衛星雲圖上有利於抗震救災的顏色,而地震區草木茂盛,所以---綠色是正確的。
14:A
15:A2008年1月處於拉尼娜現象,赤道東部太平洋海域氣溫偏低,因此西太平洋氣溫高於東太平洋。
16:D我國煤炭的主要開采區在北方,因此為北煤南運。
17:D
18:B
⑶ 一道超難地理試題 高手來
這道題考抄查的是正午太陽襲高度的計算。用到公式:H=90-當地緯度和直射點緯度差的絕對值
你說的10和30應該分別代表太陽直射南北緯23度26分時的正午太陽高度。
所以應該得到10=90-/當地緯度+ -23.26/ 和 30=90-/當地緯度+ -23.26/
注意,上面的緯度差,之所以用+或-,原因是你不知道該地是在哪個半球。
若太陽直射點和該地在同一半球,則緯度差為兩個值相減;若太陽直射點和該地不在同一半球,則緯度差為兩個值相加。
⑷ 初中地理總復習試題(要難題)
七年級地理上冊綜合測試試卷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下列關於等高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坡緩的地方等高線密集 B.同一條等高線,海拔高度可以不同
C.坡陡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D.等高線不能重合(表示斷崖的等高線除外)
2、下列地方,為亞洲與非洲分界線的是: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 C.白令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
3、下圖天氣符號,表示天氣的狀況是:
A.陰轉小雨,西北風六級
B.多雲轉小雨,東南風六級
C.晴轉大雨,東南風六級
D.陰轉小雨,西北風三級
4、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氣溫約下降:
A.0.1°C B.0.3°C C.0.6°C D.0.9°C
5、下列地區以黑種人為主的是:
A.北美洲、南美洲 B.非洲的北部 C.非洲的南部 D.東亞、東南亞
6、泰國的的國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蘭教 D.喇嘛教
7、關於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有聚落 B.聚落的形成與自然條件無關
C.富有特色的傳統民居應加以保護 D.聚落的發展破壞了人類居住條件
8、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A.漢語 B.英語 C.阿拉伯語 D.西班牙語
9、下列屬於發達國家的是:
A.中國 B.法國 C.巴西 D.泰國
10、下列國家中,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有:
A.印度 B.中國 C.巴西 D.日本
11、關於國際合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設在美國的紐約
B.發達國家總是向發展中國家出售原料,購進產品
C.歐洲聯盟簡稱歐佩克
D.聯合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
12、根據測量以及板塊構造學說,幾千萬年後,紅海將( )
A.成為新的大洋 B.逐漸縮小直至消失
C.沒有什麼變化 D.上升為陸地
13、下列句子中,屬於描述氣候的是( )
A.陰雨連綿 B.冬寒夏涼
C.風和日麗 D.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4、下列句子中,描述天氣狀況的是( )
A.四季如春 B.長夏無冬 C.終年炎熱乾燥 D.雨過天晴
15、夏季天天每公頃森林,可以從地下汲取70~100噸水化為水蒸氣。說明森林具有以下什麼作用( )
A.調節大氣成分 B.凈化空氣
C.增加空氣濕度 D.保護農田
16、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
A.冰屋 B.窯洞 C.高腳屋 D.平頂房
17、有關人口密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米內居民的人數
B.凡是沿海地區都是人口稠密地區
C.凡是降水多、氣溫高的地區都是人口稠密地區
D.世界上高寒地帶、乾熱地帶和濕熱地帶,人口都很稀少
18、「南北對話」指的是( )
A.南半球國家與北半球國家之間的商談
B.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商談
C.南美洲國家與北美洲國家之間的商談
D.南極洲與北冰洋之間的對話
19、有關人口增長帶來的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個國家人口的增長越快越好
B.一個國家人口的增長越慢越好
C.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D.解決人口問題的有效途徑是禁止人口生育
20、國家領土是指該國的( )
A.領陸、領海和領空 B.陸地、領水、領海和領空
C.領陸、領海和領水 D.領陸、領水和領空
二.讀圖.填圖.問答題(共60分)
1、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6分)
⑴用箭頭在圖中指出地球公轉的方向。
