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地形題
1. 有沒有初中地理地形與氣候的綜合性考題
亞洲
氣候: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亞洲唯一不具備的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
非洲
非洲大部分地區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全年高溫地區的面積廣大,有「熱帶大陸」之稱.境內降水較少,僅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一帶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區佔全洲面積50%.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一帶屬熱帶雨林氣候.地中海沿岸一帶夏熱乾燥,冬暖多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高原西部雨量極少,屬熱帶沙漠氣候.其它廣大地區夏季多雨,冬季乾旱,多屬熱帶草原氣候.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屬熱帶雨林氣候,西部屬熱帶草原氣候.
非洲的大河流受到地質構造和其它自然因素的影響,水系較復雜,多急流、瀑布,按長度依次為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世界最長河)、剛果河(扎伊爾稱扎伊爾河)、尼日河、贊比西河、烏班吉河、開賽河、奧蘭治河等.
北美洲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北部在北極圈內,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熱帶颶風侵襲.大陸中部廣大地區位於北溫帶.由於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
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佔全洲的48%,屬太平洋流域的各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顯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佔大陸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超過20℃.冬季遠比北美洲暖和.而南美洲西部則有呈帶狀分布的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安迪斯山脈則為高山氣候,在南美洲東南部則有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南美洲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為分水嶺,東西分屬於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獨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其中,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支流超過1 000千米的有20
南美洲
多條.南美洲水系內流區域很小,內流河主要分布在南美西中部的荒漠高原和阿根廷的西北部.南美洲除最南部外,河流終年不凍.
南極洲
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烈風和乾燥.全洲年平均氣溫為-25℃,內陸高原平均氣溫為-56℃左右,極端最低氣溫曾達-89.8℃,為世界最冷的陸地.冬季極端氣溫很少低於-40℃,世界上最低的氣溫記錄是-88.3℃,它便是1960年8月24日由前蘇聯的東方站測定的.南極洲是個巨大的天然「冷庫」,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儲藏地.
歐洲
歐洲的河網稠密,水量豐沛.最長的河流是伏爾加河,長3690公里,第二大河是多瑙河,全長2850公里,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歐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沒有熱帶氣候的一洲,同時寒帶氣候所佔的面積也不大,所以氣候溫和,降水分布較均.大部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也有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等氣候.其中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典型.歐洲面對大西洋,背靠亞洲腹地,處於大陸西岸的位置.中緯度的大陸西岸,在大氣環流系統中屬於西風帶,因此,歐洲的大部分地區終年吹拂西風,各地氣候深受大西洋的影響.
大洋洲
大洋洲大部分地區處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除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外,其餘地區均屬海洋性氣候.
墨累河是外流區域中最長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占總面積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亞中部及西部地區,主要內流河均注入北艾爾湖.大洋洲的河流與其它洲比較顯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較少,雨季暴漲,旱季有時斷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幾乎終年不凍.大洋洲的湖泊較少
2. 初二地理題
3. 初中地理試題有嗎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小題,共50分。)
1.下列關於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B.我國東臨太平洋,東部廣大地區雨量充沛,利於農業生產
C.我國主要位於熱帶
D.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近50°,南北氣候差異大,為我國發展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2.與我國陸地相鄰,並且均為內陸國的有
A.俄羅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薩克、印度、緬甸
C.蒙古、阿富汗、寮國 D.朝鮮、尼泊爾、寮國
3.下列各組中,屬相鄰的兩個省級行政區的是
A.黑龍江省和遼寧省 B.雲南省和廣東省
C.甘肅省和重慶市 D.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陝西省
4.下面關於我國各民族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雜居
C.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 D.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分布在第三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6.下列關於我國國土面積、疆界和鄰國的表述,正確的是
A.我國陸地面積達960平方千米 B.我國大陸海岸線長2萬多千米
C.我國陸地界線長18000多千米 D.與我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4個
7.世界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是因為我國
A.季風氣候顯著 B.夏季普遍高溫
C.氣候復雜多樣 D.雨熱同期
8.下列地區,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溫帶季風氣候的是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東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華北平原
9.我國內流河大多分布在
A.東南沿海地區 B.東部季風區內
C.西部非季風區內 D.黃河和長江流域
10.下列省級行政區中有兩個簡稱的是
A.河南省 B.湖南省 C.甘肅省 D.山西省
11.下列有關我國季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既有來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風,也有來自印度洋的東南季風
B.東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西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西部地區
C.受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季風區
D.季風區降水比非季風區降水較多
12.下列城市中冬季平均氣溫最低的是
A.北京 B.哈爾濱 C.上海 D.廣州
13.北回歸線穿過的省區,自西向東排列正確的是
4. 山地和平原的區別初中地理題
1.有區別 地形類型指山脈,平原 盆地 高原 丘陵等這是基本的地形類型但像湖泊海嶺海溝也算專
而地貌類型指什麼什麼地屬貌例如: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溫帶草原 熱帶雨林等等
2.大地的骨架指"山脈";湖泊海嶺海溝也算
3.內蒙古高原地勢高平坦一望無垠所以是高平
山脈也算地形類型的一種嗎?回答是例如安第斯山脈 落基山脈 大小興安 嶺這類都是
內蒙古算地勢低平嗎?不算
5. 初中地理題目像問,地勢,土地利用類型,地形類型,地形區,地理區域,土地資源類型之類。。。這每一問分
問地勢,要看題目問哪裡的地勢,例如:中國的地勢就是西高東低,亞專洲的地勢特點就是中間高,四周低屬。
土地資源利用類型,你就記住中國的就可以啦。一般中國就只有五種,可利用的土地:草地、林地、耕地(包括秦嶺--淮河以北的旱地和秦嶺--淮河以南的水田兩種),難利用的土地包括:沙漠和戈壁等。
地形,中國就五種: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地形區的話,中國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地理區域的話,記住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名稱,位置和特點。比方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徵是乾旱,青藏地區的氣候特徵是高寒。
水田和旱地,一般我們是問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的耕地類型是水田和旱地啊。
我是中學地理老師,你怎麼什麼都不知道樣的啊!有問題就問我吧!
6. 初中地理題目
16.北: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南:秦嶺、淮河一線以南。
北:平原與高原為主。南: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 北:溫帶。南:亞熱帶。(我國各地氣候好象是一樣的,都是大陸性氣候) 北:小麥。南:水稻。 果樹和礦產現在南北方好象都差不多,能源都是太陽能吧。
17.北京,上海,香港。
18.勞動密集型產品,比如紡織品等。
19.適宜的維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大部分處於溫帶。亞歐大陸東部面向太平洋。
20.季風,雨熱同期。
21.資源豐富,分布廣泛。
22.工業,農業,交通運輸。
23.山西。
24.內蒙,新疆,青藏,東北華北。
25.沙漠,稀樹草原,草原。
26.天津,廣州。
27.知識密集型,廣東,福建,閩南,客家。
28.鐵路運輸。
29.23°36′到66°34′之間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形以平原為主
30.北大倉:東北平原
天府之國:四川盆地
塞外江南:河套平原
聚寶盆:吐魯番盆地
東方甜島:台灣島(產糖)
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
東方明珠:上海
日光城:拉薩
魚米之鄉:江南地區
黑土地:東北平原
31.高寒 乾旱。
32.沒有圖啊
34.開灤煤礦 大同煤礦 大慶油田 鞍山鐵礦 銅陵銅礦 白雲鄂博錫鐵礦 江西大余鎢礦 雲南個舊錫礦
算最佳答案吧,我只知道這么多了,蠻辛苦的。
7. 中學地理題,急!!!
11.日本地震形成的原因
規范: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活躍。加上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12.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以及對經濟發展的利弊
進口-加工-出口。以加工型經濟為主。
對於經濟發展。可以優化自身的產業結構。
不過導致了日本對其他地區的經濟依賴性比較大。而且一旦爆發經濟危機。對它的影響和損害會更大。
18.分析東南亞旅遊熱的原因
補充:交通便利。
19.印度水旱災難常發的原因
規范:自然:位於熱帶季風氣候區。季風進退規律反常。降水變率大(季節,年際變化大)。
人為:人口稠密。河流等水利措施不利
20.熱帶季風氣候的基本特徵
全年高溫,降水集中分布在夏季。
23.歐盟的作用
經濟政治軍事同盟。你說有什麼左右?
26.澳大利亞兩個別稱的來源
「坐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是不是這兩個別稱?我剛高考完。應該是這兩個。
前者是因為。澳大利亞以混合農業(通俗點講就是牧羊和種麥子兩者結合)為主。所以他們的羊毛產量是很高的。所以有這么個稱號。
後者是因為。澳大利亞有豐富的鐵礦。且品位比較高。所以。有了後邊的別稱。咱國家也從那進口。
28.闡述熱帶雨林的危機和如何保護
一、熱帶雨林被人為的砍伐焚燒。
二、是隨著熱帶雨林的被毀,生物多樣性銳減。
保護:
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如雨林觀光,生態旅遊等。
加強雨林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
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
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
森林選擇性採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
加強雨林緩沖區的建設,減少移民和農耕進入雨林區的機會。
29.巴西如何應對城市化問題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控制城市中心區的規模。
建立與城市經濟相適應的城市發展機制。
進行合理規劃,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
對城市進行功能分區,妥善安排各種用地的相對位置。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30.南極與北極的差異
南極比北極冷。
個人認為你們老師是不是把高中題也搬過來了?我要是初中生。我肯定不會!
我是用的高中知識給你補充的。
8. 初中地理問答題
1.非季風區能否受到夏季風的影響?原因是?
非季風區不受到夏季風的影響(定專義);
原因屬:非季風區深居內陸,夏季風又受山地的層層阻擋;
2.季風區的降水主要是由________(夏或冬)季風帶來的
季風區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風帶來的;
3.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在降水量方面存在怎樣的差異?
非季風區平均年降水量較少,季風區平均年降水量較多;
4.青藏高原主要地形特徵是:
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高原上看地形平坦,起伏不大,但也有高大的山脈,終年冰雪覆蓋,雪山連綿,有遠看是山,近看成川的特徵,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
9. 關於初中地理知識題
世界年降水復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區集制中在____0°___(緯線)附近。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東西距離海洋越遠,其降水量__越少____。綜上所述,影響各地降水量差異的因素有________緯度位置_和 海陸位置_______。夏季少雨,冬季多雨。這種氣候主要分布在___地中海____地區。(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受季風影響____________。說明氣溫,降水與地形的關系。1.氣溫與地形:___________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6℃________________.2.降水與地形_____________迎風坡江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地形雨)________________.