⑵當地球處於圖中A點位置時,太陽直射在 線上,北半球的白晝比南半球 。
⑶當地球處於圖中B點位置時,是 月 日,此時 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最高。
⑷當地球處於圖中C點位置時,我們把這一天叫做 日(節氣),北半球得到太陽的熱量比南半球 。
⑸當地球處於圖中D點位置時,全球各地晝夜長短情況是 。
2、寫出下列天氣符號表示的天氣狀況:(12分)
3、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分析回答下面各題:(18分)
(1)世界人口稠密地區絕大部分位於________半球________緯度的近海地帶。非凡是亞洲的________部和________部,北美洲的________部以及________洲的人口最稠密,這幾個地區集中了世界人口的70%左右。
(2)試從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主要是地形和氣候)及開發歷史長短等方面,分析圖中A、B、C三地區人口密集或稀少的主要原因。
A地區人口稠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B地區人口稀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C地區人口稀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⑴聚落指的是:
。
⑵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地形:
。
地: 。
水源: 。
交通: 。
其他自然件:
⑸ 一道超難地理題
選A吧 看圖要看 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出現的月份 和 降水量最多和最少出現的月份 這樣可回以判斷 ACD是季風氣候答還有冬季最低氣溫 南方的最低氣溫一般不會低於0度 所以可以排除D而南方地區 不算熱帶地區 C圖反映的是熱帶季風氣候 因為最低溫度明顯較高所以選A
⑹ 地理超難問題
用已知可以知道當天太陽直射南緯7度。可推出這天約10月20日或者2月22日左右,用內處不大。
然後就容可以有這樣幾種方法算:一是估算。。第二種是作圖,需要基本做到絕對精確,需要兩個圖,做出晨昏線,然後精確測量北緯35度的晝弧和夜弧的比值就能算,但弄不好誤差會比較大。要不就只有自己去測量,這個題可能條件不太完整,就這樣應該求不出來,或者說我見識不足,但畢竟我教過地理,老師不會出這樣的題目啊,同學好好再看看。
⑺ 超難的地理題,要答案
第一題 答案是A 一看地圖就曉得了
第二題 北京是東八區 , 泰國曼谷是東七區 , 澳大利亞的悉尼是東十區 , 印度的新德里東五區, 美國的舊金山是西八區 , 按照「東早西遲」的原理,所以答案是C
第三題 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幅度為0.6℃,這道題中海拔900米時,氣溫為20℃,乞力馬扎羅山海拔為5895,則5895-900=4995,4995÷100=49.5,再用49.5×0.6=29.7℃,20-29.7= -9.7,所以最後的答案是C.
第四題 湖泊像一個個天然的水庫,對河流的水量起著調劑作用。雨季水量增加,湖泊起蓄水作用,將河水攔阻起來,減輕下游洪澇災害。到了春、冬季節,河流水量減少,湖泊將儲存的水放出。由此得出,該地6—-8月份為雨季,12月-次年2月為旱季,季風氣候最顯著的特徵是降水集中於夏季,雨熱同期,再加上地處中南半島,位於熱帶,所以答案是B
第五題 我國北緯30度緯線穿過的城市有舟山市,寧波市;紹興市;杭州市;大冶市;雅安市;拉薩市;重慶市等,因此答案是A.
第六題 台灣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因此台灣山脈的原因是:由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所引起的地質運動形成的。答案是A
第七題 泰國人睡覺時不能頭朝西,因為日落西方象徵死亡,泰國人死後才將頭部朝西停放,因此,泰國人蓋房子時習慣正面朝北,這樣睡覺時便可頭像南邊。泰國人認為門檻底下住著神靈,千萬不要踩踏泰國人房子的門檻。泰國人絕不用紅色水筆簽名,因為按她們習慣當人死後是用紅色水筆把他的姓氏寫在棺木前。泰國夜間不能開 窗戶,否則惡神會闖入屋內。 所以答案是C.
第八題 白色污染(White Pollution)是人們對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環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所以答案是A.
不知這樣的解答你滿意么?
⑻ 初中地理的難題,越難越好
相對來說經緯線最難,其他部分都是理解的少,背得多,分區地理只要用列表方式就行了
⑼ 初中地理超級坑爹題 大神請戳進來
不知道你所說的來「最大」是什麼源概念。技術最先進的是美國,而產量最大銷售面積最廣的是印度。
截至70年代中國人口總數比建國時將近翻了一番,達到9億3000萬而49年末人口僅5億4000萬,但自然增長率從49年的16‰下降至14‰。
至於糧食產量,則是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投產後才有的飛速增長,年代忘記了,但根據49年至12年總體而言,個人認為人口增長較快。
這是我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